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
25岁的选择
粗略看过来,对于那些**名媛来说,25岁,人生中的大事大抵已经发生。在最鼎盛的年纪,她们已经成为自己。
-
用什么对抗生活
她是不是得****我不关心,在这之前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为她的好习惯喝彩。
-
別老拿梦想说事儿了,梦想没有您想象得这么大
上了初中、高中、大学才渐渐发现自己没有梦想了,其实梦想这个词造出来就是来贴标签的。首先问:你有梦想吗?有,那好,给你贴上。没有,那就继续找吧。然后,你就被分为两种人:有梦想的人,没有梦想的人。这就有点像去医院治病,因为没有确定病的名称医院就没法对症下药、所以你鼻子不好,就给你贴上鼻炎的标签,然后你就告诉自己:我是一个鼻炎患者。梦想也绝不是中国好声音舞台上汪峰叔叔说的:请问你有什么梦想吗?然后歌手就把梦想说的很大,最好能流下泪水。
-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面对负性处境,我们可以选择逃离,也可以选择正面穿越过去。每一刻我们都在做选择,做何种选择,是我们的自由,比如面对老公不喜欢做家务,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愤怒,你可以选择理解,还可以选择争吵,选择不同,其结果就不一样。
-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回家吧,不要在昆明打工了,爸妈供你读了四年的大学,不是为了让你在昆明随便打个工,然后随便嫁人,过这样没有意义的人生。回来好好考公务员,省考就要开始了,好好准备一下。你只是个小姑娘,你不用像男生一样赚多少钱,爸爸只是希望你的一生安稳健康。你还年青,不要这样荒飞青春,不要把爸妈的愿望放之不关。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考试成功,加油”
-
生活是不会自动为您铺路的
我问她: “这你应该做过吧,不是你们这行业很普通的工作嘛?” 她总是回答:“这当年是XXX做的,我都没碰过。”或者“这工作内容我一直不喜欢,所以一般老板让我做我也不做,谁知道今天要用啊”。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别人的和自己的故事。
-
您可以不选择这种形式的成长
在20多岁之前,几乎所有人的历程都是一样的:出生,受教育,恋爱,开始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然后问题出现了:你选择结婚吗?你选择要一个孩子吗?
-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是自己
我说,不是吧,医生很难读的,别被骗了。选择权在你,不要让别人主导你的生活,你该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学习,而不是为了生活而随便生活。
-
要自己酷炫很简单:心存梦想,为之努力
我问她为什么。 她回答说:“你才20岁,就能写出很好的文,我显然没有你那么酷炫。”
-
最初的梦想未必是最后的仪式
——stop! 我知道读到这里你们会骂我装逼——这和朋友圈里那些不加上英文不会说话,不配上**照就会长疮的逼逼们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