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是怎样挥霍自己天赋的

    要论天赋如何发挥,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天赋。80%以上的人,对天赋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至少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大多数人,都是怎样挥霍自己天赋的

  

  要论天赋如何发挥,俺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天赋。8%以上的人,对天赋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至少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1.认为天赋是能力:但实际上,天赋只是潜力

  在说天赋的时候,俺们常常会想到莫扎特。他14岁的时候,在教堂听了一首经文歌的演唱后,就能凭记忆把它全部默写出来,这首歌大概有两分钟,而且有好几个声部。

  这完全是天生的吗?不完全是。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了35小时的练习,而且是在他父亲的指导下。

  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还曾出版《小提琴奏法》,他放弃了宫廷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但是,倘若让俺们也练习那么长时间,就可以达到莫扎特的天才程度吗?很大可能不会。

  所以,所谓天赋,指的是某种天生的特性,让一个人可以在同样起点的情况下,比一般人更加快速地成长。

  也就是说,在某个领域内天赋高的人与该领域里的一般人,他们的努力与水平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下图两条实线。

  但是俺们大多数人,往往以为天赋能力,以为天赋是那条虚线,以为只要有天赋,那么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达成结果。

  实际上,天赋只代表一种潜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能力,则是需要后天刻意练习的。

  《异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等书中,早已揭示了心理学家关于“高手是如何炼成”的研究结果,那就是,天赋是需要后天开发的,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practice)。

  所以,天赋经过刻意练习,才能转化为能力。

  2.天赋不行,努力来补:但实际上,努力也是一种天赋

  天赋包括能够帮助一个人更快速成长的所有天生特性。而一个人要能够更快地成长,其实需要两个要素,一是能力方面的天赋,也可以称为潜力;二是意愿方面的天赋。

  俺们在谈天赋的时候,往往只说了前面一个要素,而忽略了后面的要素。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天生更加有同理心,他当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但是,如果他性格并不喜欢与人沟通,也没有动力去开发自己的沟通能力,那么很可能也不会比一般人成长更快。所以,意愿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天赋。

  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句话就有其合理性了。因为,努力代表着一种意愿,背后是由性格、动机、价值观等等来决定的,而这些都是天生的特性。

  所以,天赋包括能力天赋以及意愿天赋两个方面。

  这可能是一个让人有点绝望的发现。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俺们就放弃了呢?恰恰相反,俺们更应正确地将天赋应用到适合的领域,才有做成事情的可能性。

  3.天赋离一般人很远: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天赋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天赋呢?

  从意愿天赋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动机和价值观,当然也就有自己独特的天赋。

  从能力天赋来说,这句话也是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俺们每个人在不同领域上的潜力是不同的,俺可能更有人际敏感度,您可能更有数据敏感度,他可能在乐感方面更加擅长。

  俺们或许没有像莫扎特一样出众的音乐天赋,也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高智商。然而,俺们忽略了相对天赋的概念。

  也就是说,跟您自己相比,您在A方面是比B方面更有潜力的,那么您花同样的时间,在A方面是比B方面成长快很多的,如果选择一个能利用A方面天赋的领域,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俺们每个人都有天赋,也都需要利用天赋。

  二、天赋到结果之间,有多少条岔路?

  要知道如何正确发挥天赋以达成最终的结果,俺们就需要先来看看,天赋跟结果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俺用树形图来做个分解。

  首先,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两大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您做了什么,二是外部因素,即您的运气等。

  抛开运气、机遇这类很难掌控的要素,俺们来看内部因素,也就是您的行为。行为取决于什么呢?

  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三个要素:知、能、愿。也就是说,当您知道当前的岗位/角色应该做什么,也有能力可以做成,同时又有愿望去做,那么好的行为就发生了。

  举例来说,您是公司的产品经理,您正确地认知到产品经理应该做的事情,并且有能力完成,同时也很有意愿去做,那行为就是好的,但至于能否做成,还取决于一些外部要素。

  角色认知这方面,天赋不起主要作用,所以这条线暂且不细分。

  能力和意愿都跟天赋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继续细分。这里,俺将能力和意愿,分别分成先天和后天的部分。

  也就是说,能力取决于先天的能力天赋以及后天的刻意练习。而意愿,也取决于先天的意愿天赋以及后天的环境和经历。

  关于能力取决于天赋和刻意练习,俺们在前文已经说过,这里说说意愿的先天和后天因素。

  举例来说,您天性是喜欢学习新东西的,然而周围环境并不鼓励,大家也都毫无上进心,那您的学习意愿也会降低。所以,意愿是有先天和后天因素的。

  另外,关于刻意练习,俺仍然将它继续细分,成为练习的方法以及练习的热情。

  方法是说,您知道如何进行刻意练习。而热情是说,您是否对刻意练习充满热情,因为刻意练习是一项艰辛的事情,是一个不断行动、犯错、反馈、调整的过程。倘若没有足够的热情,俺们也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三、大部分人,都在挥霍自己的天赋

  所以,俺们现在知道,天赋如何作用于结果,过程中会有哪些岔路了。但从俺的观察来看,大部分人都在这个作用过程中,挥霍掉了自己的天赋。

  挥霍方式1:用错地方

  天赋用在不同的领域,效果是不一样的,俺们用如下的矩阵图来看。

  维度一是天赋的差异性,也就是说,这个领域之内,天赋高和天赋低的人,结果有多大差异。

  比如,您的天赋是数据敏感度强,如果用在数据统计这个领域,差异就不会很大,因为一个数据敏感度不强的人,做好数据统计这项工作,并不会比您多花费多少时间。

  但是,如果用在咨询领域,作为一个分析师,那么天赋的差异性就会很大,数据敏感度弱的人,确实会花费比您多很多的时间,来达到跟您一样的水平。

  常常被忽略的是维度二,天赋的决定性。在一些领域,虽然天赋的差异性明显,但天赋的决定性并不强。

  比如,数据敏感度强的人,在咨询领域,当然是会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对于咨询工作来说,需要的是综合性素质,比如解决问题、沟通、团队合作、计划等等,即便另一个人数据敏感性并没有那么强,但若在其它方面优势明显,那么您也未必占得很多先机。

  但是,如果您把数据敏感度强的天赋,用在大数据分析领域,那就占得先机了,因为这一项天赋对于该领域的成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本质上维度二看的是,这个天赋是否是该领域内的关键成功要素。

  所以,综合这两个维度来看,您的天赋需要用在这样的领域:第一,这个领域内,是否有这项天赋,结果的差异性较大;第二,该天赋是该领域的关键成功要素。

  如果用错地方,天赋的作用当然就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挥霍方式2:缺乏正确的方法

  这两天不在上海,在外地,刚巧男足国家队这两天也在这家酒店。提到男足,想起球迷常常感叹的一句话:中国1几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然而经过前文的描述,大家都知道:不是找不到天才,而是天才需要刻意练习。

  为什么乒乓球总是中国人打得好,跳水也总是中国队员的优势项目?难道中国人在乒乓球和跳水方面有天赋?当然不是。

  实际上,这正是正确训练方法的体现。这些优势项目,从国家队到基层,教练水平都是很高的。在这些项目中,都是中国向国外输出教练的。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俺们往往过于关注“一万小时”,常常忽略了这一万小时的具体内容,那就是“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

  所以,掌握不了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天赋是很难变成能力的。

  挥霍方式3:缺乏热情的滋养,开发动力不足

  刻意练习的过程是艰辛的,根据心理学家K.AndersEricsson的说法,它不是重复您已经掌握了的内容,而是去挑战难度更高的内容。

  所以,维持刻意练习的热情,才有可能让俺们一直进行这项艰辛的活动。可是,热情从哪里来呢?很多人都认为是爱好,实际上,爱好是被扭曲最多的一个概念。

  大多数人认为,爱好是一个神奇的事物,能够让您爱上某项工作、孜孜不倦、不知疲惫,最后取得成功。

  实际上,您去问一个人的爱好是什么,多半会回答音乐、画画、做手工艺……是的,都是业余爱好。

  似乎没有多少人天生爱好销售、咨询、创业这些跟工作相关的内容。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工作起来,热情比自己的业余爱好还大呢?

  因为,热情并不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多数人,都是怎样挥霍自己天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11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11:37
下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11:40

相关推荐

  • 赢到最后的不见得是实力最强的

      我高二的时候, 晨跑总跑出队伍的外面,日复一日,田径队的教练就看上了我这个运动人才。短暂的早晚集训后,我肩负学校的重担,参加了市运动会3000米的比赛。(后来我知道,是因为女生长跑项目缺人)

    2020年11月27日
  • 所有伟大,皆从平凡而来

        1  老邻居李伯登门造访,请我帮忙劝他儿子出去找工作。  李伯的儿子阿成,大学毕业后就没找过工作。听人说创业赚钱快,脑子一热就找父母要钱,开了家广告公司。

    2020年3月23日
  • 俺们如此努力,是想对人生多一点控制力

        1  公司里曾有个妹子,是个健身狂人。我刚来公司上班时,没来得及配椅子,她就把自己的椅子让给我坐,然后从桌肚底下滚出一只粉红色的瑜伽球,气定神闲地坐在上面。

    2020年9月26日
  • 经典励志文章:只做最容易成功的事

       朋友们,你们有人会相信这样一句话吗? 有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说:我的成功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最容易的事情!

    2020年9月26日
  • 如果您正处于焦虑,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01  在大城市里,二十多岁,我们在职场里忙碌,面对工作繁重,而薪水微薄,在单位发展空间不大,还要找对象,结婚、还房贷等压力,我们时常会感动焦虑,迷茫,甚至不知所措。

    2020年9月26日
  • 世上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

        上个月,朋友跟一个大佬级别的经纪人吃饭,把我顺道捎上了。刚一落座,那个大佬就讲起前段时间去美国旅行的经历,劝我们好好打拼,争取今后能到那个自由的国度去看看。聊了一会儿见他的朋友还没到,就斟满茶水,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2020年11月23日
  • 像自己这样生活

        他从小就非常崇拜那些成功人士,读小学时,写过一篇题为《像比尔·盖茨那样进取》的作文,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并赞许他志向高远。进入大学后,他更是迷恋上那些励志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像伟人那样思考》、《像强者那样行动》、《像智者那样探索》、《像明星那样经营》之类令人热血沸腾的书籍。

    2020年11月9日
  • 不过是流着眼泪吃着肉

        7月中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望京工作,离家不算远,坐一个小时的地铁,但下了地铁到单位还有将近五公里的步行距离,好在望京这一片有非常发达的三蹦子市场,北京俗称蹦子,就是那种烧油的三轮车,经常在路上和汽车彪,毫不示弱,还总是一蹦一蹦的,坐在里面总有种随时翻车的刺激感,从地铁口到公司十块钱,价钱合理,又能享受到飞起来的感觉,坐三蹦子就这样成为了我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件乐事。

    2020年11月23日
  • 张欣:有实力拿出行动来证明

          张欣这个名字的被人经常提起,往往是因为她大名鼎鼎的丈夫潘石屹。其实,她自己本身就是SOHO中国的联席总裁。她和丈夫潘石屹联手创办房地产公司,创下了一年销售二十亿的奇迹。…

    2020年10月10日
  • 在无用之用中超越自己

        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李安,迄今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张艺谋在64届威尼斯影展上曾这样评价他:“像李安那样拍中文、英文电影,在东西方世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导演,恐怕华语影坛里只有他一个人。”   有谁知道就是这位享誉国际而又被张艺谋高度评价的大导演,1984年从纽约大学毕业后整整做了6年“家庭妇男”。一个大男人每天要琢磨上顿吃什么下顿吃什么,然后买菜择菜洗菜,既当改刀的又要当厨师……同时还要洗洗涮涮,照看孩子……繁复、琐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时无刻不考验着人的耐心,作为搞艺术创作的人,做家务活可以说是一大忌,因为繁复和琐碎会赶走你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而李安坚持了两千多个日夜,在做完家务的空隙他看影碟,研究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模式,有时间就构想剧本,琐碎的家务没有阻止李安靠近自己梦想的脚步,相反,他对家庭的意蕴有了更深刻的意识,失业反而让他“被迫”高强度地深入了生活,于是6年后有了《推手》和《喜宴》的蓝本,于是有了《饮食男女》中那些让人难忘的美食和围绕美食展开的情节,于是有了他把中美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到胶片上的艺术风格。   《庄子》中有句名言:“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人不能停止迈向梦想的脚步,李安说:“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重点是你能不能去实践它,让我们一起勇敢地追逐梦想,改变世界。”如果你是个追梦的人,那么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勇敢地追逐梦想,有时你不得不“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但只要心中有梦想,你就会在无用之用中超越自己,像李安那样终会修成正果。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