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

  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手为半径,开始画个圆。你会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个圆圈里。

  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您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您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您开始废了。

  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手为半径,开始画个圆。您会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个圆圈里。

  这个圈,叫做舒适圈。

  这一个月俺一直在全国各地出差,回到北京,见到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他刚刚被公司解雇。俺问他,一个月没见,最近忙啥呢。

  他说,没忙啥,呆着呢。

  俺问他,啥叫呆着。

  他挠了挠头,说,俺也不知道,就觉得时间好快,这一个月啥也没干就过去了。

  旁边的朋友在创业,整天焦头烂额,于是问,啥意思,还能有这种状态,一个月不知道做了什么?俺要给您点一首歌《时间都去哪了》……

  他说,滚。

  俺说,其实俺特别能理解您,您这个月是不是觉得自己过得特别无忧无虑,恨不得连电话都想丢了。

  他说,电话还是得要的,不过确实电话每次响起还是有点紧张,总觉得自己安稳的小世界要被打破啦。

  俺点点头,想起了《肖申克救赎》里的一句话:这些墙挺有意思,一开始您抵触它,然后您习惯它,最后您不得不依赖它,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

  人有一种习惯,就是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呆着,这种“舒适区”一旦被建立,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地爱上了周围的墙,恋上了这舒适的小屋,从而不愿意飞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其实舒适区本身没问题,就像家一样,温暖舒服,每个人都有。但如果家的力量太强而放弃了去外面看看的梦想,是挺可惜的。俺们都有过想出去看看然后被爸妈叫停的时刻,但大多数坚持出远门的孩子,也没有忘记过回家的路,回家后,不过眼界开了,知道世界变大了,明白自己渺小了而已,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着手下一次旅行的计划了。

  看,他们的舒适区,就这么变大了。

  俺想起另一个朋友,毕业去了一家国企上班,每天朝九晚四,日子像上了发条一样,有规律无意义,只有周末,才像被赋予了灵魂一样,穿着打扮逛街约会去了。

  俺跟她聊过舒适区,她告诉俺,俺这才不是舒适区,俺可是每天都要按时工作的,而且俺从来不迟到不早退,很规律很努力的。

  俺说,那工作一年了,感觉到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她想了想,说,您别说,好像还真没有。

  其实,舒适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天无所事事,另一种更可怕,因为很难意识到,就是无意义有规律的循环。而后者,更是许多人的生活状态:看起来很努力,看起来很累很忙,不过是重复无意义的循环着,这样的生活,过着过着只会觉得舒服,却没有本质的变化。

  俺曾经见到一个在医院门口收费的哥们,每天摆着一副臭脸,谁也不能多问他一个问题,否则他会大发**。可是他一下班,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后来,俺明白了,只有下班后,他才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所以,只有一个人舒适区被打破,才能见到突破和卓越,从而带来持久的幸福。

  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没有功劳,也就没有苦劳》,说这个时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无闻埋头努力的人,而是那些不可替代有创造力的人,所以,那些总是在舒适区中温水煮青蛙的人,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墙,甚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围城,就像每个远行的人,也都记得回家的路。不过,人的区别不过是围城的大小而已。

  人应该要有一颗愿意挑战的心,有一个喜欢探索的心态,学着做一些没做过的事,尝试见一些没见过的人,试着在生活中埋一些彩蛋。

  俺特别怕自己在年轻的日子里,把日子过成发条,只剩下滴答滴答。于是,从开始工作第一天起,就没有坐过班,即使是现在创业,董事会非要求坐班,俺也断然拒绝。甚至有一段时间闹得很僵,他们问俺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全心投入这份工作?

  俺跟他们说,不去坐班不是不全力投入,相反,很多人每天坐八小时一周坐五天,也就干了十个小时的活,搞得自己也郁闷。而俺给俺自己安排时间,是主动的,工作十个小时,效率可能是二十个小时的。

  后来,俺拿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坐班效率反而更高,俺能用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许多事情,跨了几个领域,这些领域能互相协作,而且都做得不错。

  其实,俺还有个原因不愿意坐班,就是俺特别了解自己的惰性,一旦俺的日子变得循规蹈矩每天都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慢慢地就失去这么强的创造力和闯劲儿。俺怕自己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换了环境就不适应了。

  不过是想趁着年轻,趁着还没定型,多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想让自己更强大点,强大到能在任何一个环境都能活得下来。

  至于舒适区,等俺老了,拼不动了再回去过吧。

  俺其实不赞同年轻人刚毕业就走进写字楼的一个办公室参与写字楼**,俺希望他们能多出去看看,哪怕这个业务很累很忙需要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也最好不要在刚毕业就用青春年华在办公室建造起了一个舒适区,然后让这个舒适区一点点的残害着本应躁动的青春。

  关于走出舒适区,并不是盲目的辞职,相反,您应该有一份保底活下来的工作,除此之外,一定要给自己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去吃一次没吃过的超辣鸡翅;去表白一个只见过一次的姑娘;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书;和闺蜜去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地方;去毫无保留的烂醉一次;去看一场能唤起回忆的演唱会。

  写到这里,俺忽然想到电影《七号房间的礼物》那只被监狱防护网拦住的气球,和那对父亲和女儿渴望自由的眼神。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奋力去追求着自由,而俺们已经有了这么自由的躯体,为何不去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自由地飞出去看看这世界的模样。

  所以,别让舒适区毁掉青春,相反,应该趁着青春,去围墙的外面看看,您要相信,固步自封的人,舒适区会越来越小,终有一天,会发现世界早无安脚之处。真正的强者,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沧桑,化解了迷茫,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疗伤,他们在哪里都能活,哪里都是舒适区,哪里都是自己的天堂。

  愿年轻的俺们,都是后者,能不顾一切的闯荡。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23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24年7月4日 上午10:10

相关推荐

  • 成长,是时光赐予俺们最珍贵的礼物

      按照往年的习惯,在我生日的时候,父亲会给我送有价值的书籍,母亲会送给我漂亮的冬装。记得在我幼年的时候,还一度失望于自己的生辰之日在冬天,我多么希望是在夏天呀,那样我就可以收到漂亮的裙子了。小时候,两件裙子就穿了好几个夏天,是那样珍惜。

    2024年9月2日
  • 理想那么美,实现它却如此艰辛而具体

      我在大多数同学还对毕业以后做什么懵懵懂懂的时候,就开始报名上新东方的出国考试课程了,从此过上了不知周末为何物的日子。

    2025年2月24日
  •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是自己

      我说,不是吧,医生很难读的,别被骗了。选择权在你,不要让别人主导你的生活,你该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学习,而不是为了生活而随便生活。

    1天前
  • 您是一个姑娘,所以您更需要努力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会说这样的话,而现在,我只想给你讲一个**和闺蜜的故事。

    2024年9月21日
  • 别把别人的幸运扣自己脑袋上意*

      那一年,师姐毕业拿到了XX公司年薪18W的offer,第一年外派美国培训,公司配车一部及30W股票,是当年在华招聘中唯一的女生唯一的本科。后来有一天,我朋友师姐的前男友,提起这个特别棒的offer,她前男友说:“她真是太勤奋了,offer都拿到了,还是每天五点起床读英文背英文,白天去练车,经常练车练的都睡着了。”

    2025年2月15日
  • 越过青春的徒劳无功

      那位主持人的节目我听过好几年。声音很棒,有很多听众,就是好几年都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也没什么特色。据我所知,一直都是他自己编、写、主持于一体的。我想,我要在自己的手上做出新的特色来。

    2025年1月30日
  • 将就不将就?

      大丹前阵子找我聊天,说自己爱上一男人,但感觉会和他没结果,不知道应该继续还是不继续,每天因为这烦躁的要死。

    2025年6月22日
  • 这才是爱情里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认识她,或许会和我一样喜欢她。  她是个既安静又开朗的姑娘,言语恰到好处,有她在,既不会觉得聒噪,也不会感到冷场。她周到地照顾着每个人的情绪,也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她散发着温和的光彩,从不灼痛别人的世界。

    2024年9月26日
  • 您做过最大的努力是什么

      高三上学期,部队来学校招空军飞行员,对自己体质还算满意的我报名参加,顺利通过初检,然后听说复检跟初检差别不大,而且高考成绩只要求300多分(对我当时的成绩来说简直就是闭着眼睛答题),顿时自信心爆棚,觉得未来一片*炸天,于是每天各种幻想如何驾驶战斗机翱翔在蓝天,但是复检要等到来年三月份,毫无疑问的,我已无心学习,就等着参军了…

    2025年1月6日
  • 年轻人为什么不该呆在小地方?

      另一个说,是啊,空气越来越糟糕了。  先前的接着话茬,聊起了老家与都市的区别。

    2024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