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
-
陈丹青:俺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没用,全认了。部分60后与我们命运相似,部分70后的际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时期,不好跟今天比。
-
梦想没有“赏味期限”
【一】 2004年夏天,远房姨妈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远房表哥——小安,正坐在我家的客厅里接受着长辈们的思想教育。
-
南怀瑾:对年轻人的告诫
所以高明的人,先要自知,然后才能知人。老子更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还比较容易做到;世界上明白自己的人绝对不容易找到。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人,那就开悟了,开悟也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来面目。
-
牛逼的永远是向上,不是学习
我向来不喜欢和学生废话,但是烈女怕缠郎,经不住他一再折磨,终于有一天自毁高冷,接上了他的话茬:“你是怎么产生学了就一定会有进步的错觉的?”
-
女孩子,不漂亮也没关系
初中英文课上给自己起了和班花同样的名字Angel,在班上做自我介绍时遭到哄堂大笑;高中时给暗恋两年的男孩子写字条,男孩子竟然笑着把字条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后来逢人便把我指给他们看,“瞧,就是那傻妞喜欢我”;大学时交往的男朋友,总是嫌弃我的胸部平平和超过平均值的大腿尺寸,经常旁敲侧击地教育我,“女孩子还是瘦一点好看啊!”就连后来男孩子跟我表白,说的都是,“我喜欢你,因为你长得很朴实,看起来很单纯,应该是个好姑娘。”
-
没有一种青春不辛苦
昆来自邻县秭归,人长得帅气,高高大大的样子,却是当年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抽烟、喝酒、打架、早恋、和陆城街上的小混混称兄道弟,成绩并不出色。他来自县城,这对于我们这些贫穷山村的学生们来说——套用时下流行的话——无疑是个有钱人。在我们疲于应付各种考试,用着父母提供的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并为未来忧心忡忡的时候,他却在每月400元的生活费里生活得像个小皇帝。
-
您做过最大的努力是什么
高三上学期,部队来学校招空军飞行员,对自己体质还算满意的我报名参加,顺利通过初检,然后听说复检跟初检差别不大,而且高考成绩只要求300多分(对我当时的成绩来说简直就是闭着眼睛答题),顿时自信心爆棚,觉得未来一片*炸天,于是每天各种幻想如何驾驶战斗机翱翔在蓝天,但是复检要等到来年三月份,毫无疑问的,我已无心学习,就等着参军了…
-
为什么有些工资不高的人用着最新款的iPhone或者各种价格不低的电子设备?
那么请问,像我们这些收入不高的臭*丝应该把钱花在哪里呢? 该把钱用来买房子吗?理发店19岁的小J月薪3000,而北京五环房价30000多,他要不吃不喝存一年才能在五环买一平米的鸽子笼。如果要买一套60平的,他这辈子都攒不下来。
-
努力的人还在路上
也许每一天都有比我们努力太多的人,藏在我们每个往返的途中。 这让S先生想起自己以前求职的一段经历。
-
致218路公交上的那个姑娘
或许你不知道,每天早上坐218路的时候,我都会在七点三十左右遇见你,玫瑰大楼站,不早不晚。要是提早一班或者延后一班,我就看不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