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是以什么定输赢

    1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提到对一夜情的看法:作为疏导情欲的一种方式固然惬意,但早上分别时就令人不快,“醒来一看,一个陌生女孩在身旁酣然大睡,房间里一股酒味,床灯、窗帘都是情人旅馆特有的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东西”,然后女孩醒来,“窸窸窣窣到处摸内衣内裤,一边对着镜子涂口红粘眼睫毛,一边抱怨头疼、化妆化不好……这些都令人产生自我厌恶和幻灭之感。”所以,“和素不相识的女孩睡觉,睡再多也是徒劳无益,只落得疲惫不堪,自我生厌。”

  

  

  1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提到对一夜情的看法:作为疏导情欲的一种方式固然惬意,但早上分别时就令人不快,“醒来一看,一个陌生女孩在身旁酣然大睡,房间里一股酒味,床灯、窗帘都是情人旅馆特有的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东西”,然后女孩醒来,“窸窸窣窣到处摸内衣内裤,一边对着镜子涂口红粘眼睫毛,一边抱怨头疼、化妆化不好……这些都令人产生自俺厌恶和幻灭之感。”所以,“和素不相识的女孩睡觉,睡再多也是徒劳无益,只落得疲惫不堪,自俺生厌。”

  ——这些话是书里的男主渡边说的。

  而同样是渡边,在与关系亲密的女主直子“睡了”后,体验到的却是“从未感受过的亲密而温馨的心情”,在直子消失后,他觉得“心里失落了什么,又没有东西填补,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空洞被弃置不理,身体轻得异乎寻常”。直至十八年后,仍然“死命抓住已经模糊的记忆残片”“只要有时间,总会忆起她的面容”。

  这就是肉欲之爱和精神之爱的差别吧。前者是快餐式的发泄,而后者会绵延于心。前者结束后只落得疲惫和幻灭感,后者却留有历久弥新的余味。

  2

  好东西,总该是有余味的。

  过去人们形容好音乐,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至高的赞誉,虽浮夸,却道出了音乐的魅力与魔力。相反,若是有什么音乐,听时觉得婉转悠扬,但听过留不下任何余味,甚至使人厌倦,那就显然不够好。

  品酒也是。衡量葡萄酒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便是余味。“余味悠长”是任何一款好酒的必备特点,越是顶级卓越的酒,余味便越细腻、圆润、悠长。关于这个“悠长”,西方人还制定了明确标准,和俺们对音乐“三日不绝”这种浪漫主义的夸大不同,认真的西方人认为,一口葡萄酒饮下之后,口腔中的味道若1秒内消失,这酒就不怎么样,若能持续2到3秒,便该是一款不错的酒,要是余味能达到45秒甚至一分钟以上,那就厉害了,一定是瓶精工细作的高品质佳酿。

  美食就更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说,好的食物,是能让您心灵得到慰藉的食物,而非“简单的口舌之欢”。仅仅满足口舌之欲,是食物的最低层次。真正的美食,在饱了口福和肠胃之后,还应该让内心得到某种慰藉,让您在酒足饭饱之后,看着满桌杯盘狼藉,不至于像一夜情结束后的早晨那样,产生厌恶和幻灭感。好的食物,必有余味,吃时痛快淋漓,肚子饱了,还意犹未尽。

  连制作美食的过程也是如此。现在人们用煤气烧菜,总觉得没有柴火锅烧出来的香,一个原因就是煤气关了,热量就停了,不像柴火和煤,火熄了,柴灰和煤灰还热着,这点慢悠悠的热度,恰能把食物蕴藏的美味烘出来。而微波炉就更差,一旦停转,连锅灶的热度都没有,所以出来的食物就更寡淡。

  别小看最后这点余温,事物的好坏往往就在这微妙的差别上,好一点就好很多,差一点就差很远。

  3

  说回感情。

  相恋时,男孩在甜蜜约会后送女孩回家,恋恋不舍分开,男孩走远了,女孩还站在原地不走,心被浓情包裹着,柔软地荡漾,那爱情的余味,妙不可言。或者,就算分手,两人也有一个恰当的收尾,没有疲倦、没有难堪、没有撕破脸,到若干年后,再想起对方,记忆里的画面还是美好的,心中的感受也是愉悦的,这多可贵。

  少年派说,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遗憾的是,俺们来不及好好道别。——好好道别,为的就是让感情最后留下一个好面貌,在曲终人散后,仍使人可以慢慢回味。否则,如果一段关系恶声恶气头破血流地结束,之前再美,也要大打折扣了。

  4

  “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这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说的。确实如此。一部电影,若不能给人感悟和回味,观众纵使从头笑到尾或哭到尾,也只是短暂的发泄,看过也便看过了,记不住,票房再高,也不能算赢。

  人生更是如此。好的人生未必多风光、多惊艳,也不是非要大风大浪或者顺风顺水,但总是要活出点自己的意思,要把独属自己的光芒绽放出来,从而经得起细致长久的品味,老了跟孙儿们讲讲,能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赞一句:嘿!真棒!——就算不跟别人讲,自己咂摸咂摸,也觉得别有一番意趣。不至于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回想起这六七十年,只觉得乏味。

  余味,是衡量一样东西好坏的重要标准。无论什么,如果真的好,就该在拥有之后,在经过之后,在结束之后,还有些美好留存,令人流连不舍,久不能忘。

  可惜现在这样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人们匆匆忙忙吃,匆匆忙忙爱,浮光掠影,急不可耐,没心思细品慢尝,这一口还没下肚,下一口已经迫不及待等在唇边,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粗莽之下,不但没心思创造值得品味的好东西,就算身边的好光景,也常常被辜负了。(

  作者简介:李月亮,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新书《愿您的生活,既有软肋又有盔甲》热卖中。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人生到底是以什么定输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201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8日 下午12:33
下一篇 2020年12月18日 下午3:32

相关推荐

  • 您以为您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到

          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您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尽自己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在累了烦了想…

    2020年11月1日
  • 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

    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   没有内心的宁静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而这种宁静是很难达到的,即使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或是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密不透风的史前森林、没有常住民的太平洋小…

    2022年7月14日
  • 耐心创造机会

          打工皇帝唐骏当年赴日留学颇有一番周折,虽然在考试成绩上是名列前茅,完全可以拿到出国的名额,但是因为他在校期间没有获得过一次三好学生,最后是榜上无名,校方的解释是出国留学…

    2020年10月11日
  • 俺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您一起喝咖啡

    3年前,麦子的一篇《俺花了18年才和您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多少共鸣,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一代人的真实写照。然而,3年过去,俺恍然发…

    2020年9月26日
  • 成功,从拒绝别人的宣判开始

        16岁那年,他看了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那些具有强烈画面感的镜头,以及让人心动的故事情节,唤起了他内心全部的热情,从此他对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立志要从事电影事业,所以高考前,他对父亲说:“爸,我想考北京电影学院。”他的父亲是一位着名作家,平时对他要求极严格,听儿子这么一说,便说道:“考电影学院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别想什么是什么!”   虽然表面上否定了儿子,但他还是尊重儿子的意愿。他想试试儿子是不是搞电影那块料,第二天就从单位请了一位年轻的女导演到家里来,想为儿子把把关,看儿子能不能吃电影这碗饭。儿子放学后,发现家里来了个女孩儿,父亲对他说:“这是我们单位新来的导演,让她看看你适不适合做影视。”那位女导演看了看他,说:“你给我演一个小品吧!”他满脸通红,怯怯地问:“小品是什么啊?我没演过啊。”女导演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就说:“那你随便给我演点东西吧。”从没在别人面前表演过的他,羞涩地低下了头。见此情形,女导演就笑着说:“做导演是吃开口饭的,我看你这性格,好像不适合做这个。”女导演的一句话,宣判了他的前途,他的父亲也因而认为他不是从事电影那块料,便不让他考北京电影学院了。   那一年,遵照父亲的愿望,他考入了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以后,他被分到国防科工委,成为一名翻译,有了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   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梦想,他在默默地做着准备,等待机遇。   1994年的冬天,他偶然经过北京电影学院,就走进去转了转,他在墙上看到一张破旧的招生简章,他的电影梦再次燃烧起来了,他连忙跑回家,对父亲说:“爸,我要考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父亲一听就急了,说:“你的工作是多少人羡慕的,哪能说扔就扔了呢!”但他这回没有听从父亲的话,他发了疯似的学起了电影专业知识,并参加了考试。1995年1月7日,是电影学院放榜的日子,他去看结果,终于在录取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1997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组,做了一段时间打杂的工作,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副导演,在工作之余,他写了《寻枪》剧本,并打算亲自拍这部电影。从那以后,他开始筹拍这部电影,他想请着名演员姜文来演,但他一个小人物,跟姜文连话都说不上。他的朋友刘建立帮了他的忙,联系了姜文,姜文看过剧本,并和他见了面,最后答应出演。演员解决了,但更严重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他无数次去找人投资,但都因为没有名气而被拒绝了。后来,还是华谊的王中军看了他的剧本后,决定赌一把。就这样,他的处女作影片开拍了。《寻枪》公映后,立即在业界引起了轰动,他也因此一举成名。紧接着,他又拍了《可可西里》,再次震动了中国电影界。再后来,他的《南京!南京!》又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几个大奖。他就是陆川,一个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   他心中始终有个向上的梦想,要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辉煌人生。在遭到否定的判决之后,他没有接受这个判决结果,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让它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别人否定,被别人否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否定自己。陆川的成功,就是他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宣判的结果。敢于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宣判,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020年10月27日
  • 世上有人知道您牛过,俺算一个

      之前的文章《真正牛逼的,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使我们认识了“牛逼程浩”,一个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活不过五岁,没上过学但热爱读书,坚强乐观的年轻人,许多人被他的“牛逼”震撼和感动。不幸的是,几天前程浩去世了,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牛逼下去。

    2020年11月25日
  •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世界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刚出生时,身体严重畸形,只有一只矿泉水瓶大。他生下来后,医生看着他罕见微小的样子,断定他不会活过当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矿泉水瓶”男孩儿却活了下来,并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照料下一天天成长起来。如今的他,不仅让当年一再为他的生命设限的医生张口结舌,还成功地养活了自己,而且在精神方面已经变得无比强悍。更让世人称奇的是,这个至今“身高”还不到1米的演讲天才,他受到过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接见,并且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同台演讲过。在他不平凡的成长历程中,他的业余生活十分丰富,他不但喜欢驾车、钓鱼、看球赛,还做过残疾人游泳、跳水、橄榄球、乒乓球教练……

    2020年11月28日
  • 如果错过了花,可能会收获雨

        美国的一家喷绘公司一段时间生意出乎意料地冷落,而且一下子还很难看到复苏的希望。因而,老板佩拉索非常沮丧,回到家,想调适一下心情,细细地打理自家的草坪。不料那年偏偏又是历史上罕见的干旱,绿草因为缺水、高温,都变得枯黄,满园凋零更糟糕了他的心情。

    2020年12月5日
  • 如何实现梦想

    大多数人距离他们的目标只缺少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正确的决定就是下决心——对自己说:“我决定展开行动,追求目标。”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一个决心达到目…

    2020年11月6日
  • 那些苦要少吃一个,就没今天的俺

        有些力量足以支撑我们,踏平一切坎坷,正如吴亦凡所说:“那些苦要少吃一个,就没今天的我。”

    202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