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里安放

  1997年,我大学毕业。在我到国家部委工作之后不久,爸爸满心欢喜地从山东老家来看我,想要感受一下儿子带给他的荣光。

  

  1997年,俺大学毕业。在俺到国家部委工作之后不久,爸爸满心欢喜地从山东老家来看俺,想要感受一下儿子带给他的荣光。

  当时俺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俺只能把爸爸安排在附近的旅馆,那是一家地下旅馆。

  这是一个与老人家传统意识、近期想象、来时预期全面冲突的安排。在去旅馆的路上,老爸满脸的失落,看得出他内心一直在激烈地斗争,体会着儿子的不近人情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所带给他的惊诧。

  在地下室刚刚坐定,爸爸终于还是开口了:“儿子,您就让您爹住地下室啊?家里人都说您在国务院工作,风光得很呢!怎么老爹来北京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爸爸的话,显然刺痛了俺,俺无法解释他所不了解的北京,恰如俺也无法解释他所不了解的基层公务员。

  

  两年之后,俺终于赶上了机关福利分房的末班车。欢欣之余,让俺忐忑的是,按照既定的分房方案,俺的分房资格还有待核准。

  在找了分房办数次无果的情况下,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俺给分管副部长写了一封有生以来最煽情的“求房信”:

  “……每当俺加班很晚,拖着疲倦的身躯,带着忙碌了一天的工作所给予俺的内心的充实,挤上通往集体宿舍的最后一班公共汽车时,俺茫然地看着绚丽的北京,感受着万家灯火、各居其所的安宁,俺就觉得自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每当此时,俺就想起小时候俺在野外走丢了,等待着妈妈牵着俺的手回家。而此时,在俺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远离了家乡亲人、孑然一身来到北京的俺,是多么希望您就像小时候牵着俺的手的妈妈那样,向俺伸出温暖的援手,牵着俺回家。”

  这是俺第一次为了个人目的而动用煽情术,半假的真情散落了一地。

  结果恰如荒野里的期待,俺分到了一套一居室。房子很老旧,不到50平方米,但这房子对于俺来说意义重大,俺仿佛看到爸爸带着众乡亲来俺家里打地铺的热闹景象。

  很久以后,俺遭到几个知道此事的朋友的嘲笑和戏谑,他们认为一向标榜清高的俺,为了一套房子竟至行文如此肉麻,是一个地道的俗人。俗不俗俺不知道,俺只知道,当时俺快乐得直蹦高。

  不久之后,机关停止了福利分房,刚刚进入俺们司的一个姓魏的师妹只能购买经济适用房。2003年左右,魏师妹买了一套西三旗的房子,需要20万。20万啊,刚刚毕业的人,从哪里一下子拿出20万来?俺当时很为她担心,觉得她上了这个城市的当。

  

  转眼到2010年,俺的外甥从俺曾经就读的那所大学毕业了。他说:“舅舅,俺决心进入七环以内您那个叫作京的城。”

  俺说:“欢迎。只是舅舅除了煽情术,教不了您什么。”他说不用,他有一颗强大的心。

  毕业前夕,他仍在按照自己一直以来的惯性及父母、邻里的期待塑造自己,其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要去大机关,依据是,主流才能入流。

  接下来,在世界上最难的“国考”及艰难的就业环境面前,他几经挫败,不但进不了机关,反而面临返乡的窘境。

  随着离校日期的逼近,“强大的心”终于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俺知道这座城市给他的教育已经足够,于是决定施以援手,托熟人的关系,帮他进入了一家国有上市公司。

  留京之后,他面临的环境是现实而残酷的。家里提供不了经济援助,女朋友家境也一般,但女朋友坚持说,没有房子不结婚。

  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没有放弃从政的想法,总是觉得在企业工作比较边缘化。

  他跟俺说:“舅舅,您们那时候多幸福啊,没有开豪车上班的同事,最牛的男生也只可能比您多一双耐克鞋。1993年,西三环还是沙子路。1998年,西三环以西还是平房。2000年,燕莎的商品房才卖到每平方米1万元。”

  

  看着他无处安放的心灵,俺给他讲起了孟学农《心在哪里安放》那首诗和1995年发生在俺身上的故事。

  那时俺上大二,获得了公费去香港参观学习的机会。那时香港还没回归祖国,俺却可以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机会难得,大家都在兴奋地购物。当别的学生在买随身听、美食甜点的时候,俺只是在女人街上花掉俺所带的全部250块钱的大半买了3件T恤。

  回来后,俺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穷”怎样变“富”》,以当时学得的社会学上“资源交换理论”来说明一个人可以很穷,但您仍然可以变得“富有”,就是您身上必须具有其他人所需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您的志向、坚毅、才气、能力、爱心、专业、趣味等等,而唯有这些才是您在这个社会进行交往的“资本”,更是您走向幸福的起点。

  于是,俺告诉俺的外甥:

  第一,原来是主流才能入流,现在可能是非主流才能入流。当前是个多元化力量崛起的时代,展现人生价值未必要去从政。

  第二,这个城市就是您的起点,尽快忘记家乡那些期待的眼神,会让您更加真实而从容。

  第三,工作之后的5——8年,您会进入真正的“社会大学”。(www.lizhijuzi.cn)在哪里工作本质上差异并不大,关键是把个人的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上去,否则就会在35岁之后陷入人生全面的被动。

  第四,经济上的困难是暂时的,这个城市让您留下,就会给您安身立命的资本,但人生总是“期权支付”的模式,“奋斗在前、收获在后”是通常的人生轨道,既然没有成为“富二代”,就要有成为“富一代”的决心。

  

  后来,外甥的状态逐渐变得稳定而坚毅,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上了虽有些泛滥却代表处于学习状态的在职MBA,工作上也表现得很出色。

  今年的某一天,外甥突然给俺打电话说:“舅舅,俺要报告您一个好消息,俺买房了,在燕郊!”

  今年的某一天,俺与魏师妹一起吃饭,她已经是机关的副处长了,虽然月入只有5000块钱,但是她仍然活得风姿绰约,显然,并没有因为上班远而影响到自己的容颜;她虽然权力不大,级别不高,却是家庭幸福。这些让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正能量。

  今年的某一天,俺回学校参加毕业16周年庆。看着年轻的学弟学妹,俺心中顿生羡慕之情。想到自己一脸沧桑、几多白发和终已逝去的青春,都不好意思在海棠花前与他们合影了。与花合影,是需要勇气的,俺知道,这勇气属于他们这些“未来者”。

  是的,未来者!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起点,都必将走向舞台的**,所以,只要有真正强大的内心,就没有必要担心未来。俺不想告诉他们关于这个城市的**,因为年轻就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心在哪里安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63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上午7:35
下一篇 2025年8月7日 上午7:34

相关推荐

  • 致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做一粒醒目的红绿豆

      这时,一位穿着一身名牌、神态悠然的年轻人,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是吗?”

    2024年6月29日
  • 最初的梦想未必是最后的仪式

      ——stop!  我知道读到这里你们会骂我装逼——这和朋友圈里那些不加上英文不会说话,不配上**照就会长疮的逼逼们有什么区别呢?

    2025年7月20日
  • 努力是为了尊严

      我在2004年左右拍了一部戏叫作《龙票》,当时是我要自己开车去剧组。经过一个沙漠,结果我开着开着刚过一个坡,一上坡我就看到坡下面有个大坑,我往这一拐可能就翻车了,完全不敢打方向盘。结果车刹不住了,侧滑了48米,直接翻到了沙漠里。我旁边一个男助手没事儿,他把我拉出来了,我一脸都是血。送到医院,医生一拍片子说我脖子又裂了。我的第五、第六节颈椎骨折。医生说:“你呀,必须赶紧去县城的大医院去打一个石膏,至少是固定住三个月不能动。”我坚持要拍戏,因为所有剧组的工作人员已经跟我到了内蒙古。

    2024年11月4日
  • 姑娘为自己撑一把伞

      25岁,不早不晚的年纪,拼一把还来得及,嫁人求稳定也能过一辈子,我选择了前者。男友担忧结婚后私企不会为我保留职位,说工作不稳定,听到这话,脑子里闪过了一句脏话,首先,两年后丫不一定娶我,其次,就算婚后失业,丫怎么就不能爷们的说一句“我养你”,如此悲观的念头讲出来肯定伤害感情,但足以见得,我对爱情的态度。

    2025年5月17日
  • 平凡不可怕,最怕您过着平庸的生活还觉得理所当然

      那时候,我十几岁的青春年纪,羡慕二十几岁的人结婚生子,有一份安稳工作,买得起房车,有时间出门旅行,有闲钱做生意,生活可以过得有滋有味。可是如今,当我真正站在23岁这个年龄时,我又多么惶恐不安。

    2024年12月17日
  • 砥砺前行,绽放青春之花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实现梦想。同时,我们还要付诸行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年4月9日
  • 因为俺是姑娘,所以不想像您一样安逸生活

      1.  几天前出差,短短三天的时间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飞了好几次。一上飞机,我疲惫的倚靠在座椅上,半睡半醒中,隐约听到耳边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我偏了偏头,慵懒的撇了一眼旁边靠窗位置的这个陌生的姑娘。

    2024年6月30日
  • 唯一让您觉得骄傲的,是您昂首挺胸用力走过的人生

      其实还没出发的时候,我就知道到广州后要自己找地方住了。可是没有想到,原来说好接站的人没能来,所以一下车我就慌了神,真心不知道该往哪去。两只大的行李箱,挪动起来都觉困难,何况还要搬走。这时幸好同车的一个老乡告诉我,他熟悉的附近有家小旅馆,价钱还公道,我想都没想就和他一起拼车直奔那里。因为天马上全黑,再不找好住处,我就真要露宿街头。那次真走运,多亏遇上这位好心人,我才得以度过难关,暂时安顿了下来。

    2025年8月26日
  • 您20岁时偷过的“懒”,就是您30岁时会掉进去的“坑”

      前几天在一匿名分享平台,一个35岁的大叔吐槽说自己应聘上了销售,每天还要跟着一帮20来岁的小青年喊口号、打鸡血。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