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努力,不负光阴

    01  凌晨四点,同学群里,大灰发了一张灰头土脸的自拍,背景是黑蒙蒙的天和他的大卡车。

  

  

  1

  凌晨四点,同学群里,大灰发了一张灰头土脸的自拍,背景是黑蒙蒙的天和他的大卡车。

  在俺们都睡得天昏地暗时,他已经上路了,拉着一大车羊毛,带着一壶热水、几盒方便面,奔赴上海。

  几小时后,有同学给他点赞,说:大灰太能干了。

  他回:奋斗嘛。以前傻,不知道好好学习,现在要是再不好好干活,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

  特别实在的大实话。

  俺看着,有点儿唏嘘。

  这个满面风尘的中年男人,当年可是俺们班的风云人物——班长、长得帅、特别聪明,是不怎么用功成绩就能拔尖的那种人。

  可惜往往越是一学就会的人,越不爱学习。

  最初,大灰的姑姑是俺们的校长,盯得紧,他还比较认真,基本保持在前几名。偶尔贪玩掉下来,被姑姑拎着骂,就又上去了。

  后来姑姑调走,他就撒了野,经常逃课玩游戏。有一次,他把书包都丢了,上课时,只能借同桌的课本充样子。

  高中毕业,他勉勉强强地上了专科,据说也是打了3年游戏,差点儿没拿到毕业证。

  工作后,大灰又混了几年,换了不少工作,都吊儿郎当干不长。

  直到结婚,在老婆的督促下,他才走回正轨。刚开始,夫妻一起给别人打工,慢慢有了点儿积蓄,就买了一辆车,跑长途送货,虽然很辛苦,但日子越来越好。

  俺昨天跟俺妈说:“大灰变了,特别能干,听说准备买楼呢。”

  俺妈说:“早这样多好,以这孩子的智商和能力,早点儿奋斗,现在别墅都得好几栋了。”

  2

  俺妈说得对。现实明摆着:很多天资远远不如大灰的同学,现在都过得比他好。

  有个女同学,读书时成绩平平,不大说话,有些老师都不记得教过她。

  她现在也很少说话,因为太忙,一年难得在同学群里露几回脸。但俺们都知道,她是重量级的存在——俺们同学中唯一的博士,现在已经是气候专家了,常年在世界各地讲课、调研、参加国际会议。

  上次她回来,俺们聚了一下。班主任老师挺欣慰的,称赞她出色,是老师、同学和学校的骄傲。

  她笑道:“您知道俺没什么天分,全靠死用功,当年考博士的时候,每天学习到夜里1点,早上5点又起床,去附近的公园,看一小时书,跑两圈,再看一小时,再跑两圈。俺老公一直叫俺‘鸡血姐’。”

  其实,她到现在也常常忙得吃不上饭,和大灰一样,不时地拿方便面凑合。

  只是同样吃着方便面到处跑,人生可大不相同——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着完全不同的视野,提供完全不同的价值,获得完全不同的回报。

  虽说开货车的大灰也是靠劳动吃饭,也不丢人,但如果他能早点儿发力,必然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有更辉煌的人生。

  3

  人的成长其实是有时间表的,就像植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什么季节该干什么事,都有定数。

  春天是该播种的时节,您拖到夏天才行动,虽然也辛苦付出了,但秋天的收成肯定不会太好,冬天就可能吃不饱。

  人年轻时,记忆力、学习力、好奇心、想象力都在顶峰,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大部分人的技能,都是在3岁以前完成的。到3岁以后,基本就是打磨和运用了。如果在这之前没有很好的储备,您的东西就不够用,就很难站上更高更广的平台。

  而世界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下,人越多,竞争越激烈,奋斗越艰苦。就像大灰,如果早早努力,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坚持不懈地拓展,很可能现在也是顶尖的人才,“老师、同学和学校的骄傲”就是他。但他错过了最好的时光,没有很好的学识、技能储备,就只能去做对专业技能要求更低的工作,而这些事,有大把人在做,您只能更卖力,更用心,才能有点儿小成绩。

  同样是付出,同样是奋斗,在合适的时候去做,事半功倍,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就要付出更多辛苦,结果还未必如愿。

  4

  俺们也常看到另一些励志的榜样。

  摩西奶奶76岁开始画画,8岁举办个人画展。

  肯德基爷爷哈兰·山德士62岁才开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

  ……

  总有很多故事告诉俺们,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但是,请一定注意:摩西奶奶有极高的绘画天分;肯德基爷爷在开肯德基之前已经研究了炸鸡很多年。

  大器晚成的人,绝大部分都有天分、运气、积淀的底色,而这些,往往可遇不可求。

  对更大多数的人来说:

  第一,俺们未必有摩西奶奶的天分。如果有,早点儿努力,早点儿发挥,岂不更好?

  第二,若前期没有努力积淀,机遇来时,可能根本就抓不住。

  第三,这世界不但看脸,也看年纪。比如一个单位的领导,往往更喜欢栽培年纪轻轻的员工,因为更有潜力,更有培养价值。

  大器晚成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在摩西奶奶、肯德基爷爷的奇迹之外,更多的是庸碌、辛苦一生,最终郁郁不得志,哀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普通人。

  所谓“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其实是说给那些从未真正努力,又想发挥自己价值、追求美好人生的人听的。

  确实,如果您的内心有渴望有动力,那么6岁去奋斗也未尝不可。毕竟只要开始就有机会,而现在是余生中最好的时机。

  但是,6岁开始也不晚,不等于6岁开始是最好。

  如果早一点儿意识到努力奋斗的重要,在2岁甚至更早时就开始,踩准每一个向上的节点,去攀爬,去拓展,您的付出必将获得更大回报。

  不必强求自己一定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高度,毕竟每个人的特质不同,成长速度不同,就像白菜和樱桃的成熟期不一样,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但是,若想获得最好的收成,无论是谁,都该在最好的春光里,努力汲取阳光和水分,扎根发芽,拼命生长。

  春天偷的懒,秋天真的很难还。

  不要让明天辛苦奔波的您,怪罪今天虚度时光的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唯有努力,不负光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997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11:53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上午11:54

相关推荐

  •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乔布斯曾对马云说:所有的成功源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少人认为马云的战略眼光很厉害,十几年前,就想到要做支付宝,现在的支付宝人们众所周知,用的不亦乐乎,的确非常厉害,其实人们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2020年9月26日
  • 最困难之时,可能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1  我曾经在一家小型文化公司里工作,编过一本招商引资方面的画册。

    2020年3月24日
  • 励志文章:资本不是年轻而是干出成绩

    二十岁大三时,他就参加了托福考试,虽然英语成绩不错,但因为专业不过关,没有能够去美国留学。他有些失望,辅导员安慰说:“您还小,今后有的是机会,千万别灰心。”辅导员的话虽简洁,对他却…

    2020年10月1日
  • 经典励志美文: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永远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人生的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五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它活动方面都一直走在前列。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我们的孩子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当父母的责任。

    2020年9月28日
  • 要怎样努力,才能让梦想落地?

        当代的马云大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020年9月26日
  • 经典励志文章:永远都不太晚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失败。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

    2020年9月27日
  • 您不必自卑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

    2020年11月24日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大学生目前最为关切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选择和确定职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二是在不同职业发展路径中如何进行职业准备。就以上两个问题,我认为…

    2020年11月1日
  • 只有自己才能造就自己

          “改变自己,您就改变了世界”,对于这句相当富有哲理意味的话语,在营销行业苦战了六年的郑斌是深有体会和感触的。    郑斌出生在豫南县城一个偏僻的…

    2020年10月6日
  • 您围着一件事转到地老天荒,世界才会围着您转

        城市的一条偏僻街道上,每天下午都会出现一位耄耋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自家门前制陶。你看他凝神于转动的台架,两手灵巧地运动,就像搂着一个娇柔的婴孩。再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他左手少了根小拇指。

    2020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