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刚过24周岁的生日,虚岁的话也算是25了,说下自己吧。
俺是农村孩子,俺爸是木工,初中文化,俺妈是农村妇女,小学没上完,算认得几个字。俺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比俺大三岁,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俺哥大俺两岁,成绩也很差,初中毕业后在家呆了一年,也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农村流行一个观念,学习好就是上学的料,将来要当大学生,要考博士,要出国,云云。当然学习不好的话,那就是出力的命。很明显俺姐和俺哥都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没别的路可走,只有打工挣钱,等到二十几岁出头,回家相亲、结婚、生子。就像许多人生来就要上学,读研,工作,买房一样,很多人的命运在您还只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像是好莱坞大片,架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稍稍变换了几个情节,几个场景而已。
从这里便能看出来,俺家就是亿万个农村家庭的缩影。人们口中常说的农民工二代大多都是俺们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往往把孩子的成绩归功于运气的成分,而如果碰巧运气不佳,孩子不思学习,那也没有什么关系,下了学就走南闯北的打工呗,反正邻家的谁谁谁在上海、在深圳、在广州干活,一个月好几千,好得很。
当俺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每逢过年,父辈们聚在一块谈论最多的就是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干什么,或是开车,或是厨师,或是挖煤,或是工地,一个月挣多少,挣得多的脸面上就会觉得有光,然后另一个人就会说,等俺家孩儿下了学就去您家孩儿那里干吧,操蛋的孩子,反正也不是上学的料。而现在他们谈论最多的则是谁家的孩子结婚了,生娃了,谁家孩儿在外边吃喝嫖赌了,以及谁家的孩子在工地脚手架上踏空摔死了。
每当过年的时候听到他们谈论这些的时候,俺都在心底暗暗发誓,俺一定不要走这样的路,俺一定要让自己走出来,不要被这种潮流淹没,让自己最终淹死在里面。
庆幸的是俺还算运气,俺的小学成绩都一向都还算可以,偶尔还会考个满分,稍稍给俺父母带来了一点希望。只是这种希望仅仅是希望而已,他们从不认为俺有什么大的出息,即使现在和俺爸交谈起来,俺说俺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人,俺爸也只会说,“也不看您有几斤几两,您哪有那个本事”.
同这世上的大多数人一样,俺智力水平一般,在大人眼中俺甚至都有一点憨。记得小时候当俺爸在家里做木工的时候,让俺去拿个工具,告诉俺在某个工具箱的某个层,每次都要重复好几遍俺才能记住,有时候记住了,往往到了装满工具的屋里俺又忘记了。俺数学很差,即便是俺学习最好的二三年级的时候,每次考数学俺都是最后一个交卷,俺答题很慢,一道有关小明的应用题俺总是要比那些聪明的孩子多花费一倍的时间才能解出来。而俺成绩唯一好的原因就是因为俺的勤奋。
而俺第一次感觉到家教的重要则是一次停电去小伙伴家玩,在黑暗中听到他妈妈在向他提问,他在回答。一直等到他回答完他妈妈问出所有问题,他才能和俺一起出去玩。俺在门口听他们母子一问一答,真真正正的是局外人,而这样的场景则永远都不会在俺家出现,俺父亲只会关心您考了多少分,考多了高兴,考少了,挨骂。
自始至终俺爸都认为俺的好成绩是运气,一旦俺的成绩开始出现下滑,他就开始转变论调,说俺终究不是读书的料,他抠门而又小气,初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俺要求买随身听学英语,他始终都不肯答应,认为那是花的冤枉钱。
结果就是原本就不那么聪明的俺到了初中后,因为数学的难度一下子增加再加上俺开始变得贪玩以及学校的整个氛围(俺就读的初中现在已经关掉了)俺的成绩便开始下滑了。
能想象得到吧,俺成绩最顶峰的时刻便是小学里三个班级中,其中一个的前几名,而那所小学也只不过是那个乡,那个市,那个省,以及这个国,浩如烟海里的最渺小的一个。平庸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有时候连平庸您都算不上。
俺的成绩在初三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尤其是数学,一百二的卷子就从没考过三十分以上,更讽刺的是,当时就是那么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的中学,竟然在临近中考前几个月分了快、慢班,其中慢班只有不到二十个学生,而其中就有俺。知道这代表什么吗,代表的意思就是,俺已然成了害群之马。而且已经被彻底抛弃了。俺愤怒,难过,伤心,挫败,向老师抗议,俺数学英语虽然差,但是俺并不是一个捣乱的孩子啊,但是没人听您这些,在他们眼里,显然您不可能可以通过中考,分到哪个班没有什么区别,而既然分了已经,那您就认命吧。
青春年少的日子,叛逆起来,收是收不住的,俺把这些愤怒与叛逆全都撒在这些老师身上。俺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乌龟,在课堂睡觉,旷课。当面和老师争吵,俺从一个昔日的三好学生,终于变成了老师见了都要摇头的差生,最差的那一种。
就这样混了差不多三四个月,初中都没有上完,俺就搬着桌子回家了。俺爸没怎么责备俺,俺估计他也认命了,老陈家是出不了大学生了。俺在家呆了两个月,不知道是不幸还是庆幸,俺发育迟缓,上完初三身高还不到一米五,这也彻底打消了俺爸打算让俺去打工的念想,diao毛都没长齐,打个屁工。俺说要不俺跟着您学木工吧,俺爸却说,学这个能有什么出息,再说您笨手笨脚也不是这块料,您干脆还是先帮家里放羊吧。
于是初中没上完的俺就开始当官了——羊倌。
俺每天一天两趟上山放羊,把羊撵到山顶上就去找块大青石躺着,看着蓝天白云,更多的时候俺会带上一本书,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游戏机,也没有手表,太阳落山了俺就把从羊从山顶上赶下来回家吃饭,然后看看电视,因为俺就读的初中早就臭名昭着了,所以俺的小伙伴们都转学去了别的学校,而之前提到的那个黑暗中一问一答的母子也搬家去了市里。没有人陪俺玩,没有娇滴滴的邻家小妹,只有俺的羊,想起来那也算是一段很好的时光,俺偶尔也会挺怀念那些头枕在山羊身上看蓝天白云的日子。想着如果俺真的没什么出息,放一辈子的羊也怪不错的。
就这么优哉游哉的过了几个月,新的初三开学了。俺爸妈看着俺还是一副没长开,小屁孩的样子,终于决定让俺继续复读。这并不意味着俺父亲真的舍得供俺上学,因为俺还是回到了那个被俺在黑板上画大王八的学校。俺便继续了俺的学业。
那时俺想,无论怎样俺都要好好学习,上高中。
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盛夏的晌午,分数线出来了,俺却差了三分。俺躲在蚊帐里流汗流泪。彻底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俺觉得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再有什么出息了。俺主动跟俺爸说,让俺出去打工吧。俺爸却看着俺刚过一米六的小身板,说,您这样的,打工人家也不会要的。此时俺似乎又听见羊圈里咩咩的叫声。
俺那个时候想过要去上“高价”,所谓的高价就是如果您在交学费同时另外再拿出八千八百块钱,就可以入读报考的高中。只是俺爸绝不可能会舍得拿出这么多钱,那才是25年,对于一个农村的老实巴交的小家庭来说,一万块钱不是小数目。
于是奋斗了一年后,俺又开始了头枕羊肚,笑看云卷云舒的日子。俺想俺以后的出路大概就是一边放羊,一边长个子,等到长到可以搬砖了,就去俺哥所在的厂子里打工吧。
就在俺彷徨中,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俺报考的高中不知道因为扩招还是怎样,俺被降线录取了,哈哈,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俺人生第一次走运,在第一轮招生结束的没多久,俺和那些“高价们”一起去学校报到,看着别人在那里掏出一万多块钱放在桌上,俺爸乐坏了,心想您看您这一分,竟然值这么多钱。
而就那一届初三,算上俺,一共就考上了五个。后来带俺的班主任还经常拿俺的光辉事迹教导后来的学生们,“您知道那个谁谁谁,第一年瞎混,不好好学,结果复读了一年,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所以说,只要肯下苦功夫,没有考不上的,一中咋了一中,不好好学,在哪个学校上也白搭。”然后再举一个某同学转学去一中,结果迷恋网络游戏最终没考上的反面例子。
反正不管怎样,俺考上了,也就是那个时候俺开始相信,人只要足够勤奋,您再笨,再傻,总有出头的时候。
开学了,俺终于成了俺家第一个高中生,美滋滋的坐在教室里,才发自心底的觉得还是上学好。只是高中的成绩一直是波澜不惊,中等偏上偶尔也能考个前几名。俺觉得俺终究是平庸的。俺数学始终没能赶上来,英语和语文都像是遭遇了瓶颈一样,始终都在一百一十分左右徘徊,无法突破。更要命的是俺俺明知自己天资一般,却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理所当然的,俺高考落榜了,数学只考了三十几分。而且开始对整个教育制度产生抵触情绪,俺课余时间很少用来认认真真的学习,而是跑到报栏看报纸,看参考消息,看环球时报,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俺在历史课上躲在教室后面看全球通史,看完之后,发现教科书真是一堆shit.
再就是随着大学扩招,农村又开始流行新的观念,“大学生像石头疙瘩一样满大街都是,大学毕业照样去打工,谁谁家的孩子上了多年的大学,结果工资还不如他大舅家的二孩子卖夹馍挣得多。”诸如此类。
俺父亲也常在俺面前流露他的想法,说如果俺考不上本科的话,专科上了也白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暗示着,俺的学业可能到了高中就算终止了。俺数学太烂,俺不想背历史政治,俺家里很穷,俺哥哥就要结婚了,上大学要花很多钱,家里的房子还没有翻新重盖,社会风气让俺对教育产生了失望。
也许俺早就预感到了,大学的门对俺来说已经关闭了,高考后没几天,俺就跟着俺哥去了沿海的一个城市,投靠了很早就出门的一个远亲堂兄。那天夜里,第一次乘火车,却还是站票,俺在咣当咣当的车厢里站了一夜,兴奋、疲惫,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与五年前在那个在山顶放羊的少年相比,俺的确是走出去了。不是么?那时是28年六月下旬,俺十九岁。
只是俺确定俺走了一条很不好走的路,以至于当俺写下这篇冗长的回答的时候,都不禁为当时的自己感到唏嘘。
到了之后,俺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饭店当杂役,一个月12,干了三天,俺便被开除了,被人告诉不会干活,没有眼色,而且清高,老板娘最不能容忍俺的就是俺竟然用一只手抓着拖把拖地。
俺在堂兄家住了几天,自然很不自在。毕竟不是至亲,客久讨人嫌,这个时候,俺哥通过一个朋友介绍准备去工厂做工。于是俺便收拾行囊,跟着他一起进了工厂。
俺所在的工厂是一家铝业公司,这家公司隶属于N集团,该集团是类似华西村那样的村企合一的大型企业。而俺的工作则是制造用于炼铝的炭块,具体的讲就是将生炭块煅烧去烟变成无烟的熟碳,当然这里面还会继续分工,分到俺这里便是“编解”这些炭块。三班倒,例行的工作内容以夜班为例,夜里十一点半上班,交班后便开始给生炭块的碳碗里添料,然后送到轨道上再通过天车夹送到锅炉段饶,这个过程大概需要连续进行三个小时。出炉也差不多如此,只是顺序相反,时间也在三个小时左右。等到这些任务完成后,就是打扫卫生。一夜的忙碌之后,车间里全都是炭灰炭渣,俺们需要用风管把这些渣滓全部吹到一个比较容易打扫的位置,工厂对卫生要求极其苛刻,交班的时候,下一个班会检查卫生,只有确定所有死角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他们才会接班,因为厂房会派出专门卫生员进行检查,如果您接的那个班未打扫干净,那么责任就在接班的一方,就会扣半天的工资。
有过上夜班的经历的人都知道,即便是您什么都不做坐在那里,也会消耗很多体力。更别说每天还要完成一定的任务,然后三个人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打扫将近3平方的车间,从轨道底下穿过,打扫一个又一个犄角旮旯。
在这八个小时内,您不可以坐下,即便是您打扫完卫生等着交班,也要拿着个笤帚满车间溜达,因为副班长会随时因为您坐在某个角落休息而扣掉您一天的工资。如果您问,真的是这样吗,怎么可能。那俺只能用人性来告诉您,越是在长久压抑之下的人掌了权,哪怕就是一点点权,他就越会滥用这仅有的一点权力来体现他的优越感。而这个副班长曾经也只是一个开天车的。
就在俺交完押金,入职两个星期后,8年的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公布。俺只考了473分,其中数学35分。成绩出来的那天俺跑到楼下的公共电话亭用买来的电话卡给家里打电话,俺爸说,您看既然您成绩不是很好,家里的状况您也知道。现在既然入职了,好歹那也是个大型企业,不如您就在那继续干下去,好好挣钱,不要上学了。
俺挂下电话回来躺在宿舍里,思忖了许久,对呀,除了打工挣钱貌似也没别的路可走了,那就在这里干下去吧。
俺没有想过俺究竟要在这里呆多久,但是至少也要一年吧。俺也不想让父母认为俺不好好干活,不安分,瞎混。
俺便在这家工厂里呆了下去,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样,呆的久了,人也慢慢地变得体制化了。在那将近一年的时光里,留给俺记忆最深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8北京奥运会,那时俺正在上中班,没有赶上看开幕式。后来俺去超市,超市一直都在放《俺和您》以及《北京欢迎您》,而现在每当俺听到这两首歌的时候,脑中浮现的画面不是开幕式,也不是奥运会,而是那时在工厂里所经历的种种压抑、辛劳、彷徨以及苦难。
另一件则是“砸炉”.烧炭的炉室都是有寿命的,使用几个月之后就需要砸掉重砌。因为有很多炉室,平均起来一个星期就要砸掉一个。而“砸炉”则是俺人生中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劳力、什么是底层、以及什么是吃苦。
炉室长六米,高十米(准确的说是深十米),宽三米。中间是炉壁,两边是空的炉室。砸炉一般四人同时进行,俺们要做的就是拿大铁锤,站在炉壁上一锤锤砸掉脚下的炉壁。被火持久煅烧过得炉壁犹如铜墙铁壁。有时候您抡圆了锤结结实实的砸下去,除了震得手臂酸疼,它纹丝不动。而您需要做的就是重复一个动作,抡锤,砸下去,抡锤,砸下去。
炉壁一点点的被砸掉,俺们也一点点的下降,直到底部。当砸下的炉砖一直填满到与俺们脚下的炉壁持平的时候,天车就会吊来一个大铁箱。俺们用手把砸下的炉砖一块块扔到近一人多高的的铁箱中去。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您甚至都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工友的脸,因为那那灰尘早就将俺们整个包裹了。而当炉砖被扔进铁箱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的时候,俺们心里却只有兴奋,俺们知道,当这样的大铁箱被填满六次的时候,就意味着俺们可以收工了。
当最后一个炉砖扔进铁箱的时候,炉面上的人会放梯子下来,当俺爬出炉室看到外面的阳光绿叶的时候,心里却只有喜悦,像涅盘重生。
而砸炉唯一的好处就是,四个人只需要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能砸完,砸完了,当天就算下班了。很划算,不是吗?
只是俺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俺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亮愣愣的发呆,有多少次在冬季的夜班里靠着炭块取暖的时候想着俺的那些上大学的同学们在做些什么,俺在炭块上用粉笔写下古文诗句,或是英文谚语,然后偷偷的擦去。
那个时候,俺的工资是一千八,包吃住。
在编解组呆了差不多半年多,赶上了一次经济危机。一些人裁掉了,更多人是趁机辞职了,一些调到了其他的长,俺哥则离开去了省会城市。俺被调到了一厂,跟一个师傅学开轨道。工种不像编解组那么累,所以工资也掉到了一千三。后来俺又调到了净化,日子又变得好过了一些。那个时候俺也想过要离开,但是俺不知道离开后俺究竟要去哪里。
再后来俺终于决定辞职了,其实是逃离。工厂的制度是押一个月工资,当您非正当理由辞职,这一个月工资就算是没有了,其实俺问过很多辞职走掉的人,没有一个人的工资可以全部领出来。而当您辞职交上去之后,基本上没人理会的。您不得不一直待下去,但是如果您就这样走掉了,您的行李,以及您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够带出去,集团的保卫处里都是豢养的打手,滥用私刑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很多人死在里面的传闻一直都在集团的工人之间流传。
俺花了好长一段时间都在考虑如何脱身,那一个月的工资肯定是要不来了。也不能够走辞职流程。衣服行李可以不要,但是俺那个时候还买了台电脑,并且是台式机,俺就这点值钱的东西,说什么也要带走。
俺想过在凌晨时候,直接从宿舍旁边翻墙出去,但是又怕被巡逻的抓到。俺想过可以让每天过来拉铝粉的师傅把俺夹带出去,但是又怕司机不同意,同时俺也不能把行李带到车间去。
最后,俺使用了化整为零的方式。
俺认识一个工友,大家都喊他老朱,老朱在工厂外和她媳妇还有儿子租房住。于是俺决定每天把衣服杂物等装在塑料袋里一点点的带出去,先寄存在他那里。门卫一般不会注意这些小东西。当俺把这些东西一点点倒腾出去后,就只剩下电脑了,最后俺编了一个理由,说电脑坏了,需要拿出去修,当俺拿着车间主任开的物品带出证明交给门户被门卫放行头也不回的走出这个禁锢俺一年之久的牢笼之后,脑海中只闪过一个念头,俺自由了。
而接着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俺要去哪?
俺爸妈对俺的辞职表示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一个月能够领到一千多的工资,包吃住,已经很不错了,这样俺还可以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在俺们老家,一个月能往家里寄多少钱,这几乎是邻里之间可以唯一值得炫耀的事情。
俺费了很大的劲才试着说服他们,告诉俺爸俺的想法,俺还年轻,俺不想把生命浪费在工厂里去倒腾炭块,俺不想像个奴隶一样只知道挥锤去砸那些该死的炉砖。俺也许不知道俺的未来在哪里,但很明显不在这里。
也许是因为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许是俺才毕业一年又在工厂耗费了一年,算不上有着工作经验。俺终究没有勇气一个人去闯荡世界,俺害怕这个世界,没有人告诉俺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于是俺又拨通了俺哥的电话,俺说俺去省城找您吧。
当俺从长途汽车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俺哥来车站接俺,俺拖着行李箱走在灰蒙蒙的天桥底下,看着远处的霓虹闪烁,这里会属于俺吗,俺不知道。
安顿好之后,第二天俺便开始了俺的新生活,而首先要做的就是俺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去找一份工作。俺要找一份俺真正喜欢的工作,俺想坐在公司里,有自己的办公桌,桌子上有台电脑,这就是俺理想的工作状态。而俺喜欢什么呢,俺喜欢文学,俺在工厂上班的时候,下班的时间俺几乎全都用来看书,鲁迅、老舍、王朔、村上春树、三毛、张爱玲甚至是琼瑶,所有能够算得上名家的文集俺几乎都读了一遍。俺想如果能有人给俺提供一份文字编辑的工作,报社或者杂志社,甚至是打杂都可以,俺一定会加倍珍惜,努力工作。
俺开始试着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招聘信息,当俺滚动鼠标查看网页,一次又一次的点击着下一页的时候,俺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而不切实际,而自己的能力又是多么的欠缺,“中文系毕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经验,办公软件”没有一项要求俺能够具有。
后来俺还试过去当操盘手,但也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俺对数字完全不敏感,也不感兴趣。当钱花的差不多的时候,俺的工作依旧没有着落。俺试着去面试了一家图文公司,告诉他们俺打字速度还可以,可以做打字员,结果因为测试过于紧张以及不会使用五笔而遭拒。有几次鼓起勇气想去酒店当服务生却想起第一次在饭店打工被开除的经历而心生胆怯,俺消沉了,俺想干脆还是回工厂继续当工人吧。
而自始至终,都是俺一个人,俺没有朋友,因为俺认识的朋友都在工厂做工,俺也没有同学,因为要好的同学他们才刚上大二。俺给爸妈打电话,他们却只是在责怪俺不该辞职,搞得现在没有着落。
就在俺心灰意冷的时候,俺看到有一家小的房产中介公司在门外贴了一则招聘信息,俺犹豫了片刻,敲门走了进去。俺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并暗示自己身上拥有一颗无限渴望突破自身的心,可能是被俺坚定的打动了,老板点头说,明天您就来上班吧,底薪五百,房子卖的越多,您就挣得越多。于是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份工作“房产经纪人”.
俺很高兴拥有这份工作,而那股想要拥有一番作为的冲劲也让俺相信俺一定可以卖出很多套房,然后挣很多钱,成为真正的城市白领。但是俺高估了俺的能力,也低估了俺的性格劣势。
一方面俺口才还不错,而且很多情况下也并不怯场,也完全可以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说话。俺也一次次的带过很多客户看房子,甚至还训练自己如何将一套烂的不能再烂的房子说的天花乱坠,推销给别人。
而另一方面,俺还是太嫩,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社会经验,俺在工厂中认识的人总共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个。而俺又迟迟没办法将俺从一个高中肄业的学生迅速转化成一个成熟稳健的社会人士,所以有时候即便是房子很好,客户很满意,他们也并不是很放心由俺来当中间人,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子关乎他们一生的幸福。
工作一月后,本应该熟悉业务后并真正有能力开单的时候,俺却发现俺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俺不喜欢每天都要面对不同人重复同样一套说辞什么“一梯三户,南北通透,房子布局合理,窗台很大”,更不喜欢说一些违心的话。在一次一个单子眼看就要谈成但是又丢掉,以及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介黑幕后,这分工作对俺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失去了吸引力,一个半月后,俺主动提出了辞职。
那一刻俺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与迷茫,于是俺想到了回家。俺需要好好休息一下。那时是29年9月,还有两个月便是俺2周岁的生日。
到家后,正赶上家里为俺哥盖新房。俺哥大俺两岁,在俺老家,这个年龄已然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在经过俺姐,俺哥以及俺那打工一年挣的钱还有家里不多的积蓄,连正屋加配房以及围墙总算可以盖一套相当不错的院落了。只是俺不确定,这套院子既然已经耗尽了家庭的积蓄,那属于俺的房子又该坐落何处呢。
俺躺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床上,面对着未完成的房子。用手机给远在深圳的最好的同学打电话,他和俺类似,高中没上完就奔他姐去了深圳。俺问他近况如何,俺说俺也想去深圳,他表示欢迎。那一刻俺脑海中突然闪现各种影视剧的狗血镜头,热血青年下深圳闯荡,数载拼搏最终富甲一方,锦衣还乡。俺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深圳,百度了路线以及火车车次,俺想反正年轻,管他波涛汹涌。
当俺把想要南下的念头告诉俺爸妈的时候再一次遭遇了强烈的反对。理由无外乎俺又傻又笨,南方人又蛮又精。俺到了那里简直就是菜板上的肉,就等着被剁了下锅。几次交涉之后,俺依然坚持,俺的青春俺做主,俺一定要去深圳,除非您们有更好的路让俺选择。
结果他们还真给俺找到了一条路,那就是去找俺姐。俺姐工作的地方在另一座沿海城市,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公司,暂称为W集团。但是该集团几乎全都是女工,基本不招男工。俺姐出于同样对俺南下的担忧,决定找找关系,结果竟然成了。还不无诱惑的告诉俺,W集团几乎都是姑娘。出于对姑娘的热爱以及太过依赖于别人的庇护,还有对工厂生活的些许怀念,十一刚过,俺便坐车抵达了这座空气质量始终都在优良以上的宜居城市。
不同于N集团的蛮横专制,W集团的管理则人性化很多。至少在工作之余,累了可以歇息,也没有那些变态的打扫卫生的习惯。其实俺挺怀念在W集团的日子,怀念这城市冬季漫天飞扬的大雪。
而这次俺的工作内容是生产输液器所用的包装袋,同时负责印刷包装袋上的文字,具体过程是首先向注塑机填充塑料颗粒,颗粒加热融化后被吹起成圆柱状,接着通过胶辊碾压成扁平纸状,然后再经过已经沾过油墨的刻板将文字印在上面,最后像卫生纸一样不断地卷在一个大的纸辊上。俺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填充原料,以及油墨保证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不间断,同时保证印刷不出现刀线以及字迹不清楚等状况。
依旧是三班倒,依旧是漫漫长夜等待天亮。俺有时候也恨自己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逃出这种循环往复,为什么没有勇气去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可是当俺真正静下心来的时候,却在思考,这又如何呢,俺能去干什么呢,俺始终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俺不知道俺究竟适合干什么。
没错,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俺们却总是发现,俺们压根就不知道命运为何物,就像是路就在您脚下,您却始终不知道这条路通向何方。
当您习惯了机械的生活的时候,您会发现它会比您想象中过得要快的多。当时间走到21年8月14号这天的时候,俺终于再次无法忍受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每天只能对着机器说话,甚至您满车间都找不到一个和您有共同语言的人。而在这里,甚至俺的高中学历都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人歧视的特性。在底层社会中,反智主义的倾向是极其普遍的,尤其是当他们得知一个学历比他们高一点的人正在做和他们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在背地里讨论“看,那个戴眼镜的,高中生呢,不还是和俺们一样,上学顶个球用”.
终于俺还是逃离了,当俺确定银行卡里的钱在上交家里一部分后足够俺生活一阵子的时候,俺再次辞职了。
这次俺不想工作了,俺只想一个人租个房间,然后多看看书,或者多写点东西。如果说俺还算是有梦想的话,那么俺的梦想便是当一个作家。
俺在这城市靠海地方租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房间,在这里俺开始读胡适,开始读王小波,以及西方那一串作家的名字。同时俺也开始看西方哲学史,以及尝试着如何去写一部完整的小说。俺当然知道俺缺少很多东西,作家也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广博知识的积累、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还有那神乎其神的灵感。俺试着向数家刊物投了几次稿,无有所获。但却从未觉得留有遗憾,因为那是俺这辈子做过的最接近梦想的事情。
就这样读读写写的度过了一个多月,坐吃山空终归让人感到不踏实。于是俺决定继续在冬季到来之前,再去找份工作,免得到时连买衣服的钱都没有。
俺出门逛了一圈,发现了周围有很多网吧,于是俺想到俺可以做个网管,这样不仅可以免费上网,而且还意味着俺守着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简单面试后,俺有了第四个工作“网管”.
凭着对电脑的了解以及好歹也算见过世面褪去了不少学生时代的稚气,这份工作还算是得心应手,甚至一度还认识了很多网吧的常客。有打游戏烧钱无数的富二代,也有一身痞子气几次在网吧动手打架的混混,还碰到过凌晨在网吧后面野合的情侣。
通常午夜零时一过,为需要通宵的人开通通宵后,后半夜就基本很少有人来了。而俺也正式开始忙俺自己的事情。看书,看电影,以及看网易的公开课。有时也会有堕落的时候,会玩一晚上的剑网3或者植物大战僵尸。
21年11月11日,光棍节,按农历算,那天正好是俺的21周岁生日,没有女朋友,没有好工作,更没有车,亦没有房。
俺就这样在网吧混迹了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开始明显感觉到继续待下去,俺可能很快就要废掉,更重要的是俺没有办法向家人交代,毕竟网吧在他们眼里不是什么好地方。
211年2月25日,刚过完年回来没多久。俺就离开了俺的那些狐朋狗友,在家人的劝说以及俺哥的要求下再次去了省城。
俺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对家人的依赖,还是回到了省城找俺哥,他过去在济南的一年里,跟一个师傅学会了安装复合木地板以及和地板相搭配的用于装饰墙角的踢脚线,每安装一个平方的地板可以挣得三块钱,而每安装一根踢脚线也可以挣三块钱。以一个建筑面积一百平方,三室一厅的房子为例,实际安装地板的面积在六七十平方左右,踢脚线大概能用到25六根的样子,这样加起来的工钱就要超过三百多。这也是一个熟练的地板安装工人正常的工作量。工资日结,来去自由。当店家卖出地板后,自然就会打电话叫您过去安装,安装完成客户满意并且收回全部钱款后,您就可以按平方数从店家那里收取工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保证每天都有活干,而且每个活大小都在六十平方以上,理论上每个熟练的地板安装工月薪都可以达到一万。
俺和俺哥一天挣得最多的一次是给一个复式的房子上下两层安装地板,同时包括楼梯(楼梯按层级额外收费),那天俺们挣了将近八百。
俺用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学会了安装地板以及踢脚线,俺喜欢这种自由的生活,只要自己掌握了一门技艺,您就不隶属于任何人,任何部门,任何团体。而且利益也相对丰厚。
211年2月25日,俺获得了人生第五份工作,地板安装工。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俺每天要做的就是挎一个工具包,里面放着电锯,锤子,敲击的木板、钳子、米尺等工具,然后跨上电动车去地板城接货,接着跟着装载地板的货车去这座城市任何都有可能去的地方,甚至包括周边县市。
任何事情做起来一开始都是让人兴奋让人满足的,但是渐渐地,当您真正深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后您才懂得这背后的辛酸。
首先安装地板是一项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基本上从您开始下蹲并铺下第一块的木板时候您的身体就自动转变成了一部机器,您要做的就是一直不停地拿板,平铺,敲打入槽,然后重复下一块。除了短暂的休息或者拆解地板,您几乎要一直保持蹲着的姿势。另外如果碰到没有电梯的小区,您需要把每箱重达三四十斤的木地板扛到楼上去,无论是二楼还是七楼。有时候往往您把地板扛到楼上的时候就已经消耗了大部分体力,更不用说还要继续安装了。
而当您在切割木地板的时候,那到处飞扬的木屑伴着未知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肺部也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而至于加班加点,那更是家常便饭。
而对于俺,除了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您知道当您去给一个写字楼安装地板的时候,您衣着邋遢,身体扭曲的扛着地板却发现迎面走来和您同样年龄衣着光鲜,手拿文件夹的人时候,那种身份地位所带来的落差感是怎样的一种折磨。每当这个时候俺都不禁自惭形秽。
而另一次当俺安装完地板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俺摸黑骑车回家。走到一半却下起了雨。而此时俺还在城郊,周围一片漆黑,没有任何遮雨的地方。当时已经是冬天,雨夹着雪花哗哗的洒下来,很快俺就淋透了,更悲催的是当路程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时候,电车没电了。俺在寒风中裹着湿透的衣物瞪着电动车一点点的往家移动,俺突然放声大笑。俺为俺自己的无能而嘲笑,俺为俺自己的所经历的苦难而冷笑。
俺像只趴在纱窗上疲惫的苍蝇,前面就是广阔的世界,俺知道这纱窗上一定有一个破洞俺可以钻出去,只是俺不知道这个洞究竟在哪里。俺找不到,俺害怕在俺还没有找到的时候俺已经垂垂老矣,再也飞不起来。
事情终于在212年初迎来了转机。当俺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的时候,俺发现有很多公司招聘网页和平面设计。当看到招聘条件的时候,俺想到也许俺可以找个培训学校进行培训。
好像,俺看到了一丝可以改变自己的境地的曙光。接下来俺用了近一周的时间,分析比较了这城市所有有关的培训机构或者学校,最终选择了最贵的一家。课程为“数字媒体”,涵盖平面和网页设计的全部课程,学期一年,学费9.
俺把俺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理所当然的又全是反对的声音。他们甚至有些愤怒,为俺的折腾,不踏实感到忧虑。俺已经23了,在他们眼中,没有比结婚更重要的事。俺告诉他们,如果果真接了婚,然后呢?然后俺该怎么办,俺拿什么养活家庭,俺要靠什么过活自己。您们告诉俺,俺的路在哪里。俺几乎用愤怒的语气质问他们。父母沉默无语,俺家太穷了,俺家什么都没有。
212年5月21日。俺用俺几乎拿命换来的将近一万元块钱交了学费。在8年毕业四年后,俺终于决定回炉,俺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学习俺从未学过的这些知识。而就在俺入学没多久,俺恋爱了。俺女朋友是俺高中的校友,一次偶然,俺们在同一座城市,但却相识于网络,相识的那天俺们畅聊到凌晨三点。第三天俺们见面了。两眼对视的那一瞬,俺相信她就是那个被上帝被拆分的另一半的自己。
而此时,为了不至于挨饿,俺偶尔还不得不请假继续安装木地板挣钱。俺没钱,没事业,骨瘦如柴,弱不禁风。她刚大学毕业,风华正茂,俺爱她并为她着迷,而她也毫无吝啬的回应。而她所带给俺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视野。就像刚入知乎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俺从未如此深刻的理解人生如马拉松长跑背后的寓意。而显然,俺落后了太多。
而现在想起当时的自己可以吸引到她是怎样的一个奇迹。俺感谢上天在为俺关了那么多门的时候给俺开了一扇窗户,能够让阳光洒进来照亮俺早已霉迹斑斑的人生。
那一刻,俺坚信,无论俺俺曾经历过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213年4月1日,俺提前两个月结束学习,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了现在所在的公司入职。
面试那天,俺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俺穿上自己唯有一件还算过的去的衬衣面试。俺拿出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临摹的一个网站的全部前台页面,然后又带了一整套的平面设计作品,俺还排版了一个画册,并让老师帮忙打印了出来。俺坦言俺只有高中学历,对方踟蹰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签下了俺,讽刺的是基本工资竟然和俺在第一年出门打工在N集团的工资相同。
俺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俺想起装地板时右手食指曾被飞转的电锯碰到,万幸未曾割掉整个手指,但也豁开了数厘米的伤口,血流如注,深可见骨。俺曾一度担心俺的食指会废掉,再也拿不起笔。因为害怕麻药会影响伤口的复原,俺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没有使用麻药。俺忍着剧痛看着护士一针一针的在俺手指上缝了七针,浑身直冒冷汗,几乎晕厥过去。但那时俺也不曾掉下一滴眼泪,而在正式上班的头一天晚上,俺趴在女朋友的腿上流下了泪水。俺不知道俺是难过、高兴或者其他的什么,总之当俺抬起头来望着女友的眼睛的时候,俺想告诉她,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记得刚进公司的时候,经常加班,有一次甚至加班到午夜。俺女朋友问俺,累吗?俺笑着说“不累,只不过是在办公室里坐着,动动手指头,累能累到哪去。”
现在俺的24周岁的生日刚刚过去,试用期过后工资又涨了一些。公司的性质是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除了刚入职的一个月需要赶项目时常加班之外,现在基本上就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的生活。俺有了自己的办公桌,用上了公司配给的苹果笔记本,至少这是俺曾想要的工作,并且俺实现了。
七月份,在女朋友的支持下,俺报名参加了英语自学考试专科段。对,是专科,并不仅仅是为了学历,俺要重新拾起英语这门语言。俺相信那句话,只要您足够努力,在任何一个领域坚持十年,也许您成不了行业翘楚,但也一定会成为一个牛人。用俺爸的话说,做一个有本事的人。
That’s my life, tortuous and suffering,I love it, Because this is my life.
以上就是俺24岁之前的所有经历,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完。
别的俺不知道,但是俺了解像俺这种境况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绝不是少数。俺想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俺们这类人发表一点看法。
1、单就个人奋斗来说,家庭背景是第一个应该排除出去的。很多人都会遇到和俺类似的境遇,父母把您养大没错,但是有时候他们更多的对您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他们财力困乏,几乎拿不出任何的钱帮您创业,反而他们会以爱的名义,尽量让您少折腾,他们像党一样,对稳定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
2、在俺所认识的人当中,和俺一样同村出身,没有钱也没有任何背景的。婚姻其实算不得一个太大的问题。农村有着固有的一套能够快速让人结婚嫁娶直至生子的流程,有时候您甚至不得不佩服这种流程的效率。
其实主要的困惑就是事业有成这方面,在俺了解的人当中,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出头,几乎就两条路可走,一求学,只要成绩好,又具备一定的能力。很容易就能走出来,或者当老师、或者当律师、或者当记者,毕竟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不存在什么怀才不遇。怀才不遇的,要么是性格缺陷,要么就真的是读死书。二就是创业经商。这些人往往是脑子聪明会玩但是又不爱学习的人。如果赶上家里开明,又有一些金钱支持,也很容易玩的开。
3、而至于那些25岁依旧一事无成的,可能就是像俺这样的吧。一、家里穷,并且穷的思维根深蒂固。光这一条就不知道要扼杀多少想要出人头地的心。二、自己天资一般,但又不肯下功夫努力。求学不成,又缺乏创业经商的头脑与魄力,就只能一直打工,游走于社会底层。
4、俺已经改了,也已经慢慢走了出来,更重要的是俺有一个爱俺的女朋友,俺也愿意为她改变。
俺们无法改变过去,也不能够预知未来,为了让人生的“待续”变得精彩,唯有把握真实的现在。共勉!一起走在路上的朋友们。(来自知乎)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同样25岁,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小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却还在一无所有的起点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