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

  • 没有一种青春不辛苦

      昆来自邻县秭归,人长得帅气,高高大大的样子,却是当年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抽烟、喝酒、打架、早恋、和陆城街上的小混混称兄道弟,成绩并不出色。他来自县城,这对于我们这些贫穷山村的学生们来说——套用时下流行的话——无疑是个有钱人。在我们疲于应付各种考试,用着父母提供的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并为未来忧心忡忡的时候,他却在每月400元的生活费里生活得像个小皇帝。

    2025年1月10日
  • 自卑的您,只能用努力补偿自己

      自卑是一种坏情绪,它不断的暗示与摧残,让我从来不敢争取,让我错失了青春的太多美好。学生时代除了默默地用成绩说话,从没参加过任何活动,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大学之后,偶尔有男生追求也不敢相信对方是真的喜欢我。甚至,当真正对一个男神心动的时候,我只敢压抑暗恋,怕对方知晓。

    2025年1月3日
  • 写给几年前的那个您

      听人说,改变需要好几年,可你几年后还在不同的地方看着不同的电影,背着不同的包,做不同的事。还是会被同样的一件东西感动到哭,还是会保持同样的习惯,还是带着与几年前时一样的心情,还是会怀念起当初喜欢那个女孩的模样,还是会偶尔念旧和老朋友联络一下感情。可有些东西一直在变,但总有些东西它是永远不变的。只是那些所谓的不再变的坚持,你不再需要被外人知道了而已。

    2024年12月27日
  • 致218路公交上的那个姑娘

      或许你不知道,每天早上坐218路的时候,我都会在七点三十左右遇见你,玫瑰大楼站,不早不晚。要是提早一班或者延后一班,我就看不见你了。

    2024年12月26日
  •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上路

      关于脆弱  每个人出生时都很脆弱,我曾写下过在你出生时的感受。你出生在长江源头的一座小城,当我开车从几百公里以外飞奔过去时你已经出生:面目

    2024年12月25日
  • 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2024年12月19日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远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2024年12月14日
  • 别让焦虑成为您追逐梦想的绊脚石

      焦虑植根于我们的天性之中,它不会自己减轻。人类的大脑生来就憎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和变化,只是有些人天生焦虑易感性更高。然而当你顶着焦虑采取行动朝着目标迈进时,大脑会重新评估,并告诉你其实不确定性也没有那么危险,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你会建立一种自我效能感,即使感到焦虑,你也会认为自己有行动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行动获得成功。

    2024年12月13日
  • 年轻人,最重要的是眼界

      一个人能走多远,他将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眼光有多远。过去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知识经济的互联网时代,眼界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2024年12月10日
  • 被“三分钟热度”缠身的您,真的还有救吗?

      在某一瞬间,你热情高涨,你情绪高涨,恨不能立刻就将自己半生热情投入其间。

    202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