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的感慨:下半辈子俺会陷入贫困吗?

  从一个小悲剧说起吧。  十多年以前,听家乡人说,父母生活劳动过的生产队,有一位长我十岁左右的大哥,在铁路旁电线杆上贴假证广告,被警察追赶,中*,还算幸运,打在腿上,之后扭送回乡。

  俺一直是个有着忧患感,却始终未走出忧患的人。

  从一个小悲剧说起吧。

  十多年以前,听家乡人说,父母生活劳动过的生产队,有一位长俺十岁左右的大哥,在铁路旁电线杆上贴假证广告,被警察追赶,中*,还算幸运,打在腿上,之后扭送回乡。

  吃了**,在俺们当地是一件很不幸、很耻辱的事,怨妇骂丈夫时,最严重的一句话就是:“红炮子穿心的”。这位老乡的遭遇在当地引起的反响可想而知。

  老乡姓毛,外号光头哥,曾何几时,他们毛家曾是方圆十来里的“显族”。

  光头哥父亲名字中带一个“敏”字,职业是漆匠,人称“敏漆匠”,手艺祖传,传到他手里,不知是第几代。

  从他所在的生产队往外走十公里,没有第二个从事漆匠手艺的。他所从事的产业,其附加值,远远高于社员们在地里刨一锄,挖一铲的劳动,他很为此骄傲,用了一番很形象的话来概括自己的成就感:“俺虽然是农民,可一辈子没下田沾过泥巴沾过水。”

  那个时代俺所生活的农村,虽然极其贫困,社员们经常用地瓜当口粮,然后,敏漆匠家中顿顿有白米饭,天天能喝酒,坛子罐子里的腐乳、辣椒酱,墙上的腊肉干,没断过。

  异于常人的富贵,全源于他手中的活儿:刷漆。

  敏漆匠很豪爽,很大度,俺们家在1979年回城后,将乡下的房子作价一百来元卖给他家。后来,俺家请木匠做了一个衣柜,请了一个蹩脚漆匠,刷得实在对不起行业平均水平。

  敏漆匠听说后,立即叫他两个儿子进城,吩咐说:“您们帮老乡刷好柜子,一分钱都不能收,包括油漆成本。”

  这种大度和豪爽,半源于性格,半源于行业的骄傲。因为,俺大度得起,豪爽得起。

  再过十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城的乡亲和父母聊起敏漆匠,皆叹息:漆匠家中光景,泯然众人矣。

  又数年,则说:漆匠家中光景,不如众人矣,儿子孙辈得出去打工了。

  父母听了有些惆怅,很为这位生产队显族的没落伤感,俺当时是一位师专生,在旁边听着,全是一种局外人的感受:时代在前进,您不前进,多少有点活该。

  可惜当时年纪小,不知世道有多艰难。

  父母在1980年前后回城,父亲在学校工作,母亲进入了一家让人眉毛都能长三寸的企业:县五金交电化公司。在那个买一辆凤凰牌永久牌自行车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时代,这家单位的荣耀有多大,用头发都可以想象出来。

  在俺儿时的记忆中,那是一个销售行业工人无忧无虑,甚至有点嚣张的时代。

  他们的称呼本来就是一种荣誉,不叫售货员,不叫服务生,而是堂堂正正的“营业员”。

  1984年春晚,张明敏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而春晚第二天大早,第一个用收录机满大街播放的,就是县五金交电化公司。那样霸气的分贝,那样高大上的气势,感觉好像张明敏是在五交化公司演唱似的。

  这也算是一种传播的优势吧。

  记得当时俺去上学,从播放着“中国心”、“回娘家”的营业大厅里走出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国有销售企业的那种荣誉感,也延续到俺这个小学生身上,让俺有如同从***走出来的豪迈感。

  有时候,在盛夏的夜间,公司的小伙子们在营业大厅里大分贝打开电视机,看全国武术锦标赛直播,因为电影《少林寺》的关系,那时候的武术比赛颇有粉丝,小伙子们一面喝彩,一面喝汽水,脸上洋溢着幸福得无比张扬的笑容。

  当时,所有的人都相信,他们这种自豪而幸福的生活,会持续下去,他们的明天也就是今天,他们的今天也就是明天,反正处在同一个领域:幸福。

  而且,按照当时的就业思路,这种幸福会延伸到俺们70后身上,因为当时还流行一个职业接班制度:顶职。

  那时的公司开会,很少谈及具体的业务,诸如营业额,利润,公司经理作报告,主要内容是讲**,讲新时期的大好形势,那语气,完全是党委书记作**报告。

  难怪当时一部名为《子夜》的电影,是根据矛盾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让影评家吐槽:电影的主人公哪里像**上海滩的资本家,完全是党委书记在做报告吗。为什么?是当时的经济形态决定了艺术形态。

  种种的骄傲和豪迈,都来自于行业的垄断性特征,站在高处的人,总是豪迈而幸福的。这和家乡漆匠为什么豪爽、大度,都有同一个缘由:行业的独一性,不可替代。

  因此,那时销售行业的工人,微微地有点嚣张,有点任性。

  姑且举一例:

  五交化公司有一家专门卖化工产品的门市部,俺母亲曾在那里工作过。一位同事阿姨,胖胖的,坐在柜台里懒得动身。某日,有位农民来买货,问:“同志,请问有土红吗?”售货员懒懒地回答:“没有土红,只有铁红。”

  其实,土红和铁红就一回事。

  这恐怕是当时销售行业态度的一个生动写照。

  傲慢,来自于行业的独一性。

  然而,不久,俺就亲眼看到和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寒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俺考上大学,虽然只是个师专,但是当时全班一百多号人(有大量复读生),只考上九个。

  母亲公司的人都很高兴,有一位识时事者,很真诚地祝福说:“张大姐,您的崽争气,考上大学,又是教师,以后就不用像俺们这样担心行业会垮掉,公司子弟能读书的不多,骄傲,蛮横,不学技术,现在尝苦头了,您们家小刘不错,争气,不会进入下岗大潮。”

  彼时关于五交化公司会垮掉的传闻,一波比一波高,有时候公司员工会自俺安慰说:“不会的,肯定不会,俺们是国有企业,俺们的干部可以直接调到县委当领导,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怎么能让国家工作人员没饭吃呢?”

  员工们还在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身份来安慰自己。大家都有危机感,但是谁也不知道怎样对付危机。

  然而,寒冬还是在危机感中如实地降临了。

  俺母亲在公司垮掉之前退休了,领到了退休工资。但是绝大部分中年壮年员工,都在这个时候忽然失去了手中的饭碗。

  母亲描述说:公司开了最后一次员工大会,宣布公司不行了,除几个留守人员负责公司房产和租赁事项外,大家都散伙。老员工们痛哭起来:以前私人和家庭有事,可以找公司解决,以后,俺们有事,找谁去?

  那一次,没有几个人走出去,尤其是那些年过四十,上有老下有小的男性领导,他们已经来不及走出去,无法再学习新的技能,无法找到一种与以前的体面相称的工作方式。

  公司有一位营业主任,个子不高,且隐其名,三十来岁时当上公司领导,意气风发,也有点得意忘形,见了普通员工,爱理不理。下岗后,一切的官架子,都转变为在闹市炒米粉的姿势。

  当时俺在家乡教书,每次经过农贸市场,看到门口这位曾经指点江山的领导在满头大汗地一手执锅,一手执铲,系着污垢满是的厨布,在那里从事第三产业的时候,心里像承受核弹爆炸一般,升起巨大的蘑菇云,这朵蘑菇云就是:忧患感。

  俺不能像俺的叔叔、阿姨辈那样,在一个兴旺的时代,被捆在一个没落的行业上,被其活活耽误。对于这个时代,他们也曾鼓掌,也曾欢呼,然而,他们却在鼓掌和欢呼中憔悴和凋零。

  俺的同辈中也有,有一位小学同学,顶职在一家国有销售公司工作,后来娶妻,家居电器都买好了,结果碰上公司倒闭,新娘不干了,不来了。

  下岗女员工,是那时**教师配偶的一个重要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一位70后的感慨:下半辈子俺会陷入贫困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42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1月4日 下午2:52
下一篇 2025年1月6日 下午2:55

相关推荐

  • 生活不易,您必须非常努力

      1  我知道你这么努力只是想实现自己心中的小小愿望。其实你只是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哪怕小一点但至少能让你有归属感;其实你只是想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婚,哪怕会等得久一点;其实你只是想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会累一些。

    2024年5月17日
  • 您总抱怨得不到,其实也没多想要

      采访比想象中要顺利,原本预约了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到了之后他主动说:“你们要是不着急,就再留一会儿,等我开一个会,然后一起去吃个晚饭?好久没听到学校的事了,感觉自己一下子又年轻了几岁。”

    2024年5月2日
  • 您不必羡慕那些“斜杠青年”

      在“斜杠青年”这个概念火起来以后,很多年轻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多学一些技能,多掌握一些本领,成为那种看起来厉害又可靠的人才。

    2024年5月7日
  • 无聊,是年轻人的绝症

      无聊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让你突然觉得人生苍白,为了应付它,人们常会做出一些傻事。

    2025年2月22日
  • 一位妈妈给自己儿子的终极一课,女孩请回避

      妈妈说:不要为了一个女人哭,即使为了我,也不行,男人要把事业和梦想放在第一位。

    2025年3月16日
  • 去罗马的路只有一条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善待它,就能成为阳光或氧气滋润自己,让心沉下来、慢下来、静下来,令自己保有一颗恒心,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去坚持做一件事。

    2024年4月8日
  • 每一个日子,都有不进则退的影子

      去年年初生孩子的时候,记得当时买个进口纸尿裤找个靠谱电商都难,找到靠谱电商春节不发货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自己跑超市买。今年生孩子的时候,满世界都是纸尿裤,上午下订单下午就能到。

    2024年11月24日
  • 心灵一直维持青春励志文章

    心灵一直维持青春励志文章   偶然学生出错,我的批驳兴许只点到为此。由于想着青春是能够不靠谱的。或者,热忱激动,为所欲为,才叫青春,才暮气沉沉,叫人爱慕。等老了回想,必定会感到丰盛…

    2022年11月22日
  • 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苟且

      因为要参加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周末,学校请来了特级老师李老师给我们这些参赛的老师说说课。

    2024年4月11日
  • 每一个耀眼的将来,都需要努力的现在

      洋子在成为一名自由编剧前,曾在大城市里兢兢业业地工作过三年,一步一步从小职员升到了公司中层,然而她在事业高峰期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她决定辞职,然后和朋友一起创业,开辟另一块疆土。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