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焦虑成为您追逐梦想的绊脚石

  焦虑植根于我们的天性之中,它不会自己减轻。人类的大脑生来就憎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和变化,只是有些人天生焦虑易感性更高。然而当你顶着焦虑采取行动朝着目标迈进时,大脑会重新评估,并告诉你其实不确定性也没有那么危险,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你会建立一种自我效能感,即使感到焦虑,你也会认为自己有行动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行动获得成功。

  不要坐等焦虑减轻

  焦虑植根于俺们的天性之中,它不会自己减轻。人类的大脑生来就憎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和变化,只是有些人天生焦虑易感性更高。然而当您顶着焦虑采取行动朝着目标迈进时,大脑会重新评估,并告诉您其实不确定性也没有那么危险,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您会建立一种自俺效能感,即使感到焦虑,您也会认为自己有行动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行动获得成功。

  设立适合自己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俺们都有不同的性格、脾气和喜好。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律师、朋友成群、跑马拉松、瘦成闪电或者坐拥豪宅。焦虑让您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有天分、有竞争力,甚至不像别人一样值得被爱。如果您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在设立目标时,您很有可能会仿照您的朋友甚至邻居,去做一些社会认可的事情或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这种情况下设立的目标很难成为长期坚持的目标,尤其是那些您并非真正热爱的事情。与其总是想您“应该”做什么,不如换个角度想想您真正想要什么,说不定您是个有创造力的人,或是想要生活工作平衡、想去旅行、活得更健康,又或者您只是想找个可心的人儿。不管您想要什么,想清楚,然后找到最容易的入手的事情行动起来。把目标用具体的可量化的方式表达,比如:“下周散步三次,每次20分钟。”切记,不要想一步登天,一口吃成个胖子,另外达成目标最好是内部动机驱动,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信任过程

  马丁路德金说过:“信念,就是即使看不到长阶通向何方,却仍愿意迈出第一步。”

  即使一开始没有,但只要您迈出了第一步,信念就会随之而来。做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慢慢地您会相信自己,相信过程,相信世界。俺的博客常常开始于俺完全不知道要写些什么的时候。俺知道只要俺有东西要分享,并真心诚意的想帮助读者,内容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很多作家都会告诉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随着焦虑慢慢减少,到最后只剩下故事和传递想法的纯真热情,这个时候您的想法和创造性地作品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开始一份新工作、新项目、新恋情或是新的投资项目。

  不要小题大做

  面对风险,焦虑的人习惯性地关注坏的结果,而面对负性结果时,他们也更倾向关注这个结果到底会坏到什么程度。他们会想,去约会如果遇到奇葩怎么办?万一俺看对了眼别人会不会再联络俺?投资创业失败了怎么办?换工作投简历没有反馈怎么办?不换工作当前的状态又让自己痛苦不堪怎么办?这些结果都不是俺们想要的,但是他们到底有多糟呢?比罹患癌症更糟糕?还是比家人离世更糟糕?俺相信答案一定是“不!”那么您能挺过去吗?您有应对的策略吗?或者等下次换个方式再试试?俺相信您可以的!焦虑让您过度高估了采取行动的风险,但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一直处在糟糕状况下的风险呢?时过境迁,回想当年,您是否会遗憾面对梦想,您竟然试都没试就放弃了?

  做自己的拉拉队长,而不是自俺批评家

  追逐梦想是艰难的,沿途要面对无数不可避免的阻碍和失败。有些事情结果可能不那么完美,这时千万不要打击自己,给自己增加障碍。人生许多重要的成功都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俺们只能控制自己,不能左右他人和环境。您可以为自己辩护,也会因此而受到批评和打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您做错了什么。大脑天生就关注负性信息因为它的机制是以保护为中心,而不是提升为中心的。要克服这种偏差,您必须刻意关注事情的积极方面。认可自己的冒险行为、适应不安、或者当您想蜷在家里沙发上什么都不做时,表现出来。您不能控制结果,但您可以鼓励自己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这样您就能一直保持动力。

  有了这些方法,您可以开始试着掌控焦虑,而不是让它掌控您。不能完全摆脱焦虑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像也不太可能)。即便如此,您还是可以选择向前进,采取结构化的行动,从而构建心理韧性和自信,为获得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创造可能性。

  这很不容易,但是俺相信值得一试!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别让焦虑成为您追逐梦想的绊脚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39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2:20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 南怀瑾:对年轻人的告诫

      所以高明的人,先要自知,然后才能知人。老子更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还比较容易做到;世界上明白自己的人绝对不容易找到。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人,那就开悟了,开悟也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来面目。

    2025年1月14日
  • 别人越希望您过得不好,您越要幸福

      这简直说出了一个群体的痛苦。  我对娱乐圈一直不敏感,但总觉得演员这职业并非每个凡人都可以做得来,再美貌的范冰冰,再努力的杨幂,再低调的霍建华……不管是谁,只要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就担上了风险,以后的每一秒钟都会有人拿着放大镜去观望你的瑕疵,随之而来的是肆无忌惮的抨击,诋毁,嘲笑……

    2024年10月27日
  • 俺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她跟我讲了很多现阶段的焦虑,比如不知道以后要去哪个城市发展,不知道要去从事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热爱的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在“毕业”这个答卷上,全选对,考得一百分。

    2024年8月9日
  • 有一天,您会变得很棒

      从女孩子的穿着看,应该是商场里某个店的员工,也是男孩子的小领导,此时此刻正在为他们的工作时候的不争气而恨铁不成钢。他们的身旁,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东三环马路,马路的那一边林立着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闪耀的高楼,那钢筋铁骨的样子,仿佛在冷冷的告诉你这个城市有多现实,有多不在乎你的伤心和眼泪。

    2025年4月11日
  • 影响全球的一篇短文:《年轻》

      后来此文传到日本,文章的观点成为许多日本人生活哲学的基础。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2025年4月2日
  • 您的**,就是您的底气

      Grace的朋友圈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原话是这样:我喜欢的女人:乐观、坚强、温柔、优雅。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喜欢的东西,自己掏腰包买。不要以为找个有钱男人就可以满足,年轻漂亮的女孩无**上架。女人要懂得学会**,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

    2024年7月9日
  • 如果您此时买不起房,那么未来也会买不起

      逐鹿网创始人阑夕给出过这样一组令人结舌的数据:截止于2015年,中国流动家庭在全国的占比已经逼近20%,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及部分沿海城市)扮演的是人口抽水机的角色,像是山东、黑龙江这样的省份,在未来四十年内将有40%-60%的劳动力人口会被北上广抽掉,成为新世代回忆中的凋零故土。

    2024年7月20日
  • 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2024年12月19日
  • 致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做一粒醒目的红绿豆

      这时,一位穿着一身名牌、神态悠然的年轻人,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是吗?”

    2024年6月29日
  • 让您的优秀配得上您的自尊

      看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埋在心里三年的酸楚瞬间化成了眼泪一涌而出。

    2024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