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

  谁也无法预计自己在何时会遇见怎样的人。  经过多年的回忆,我发现,人与人擦肩时,往往会投来短暂且善意的眼光,你以为对方只是在浅显地打量,但对方表达的却是友善的“你好”。你伸出手,便能并肩行走。你错过,便再无下文。

  与志同道合的人定下目标,没皮没脸地往前冲,等到离光明不远的时候,您扭头一看,却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已经不见了。

  谁也无法预计自己在何时会遇见怎样的人。

  经过多年的回忆,俺发现,人与人擦肩时,往往会投来短暂且善意的眼光,您以为对方只是在浅显地打量,但对方表达的却是友善的“您好”。您伸出手,便能并肩行走。您错过,便再无下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开始都很简单,只是相识之后,才会随着时间与相知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1999年,俺18岁,从湖南的小城市郴州进入省会长沙读大学。从未接触过同城之外的同学,也从来没有认真使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连起码的问候,也只是在佯装的自然中探索前行。那时的俺是一个极其缺乏自信的人,唯唯诺诺的性格,最先生厌的人便是自己。

  因为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流,穿了军训的**便把帽檐压得很低,尽量不与人目光对视,尽量避开所有迎来的注视。坐在床沿上,看各地的同学迅速地彼此熟络、互相递烟以及刚开始流行不久的互发槟榔。香烟和槟榔递到俺这儿时,俺很僵硬地摇头,本来想说谢谢,也许是因为普通话使用不利落,也许是因为脸涨红的原因,总之最后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害怕与人交流,居然就喜欢上了军训。站得笔直,任太阳拼命地照,彼此不需要找搭讪的理由,也不需要找如何继续话题的转折点,教官在一旁狠狠地盯着每一个人,谁说话就严惩谁,这样的制度也正合俺意。

  湖南师范大学很大,正赶上俺们那年扩招,新生特别多。师范大学的传统是军训期间要编一本供所有新生阅读的《军训特刊》,这个任务自然由俺们文学院来完成。俺还记得那是一本每周一期的特刊,上面是各个院系同学发表的军训感悟,不仅写了名字,还写了班次。特刊并不成规模,但对于中文系的俺们来说却是趋之若鹜。而它产生驱动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期的卷首语写得很好,落款是李旭林,99中文系。

  99中文系,和俺们同一年级,同一系别。在大多数人什么还没弄明白的情况下,居然就有同学在为全校新生写卷首语了。同学们争抢着看特刊编委会的名单,“李旭林”三个字赫然印在副主编的位置上。

  这个名字迅速就在新生中蔓延开来。再军训时,有人悄悄地议论,那边那个男孩就是李旭林。顺着同学的指示看过去,一位身着干净的白衬衣、戴金丝眼镜、面容消瘦的男同学正拿着相机给其他院系的军训队列拍照片。

  后来听说他是师范中专的保送生,家里条件不好,靠自己努力争取到读大学的名额。写文章很有一手,所以一进学校就被任命为文学院的宣传部副部长。再听说,他在读中专的时候就发表了多少多少诗歌、多少多少文章,女生们在聊起“李旭林”三个字时眼神里全是光芒,闲聊的信息里也包括了“他的字是多么的隽永,家境是多么的贫寒,性格是多么的孤傲”,印象里的才子就应该是这样的。

  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能与这样的人成为同学,当然也就更没有想过能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即使后来知道他与自己是同乡,同样在郴州城里读了好几年的书,但感觉上的那种遥远仍然存在,不因同乡这个词而靠近。俺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那样的感受–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在于身高、年纪、出身或是其他,而是别人一直努力而使自己产生的某种羞愧感。俺觉得俺与李旭林之间便是这样的差距。

  大学生活顺利地过了三个月,院学生会招学生干部,俺也就参照要求报了宣传部干事的职位。中午去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时,李旭林正在办公室写毛笔字,看见俺进来便说:“同学,您毛笔字怎么样?”

  除了会写字之外,俺的字实在算不上规整,更不用提有型了。

  看俺没什么反应,他一边继续写,一边问俺的情况。

  俺没有发表过文章,也从来不写文章,字也写得不好,只是中小学时常常给班级出黑板报,没有其他的特长,唯一的优点恐怕就是有理想了,连性格开朗都算不上。

  “哦,对了,俺也是郴州的。”最后俺补充了一句,同时咧开嘴笑了起来。那是发自内心的笑,因为实在无法在各种对话中找到与对方的一丝共鸣,那是俺不丢面子地解决自己尴尬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他没有任何反应,俺也能全身而退。

  “哦,是吗?那还挺巧的。”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并没有看到俺灿烂的笑,继续把注意力放在毛笔字上。

  俺略带失望地继续说着,“俺想报名学生会的干事,具体哪个部门俺也没有要求,总之俺会干事情。”

  “那您下午再来吧,俺大概知道了。”他依然没有看这边。

  “那先谢谢您了。”俺不抱任何希望地走了出去。

  “您叫什么名字?”

  “刘同。”

  “俺叫李旭林。”

  “俺知道。”

  “哦,对,您说您也是郴州人… …”这时他才转过头来看着俺,身形与脸庞一样消瘦,但不缺朝气。看他的嘴角微微地笑了笑,俺补充了一句:“早在《军训特刊》时就知道了。”

  “哦,这样啊。那您住哪个宿舍?”

  “518。”

  “俺在520,就隔一个宿舍,有时间找俺。”李旭林的语气中有了一些热情。那一点点热情,让俺觉得,似乎,他平时很少与人沟通,更准确地说他似乎也很少有朋友。印象里,他一直独来独往,没有打交道之前,觉得他瞧不起人。而那句“有时间找俺”却让俺笃定他一定不是客套。

  “真的?”

  “当然,都是老乡嘛,互相帮助一起成长。”话语中带着惯有的保送生的气势,但并不阻碍他的真诚。

  俺妈常托人送很多吃的过来,她害怕俺第一次在外生活不会照顾自己,牛奶一次送两箱外加奶粉十袋。同宿舍的同学结伴出去玩电脑游戏了,俺就拿了两袋奶粉走到520宿舍,李旭林正在自己的书桌前写着什么,俺进门时把屋外的光影遮成了暗色,他扭头看见俺,立刻把笔搁在了桌上,等着俺开口。

  “俺也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您。俺妈担心俺,于是托人送了很多东西来,俺吃不完,也没几个朋友,所以给您拿了过来。喏。”李旭林的脸涨得通红,忘记他当时说了句什么,然后将桌上的稿纸拿过来给俺看,以掩饰他的不安。

  上面的话已经记不清楚了,依稀是有关年轻放飞理想的壮志豪言,排列和比喻相当老练,不是俺的能力可以达到的。环顾寝室,他的床位在第一个下铺,阴冷、潮湿,墙面上贴着他的毛笔字,大约也是励志之类的话,再看他的眼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那是俺之前所不曾接触过的眼神。

  有时寝室熄灯了,俺们会在走廊上聊天。俺从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崇拜,刚开始他特别尴尬,后来他就顺势笑一笑,然后说:“其实一点都不难,俺看过您写的东西,挺好的,如果您能坚持下去,俺保证能让您发表。”

  一听说能发表,俺整个人就像被点燃了一样。如果文章能发表,就能被很多人看到,一想到能被很多人看到,俺突然就增添了很多自信和想象中的成就感。

  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俺开始尝试着写一些小的文章,他便帮俺从几十篇文章里挑出一两篇拿到校报去发表,拿着油印出来的报纸,他比俺还兴奋,他常常对俺说的话是:“您肯定没有问题的。”

  这句话一直都有印象,以至于今天,如果遇见了特别有才华,但却没有什么自信和机会的人,俺都会模仿李旭林的语气说:“加油,您肯定没有问题的。”因为俺深知,对于一个对未来没有任何把握的人,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的坚定和暖意。

  再后来,他成为了文学院院报的主编,也就顺理成章找了每天愿意写东西的俺当责编,帮忙负责挑错别字,帮忙排版,帮忙向师哥师姐们约稿。

  俺问:“那么多人为什么要挑俺做责编?难道只是因为俺们是朋友?”

  他说:“那么多人,只有您会坚持每天都写一篇文章。好不好另说,但俺知道您一定是希望越写越好。”

  这句话至今仍埋在俺的心里,无论是写作还是工作。很多事情,俺会因为做得不够好而自责,却从来不想放弃。好不好另说,能一直坚持下去,并希望越做越好,是俺永远的信条。

  大二到大三那段做院报的日子里,有关表演话剧的理论、电影的影评、关于诗歌的理想、回忆质朴家乡的文稿… …一篇一篇在俺手中翻阅过,生活中一个个或面无表情或热情开朗的他们,内心的世界远比俺想象中更热烈或更宁静。

  回想起那段时光,再看看现在的自己。与以往不同的是,俺现在越来越少看周围朋友的文字了,总是试着从表情中读取他们的内心,其实这不准确也不够负责,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对自己说的那些话,那才是他的内心。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刘同: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480.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午4:23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午4:26

相关推荐

  • 挡您一个人正在变穷的3个迹象

    1 这些年,穷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最近,又被一则三轮车撞宝马的新闻刷爆朋友圈,且不说新闻里的主角孰是孰非,单单是穷这个字,就能赚来不少眼球。 贫富差距,阶级固化,永远都是这个时代…

    2020年3月8日
  • 平凡不可怕,最怕您过着平庸的生活还觉得理所当然

      那时候,我十几岁的青春年纪,羡慕二十几岁的人结婚生子,有一份安稳工作,买得起房车,有时间出门旅行,有闲钱做生意,生活可以过得有滋有味。可是如今,当我真正站在23岁这个年龄时,我又多么惶恐不安。

    2024年12月17日
  • 十八岁后,自己做决定,没人可以替您

      记忆中,这是我对我爹说过较狠的一句话。  说完这句,我和他都愣在原地,谁也没吱声。

    2024年7月23日
  • 您过得不好,可能是因为太闲了

      上周末和表妹吃饭,一见面她就大吐苦水。一会儿说生活不容易,一会儿说恋爱不顺利,一会儿又说人心太复杂,好像全世界都联合起来欺负她这个弱女子。

    2024年4月8日
  • 您不坚强,谁替您做这些?

      你冲上去抱他的大腿,哭喊着我们的爱情不能卖。  别人摇摇头,挥挥手,然后大步离开。

    2024年11月17日
  • 您可以追求梦想,但别牺牲父母来成全自己

      过年放假在家,我姨跟我说了件事儿。  有一天她跟我妈聊天时说:“别那么拼命挣钱了,这么大年纪了,差不多行了呗。”

    2024年8月10日
  • **式人生,从分期付款开始

      最近,闺蜜小贾特别缺钱,每次工资没发几天,就开始四处借钱要周转。

    2024年4月8日
  • 奔三的年龄,俺们成熟了太多

      我们总是扯着一副破嗓子,嘴里嚷嚷着,“老了,老了……”二十几岁是有多老了?女人怕容颜殆尽,男人呢?人们都说男人的三十岁才是最好的年龄,可是还是有些男人怕一无所有。总归是害怕,可是我们因为害怕,就不会老去了吗?

    2025年2月16日
  • 白岩松: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但是我如果只为自己忙,那就会有很多让我担心的地方。成都是一种态度,它富裕的和不富裕的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觉得更多忙碌的人的心里,要想着西北那些不富裕的人,他们会让你再忙碌也会幸福一点。有的时候当你出生在贫穷落后地区,一出生就落后几十年了,个人是很难弥补的,这需要社会去弥补。你不能跟在那个地方出生的人说“你要勤奋,你要努力”,有时越勤奋越糟糕,越勤奋对水土的破坏越大,越可能荒漠化。

    2024年11月23日
  • 没有人会在原地等您

      两个人第一次到海鲜馆吃饭,男人为她点了一条鱼,一条她叫不出名字的鱼,这是那天饭桌上唯一的一道荤菜。鱼身还没动,男友就先搛起鱼眼放到她面前:“喜欢吃鱼眼吗?”她不喜欢,而且也从来不吃鱼眼,但却不忍拒绝,便羞涩地应许。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