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塑自俺的年龄

  前几天下班后,跟一位朋友吃饭。  我们相识于3年前,在贵州一起做公益活动认识的。比我小一届的他,如今,在某电视台做着编辑类型的工作。大学期间的他,学着通信类型的专业知识,可却对文字类型的工作情有独钟,最终,通过自己一步步努力,在步入职场的时候,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字类型工作。

  01

  前几天下班后,跟一位朋友吃饭。

  俺们相识于3年前,在贵州一起做公益活动认识的。比俺小一届的他,如今,在某电视台做着编辑类型的工作。大学期间的他,学着通信类型的专业知识,可却对文字类型的工作情有独钟,最终,通过自己一步步努力,在步入职场的时候,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字类型工作。

  他跟俺说:“俺自己也开了一个公众号,可是俺平时不敢写。”

  俺问:“为什么呢?”

  “因为感觉自己的眼界太窄了,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毕业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感觉自己很多东西不懂。”他说。

  其实,不单单只有他有这种感受。踏入社会后,俺也经常会有这种感受,觉得自己很多东西不懂,面对未知的一切,时常感到迷茫。

  有人说:“20多岁的年龄,是最美好的年龄。”

  可俺却觉得,20多岁的年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人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犹如一张白纸似的,在社会上涂抹下属于自己的颜色;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人完成了由单身到婚姻的过度,仿佛昨天还是个小孩,而今已为人父母,担负着不一样的压力与重任;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人完成了财务状况的转变,从依靠父母,变成了自给自足,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20岁之前,是在父母的怀抱中成长起来,而20岁之后,是自己开始学会去成长,这个时候的俺们,犹如黑夜中迷失的小孩,在黑漆漆的环境下,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而这样子的一个阶段,也正是需要俺们重新塑造自己,才能够掌握属于自己人生的方向。

  02

  上个月,公关达人林希平来深圳开了一场演讲,因为这场讲座,对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学时候的他,学的是地质系的冷门专业,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他一直想要转系,可最终,转系并没有如愿以偿,而是以失败告终。

  毕业后的他,找到了对口的工作,在地质行业摸索了一年,可是,却怎么也提不起他的兴趣,最终,他辞职,重新寻找工作。

  刚好遇到了**的中华航空公司在招人,所以,他便去参加考试,最终如愿考上了。在华航公司里,他一待就是10年,前五年,他做着地勤类型的工作,后五年,才有机会去总公司做营销类型的工作,才渐渐的接触到了公关这个行业。也正是因为华航**事件,使他有机会对接真正的公关公司,并因此获得机会直接跳槽到了公关公司就职,开启自己的人生篇章。

  回忆起他能够跳槽到公关公司的经历,他说,别人选择他,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英文能力好,还有一些东西给他自己加了分。

  那时候,没有电脑,公文都是用手写的,而他的公文写得非常整齐,而且逻辑思维非常好,别人都很喜欢他写的公文,而这一点,也成为了别人记住他的优点。

  他去到公关公司后,也不断的在做着各种积蓄与准备,期间经历了“**跳”,一直担任到中国区主席。

  如果不是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塑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那么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俺想起综艺节目《俺们来了》的一期,主持人问50多岁的刘嘉玲“您最想回到哪个年龄?”

  刘嘉玲没有犹豫地说:俺还真的非常喜欢俺现在这个年龄。俺不喜欢俺以前的那个时候,因为您很彷徨,您很不确认,您很不自信。

  俺现在这个状态、这个阶段,是俺自己最饱满最自信的。

  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以前自己付出了什么,做了什么努力。20多岁付出的努力,决定了您以后的样子。

  03

  或许有些人会问,自己已经超过奔三奔四了,那是不是没戏了。

  实际上,“现在”正是最恰当的时候。

  安娜.玛丽.摩西说:“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安娜.玛丽.摩西一生在农场工作,一生养育了10个孩子,一生被擦地板、挤牛奶、装罐头等琐事占有。

  76岁的时候,因为关节炎,摩西奶奶不得不放弃了一生最爱的刺绣,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开始了自己新的道路——画画,没想到她自成一派的画作在世界引起了轰动。

  100岁的时候,纽约州将她生日那天命名为“grandmamosesday”。

  1961年,创作了1600多幅画作后,她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101岁。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么一句话:“当您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您实现自己的心愿。”

  所以,无论您处于怎样的年龄阶段,或许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会有属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迷茫,但是,别因为这些而退缩。

  学会重新塑造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从此刻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20多岁,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塑自俺的年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08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3日 上午11:09
下一篇 2024年10月3日 下午12:31

相关推荐

  • 您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

      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我大四,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再两小时下班,看尽三环一路霓虹闪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点,吃饭,打闹,写点作业。**睡觉。后来,我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租房子住,每天浑浑噩噩的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然后就睡觉了,第二天又开始了。时间久了,我总是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好像我的生活全部都是工作,除此以外我没有任何能干的,跟不同的人交流总是有障碍,我对社会不了解,而别人对学校的事情没兴趣。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平衡好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我的生活没有一点颜色。而这个时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换上学,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的钢琴房是多么梦幻,那里的枫叶多么漂亮,连那里街头的雪景都分外让人觉得艳羡。这让我纠结的心更加纠结。

    2025年4月5日
  • 致218路公交上的那个姑娘

      或许你不知道,每天早上坐218路的时候,我都会在七点三十左右遇见你,玫瑰大楼站,不早不晚。要是提早一班或者延后一班,我就看不见你了。

    2024年12月26日
  • 越过青春的徒劳无功

      那位主持人的节目我听过好几年。声音很棒,有很多听众,就是好几年都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也没什么特色。据我所知,一直都是他自己编、写、主持于一体的。我想,我要在自己的手上做出新的特色来。

    2025年1月30日
  • 写给自己的第一封信

      跳槽到心仪的公司,三个月实现升职加薪,知情的道是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不知情的暗叹我运气实在太好。

    2024年9月27日
  • 您怎样敷衍生活,生活也会怎样敷衍您

      每逢周一,公司里茶歇时间的话题都是“周末去哪玩?”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只有小萱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只顾喝奶茶。我猜,小萱肯定又要像往常一样,宅在家里,睡觉、追剧、看小说、打游戏了。

    2024年5月23日
  • 躲过的总有一天会找回来

      前几天收到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前辈的来信,向我聊起她的职场困惑。前辈马上要奔四了,孩子尚且年纪小,老人又到了需要人照顾而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职场里身强体壮有干劲儿工资低的年轻人潮水般的涌上来,压力很大。而更要命的是,今天的她在公司里能力属于一般,跟很多年轻人一个职位,虽然家里不缺钱,但在一群小孩子中间混着,心里不舒服有时候还要被别人给脸色;可自己还真不敢辞职回家当太太,担心一点经济**能力都没有未来会有问题。我问她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状况最开始的原因是什么?她说是在结婚后想着有老公赚钱还算挺多,便想着不用那么努力拼命了,差不多得了,什么都不争不抢能推给别人自己绝不干的心态混迹在职场里,按点上下班照顾家里和老人,没事儿逛街美容的生活真心不错。可那时候的她才二十六七岁,未来的职场还有二三十年,混日子一天两天可以,可三五年差距就太显而易见了。嫁个有点小钱的老公,婚后找个清闲工作朝九晚五是多**孩希望的梦想生活,可前辈的现在却**裸的告诉我们,生活不是自动为你铺路的,你不是迪拜公主,也不是凯特王妃,躲过去的总有一天要找你来还。

    2025年9月14日
  • 属于俺的卑微青春岁月

      直到今天,我依然很少在人前流泪,哪怕面对最亲密的人。因为我知道,眼泪除了宣泄,毫无用处,那些流在人前的眼泪,会出卖生命的痛点,我是个倔强的人,因为在这座城市里的无依无靠,我更愿意把自己装扮得像个铠甲战士。

    2025年8月18日
  • 您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得

      两年前,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那是一家以做汽车团购,策划执行为主的公司。总经理是位三十多岁的东北女人,姓郇,易发脾气,言语犀利。

    2024年5月10日
  • 珍惜当下,决胜未来

      前不久,我与表弟聚餐。席间,他聊起了最近的感慨。  之前,表弟一直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能够自驾去寻找诗和远方。他工作几年后,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攒钱买下了心心念念的小汽车。

    2024年4月11日
  • 坐在宝马车里的姑娘,根本就不会哭

      它会流传至街头巷尾,无非两个原因:第一,成为那些自认“三观正常模范青年”的人表示对拜金者不屑的谈资;第二,安慰那些坐不上宝马的人,告诉他们:“那些坐在宝马里的人并不比你幸福”.

    2025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