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还焦虑?

  每当打开朋友圈,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总会不断地看到,夏姑娘的新书发售,刘先生的文章被大号翻牌,杜公子追热点又出了一篇爆文。

  1

  每当打开朋友圈,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总会不断地看到,夏姑娘的新书发售,刘先生的文章被大号翻牌,杜公子追热点又出了一篇爆文。

  作者群里,一伙人找互推,别人的阅读量比自己读者的总数还多。而真正的大神,就算半个月不更文,赞赏也能破万。

  “如何提升自己?”“哪些书值得一读?”“怎样少走弯路?”层出不穷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报告扑面而来,就连看一部剧,别人都能总结出好几个道理。

  海外留学生的经验文,中年危机大叔的鸡血文,基层领导的管理文,都在鼓励人们不知疲倦地超越自己,鼓励大浪淘沙顺势而上,去健身,去上公开课,去学一门语言,仿佛多撑一段就能摘下梦想的光环。

  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变得越来越高。社交网络所传达的内容和信息,助长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而穿插在电视节目里的广告,更是推波助澜。

  原本过得浑浑噩噩的人,一瞬间被一剂鸡血打得热血沸腾,仿佛找到了“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密匙。

  然而,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身在俗务中,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法高效地活成别人文章里写的那样。眼高手低,于是产生的更多是焦虑。

  俺知道早睡早起有益健康,但俺就是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俺知道少吃多餐常运动能保持身材,但俺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2

  焦虑感,是内心强大的过程中,谁也逃不掉的心理体验。告别无知,面对**,发现世界大而复杂,是一切成长必然经历的痛苦过渡。

  英伦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提到,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担忧,担忧俺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俺们失去身份与地位而被夺去尊严与尊重。

  按照美国心理学威廉·詹姆斯的公式,自尊等于实际的成就与对自己期待的对比值。也就是说,俺们对自己的期待往上高一级,俺们感受羞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分。

  卢梭也有类似的观点,财富并不等于占有多少,而是拥有多少俺们渴望得到的东西。俺们要提升自尊只有两种策略,或取得更多成就,或降低对自己的期望。

  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史无前例地通过身边的人看到更大的世界,这些人,连同更多您并不熟悉的人,在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并存,大家的生活都更为透明。一个人越是活得风生水起,就越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别人的成就卓越非凡,生活丰富多彩。

  看到更大的世界,对自己的状态或生活不满足、不甘心,俺们通常有两种选择。

  第一,接纳现状,迎接挑战,追求那个梦想中更优秀的自己。一个人因为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往往能更温和地面对成功和失败,挖掘更多尚未被发现的机遇和宝藏,越努力,越自信。

  第二,躲藏压抑,嫉妒疏离,停留在次级情绪的感受阶段,在恐惧之下做出反抗,随时随地都要和别人一争高低。一个人因为别人的“成功”而导致痛苦,就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和意志力,越努力,越焦虑。

  显而易见,俺们应该避免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眼中,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敌意或者忽视伤害。俺们要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集中起来,去控制可控的要素,这样不仅焦虑感受得以宽限,努力价值也会更为凸显。

  3

  前段时间和一个学生聊天,他是全年级的学霸,很少睡中午觉,夜里也会学得很晚,课间休息都在和别人讨论题目。期末考试9大学科,他是总分唯一上800分的人。

  俺劝他:“这个假期您稍微放松一下,以后估计没假期了。”

  他说:“您们别把俺想得太变态。”

  俺说:“相比您的成绩,俺更欣赏您的思想,因为人生最难的,其实是对抗失败和煎熬。坚持太难,而您已经把优秀当成了一种习惯。”

  他说:“与其说习惯优秀,还不如说习惯努力。刚上高中的时候很恐惧,怕聪明的人太多,努力的人也太多,俺会被淹没。学习枯燥俺也觉得很烦,不知不觉却已经在坚持了。太长时间的压抑会崩溃,也会悟出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俺和他交换了俺的看法。刚毕业的时候,俺也很焦虑,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应该值得高兴,可是俺很心急,觉得自己成长太慢,不知何时才能独当一面,何时才能买车买房安定下来。

  后来开始写作,身边的大神太多,有天赋的,有毅力的,情感经历丰富的,脑洞比虫洞大的,俺加了好几百人。俺买来大量的书籍,试着通过学习提升自俺,可是学得越多,见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懂得少,越不安。而时间又过得太快,快得俺什么都抓不住,拼命学习也不够跑。

  前些年,俺甚至不敢谈恋爱,只是把恋爱当作情感体验中的***。可那个人要是再不出现,俺就老了,那样会来不及让她看到俺最青春的模样,来不及和她一起看看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这个世界以一种庞大而荒凉的姿态向俺展开,俺慌乱挥拳迎击,全都扑了空,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失控感。

  学生突然问俺:“您说一个人会不断进步,还是会黔驴技穷?”

  俺说:“不会一直进步,也不至于黔驴技穷,上坡下坎,过桥淌河,其实人最终还是需要和自己较劲,一个人咬牙熬过那些焦虑烦躁、无人问津的日子。”

  “在班上,俺见证过很多人的努力,不是每一个都能得到正比的收获。”

  “人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求而不得,所以您只是比他们更幸运而已。如果您不珍惜而得意忘形,说不定连幸运都会被带走。”

  “老师,如果非让您给俺灌一句鸡汤,您想说什么?”

  “自视甚高容易摔得很惨,自轻自贱只会换来更多轻贱。是不是在中间就好了呢?在中间只会碌碌无为。”

  4

  陈奕迅在《浮夸》里唱:“有人问俺,俺就会讲,但是无人来。”是啊,“俺的心情就像樽盖等被揭开,嘴巴却在养青苔。”

  俺出身农村,父母年迈,经济压力大。俺的体重不足100斤,人长得丑,性格不够外向。俺一无所有,只能坚韧,只能励志。

  俺从小到大都很努力,尤其这些年,常常凌晨一两点才忙完一天要做的事情,然后开始在床上躺着看书追剧。一旦俺停止努力,潜藏在内心中的焦虑就爆发了。俺担心一旦停下脚步,似石头似木头,得不到注意,没有人为俺停留。

  后来俺才惊觉,让人焦虑的,只是焦虑本身,何不摆正心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有那样,俺们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拖延,也不会再因为成功可能带来的更高标杆而惴惴不安。

  真正优秀的人,热爱自己的生活,很少对现状不满,不在意外界的影响,更专注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不会因为成功了就到处炫耀想要博得关注赞美,也不会因为失败了就藏起来自俺谴责自俺怀疑。

  努力才能看见光,所有让俺们仰望的人,都折断过无数次翅膀,才学会飞翔。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还焦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16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8:18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8:19

相关推荐

  • 青春励志口号汇总

    青春励志口号(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口号吧,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

    2022年11月24日
  • 命运如此残忍,他们不曾抱怨

      以前每次听到别人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我通常都会反问对方:为什么你不主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会抱怨却从不付诸行动,你的命运永远都不会变好。

    2025年5月26日
  • 真正让人变好的选择,都不会太舒服

      樱桃是我在健身房里认识的朋友,她每天的运动计划基本相同,先缓慢进行半小时的无氧训练,再做40分钟的慢跑或快走,然后洗个澡,上一堂舒缓的瑜伽课。

    2024年6月5日
  • 父母反对的男友,您还嫁吗?

      因为具体情况不同,我不敢贸然去回答那姑娘,于是打下这么一行字:或许你可以跟你父母在这件事上沟通一下,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你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一段有父母祝福的感情肯定更圆满些。

    2024年7月4日
  • 想成功,您得放弃这13件事

      以下是我的翻译,或者说重新写了一遍:  1、放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里是你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如果你想做成点什么,源点就是你的身体。如何做到呢?很简单,保持高质量的睡眠,健康饮食,再做一些物理运动,就够了。每天一点进步,未来的你会感谢自己的。

    2024年4月22日
  • 所谓成长,就是和自己死磕

      朋友很奇怪,“这你也能记住,有什么代表意义吗?”  当然有了。

    2024年8月31日
  • 俺知道俺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然后她慷慨又羞涩地发来了自己15年的计划,“姐姐你说,我连这么简单的计划都完不成,是不是没救了?你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计划都是怎么完成的呀?”

    2024年9月1日
  • 还好当初您坚持下来了

      在朋友圈看到豆芽出差到我所在的城市,才忽然想起,原来我们已经有将近五年没见面了。

    2024年4月14日
  • 深圳,原谅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离开您

      我很不幸地买到一张无座票,于是惨兮兮地抱着一只小板凳坐在两节车厢的接缝处,说得通俗一点,是坐在火车厕所的门口。

    2025年1月8日
  • 年轻人别急着谈梦想,先去好好赚点钱

      他一直有个骑行环游中国的梦想,从大三开始就积极在各大平台网站上联络驴友,可就在准备出发的当口,他实习的公司正好赶上业务增长的繁忙期,每天连按时下班都是奢望,更别说请几个月的长假。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