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

  以前我想,这大概是命运不公平造成的,等到了我20几岁,我知道真正造成一个人、一个家庭十年之后境况迥然的原因是——思维的落后、知识的欠缺。

  在俺小的时候,俺常常听到俺妈说:这个同学小时候家境很好的,俺们都很羡慕,可惜,现在却在农村种田。

  以前俺想,这大概是命运不公平造成的,等到了俺20几岁,俺知道真正造成一个人、一个家庭十年之后境况迥然的原因是——思维的落后、知识的欠缺。

  (一)

  光凭努力,不能拯救您的人生

  俺的大学同学,小时候她父亲做物流运输,那时候他们家做的早,又能吃苦,很快就积累了一笔财富。她小学已经跟着父母去北京上海各地旅行。到了初中,他父亲车祸去世,他们家失去了经济支柱,很快她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孩,母亲苦苦打工维持着她的学业。

  而与之相反的是,俺的另一个大学同学,每年他就已经开始有一笔钱可供支出,当俺们还在苦哈哈节衣缩食的时候,他已经能自己出去背包旅行,缘于他父母超前的理财意识,早就给他准备好了一笔教育基金。

  在俺后来的人生经历中,俺亲眼见证到,一个赚钱能力极强的朋友,顷刻之间什么都没有了。

  俺才更加理解一件事:努力只能确保您能够像自来水龙头那样,当您打开开关,您就能接到水。可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智慧,这些水会哗啦啦的流走,并不会蓄积起来。

  等到哪天,流年不利,或者不走运的时候,您会发现,身后空无一人,无所仰仗。

  20几岁的时候,大家身体健康,都很努力,但为什么赚同样的钱,有的人,日子过得更加自如,而您却每月月光。

  30几岁的时候,您赚的或许比别人更多,但您却总觉得捉襟见肘,处处都缺钱。

  经营生活,远比俺们20几岁以为的更困难,因为真的不是靠努力就可以了。

  您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发挥您的能力,让您的努力更加值钱。

  经营家庭,也不只是智商情商的问题,驱动一个家庭良性健康发展的,一定有好的财务状况做支撑。

  所以,俺最幸运的一件事是,遇到一个学经济的男朋友,孜孜不倦教导俺各种经济常识,后来他成了俺的先生,耐心教俺、信任俺,让俺成了这个家的掌门人。

  抛开爱情之外,俺们的感情稳定,也是因为俺们有共同的财富观念、财富规划。

  俺们之所以那么努力,都是为了在40岁之前实现家庭的财富自由。

  (二)

  不成功,也可以达到财富自由

  罗辑思维发过一篇文章《您需要理解什么是“财富自由”,像理解吃饭睡觉一样透彻》。

  什么是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是指您无须为生活开销工作,您无须只是为钱而努力工作。

  简单的说,您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等于或超过您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俺们就可以无须为钱做被动无奈的选择,也可以进入退休或其他各种名称。

  俺和先生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要还房贷车贷,过的都非常节省。但经过三四年的共同努力经营、投资,30岁之前俺们家庭财政已经相对宽裕。所以,在俺怀孕的时候,老公可以很坚定的说:没事,俺养您。

  但为什么现在俺依旧像打鸡血一样继续努力工作?俺的朋友们都问过俺这个问题,以您们目前的状况,您完全可以在家做太太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

  如果说30岁之前,俺是为了钱在努力工作。那么30岁之后,俺其实是为了自由在工作。俺现在的状态,比俺十年前刚工作时要累的多、辛苦的多,而且角色也更复杂,可最大的差异是:身体更疲惫,但俺的内心比十年前要平静的多了,很少有觉得难过、忧郁、熬不下去的时刻。

  因为内心很清楚,俺最终要去的目的地是什么,是让自己和家庭获得更多的选择自由,可以真正养得起父母和孩子,能够让先生不用一个人支撑养家的重任。

  如果哪一天先生跟俺说,他有理想要去实现,俺也可以坚定的对他说:没事,俺养您。如果未来孩子跟俺说,他想做的事业并不是那么赚钱,俺也可以坚定对他说:妈妈支持您。

  每当想起这些目标,就觉得这些辛苦不算什么。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这一年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少了,但这是一个她必须做的选择,她希望未来能够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生活,也可以成为他更好的榜样,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活。

  而不是像她这一代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就懵懵懂懂变成了一个不开心的成年人。

  (三)

  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基础、条件、期望都不同,您不能说,俺想像马云那样生活,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就是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不是说,俺有任意挥霍不完的钱,俺喜欢吃牛肉俺天天吃,俺喜欢爱马仕就买一柜子的爱马仕。

  它提供的其实是内心相对恒定的一种安全感。

  财富自由,是能让您在责任、义务、角色之内,能有SAY  NO的权利。

  俺累了,俺就可以休息,因为俺有足够的钱支持俺休息,并且生活质量不降低。

  俺可以离开那个男人,因为没有他,俺依旧可以维持俺的物质生活水准。

  俺能面对父母的各种担心,因为俺有足够的能力,让他们晚年不用为钱发愁。

  财富自由,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去学习理解的思维,是您后半生幸福自在最重要的一个通关密码。

  除了努力赚钱,俺们更需要去学习如何留住钱,如何钱生钱。

  不管您多么节省、抠门,您会发现,钱一定是流动的,所以,一个现代人必须要学习如何让钱在流动中获得复利。(这个名词也是俺后来才学习到的。)

  十几年前,俺是一个对钱、房子、股票、基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一个人。

  感谢俺的先生,让俺从一个只知道诗和远方却内心动荡的文艺女青年,变成一个心中仍有诗和远方,但内心笃定的文艺女总裁。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17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上午8:35
下一篇 2024年5月3日 上午8:37

相关推荐

  • 当您控制了体重,您就控制了人生

      在影院看完《摔跤吧,爸爸》,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感人励志的情节,还有米叔的身材最后像气球一样胀了起来,在这部戏里,米叔从19岁的小鲜肉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啤酒肚大叔。看电影时我还想,为了这部电影,米叔也是拼了,真舍得牺牲自己的好身材。后来才知道,米叔先拍的老年“爸爸”,为了老年的戏份,他用了一个月时间,硬生生把自己吃成了一个体重194斤、体脂有36%的大肚皮爸爸,顺利拍完《摔跤吧!爸爸》中80%的戏份后,又经过五个月的疯狂瘦身,米叔甩掉了50斤肥肉,体脂终于降回到了9.67%,用他自己的话说,“减肥减到累趴了。”

    2024年7月26日
  • 别到处说您的苦,没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男同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能抱怨。无论大家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在什么时间,也无论我们各自后来跳槽到哪个公司,都不休止的抱怨工作、同事和老板,仿佛他去了哪儿,哪儿都是一群**。起初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安慰他,后来我们只能默默的听着,该吃吃该喝喝,不做任何发言,因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来,我们再聚会的时候,都要考虑下,要不要叫上他啊,不叫他都是同事,可叫上他真的不想听负能量了。职场有点不满很正常,但抱怨太多,其他同事和老板也都觉得这人是真的能力不行,沟通和工作能力太差,一来二去,也没说他什么好话,不久他就真的转行做别的去了。

    2025年5月8日
  • 您对生活的态度,决定您的气质和品味

      我曾经跟一个陌生的女孩子合租过一套房子,她是个外地来的女孩子,一个人到成都打拼非常不容易,她的职业是一名超市收银员,每晚回来都很晚,很多时候她一个人回来既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省钱,就常吃煮的泡面。可即便是吃价值为2.5元一袋的面,你依旧能从这里面找到品质生活。

    2024年5月8日
  • 您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那些人生多走的路从没有白白浪费,那些你比别人多经历的坎坷也不只让你受伤,我们终究能在繁杂而彷徨的选择中权衡利弊,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

    2024年8月8日
  • 没有人会在原地等您

      两个人第一次到海鲜馆吃饭,男人为她点了一条鱼,一条她叫不出名字的鱼,这是那天饭桌上唯一的一道荤菜。鱼身还没动,男友就先搛起鱼眼放到她面前:“喜欢吃鱼眼吗?”她不喜欢,而且也从来不吃鱼眼,但却不忍拒绝,便羞涩地应许。

    2025年3月21日
  • 您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您的路

      从这些轰轰烈烈的新闻里,我看到的是两个字:恐惧,我从没有经历过这种恐惧,在离它一步之遥时,我逃开了。

    2024年10月23日
  • 用委屈撑开的长大

      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做人说话难免都气盛,接纳现实,承认失败,从天上落到地上,这是一个特别痛苦的过程。

    2024年10月16日
  • 不要拿别人的幸福来丈量自己的努力

      尽管你很努力,为了自己和爱的人不遗余力,过着朝九晚九的生活,甚至看不到早晨的日出和晚上的夕阳。当你觉得小有成就,事业有所起步,并且找到了另一半之后。你会发现朋友圈的你是如此渺小。

    2024年7月22日
  • 所谓的迷茫,都源于想太多

      有一个朋友,最近说她很迷茫。  在公司工作了几年,工作成绩是有的,但不是很明显。周围朋友很多,但又没有一个人真正好到心底去。日子也是过起走的,但总觉得过得没多少热情和憧憬。

    2024年6月1日
  • 一篇70后写下的文章:80后为什么比俺们那时还艰难

      结果,有很多跟帖,令我颇有感触。  我跟他们相差二十年。二十年前,我跟他们一样,来到北京上班。一九九一年,一个月大概有三五百元的收入。两年后上升到了千元。另外,单位可以分房子。大概上了五六年的班后,我分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那时候的时尚东西,比如BP机什么的,也都有了。我在一九九二年买了第一台黑白的笔记本电脑。那时常与同事一起到西门外下馆子。买书也很多,书还很便宜。二零零零年,我的《二零六六年之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出版,四百多页,卖十七块钱,现在再版,同样厚,要卖四十块钱。一九九八年我有了手机。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