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必自卑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

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的呈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和行为层面,时时、处处跟他人的比较。比较就是竞争,竞争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对他人实施攻击。

自卑者的攻击多半是在其内心里完成的。在面对一个他假想的竞争对手时,攻击性自动发射。如果对手显得比自己强大,攻击性就很快朝向自己,便出现自卑者都有的内心世界:自责、压抑、焦虑或者恐惧。这个复杂而迅速的过程,自卑者和旁人通常都察觉不到。

表面看来,自卑是瞧不起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之后而瞧不起别人,那也就不会有在比较之后的瞧不起自己。换句话说,没有攻击别人,也就不会有技不如人的结果和失败后的自卑了。

有一点点自卑,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过度自卑却可能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过度自卑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完全相反。有些自卑者,毫不掩饰自己的自卑,经常在自己的言行中呈现弱小和胆怯;另一些自卑者,则“自欺欺人”,他们外在的表现形式,却是自鸣得意、目空一切的自傲和自信。

跟过度自卑的人打交道,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极大的攻击性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向了自身,一旦有了时机,这些攻击性便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攻击他人。俺们看到的事实就是,有些人自卑到了经常受欺负的程度,而当他们忍无可忍反击的时候,通常是“一鸣惊人”。

向内攻击的表现,或者说自卑的表现,证明这个人的人格水平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比较而言,总是向外释放原始攻击性的人,则处在心理发展的较低阶段,极端例子是反社会型人格,他们不断地攻击他人和社会,跨越法律的边界,往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个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告诉俺,他如何如何自卑。具体地说就是对自己的一切,包括长相、身材、智力、成绩等等都不满意,而且还对自己使用了很多尖刻的贬义词,俺听了都觉得替他心痛。有一次俺感慨地对他说:您实在是太瞧不起别人了啊。当时他听了很吃惊。几个月之后他告诉俺,他回去仔细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开始学习瞧得起或者说欣赏别人,奇迹般的效果是,慢慢地他都忘记了自己的自卑了。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创造物,所以每个人都不必自卑。这句话等于是说:每个人都不必通过瞧不起他人来瞧不起自己。苍天在上,它会毫不吝啬地给予那些抬举别人的人以抬举自己的力量。

 

励志语录-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不必自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31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上午1:02
下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上午2:32

相关推荐

  • 让每个人都认识您

          从大四下半年开始,俺就开始穿梭于各种人才招聘会,到每一个摊位送上应聘材料,作自俺介绍,留下联系电话,然后回学校等通知。令人失望的是,基本上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肯回信的公司…

    2020年10月17日
  • 不信奋斗信什么

      “史上最难就业年”,大量高校毕业生临近7月1日离校时节,工作仍无着落。看到家有“富爸爸”的同龄人,一毕业就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得到创业资助,再听到个别用人单位“萝卜招聘”的消息,不公平感从心底滋生。有人气馁,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好工作轮不到寒门子弟。有人感叹,阶层固化严重,向上流动是空想。网络上、现实中,不少人表示“不再相信奋斗”。

    2020年12月2日
  • 人民日报2017年新年献词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当钟声回响在清朗的夜空,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2020年9月27日
  • 第生命线励志文章

    第二条生命线励志文章   朋友,你现在正生活在困苦中吗?正生活在失败中吗?现在或者是生活在爱情失败,深陷牢狱之中吗?你对生活早已暗淡,失去信心了吗?   我现在要对你说的是,不要一…

    2022年7月10日
  • 一个伟大母亲给孩子的一封信:敢于挑战

    面对挑战和机遇,千万不要惧怕,也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取胜条件。否则,若因为消极和畏缩不前,只能使你不知如何是好,同时内心感到很是不安,而且恐怕此刻机遇已经永远错过了。我作为母亲,不能硬逼你走自己不愿走的路,而且我讨厌那些唯命是从的孩子。但是,我想告诉你一点,就是生命只有一次,你一定要珍惜它,不要枉费一生。

    2020年9月26日
  • 俞敏洪:“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成功其实没有太多的联系。比如,有人认为,相貌、学历、成绩、家庭背景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但大部分基本无效,比如说相貌。

    2020年12月5日
  • 想100%成功,需200%努力

    我们选择做什么,或者去哪里,一定是有先决条件的;而我们选择不做什么,或者离开哪里,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想离开Actmaxbiz,自然,也有我的原因,而且不止一个。多年后,重新回顾…

    2020年11月3日
  • 您相信什么,就成为什么

      最新研究表明:你相信自己是什么样,你就最终会成为那样。纵观我们是如何发展成独立个体这一课题,理论上来说,这个研究结果是足够信服的。作为一个年轻的精神科医师,在传统的心理治疗领域,我受过专业的训练。治疗时,常见的问及病人的“典型”问题如,“你感觉怎么样?”等。这些问题临床时我很少运用,直到很多年后,我发现感知觉和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或者说,是彼此相关但有本质区别的。情绪是一种状态,而感知觉是你独有的,对情绪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直至现在,我也很少问,为什么感知觉会从一个中性状态进而发生剧烈变化,从一个人影响到另一个人。

    2020年11月25日
  • 只要您足够好——写给理想受挫的人们

          绝大多数时候,俺们没有实现理想,或丧失了梦想,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俺们还不够好。“只要您足够好”,一切都不是问题。但是,为什么能够做到足够好的…

    2020年10月16日
  • 山不过来,您就过去

          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否则,您就属于与自己过不去的人,就属于不聪明的人。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俺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

    2020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