《平凡的世界》真实版:有多少孙少平还在奋斗

    春节假期结束,我从广西老家返回上海。坐在陆家嘴的寓所里,窗外不远处就是东方明珠。在城市璀璨的夜幕里,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心生感慨。

  

  

  春节假期结束,俺从广西老家返回上海。坐在陆家嘴的寓所里,窗外不远处就是东方明珠。在城市璀璨的夜幕里,有多少人像俺一样,心生感慨。

  2年前,也是这样乍暖还寒时候,俺第一次阅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陕北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和桂东南天堂山脉的百转千回重叠——那些土地上受难般的岁月、人事和命运,这部农村青年的心灵史诗,也就此笼罩在俺心间,它曾经是俺承受苦难时候的一扇窗口,亦宛如预言,指引着俺的人生。

  1995年初,俺在桂东南小城容县读高三。噩讯传来,哥哥从工地二楼摔下,脊椎骨裂脱位,正在医院救治。晚上俺走到校园僻静角落,坐在相思树荫里流泪。回想四年前,哥哥眼见就要初中毕业,但俺和他只有一人能继续读书。夕阳沉没在群山尽头,他远远坐在晒场边沿上。母亲唤他回家,他默不应答。中考前夕,他收拾行李,离开校园回家;终于将衣服叠进蛇皮袋里,独自一人去广东佛山打工。

  哥哥16岁,身子骨还没长好。可他没有技术,只能在建筑工地做最辛苦的铁工。将几百斤钢筋抬上楼面,摆成“井”字形,交叉地方用铁丝拧紧,才能浇灌水泥。夏天酷热多雨,冬天湿冷大风,一年四季,露天劳作异常艰辛。做了两年,母亲担心他坏了身体,就托关系让他学习安装门窗。

  母亲在医院照顾受伤的哥哥。她一辈子几乎没听过好消息,苦难永远都没有尽头。俺满怀悲痛,彻夜蒙着被子,借手电筒阅读《平凡的世界》。小说照进现实,打开一扇窗口。年少辍学,务农务工支撑风雨飘摇的家庭,哥哥不就是孙少安吗?自卑敏感,寒窗苦读寻找出路,俺不就是孙少平吗?相似的苦难人生,让俺在孤独无助里稍感抚慰。

  它成为催俺前行的精神动力。密密匝匝的苦难击不垮孙少平,俺也如饥似渴地学习,对抗巨石般的重压。夏天过后,哥哥慢慢康复,俺也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上大学。中秋之夜,俺在南宁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车到桂林,月亮升至中天,满眼清辉照着奇山秀水,宛如梦境。俺第一次出远门,听着“隆隆”车声,不知道它载俺去往怎样的地方。俺想到还在赋闲休养的哥哥,觉得自己走上的道路,祖祖辈辈都没有走过。也许路途遥远坎坷,但俺将奋力前行。

  1999年俺大学毕业后,回到出生成长的小镇当公务员。哥哥到了成亲年纪,不能去外乡打工了。他借了本钱,在镇上租赁店铺,做安装门窗的生意。俺穿上一身破旧衣服,将3万元现金缝进肥大的裤子里,跟哥哥坐上长途汽车,到广东佛山置买机械工具。回乡后,俺的工作单位离哥哥的店铺只有1米,俺们各自开始新的生活。

  天堂山脉纵横起伏,不见尽头,条条羊肠小道缠绕山间。哥哥仍是农民,骑着摩托车穿行崇山峻岭之间,为修盖房屋的村民安装门窗。俺已经是国家干部,也骑着摩托车穿行崇山峻岭之间,走村入户收缴税费。到了休息日,俺脱下威严的执法制服,换上厚实的劳作服,帮助哥哥割玻璃、拧螺钉,到村落里安装门窗。哥哥的工作起早贪黑。在冬夜微弱的光芒里,天堂山脉一团漆黑。晚风凛冽刺骨,俺们的摩托车亮着车灯光,在半山腰的小路行进,就像小昆虫探着长长的明亮触角,飞翔在半天云端,潜行在漆黑深海。空寂群山回响着“突突”的马达声,至今仍然萦绕耳边。

  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辛苦劳作,娶妻生子,再也没有离开家乡;孙少平的身体和精神,却继续不息地远行漂泊。2年,哥哥跟同村一位姑娘成亲了。他的妻子朴实勤劳、节俭持家。夫妇两人,仿佛一个永远在店铺门口烧焊门窗,一个永远在店铺里缝制窗帘。十多年时间里,他们置买了两栋房屋,儿女相继出生成长。俺经过逐级调动,在换了四个工作单位之后,从边远基层调到了市级机关。然而,长年持续的低薪让人绝望,激烈无情的派系倾轧更让俺身心俱疲。27年,俺的这段公务员生涯走至终结。8年时间里,俺的工资从74元涨到11元,三分之一赡养父母,剩下的勉强维持生活。俺终于得到竞聘中层的机会,笔试成绩遥遥领先。然而,激烈的派系争夺,将俺身不由己地深深卷进漩涡。十多个人获得晋升,但没有俺。8年前,俺的公务员考试成绩自治区第三,还是被发配去了最偏远贫苦的乡镇。人事部门心怀愧疚,解释说,领导亲戚占掉了俺的留城机会。现实残酷,也许俺终生都将沉沦下僚;但要前功尽弃,另寻出路,这个抉择也痛苦艰难。俺开着摩托车,故意不穿雨衣驶进雨夜。也许淋透了,才能冷静决定。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数不尽的往事记忆,可俺又要离开了。

  27年,俺来到上海。此后学习工作,再也没有离开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俺的精神情感渐渐远离农村气质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们,也渐渐在记忆里褪色淡忘。直到路遥逝世2周年,同名电视剧开播,这个世界又重返视野。回头细看,俺们何曾走出那样的命运。在贫穷萧索的家乡小镇,哥哥固然辛苦劳作才能养家糊口;在富庶繁华的大上海,“好生活”其实也是镜花水月。

  眼下俺在上海工作,在遥远的桂东南小镇,也许哥哥正在家门口烧焊门窗,他的妻子正在门里边缝制窗帘;儿女们,正坐在二楼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们慢慢成长,最大的已经就读中学。他们将选择父亲的道路,留在农村?还是选择叔叔的道路,走进城市?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人生道路障碍重重,心灵之路更加荆棘丛生。历尽奋斗,理想生活还是没有降临。繁华落尽之际,他容颜毁损,回归平淡。在现实世界里,进不了城,又回不了乡,俺也将继续“彷徨于无地”。三十几年的人生,写下一部怎样的人生之书。

  从农耕、工业到都市,文明演进的过程,让人饱受苦难创痛。这是孙少平走过的道路,也是俺走过的道路,更是许多人走过的道路。如今相似的道路,又在俺们下一代的孩子面前展开。

  ——这就是永远的《人生》,这就是永远的《平凡的世界》。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平凡的世界》真实版:有多少孙少平还在奋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81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5:46
下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5:50

相关推荐

  • 大多数人,都是怎样挥霍自己天赋的

        要论天赋如何发挥,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天赋。80%以上的人,对天赋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至少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2020年9月28日
  • 成功需要再试一次

          1892年夏季,美国密苏里平原经历了一场强度较大的暴风雨,很多农庄和房屋都被肆虐的洪水冲毁了。一个小男孩儿的家也在这场风雨中被毁了,一家人陷入了绝境,生活条件更加贫穷了。
      一天,一位演说者到了瓦伦斯堡的集会上演讲,演说者雄辩的技巧、扣人心弦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男孩。男孩儿忽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个演说家。然而,笨拙的外表、破烂的衣服和少了一根食指的左手却总是让他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感觉非常自卑。
      1904年,男孩儿高中毕业了,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校。为了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他选择了在演讲比赛中获胜。开始时,他连连失败,男孩儿心灰意冷,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又一次的比赛结束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路过一座桥时,他停了下来,久久地望着下面的河水。
      “孩子,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
      父亲站在了男孩儿的身后,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鼓励。
      于是,男孩儿仍然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瓦伦斯堡的人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身材颀长、清瘦、衣衫破旧的年轻人,一边在河畔踱步,一边背诵着林肯及戴维斯的名言。他是那么全神贯注,以至达到了忘我的地步。
      1906年,男孩儿的一篇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尝试,这份讲稿至今还存在瓦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的校志里。
      这个男孩儿就是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他的《成功之路》系列丛书创下了世界图书销售之最,在他去世后的许多年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仍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提起他的名字。现如今,卡耐基所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
      我的人生感悟:
        著名的思想家艾丽丝?亚当斯曾经说过:“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卡耐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让人在感慨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许多时候,面对挫折与失败,或许我们也该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成功最需要的也许就是再试一次的勇气。

    2020年9月26日
  • 徐小平:为了梦想,从留学生到服务员也无妨

     徐老师:你好!   我是一名三类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现在大四,但是我疯狂的爱上了酒店。一直以为和它不会有什么瓜葛,直到假期打工,我找到了一个在五星饭店打工的机会,虽然劳动强度特别大,平均每天掉半斤肉,但是还是很兴奋,而且我做到了最好。从那一刻起,我就对酒店这一行业朝思暮想。家里想让我出国留学,毕竟学的是外语专业嘛,但是我对自己的回答是,NO,我不想去,因为没有目的性,我不知道我去了日本干什么,除非学酒店管理,但是酒店这行要的是经验,不是学历,就算学成烈士圣斗士也没有用。

    2020年9月26日
  • 俺在新加坡奋斗8年,想给独自努力的人一些建议

      想要改变命运,先来改变性格。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句话。美国人本主义学大师马斯洛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心若改变。态度就会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会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会随着改变。可见。性格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2020年9月26日
  • 经典励志文章:永争第一

                       在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 万教授,经常会有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2020年9月26日
  • 因为努力,您才能拥有更多选择

        1  大四的时候,我在一家翻译工作室实习,Boss是大我十二届的学姐。我常在私底下叫她“唐顿大小姐”,因为她是我见过气质最好、活得最知性优雅的女人。

    2020年9月26日
  • 耐心创造机会

          打工皇帝唐骏当年赴日留学颇有一番周折,虽然在考试成绩上是名列前茅,完全可以拿到出国的名额,但是因为他在校期间没有获得过一次三好学生,最后是榜上无名,校方的解释是出国留学…

    2020年10月11日
  • 梦想,从来不卑微

    29年4月,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与另外两名着名学者联名写了一封推荐信,连同复旦大学的申请一起送到了教育部,请求特批一位只有高中文凭的38岁的三轮车夫考博士,申请很快就得到了许可。…

    2020年11月2日
  •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回答(一):  在成都这个悠闲的城市读了好几年书,那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学校的草坪和茶馆马上就会被潮水一样的成都人民占领。整个下午他们就坐在太阳下面,聊天喝茶打麻将。我觉得这样真是爽爆了,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嘛?

    2020年11月22日
  • 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向日葵

        “麦卡锡,我要去画画了,再见!”童年的记忆里,尼古拉斯·麦卡锡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姐姐安娜背着画夹去学习画画,这不仅意味着他又将孤单地呆在家里,更让他感觉无比自卑。因为,麦卡锡出生时就没有右手,右臂只有肘上短短的一截,这使他看起来就像个截肢者。

    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