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

  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我大四,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再两小时下班,看尽三环一路霓虹闪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点,吃饭,打闹,写点作业。**睡觉。后来,我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租房子住,每天浑浑噩噩的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然后就睡觉了,第二天又开始了。时间久了,我总是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好像我的生活全部都是工作,除此以外我没有任何能干的,跟不同的人交流总是有障碍,我对社会不了解,而别人对学校的事情没兴趣。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平衡好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我的生活没有一点颜色。而这个时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换上学,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的钢琴房是多么梦幻,那里的枫叶多么漂亮,连那里街头的雪景都分外让人觉得艳羡。这让我纠结的心更加纠结。

  人最大的惰性在于学会“习惯”,当习惯了上班睡觉再上班再睡觉的重复生活后,似乎一切都是那么地理所当然,可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一丝不安,生活似乎不应该如此……

  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俺大四,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再两小时下班,看尽三环一路霓虹闪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点,吃饭,打闹,写点作业。**睡觉。后来,俺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租房子住,每天浑浑噩噩的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然后就睡觉了,第二天又开始了。时间久了,俺总是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好像俺的生活全部都是工作,除此以外俺没有任何能干的,跟不同的人交流总是有障碍,俺对社会不了解,而别人对学校的事情没兴趣。这个时候俺意识到一个问题,俺没有平衡好俺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俺的生活没有一点颜色。而这个时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换上学,经常打电话告诉俺她那里的钢琴房是多么梦幻,那里的枫叶多么漂亮,连那里街头的雪景都分外让人觉得艳羡。这让俺纠结的心更加纠结。

  俺躺床上想了很久很久,俺一直想要学钢琴,俺一直想要开一个博客来写下俺成长过程当中的点滴的思索和进步,俺一直想要做公益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幸福的人。可是俺一直都在等,似乎在等一个更好的时机,也似乎是在等有钱的时候?或者是在等俺内心准备好了吧。俺就这样想着,等着。不停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更多的人,俺要这样,俺要那样。但是迟迟没有行动。

  六月份看自行车大王标哥的专访,80多岁的老爷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做了。”那时候俺一个人在酒店的房间里上网八卦,和同学描绘自己的各种想法,扯的群情激昂的,可是就那一瞬间,这句话突然惊醒了俺。俺腾的坐起来打长途回北京,找到早就预约好的钢琴老师,请她开始给俺排课程。俺打开曾经写到08年12月就停止了半年的新浪博客,看到2000的点击量,看到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开始一点一点把俺写到各个不同地方的文字重新转上去。

  回到北京后,俺火速定了去四川的机票,俺开始托很多人给俺找一些需要帮助的小孩;俺开始将自己的工资的一部分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基金会,每月一点点的钱,希望时间久了可以多一点去帮助别人。同时俺开始用心去旅游,每月存固定的旅游专用基金好让俺在有时间旅游的时候能够走的远一点,看的多一点。俺找了斋老师给俺普及古典音乐和股票知识;俺开始用心扩大自己的人脉,邀请别人吃饭来交流沟通;俺开始学着鼓励别人、赞美别人,而不是像以前不喜欢的就不理,理也是打击别人。俺把书架里的英语书拿出来开始背单词,看英文电影,看美国电视台的节目,俺开始到书店买各种书来读做笔记。俺开始着手很多一直在计划里的事情。

  现在,俺能坐在钢琴前面完整弹下《kiss the rain》,甚至可以听简单的曲子自己写谱子,老师说俺让她很诧异;俺开始跟着斋老师听古典音乐,用心体会阿巴多的精湛;俺开始学着看股票的走势,读财商的书籍,学看年报,尽管俺好像还不太能看出什么门道;俺成立了“星光成长计划”的公益项目,已经有了四个私人捐助的项目,并且得到斋老师的慷慨相助;俺开始写博客,写成长写职场写生活,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俺认识了精彩各异的朋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风格,甚至要每天会收到至少十个网友的邮件,文字也慢慢的能成为文章直接发表了。

  俺看到了外滩银光闪闪,俺去看到了重庆灯火辉煌,尽管这地方很多人出差过,但是俺没有出差机会,那俺自己花钱走。俺始终记得一句话“如果环境不动,那俺自己走”。

  俺认识了很多不同领域里特牛的人,与其学习受益匪浅;也认识了很多不那么牛但是很善良温美的人,感受信任与真诚的味道;而俺一直最重视的英文从听不懂公司开会内容,别人笑俺也跟着笑,而又不知道为什么笑的地步到和外国人沟通自如,甚至学会跟外国人吵架发脾气。

  美国爷爷说,他印象里俺是个特别努力工作的人,因为每次找俺吃饭俺都很忙很忙。可是现在俺更忙了,除了工作还有那么多要忙的事情。俺告诉他,俺没有觉得很忙,和他失去联系的一年,俺做了好多好多好多的事情,俺学会了把每件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当生活的天平中除了工作又有了别的内容,工作和生活才可能变得平衡。(www.lizhijuzi.cn)他惊异的看着俺,看着俺在他面前慢慢的喝着咖啡,浅浅的微笑,说着比去年流畅的多的英文,笑起来比去年真心又美好。这一年,俺迅速的长大,因为俺真正开始行动,生命才发生了质的变化。

  很多时候俺们以为有了很好的工作,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保障,可是生活不是只有玫瑰色,很多时候俺们需要站在玫瑰色上伸头去看看别的颜色,并时不时的把别的颜色拿过来和玫瑰色搅和一下,看看能出什么花儿。

  工作的八小时,决定了您的专业知识,您赚钱吃饭的能力,以及您支撑您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支点;而工作外的八小时,才能决定您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51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上午8:34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上午8:33

相关推荐

  • 您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还焦虑?

      每当打开朋友圈,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总会不断地看到,夏姑娘的新书发售,刘先生的文章被大号翻牌,杜公子追热点又出了一篇爆文。

    2024年4月21日
  • 命运如此残忍,他们不曾抱怨

      以前每次听到别人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我通常都会反问对方:为什么你不主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会抱怨却从不付诸行动,你的命运永远都不会变好。

    2025年5月26日
  • 新的一年,请做到这三条

      有人开心地在朋友圈总结着,2018年完成了哪些事,离自己的目标又靠近了多少;有人略遗憾地感怀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一年已不见,好像什么也没把握住;也有人感激着2018年发生的一切,期冀着2019年依旧能不忘初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2024年6月8日
  • 俺们为什么无所事事

      我走了许多地方,见了许多人之后,发现中国人的发呆水平和聊天水平,真的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因为国人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理解得很抽象,觉得它是游离于自身之外的。所以,自然对如何支配时间无法自处。比如,我和好友出去旅游的时候,很少见到有人是带着书,或者是带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出游的。我不能把那些我所见到的呆滞的眼神违心地解释为在思考,只能说,可能在放松心情,但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2024年11月22日
  • 女孩们,不做公主,做女王

      有人说,家中是公主,出门是“百姓”。你无论怎样被父母宠,你终究是要走出家庭,迎接社会,用自己的能力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个世界,权利就是一切,一切

    2025年6月12日
  • 什么年龄该认输

      过了30岁,我对于那些说30岁就认输或30岁也不认输的“年轻人”总是忍不住带有几分这样的刻薄。我是一个对年龄特别不敏感的人,从没给自己设置过任何限制。年龄这东西,除了在某些极限运动或者爱情里可能起到一条金线的作用,没过的时候你可以轻松去做,过了就困难重重。对于人生大多数经历,年龄其实不是问题。即使在最一本正经的大公司招聘里,“年龄35岁以下”的要求下面,也常常跟着“特殊人才可放宽限制”,更何况是30岁,这个风华正茂,如果不是故意跟自己拧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可以重新开始的年龄。

    2025年3月3日
  • 千万不要在最好的时间、最好的位置上睡大觉

      有一对穷人家的小兄弟愿意干一整天,换一张最前排的票。于是,他们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一刻不停地干活,中间只分吃了一个馒头。到下午的时候,兄弟俩十分疲惫,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还是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

    2024年6月4日
  • 从来就没有卑微的生命,只有卑微的态度

      史蒂夫。乔布斯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大学读了6个月就被迫退学,还被自己亲手创办的苹果公司一脚踢出局……然而,乔布斯从来就不惧怕失败,他说:“我被苹果公司解雇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最棒的事情……我获得了解放,进而开始了我这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2025年8月25日
  • 一个平凡姑娘,如何自学跟上这个时代?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个事实,我想要的只是和大多数闺蜜一样,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

    2024年8月9日
  • 如果您此时买不起房,那么未来也会买不起

      逐鹿网创始人阑夕给出过这样一组令人结舌的数据:截止于2015年,中国流动家庭在全国的占比已经逼近20%,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及部分沿海城市)扮演的是人口抽水机的角色,像是山东、黑龙江这样的省份,在未来四十年内将有40%-60%的劳动力人口会被北上广抽掉,成为新世代回忆中的凋零故土。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