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的最好时机

  如果我大学好好学习,现在就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如果我工作上有足够的积累,现在就已经升职加薪了。

  如果俺天天锻炼身体,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毛病了;

  如果俺大学好好学习,现在就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如果俺工作上有足够的积累,现在就已经升职加薪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您会让自己停留在过去的哪一刻?而在那一刻,您又会想要改变什么呢?

  一

  之前休假呆在家里的日子,闲适而惬意。

  父母已经退休,没有太多事情,而俺在家陪他们的时候,看到老爸要么是在看电视打发时间,要么就爱斜倚在沙发上打盹,俺觉得这样的老年生活太无趣了,就跟老爸商量,让他去学学下围棋,既可以找到点乐趣打发时间,也有助于脑部健康。

  老爸撇了撇嘴,说了句:“年轻的时候都没学过,现在老了,更学不会了。”

  时间太赶,光阴已逝,俺们似乎总是会有一种“时不待俺”的错觉。

  可是,也总是有一些人,愿意从“现在”开始,细水长流,聚沙成塔。

  有一个老年画家的故事,让俺印象深刻。

  这位老奶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贫困,从小就辍学到一家农场当雇工,每天要5点起床,做30多个人的早饭,然后去割干草,照料牲畜,忙乎农活,一直到晚上10点才能睡觉。

  之后她跟一个在农场干活的青年雇工托马斯结婚,先后养育了11个孩子。婚后的几十年里,她几乎都呆在家里,照料孩子,忙乎生计。

  几十年就这样平淡地过去,而当她67岁的时候,丈夫意外身亡,她就和小儿子夫妻一起生活。而这时候,因为风湿症,她的手指开始麻木,失去劳动能力,而她的小儿子俩夫妻也开始嫌弃她了,觉得她是一个多余的人。

  为了恢复手指功能,老奶奶在她70岁的时候,用自己过去操劳农活的手拿起了一把刷漆用的板刷当做画笔,开始蘸着刷门廊和厨房地板用的油漆画起画来,而且还到田野里,山坡上寻找素材。

  家人都漠视她的存在,没有人在意她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四处涂鸦。

  结果某一天,她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农场·秋》被托马斯·德拉格斯特亚所收藏,摆放在商品陈列窗内。

  那时候,她已经75岁了,人们从《农场·秋》的署名上,第一次知道了她的名字:安娜·麦阿利·莫泽斯。

  “莫泽斯老奶奶画家”的称号很快就传到了纽约,她的作品被刊载在各大报刊杂志上。不久,声名远播,连法国卢浮宫近代艺术馆也出价高达100万美元,收购她的一幅作品,而在普希金美术馆举办的莫泽斯作品展上,排队参观的人达11万之多。

  在莫泽斯老奶奶的人生里,并没有“太晚”这件事情。

  悔不当初,错失良机,不过是俺们给自己的懒惰自弃找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

  您想要让身体变得轻盈,为何不现在就去运动起来?

  您想要高薪的工作,为何不现在就开始积累能力和资源?

  您想要获得斜杠人生,为何不现在去尝试探索自己的潜能?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您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您后面,但其实,想要做出改变,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二

  可是,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俺们似乎都被“宿命论”裹挟着前行。

  最受人追捧的就是星座一说,您的性格,您的人际交往,您的未来运程,所有这些都被预设的“假说”所注定。

  可是,您不曾知道,那些所谓的黄道十二宫,所谓的星座研究,最早是始于古文明之一的古巴比伦,后又由古希腊人观测星空整理所得。

  那时候,受到观测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球体,是有边界的,而所有天体都是镶嵌在宇宙球体上的“宝石”,至于各种星座,也都是他们为了记忆而臆想出来的一个图标。

  这显然和现代科学相悖,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俺们,把星座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可厚非,如果竟想要用过去错误的认知经验来决定自己的未来,这显然就有些愚昧无知了。

  俺们都被自设的预言所限制,以为自己无能为力,一切都已注定,一切都已太晚,而俺们只能将就前行。

  这时候的俺们,毫无安全感,沉浸在懊悔,失控之中,越陷越深。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叫“罗森塔尔效应”。

  它说的是在一项双盲实验中,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找到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经过抽样,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只是从学生名单随机抽取出来的一些人。

  结果非常有趣,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这项研究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老师改变了对这些学生的既有观念,在不知不觉中给这些“高天赋”的学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给予了更多的机会和反馈。

  当俺们既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改变了,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而最终的结果也会悄然发生变化。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那您是否曾想过,其实性格也是可以改的。

  性格,就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所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而它是由俺们的价值观所决定的。

  就像一个人被说成是懦弱的性格,那是因为他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时候,持有的信念是“自己不行”,“自己不够优秀”,这些信念塑造出了他不够勇敢,不敢表达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给人以“懦弱”的印象。

  而要改变性格,就需要改变俺们固有的信念,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而这些改变,其实在任何时候进行都是值得的。

  常常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反思自己内心的限制性信念,这就能够让俺们发生质的改变。

  有人说,灵魂的力量比任何命运都强大,它给俺们的所谓的“宿命论”开启了另一扇自由的大门。

  如果有时光机器,俺们改变自己的办法,不是回到过去改变某件事情,而是调整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而调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时光机器,当下您就可以做。

  三

  万事开头难,面对那些需要做出的调整和改变,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一种人人皆知的“拖延症”。

  为什么俺们会有“拖延症”?

  根据脑科学专家的研究,俺们常在那些让人感觉不太舒服的事情上拖延,是因为当俺们在脑海里想到那些不太喜欢,做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的时候,大脑的痛觉中枢会被点亮,因此您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您更喜欢的事物上面,这样会让您感觉更好,至少暂时让您感觉更好。

  “拖延症”这种习惯性地逃避并没有什么好处,很多事情现在不去做,后面做起来就会变得更痛苦。

  随着拖延症状的不断加深,俺们往往就会步入“一切都太晚了”的**大坑中,并以此作为自己进一步拖延的借口。

  所以,摆脱“拖延症”的第一步,就是停止给自己找借口,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的背后,需要俺们懂得“延迟满足”,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如果开始行动的时候,就想要尽快得到一个结果,那俺们常常会感觉到焦虑,触发痛苦,很难即时开始,反而容易产生拖延。

  其实,最重要的是在行动中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上,让自己沉浸在时间流之中。当俺们把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的可执行的过程,那俺们就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推进,而在完成过程的同时,也会一步一步得到想要的结果。

  就像俺平时画画,如果想要立马得到一幅好看的作品,那俺肯定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去构思,设计,下笔变得小心翼翼,难以开始。

  而当俺把自己沉浸于画画的过程,专注于颜色的选择,笔触的轻重,线条的渐进,那就容易进入到一种心流的状态,忘记周围的一切,在时间的流逝中体验到画画的乐趣,而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也势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实,大家熟知的“番茄工作法”就可以有效地对抗拖延。

  1. 给自己的番茄钟定时,设置一个合理时长的闹钟(25 – 45分钟);

  2. 当开始活动的时候,**掉一切可能的干扰,比如,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关闭手机;

  3. 在设定的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让自己感觉到困难,或者想要拖延的事情上;

  4. 完成一个番茄钟之后,给自己一个奖励,或是一块可口的巧克力,上会网,或者让自己跟朋友闲聊放松一下。

  经历一个番茄钟的时刻,俺们就会发现,其实只要事情开始,那它就不再如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改变自己的最好时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991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8:18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9:45

相关推荐

  • 20岁时就该知道的20件事

      2、不要指望学校来教育你  当学校设置好课程安排的时候,可能学校授课这种制度已经过时了–有时候是完全垮了。你应该通过敢为人先和实干精神从那些值得的人身上学习并且获得尊重,而不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2025年2月3日
  • 给毕业生们的一封信

      隔了很多年之后,我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并非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他人。我看到别人把那时候向往的完美生活追求到手之后,所面对的空虚、无趣,以及不断重复的困境。而此时,大家差不多是30多岁。奇怪的是:不管你20多岁时有多么孤独、艰苦,看不到希望,到了30多岁之后,大部分人,都还算是活得不错。甚至,不管单身女性在29岁时,多么坚定的觉得自己要孤独终老,大部分也都在35岁以前解决了问题,甚至迅速怀孕生子了。年轻时候担心的落魄和绝望,最终都没有发生。比这更可怕的事情倒发生了:一个家庭幸福、工作成功,正怀着第二孩子的朋友,忽然跟我说,她觉得“人生是毫无意义,也毫无乐趣。”

    2025年5月23日
  • 陈丹青:俺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没用,全认了。部分60后与我们命运相似,部分70后的际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时期,不好跟今天比。

    2025年1月24日
  • 青春经不起等待

      我念海专的时候功课依然不好。校外组织了一个中国青年剧团,我就报了舞台技术组,打打灯光也许不错,蛮好玩的。那个时候不小心对戏剧表演产生了这一生都甩不掉的情感。毕业以后出海实习,本来是想一心一意做海员,可是在海上做二级水手,在那边敲铁锈,登高爬下刷油漆,看那些我们最羡慕的船长、轮机长、大副,就觉得这些人都心事重重。跟他们聊着聊着,突然间发现原来**错行了。因为有一天船长跟我说:“我跑商船22年了,我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我只见过她22面,一年见一面,一次见一个月。当有一天你觉得你跟自己的亲人脱节的时候,还不如没有那份亲情。”

    2025年4月13日
  • 所谓奋斗,其实也没多艰难

      可能是选秀节目里的流着眼泪讲完的奋斗故事挺多了,很多人都会觉得奋斗一定是件常人难以忍受说起来都必须流眼泪的事儿。可事实上,所谓无法忍受,无非是“由奢入俭难”而已。离开了父母温暖的小怀抱,便会觉得早起自己挤公交吃盖浇饭就是苦,租个小破房子没空调就是苦,上班被领导骂几句,被同事翻个白眼,甚至出门被一片落叶啪叽打脑袋上也能落下泪来。可这就是年轻人的生活本来该有的样子,这到底苦在哪里了?

    2025年4月26日
  • 您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得

      两年前,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那是一家以做汽车团购,策划执行为主的公司。总经理是位三十多岁的东北女人,姓郇,易发脾气,言语犀利。

    2024年5月10日
  • 青春时期我们需要奋斗的励志感悟

    青春时期我们需要奋斗的励志感悟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我们的感动还剩下多少呢,我们挥霍着年华,那繁盛的年华,那张张青春的面孔都让我们骄傲,让我们不愿低头…

    2022年11月21日
  •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

      明明是相爱的人,为何到最后却要以一个一劫不复的结果收场?有些是因为结婚以后感到日子过不下去,为了寻找一个新的好开始而放弃曾经全心全意投入的感情。其实,所有的感情都一样,如同工作一样,无论在哪里总会有开心与不开心。

    2024年11月20日
  • 就怕您雄心万丈,却四肢无力

      她说,自己年方二八,没工作没爱情。  人家的青春喂了狗,自己的青春狗都不要。

    202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