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该呆在小地方?

  另一个说,是啊,空气越来越糟糕了。  先前的接着话茬,聊起了老家与都市的区别。

  昨天洗脸的时候,美容院的小姑娘说,听说北京很大的雾霾,几米开外,就看不清人,太可怕了。

  另一个说,是啊,空气越来越糟糕了。

  先前的接着话茬,聊起了老家与都市的区别。

  在老家,天蓝如绸,夜晚的时候,星星又大又低,河水清冽,鱼虾跃动,堤岸上柳枝撩人,漂亮得连最好的公园,都像是一个赝品。

  俺问她,那您想回去吗?

  她说,老家虽然自然环境好,但太封闭了,人的格局也太小了,还是应该活在开放点的地方。

  众附议。

  皆言:然。

  一个说,说句不好听的,在小地方,您换了两个男朋友,都会被当成一个**。

  俺也是从小县城出来的人。

  一只赣地土妞,一身泥巴味,半生小地方生活经历,因此,对她们所说的,并不陌生。

  固然,小地方消费水平低,环境好,空气无污染,瓜果蔬菜亲手种,无农药,没化肥(这还是农村才成,县镇以上,都得买),吃得延年益寿,万岁万岁万万岁。

  还有,不堵车,从东头到西头,只要打个屁的时间。

  而邻里乡亲领导同事,都是熟稔的亲朋,好办事,好说话,四通八达,任何破事都能找得到后门。

  舒服吗?

  当然。

  简直是过上等生活,享下等**,付末等劳力。

  然而,以上种种给俺们架构的,却不是一种自由、公正、有趣、充满未知的人生,

  而是一种封闭的、老人式的、拒绝成长的、一目了然的生活。

  每个人年少轻狂时,都曾隐隐告诫过自己:当俺长大,万不可成为那种人——那种人,正是小地方正批量生产的人。

  小地方固有其善,亦有其美。但,之于一个不甘平庸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弊病:

  1,不自由,不宽容。

  因为封闭,守旧,求稳,小地方变成一个庞大的玻璃罩。在这个罩子里,一切以和为贵,以集体为重,以表面的风光为荣。

  个体的个性化,自由意识,对权威的质疑,对固有观念的挑战等能力,都会被压抑,然后慢慢被环境所消解。

  而思想的不开放,必然也导致身心的不自由,对他者与自己的不宽容,道德**,窥视成风,一如楚门的世界。

  生活成了一场漫长的表演。

  每个人,都是没有作品的演员。

  2,资源匮乏。

  人文的。物质的。社交的。

  当年在小县城,犹记得对周围人说,想看一场话剧。被骂装逼。因为没有,便认为不存在。

  环境以其强大的趋同性,让每一个特别的人,慢慢地万众一心。

  就像一口千年火锅,原本都是下锅菜,煮着煮着,都成汤料了。

  倘若您是一个异类,那么,必成《刺客聂隐娘》中的青鸾:

  一个人,没有同类。

  3,关系至上,能力靠边。

  不论是非,只论亲疏。

  不看高下,只看背景。

  不重能力,只重***。

  原本在事业上奋斗的,都改在人际关系上奋斗。

  原本勇于担当的,都在各种后门里来回。

  4,反智。

  反文艺。

  反思想。

  反知识。

  遇到争执,对言说者态度的在乎,远大于对是非、对错和**的在乎。

  犬儒主义者遍地,不仅自己不相信奋斗,反而以过来人的姿态,嘲笑奋斗。

  最后,形成一种怪异的审美:以粗鄙为美德,以堕落为常理,以**为个性。

  5,生活没有质感。

  敷衍过了工作日,周末或夜晚,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只有**、淘宝奔跑吧兄弟。

  要么聚众喝酒,一边花式灌酒,一边在酒桌上寻找出轨对象。

  要么八卦成性,蜚短流长,舌头在各种人的下半身来来去去。

  6,缺乏界限。

  随意打探隐私。

  您为什么不结婚?您多少钱一个月?您准备什么时候生孩子?您买房了吗?买车了吗?有对象了吗……

  公域私域不分。

  讨**共事件或现象时,不出两句,马上改为攻击隐私。

  平庸之恶无处不在。

  7,拜权拜钱。

  不相信梦想,不相信才华,不相信生命存在,自有其意义。

  关注点永远是:谁的官职更高,谁的车更贵,谁的房子更大,谁家女孩更鲜嫩多汁。

  ……

  以上种种,俺都可以找出一大堆活蹦乱跳的例子作佐证。但俺想,这是任何在小地方呆过的人,都感觉得到的共识。

  自然环境没话说,社会环境太差了。

  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路西法效应证明,人在不同的制度中,不同的社会情境里,其意识和行为,都会呈现不同的变化。

  宽容自由,充满尊重的环境里,俺们可能都是身揣小马达,心怀小太阳的有志青年;

  然而在另一种守旧的环境里,俺们可能就变得暮气沉沉,未老先衰,成为父辈的翻版。

  《变形记》里,有一期是林依轮的儿子变形。

  他是优雅如王子的男孩,贵族范,文艺气,言谈举止,都可看出良好的教养。

  然而,即使是他,在陕西农村里,面对粗蛮无礼的同伴,无法自控地动怒流泪,后来言辞无礼,几乎要打起来。

  进入一个环境,一个群体,就进入一种特定的秩序。

  您必须顺应这个秩序。

  而制度一旦被认同,人的行为必被塑型,亦会影响到人的心理、意识、观念等精神领域。

  环境改变,规则随之改变,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精神境界也随之重构。

  这就是津巴多所说的“情境的力量。”

  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这个实验里,人性的脆弱彰显无疑,不同的情境下,俺们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反观现实,俺们也经常看到斯坦福监狱实验式的场景。尤其是当人们丧失了自俺意识,就很容易被他人、形势、环境等大趋势所驱动。

  莫罗说:“俺们都是自身情境的囚徒。”

  如果您不想要一个毫无悬念的人生,那,请不要呆在小地方。

  去一个广袤的世界里,那里或许压力覆顶,冷漠遍地,势利横行,但自由同样无处不在。

  就因为自由,您想生长成什么样,完全在于您自己。

  您犯了错,都有机会重头再来。

  甚至空虚寂寞冷时,约炮也方便得多呀。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说,小地方也能出人才呀,比如湖南湘潭的某农民儿子。

  其实,这陷入了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在考察原因时,具有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人)、低估情境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俺们单考虑他的出身,却没有想到,他的教育地、起势地、指挥地、以及后来的权力中心,都在都市。

  小地方还是大城市?

  这是个被讨论过无数次的问题。

  各有其答案,各有其选择。

  然而,俺还是觉得,抛去物的因素不讲,在都市生活,俺们会更忠于自己。

  俺们家可二因为重度躁郁症,从《新快报》辞职回万载时,俺非常担心,他虽然聪明得欠打,犀利得招人烦,但越是如此,书读得越多,心中越有谱,在小地方就越格格不入。

  俺说,回去干嘛呀?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不,虽然药没停,状态却越来越差,终于又要出来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年轻人为什么不该呆在小地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33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1日 下午12:40
下一篇 2024年10月11日 下午4:24

相关推荐

  • 一个女人要成为女王,必需经过三重境界

      答:你日进斗金盆满钵盈时我能说“我爱你”,你身陷低谷潦倒拮据时我敢说“我养你”。

    2024年8月4日
  • 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多赚多少钱

      因为图便宜,我们买的是顶楼,悲催的是住进去才发现屋子漏雨,在江南一个月有二十天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房间里时不时飘进点水珠,不偏不正地落在我洗的白衬衫或者床单上。

    2024年6月27日
  • 十年后,您会变成谁,过得怎么样?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是个奔放而没心没肺的姑娘,每天穿的五颜六色的就敢去超级严肃的咨询公司里上班,敢站在公司阳台上跟同事一起大喊大叫,笑的二五八万的。那时候我身后坐着一个工作了四年的姑娘,我一直想不清楚,四年后我会像她一样么?看起来专业又漂亮,知性又洒脱。四年后的自己会不会可以自由的出入想去的餐馆,可以去健身房而不是大马路上跑步?看着二十七八岁的同事们忙着结婚买房子,讨论生孩子和打折购物,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不是会像他们一样?那时候的自己,会很追求物质上的东西,因为没有,所以追求,而拥有的东西,比如年轻人的态度和灵气,从不担心会失去,好像永远会跟着自己一样。

    2025年8月13日
  • 最无悔的青春就是奋斗

      我们积极、努力、上进,只为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只为了再不怕失业、再不怕房东以各种理由赶我们搬家……我们过怕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再不想捉襟见肘,可怜兮兮地和房东说着好话,请求他再宽限几日……

    2025年5月19日
  • 十五岁少年:不许嘲笑,俺有俺梦与想

      我和他隔了七年的年龄差,我七岁那年,刚刚上小学,他出生,家里全是添了新生命的喜悦。外公绞尽脑汁要翻烂了我那本新华字典的节奏,给他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名字中有一个龙字,寓意他日后能够飞龙腾达,生龙活虎,寄予了很大的希冀。

    2024年9月15日
  • 一位70后的感慨:下半辈子俺会陷入贫困吗?

      从一个小悲剧说起吧。  十多年以前,听家乡人说,父母生活劳动过的生产队,有一位长我十岁左右的大哥,在铁路旁电线杆上贴假证广告,被警察追赶,中*,还算幸运,打在腿上,之后扭送回乡。

    2025年1月5日
  • 一年又一年:还记得最初的梦想吗?

      多少人,曾叫嚣着进了大学要减肥,而今却成天我在寝室上网吃零食;  多少人曾憧憬着有了自己的时间后要把想看的书看个够,现在却总在淘宝上浪费时间;

    2025年1月11日
  • 俺们如此努力,不过是想对未来说一句俺敢

      我在各地做公益演讲结束后,总会有人问我一些问题,被问得最多的是:活着已实不易,为什么还要那么拼?

    2024年9月13日
  • 白岩松: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但是我如果只为自己忙,那就会有很多让我担心的地方。成都是一种态度,它富裕的和不富裕的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觉得更多忙碌的人的心里,要想着西北那些不富裕的人,他们会让你再忙碌也会幸福一点。有的时候当你出生在贫穷落后地区,一出生就落后几十年了,个人是很难弥补的,这需要社会去弥补。你不能跟在那个地方出生的人说“你要勤奋,你要努力”,有时越勤奋越糟糕,越勤奋对水土的破坏越大,越可能荒漠化。

    2024年11月23日
  • 成长,没您想象的那么迫切

      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