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90后一代该怎么走出农村生活的困境?

    农村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也勉强算是90后,农村出身。幸运的是,我比一些孩子早觉醒了那么几年。

  

  

  农村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俺也勉强算是9后,农村出身。幸运的是,俺比一些孩子早觉醒了那么几年。

  当城里孩子的父母考虑让孩子上什么特长班,买什么课外读物时,俺还在广袤田野里逮着蚂蚱,和小伙伴一起去山上摘野果,偷吃别人田里的地瓜。

  俺们是没人管的孩子。父母为了生计,早出晚归。生活本身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

  作业从来都是俺们一个人写。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学历很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数学就已经指导不了了。

  当您们嫌弃父母唠叨,父母烦的时候,俺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变成什么都懂的超人,帮俺指导功课,给俺讲讲外面的世界。

  俺的童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小人书,一是买不起,二是买不到。

  记得小学语文老师借给俺了一本《一千零一夜》,俺激动地一口气读了三遍,那天晚上就梦到了能实现愿望的神灯,可是俺想许愿的时候,却被妈妈叫醒,拉起来吃早饭去了。

  为了这事,俺不跟妈妈说话,伤心难过了好几天。

  小时候喜欢看电视,电视几乎是俺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

  俺看到电视里,城市的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上学,学钢琴学绘画,参观博物馆,参加各种高大上的课外活动。俺坐在小板凳上,羡慕得想哭。

  俺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棉花糖。俺问爸妈,他们也不知道棉花糖是怎么做出来的。

  棉花怎么能变成糖,这是俺小时候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的世界未解之谜。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带俺第一次去了趟省城。

  突然感觉电视里的世界都变成了现实,俺激动得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回家后给小伙伴讲了一个多星期。

  小时候,俺总在想:

  为什么人家住的地方那么好,有柏油马路,有那么多报亭 ,还有那么多俺在梦里都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为什么人家住的地方楼那么高,商场那么大,汽车这么多,而俺们住的地方只有矮矮的瓦房,小小的门市部和几辆破破的拖拉机。

  俺问爸爸。

  爸爸说:俺们住的地方是农村,人家那里是大城市。爸爸妈妈没有文化,只能做农民。

  但您不一样啊,您还小,只要好好学习,以后就可以住在大城市里。

  只要好好学习,俺就可以住在城市里。

  这句话,俺深深地刻在了俺心里。

  感谢老爸这句话,为俺指明了路。

  学习,学习,俺要走出去。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在俺们那个镇里唯一的中学里,俺考了2个班1多人里的第一名,美其名曰:全校第一。

  俺瞬间变成了年级小红人,校大会上作各种报告,介绍学习方法,考试心得。

  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镇级,市级三好学生,第一批入团先进少年,奖状真是拿到手软。

  然后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团体历史竞赛,竟然击败了几所市里的学校,夺得了第一名。

  原来爸爸真的没有骗俺,好好学习,居然能改变这么多。

  大家请原谅当时那个懵懂的少年,他真的以为,好好学习就能得到全世界。

  真的,就因为学习好,好多女孩仰慕俺,还促成了俺的初恋。

  带着这么多美好的希冀,俺顺利升入了县重点高中。

  终于可以去县城上学了。欧耶!

  但,俺居然又开始自卑了。

  俺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地无知,那么地见识短浅。

  俺第一次亲眼看到mp3,看到县城的孩子拿着手机招摇过市。看到他们会各种各样的特长,去过各种各样的大城市。他们的爸妈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教师,有的还是局长。

  而俺呢,俺爸妈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开家长会时是那么地不起眼,艰辛的生活烙下的印记在父母脸上是那么显眼。

  整个高中,俺都特别讨厌开家长会,俺害怕比不过他们,俺不想输给他们,哪怕是一点点。

  幸好,俺还有一个武器:学习。

  俺要用学习击败您们,哼。

  文理分科后,俺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偶尔全文科第一。

  俺又成了老师的宠儿,同学羡慕的对象。俺又开始自负了,俺又以为俺站了在世界的顶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顶礼膜拜。

  凭着学习,俺得到了省三好学生的荣誉,也参加了省内一所211,985的自主招生。

  凭着学习,俺拿了县奖学金,免除了一部分学费。

  俺的世界,依旧全是阳光,俺比县城里的孩子,要强。

  感谢命运的眷顾,俺顺利考入了重点大学。

  可谁又知道,这才是梦魇的开始。

  俺上大学后才开始说普通话,浓重的乡音让俺非常自卑(直到现在,俺还没有释怀)。

  俺学的是语言,俺在课上一朗读课文,大家就会笑,笑俺蹩脚的外语里,有满满的口音。

  晚上熄灯后,宿舍的人一起聊天。他们从历史聊到哲学,从王小波聊到连岳,又从金庸扯到梁羽生。

  俺害怕得不敢张口,俺害怕一张口就暴露出自己有多么浅薄。

  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俺只知道怎么捕鱼,怎么逮虾。

  俺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中。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俺曾经高傲自负的心上捅刀子,一层一层地刮,一层一层地戳,生疼生疼。

  俺好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流利的英语口语,羡慕他们的各种特长,羡慕他们的博学多知,羡慕他们满身的名牌服装。

  甚至,甚至,俺还羡慕他们,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俺开始怨恨生俺养俺的故乡。为什么是俺,偏偏是俺,出生在那鸟都不拉屎的地方。

  俺甚至有点怨恨俺的父母。为什么他们年轻的时候,就不能努努力,去城市打拼。为什么他们不能给俺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成长环境,哪怕能让俺只是读一点点,懂一点点那些俺从未见识过的东西也好。

  真的,那段时间里,俺连自己喜欢的女孩都不敢追。

  俺自卑到了尘埃里。

  俺甚至想休学,想用那休学的一年,去弥补俺的童年,弥补俺那么多的遗憾。去完完全全地抹掉刻在俺身上的,农村的印记。

  俺恨俺自己,更恨俺生活过的农村。

  俺开始抑郁不振,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抱怨,开始堕落。

  直到大一寒假放假回家。

  那是一个寒冷的晚上。全家吃晚饭后,爸爸走到俺的卧室,坐在俺身边,看着俺,一句话也不说。

  然后就是沉默,沉默。

  一向不善言辞的爸爸突然开口了:

  爸爸感觉对不起您,没能给您太好的生活条件。爸爸知道您一直很向往城市,如果您出生在城市里,肯定会飞的更高,看的更远。爸爸对不住您… …

  瞬间,泪水模糊了双眼。

  这几句话,解开了俺的心结,融化了俺心头的冰。

  其实父母已经把有限的条件和资源,都毫无保留地给了俺们。

  学习!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来,俺去上自习,学习专业课;也会去图书馆,疯狂地读课外读物。

  俺重新开始相信命运掌握在俺自己手里。俺不比别人差,俺怕什么!

  后来,也有了女朋友,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次吃肯德基。

  再后来,俺也可以得到奖学金,去做志愿者,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去积极地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大三那年,还出了本特别烂的书。

  再后来的后来,俺拿到学校的交换留学项目,来到了日本。

  在日本,俺见到了从未想过,更从未见过的崭新的世界。

  俺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学习各种日本文化知识。俺主动去结交日本朋友,请他们来宿舍品尝中国料理。俺享受那种新鲜感,俺像海绵一样,疯狂地汲取各种营养。

  现在呢。交换留学后,俺又毅然决然地返回日本,申请到了一所旧帝国大学读研究生。

  从去年4月入学开始,俺便再也没跟父母要过一分钱。

  不是父母不给,是俺想靠自己搏一搏,拼一拼。

  俺不再是那个无知的少年,俺现在也可以跟您从文学谈到历史,从电子科技谈到体育竞技。

  俺不再是那个中二病的少年,俺相信别人行的,俺也可以。别人能做好的,俺可以做的更好。

  俺不服输,但俺更知道努力有多么重要。

  俺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是,是努力跟不断地学习,把俺从农村带出来,见识了更多,感悟了更多。

  有时候,俺会想起一句话:

  是骄傲,虚荣,嫉妒和报复,支撑您走到今天。您的成长依赖这些负的能量,而非天生的善良。

  有时候,俺也会想:不要受缚于农村的圈子和他们的想法,勇敢迈出第一步,走出来,好好努力,您的世界真的会不一样。

  俺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努力,让俺们的下一代,不要再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重复俺们的悲剧,哪怕再苦再累。

  真的,命运,都在俺们自己手上。

  您出生在哪里,十年前您是谁,五年前您是谁,甚至昨天您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您是谁,以及未来您会成为谁。

  通过俺们的双手,俺们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不卑不亢,活得精彩闪亮。

  共勉。

  很多人说俺是属于幸运的,很多人努力都没有走出来。

  确实,俺很多的朋友,都还生活在农村里,已经为人父为人母。虽然还是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但生活质量已经今非昔比,一样可以过得不错。

  俺高中以后的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走出农村,进入政府,银行,学校,过着他们奋斗过后该有的生活。

  所以,俺也一直很感谢,感谢生命里出现的所有的人,感谢命运。

  也希望现在所有生活在困境里的人好好活着,不负生命的馈赠。

  现在农村的孩子走出来越来越难。好大学里,农村出身的孩子越来越少。

  高考是很多农村孩子跳龙门的几乎唯一的路。

  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让天天早起晚睡,努力学习的农村孩子距离重点大学越来越远。想想都觉得很可悲。

  俺没有在抱怨什么,俺只是觉得,如果有一天,农村的孩子能有更多途径通向城市,抑或更好的分配方式和政策支持,能让他们乐意留在农村发展,在农村也能看到活得漂亮的希望,那真是一件,特别,特别欣慰的事情。(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农村90后一代该怎么走出农村生活的困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88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7:00
下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

  • 耐得住寂寞才会赢

        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了成就,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却依然跟着凑热闹。

    2020年12月14日
  • 有了方向,何惧路长

        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成长的固有习惯,每年新春伊始,我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些成长计划,比如工作计划、生活设想、学习目标、旅行打算、理财规划等等。这些计划谈不上有多轰轰烈烈,也谈不上所谓的大梦想,但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大不小的计划,竟感觉自己一整年都有了奔跑的目标和方向。

    2020年9月27日
  • 青年励志文章

          改变,请从今天开始    习惯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习惯使人成功,坏的习惯让人颓废。心理咨询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2%与智力因素相关,8%与非智…

    2020年10月16日
  • 为什么坏学生都当了老板

      一次回老家。与几位小学同学相聚,“忆往昔”之后,聊起了各自现在的情况。

    2020年12月13日
  • 苦的甘心,累的值得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给我们前20年制定了一整套方案,读书、学习、考大学、找个好工作……

    2020年9月25日
  • 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您能走多远

        1  繁华又迷茫的都市,有多少人真正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又有多少人是先谋生,再谋爱?

    2020年9月26日
  • 您必须叫醒那个沉睡的自己

        1  我辞掉过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  真是应了传说中那句“钱多事少离家近”的职业梦想。待遇不错,打车上班只需要20分钟,不需要朝九晚五的打卡,完美错过早晚出行的高峰期。每天睡到自然醒,上午十点多起床晃晃悠悠到公司,吃个饭,实际工作时长没几个钟头。同事们互相交流着在追的剧和新学会的蛋糕烘焙法,轻松的氛围里,容易让人对时间失去感知,不知不觉就日头西落倦鸟归巢。

    2020年9月25日
  • 底蕴的厚度决定您人生的高度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段醍醐灌顶的话:  “一个词汇量只有100个的人,很难理解词汇量达到1000个的人是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这两种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爱”、“溢满”、“世界”这三个词的意思,那他永远也理解不了什么是“溢满爱的世界”,哪怕他就身处在这样的世界里。”

    2020年12月12日
  • 励志文章:把握时机,方能成功

       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台北民族晚报》上,有一次记述林语堂博士当年的一段故事说:

    2020年9月26日
  • 趁俺们还年轻

    当俺们各自为自己打拼,远在他乡,年轻的俺们碰触了种种,有太多无奈太多的苦衷,俺们像冬日凛冽北风中寒候鸟箭一般穿行觅食,俺们体会着冬天风雪中泪和雪花同时凝固的异地凄凉,年轻的俺们体会…

    2020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