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如此努力,不过是想对未来说一句俺敢

  我在各地做公益演讲结束后,总会有人问我一些问题,被问得最多的是:活着已实不易,为什么还要那么拼?

  1

  俺在各地做公益演讲结束后,总会有人问俺一些问题,被问得最多的是:活着已实不易,为什么还要那么拼?

  俺都会回答他们,今天的努力,不过是为了让未来多一些选择。当您在一份工作中无法进取,当您讨厌一种生活方式,当您想离开一个人,之前的努力会让您在做决定时更为轻松,会多一重保护、多一些资本。

  这一切认知,都源于那次俺去山东济宁做讲座认识的一个姐姐。她曾说,自己那么拼命,不过是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不再遵从别人安排的命运,而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她敢对不满意的生活状态说不,敢辞去一份自己不愿继续的工作!

  而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行走与努力的源头。

  2

  姐姐开车来火车站接俺,俺们路过一家公司时,她特意停下车来,和几位看上去年纪较大的女人打招呼,彼此寒暄许久,俺们才离去。

  路上,她告诉俺,说那是她十多年前的同事。她已离开那么多年,未想到她们还在,她每次路过,偶尔还会遇见她们。俺这才得知,这位姐姐已年近四十。若不是她亲口所说,俺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她看起来依然像个活力满满的元气**。

  姐姐说,她曾在那家公司工作过几年,那里留下了她最美好的时光。当然,那也是她最迷茫的日子。

  她高职毕业后,就被分配在那家公司,八个女孩住一个宿舍,公司管吃住。她们每天六点起床,穿一样的工作服,待在一样的工作间,在仪器上做同样的指挥。工作两个月下来,八个女孩已从兴奋不已变成了失望满怀。但那个年代,谁也不舍得丢弃那个铁饭碗,毕竟在外人看来,那已经相当光鲜亮丽。

  那时,几个女孩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包括抱怨、嬉闹。每天夜里,宿舍关灯,几个女孩都会聊天,聊的内容重复而无聊。姐姐睡不着,一个人拿着板凳到开水间坐着,看着宿舍两旁开花的树,发呆。她那时想得最多的是家人生活不易,自己能力有限,难以回报父母,为此她每天都很焦虑。要想改变命运,她唯一想到的就是**大学。

  于是,每到傍晚,当其他女孩还在抱怨或聊天时,她都会坐在那排树前看书;夜色深了,她就挪到开水间继续学习。对当时的她们来说,**大学如此遥不可及,所以,室友们留给她的只有嘲笑。而她,并不在意。

  同行的人啊,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大多是因为您和身边的人有了不同的想法。您迈步走向更为宽阔的前方,那未知如此可怕,也充满神秘,而这**正是您身边的许多人所排斥的。他们一边抱怨,一边又安慰自己,安稳就够了。

  就这样考了三年,她最终还是考上了,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她毅然辞职前去济南,找了一份新工作,半工半读。当她离开宿舍时,其他七个姑娘的眼神中满是羡慕,但那光彩还未多停留半刻,她们的目光就被新来替代姐姐的女孩所吸引了。她们拉着她,好奇地问东问西,俨然忘记身边的姐妹早已逃出这“牢笼”。

  有时候,可怕的并不是俺们不努力,而是努力的人已经走到了俺们前面。俺们除了心生羡慕,依然做不出任何改变,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3

  姐姐毕业后,重新去找工作,未想她又被返聘到原来的工作单位,重新站在那家公司的门口,那一屋姐妹依然是那些女孩,穿着同样的衣服,做着同样的工作。她们看到她也笑了,认为她折腾了三年,虽然职位有所提升,但还是重新回到了原点,多少有些不值得。

  姐姐不甘心,又坐在那排树前和开水间,去考会计师证和律师证。那时又恰逢她结婚,老公也劝她不要再那么拼命,她却很执着。

  有一段时间,姐姐疯狂地掉头发,她以为自己得了健忘症,看书一遍又一遍,却又记不住,去医院检查时,才得知自己怀孕了。她挺着大肚子还在学习,那时,身边的人都说她:“家庭条件这么好,不如做个全职太太算了。”她只是笑。直到孩子出生后,长到一岁多时,她终于拿到了双证,她重出**,应聘到了另一家单位,坐上了主管的职位。

  果不其然,这个结果,震惊到了那些劝说她做全职太太的人们,也让原来公司的那些女孩们大吃一惊。

  姐姐说,最初她努力学习,想逃离的不过是八个人挤在一起的宿舍楼,她真的很想改变自己的现状,让自己活得更好,还有余力可以帮助年迈的父母。一路走来,除了收获这些,还有更多的意外,让她觉得自己并没有白费力气。但她最怀念的还是开水间的灯光,无数个夜晚,她就站在那灯下,看书或思考,等待命运给她一个回答。有时绝望,有时又充满希望,大概那是每一个欲求改变的人迈出步伐时,都会必经的道路吧!

  4

  活着需要的就是改变,想要更完美就要经常改变。很多时候,努力带给您的优越,是您一时看不到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去看,或者在某个面临选择的瞬间,内心坦荡并无恐惧的您,才能体会到努力的意义。

  俺们努力地改变自己,接受生活和命运的安排,不过是想让未来多一个选择,多一层保障。

  直到此时,俺才明白,每一个有信心对未来说“俺敢”的人,都注定走过不平凡的路。每一句“俺敢”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努力而拼搏的人。

  作者:韦娜,著有《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不认命,就拼命》。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们如此努力,不过是想对未来说一句俺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06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9月13日 上午8:11
下一篇 2024年9月13日 下午12:00

相关推荐

  • 年轻人啊,您一定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千万别心急

      表演结束轮到点评团点评的时候,有一位年轻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样的表演对这些孩子将来生活并无益处。”接下来陈老师反驳时说的几句话让我赞同之余又记忆犹新:

    2024年7月15日
  • 陈丹青:俺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没用,全认了。部分60后与我们命运相似,部分70后的际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时期,不好跟今天比。

    2025年1月24日
  • 写给三十岁还在路口张望的朋友

      没有人曾经这么告诉过你,你的父母也只要你做一个每个月有固定薪水、老了之后有退休金的常人,但是你的血液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冒险家因子在不时跳跃着,驱动着你的灵魂及行动。你在三十岁那年,决定要开拓自己的人生视野。

    2025年2月1日
  • 那些被无限推迟的梦想

      世界有一个习惯性的 思维,总相信未来会有那么一天,一切问题都烟消云散,就像喜剧电影的结尾:磨难都已抛掷身后,前方只有无限的欢笑和幸福。正是有这种希望,人才有精气神搏 斗。但与之对应的是,这种“等到那一天到来,一切都会美丽”的逻辑,也会带来拖延症。小到写论文,大到规划人生,越是在意的事情,越是会推延拖拉。比如,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先生说道:

    2025年2月13日
  • 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励志故事

    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励志故事   有人说我把我的收藏都捐了是因为我高尚,其实是我走投无路。因为我知道把钱留给子女只会留给他们祸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是驾驭不了大笔钱的。人生获得生存能力…

    2022年11月18日
  • 不想起床的人,却是您人生最大的迷茫

    俺有一朋友,日常生活作息大致如下: 早上睡到自然醒,基本已是1点钟。睁开眼睛,先摸出枕下的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再把没清理的垃圾短信一键删除。 完成这一套常规操作后,已过半小…

    2020年3月8日
  • 您还在拿“俺只是没有努力”当借口吗?

      或许是电影早在去年已经在日本上映,很多人都看过了,又或者是人人都有**时代,但并非人人都有片中的励志**那般“垫底”以及咸鱼翻身的经历。不论出于何种缘由,影片在国内没有预期那般热烈,上映前我以为它又会是一部刷屏的现象***。

    2024年7月5日
  • 上帝告诉您有天堂,但上帝不会拉您进天堂

      很久以前,我从一个超级喜欢游戏的小子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要是游戏,该多好啊!要是头上,也标有等级,并且可以自己确认经验值,还能随心所欲设置能量值,该多好。但是,如果问我自己,人生真的只是场游戏好吗?我觉得不好。

    2024年5月19日
  • 您省下来的钱,够买时间吗?

      小F搬到了公司附近。去年她入职之前,我说如果租房住,可以忽略房租的高低,尽量住在离公司近,生活方便、环境好的小区,没必要把时间花在出行的路上。

    2024年7月17日
  • 青春,用完了才知道当初挥霍的太快

      青春就是一次次无畏的辗转和迁徙。我以为没有房子不为家,可后来默默地相信了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家。直到现在,每次离开的情景都还是那么的刻骨铭心,那种悲伤依然挥之不去。是逃避也罢,进取也罢,勇敢也罢,鲁莽也罢,总之,就算后来筋疲力尽,我也不会后悔,我笃信跌跌撞撞之后一定会看到幸福的曙光。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