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

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

  没有内心的宁静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而这种宁静是很难达到的,即使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或是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密不透风的史前森林、没有常住民的太平洋小岛,如果你胸中还是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那么还是会感觉心累。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呢?如下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尝试。

  立即行动。

  很多时候,人们心里感觉不安、焦躁,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的想法,装了太多的计划,装了太多别人或者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你感觉这些想法、计划、任务太多太多,不可能一一实现,而你又无法不去想它们。这时,如果你能立即行动,这种焦躁不安感就会迅速缓解甚至消失。想给某人发个信息、打个电话,想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想去西藏,想写本书,想换个工作,想找个人结婚,想回家看看父母,想读研,想留学,其实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人们总是喜欢说“等我有时间的时候……”其实你现在就有时间,只是你宁可在心中装着,让这些想法发酵膨胀,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脑中始终就像飓风来临时的大海。如果你有某个想法,马上去做,即使做过之后发现感觉也不过如此。你尝过,你试过,你就无怨无悔了。如果什么都要等到退休了再去做,可能永远都做不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不仅孝敬父母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不马上做、立即做,即使你活到200岁,你都可能死不瞑目,因为你心中总是有很多事情没去做。你要知道,早做永远比迟做好,“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海恩不是也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正时间偏好”,当下的快乐要比将来的快乐有价值吗?

  孔子曾对冉有说“闻斯行之”,意思是“听到就马上去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想到就马上去做。《庄子·齐物论》里的猴子都知道早上四个橡实、晚上三个,比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要好,因为时间拖得越久不确性因素越多,难道理性的我们竟然不如猴子?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赶快行动吧。

  与书为友。

  内心不宁静,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定见,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你整天在QQ上和别人谈些“你中午吃了什么菜”之类的废话或者在微博上评这个论那个,但是说的话没任何意义,不解决任何问题,最后感觉又浪费了一天,导致心里充满悔恨,更加不安。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你不能只与电脑为友,与手机为友,与互联网、微博、QQ为友,而要“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或者说与书为友,正如雨果所说“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学会和书本交朋友,因为它永远不会把你的心事告诉别人,替你保守秘密,帮你条分缕析,给你指点迷津,它不会怂恿你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你大声说“go,go,go”,然后等着看你的笑话。它会说出最幽默风趣的话逗你笑,而不是传抄网上那些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几个段子;它会让你足不出户就见识澳大利亚神秘的艾尔斯巨石,让你不坐时光飞船就遍知万物的起源,让你知道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够幸福的;它会毫无保留地把作者的经验、阅历、教训、糗事和盘托出,让你顿感相见恨晚、二见如故。书会陪你说话,逗你开心,解答你的疑难,消解你的困惑,丰富你的知识,慰藉你的心灵。而当你不想理它时,你完全可以将其扔到一边,而不会担心“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学会以书为友,会让你变成仁者智者勇者,永远不忧不惑不惧,将一切让你心神不宁的东西驱散无形。

  停止自责。

  生活、工作的压力已经很大,领导、主管、上级、老婆或老公的求全责备或许更让你痛不欲生,即使真的是你的错误,你也不要太过自责。要记住,“尽人事,听天命”,“为事在人,成事在天”。诸葛亮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得慷慨激昂、惊天动地,但他同时还把“成败利钝,非能逆睹”说得缠绵悱恻、婉转凄凉,不给自己太多压力。即使真的你错了,也只需作事实判断而不要作价值判断,只需作定量分析而不要作定性分析,记住你只是在一件事情上错了,一个环节上错了,一个细节上错了,而不能因此就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一无长物;也不要把别人的批评太当回事,社会、制度、家庭、工作环境等可能是导致你犯错的客观原因,只是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即可,不要耿耿于怀,更不要因此而全盘否定自己。

  时常静思。

  老祖宗告诉我们“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此处的“过”可以做另外一种解释,即静思自己的“过往”,而不是紧盯自己的“过错”,要从自己的“过往”中找寻成就感,想想自己干了什么,看了什么,读了什么,日子是怎么过的,这样就不会发出“蹉跎岁月”之类的感慨,因为很多事情很微小、琐碎,静思会让你觉得确实没有浑浑噩噩、混世度日。静思,并不是让你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而是让你静静地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些什么事,还要做哪些事,还有一些事情做到什么阶段了,完成这些事情还需要做哪些后续工作,哪些事情是非常紧急的,必须抢做快做,哪些事情可以稍微缓一缓,一些难点怎么解决和处理,以便理出个头绪,分出个轻重缓急。当你心中对你已做、正做、将做的事情,对昨天今天明天,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和认识时,你的内心就宁静了。

  懂得分享。

  有时内心不宁静,是因为有太多东西没有释怀,没有表达,没有显露,没有使用,所以要懂得与人分享,分享你的`经验、你的智慧、你的体会,充分展示你的才华、善良、慷慨和大方。当人向你求助、求教的时候,不要吝惜,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只有使用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不要把你的书房紧锁,还要加上一个“书不外借”的横幅;不要把你的心门紧闭,将真诚求教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不要把你的钱袋紧扣,让别人失望而去。你的知识、经验和财富,就像是奶牛的奶,如果只储不挤,或许就没有奶了。当你把你的知识传给别人,你就多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当你把你的金钱借给别人,世界上就少了一张愁眉紧锁的脸。这些都会让你的内心因为满足而安宁。学会分享,懂得分享,比天天求神拜佛、念经祷告更会让你内心宁静,因为你的慷慨而让别人得到帮助,这是最虔诚的修行,是最美丽的祭坛。

  当然,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最重要的一点是减少欲望。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这当然是至理名言,但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据此笔者建议大家,不要对“内心宁静”太过奢求,先做到上述五点试试。

励志文案-www.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14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上午5:43
下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上午11:40

相关推荐

  • 俺们失败,只是因为俺们不再坚持

          最让人丧气的是功败垂成的事。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努力,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就在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天塌了下来。遭到了这样的挫折,谁都会灰心丧气,当初实在是花了太大的心血…

    2020年11月2日
  • 您不是没有时间,您只是不想去行动

        1  前些天和朋友见面,看到他还是过去那副老样子,我就问他:“你半年前不是嚷嚷着要坚持锻炼身体,还到健身房办了年卡吗,怎么过去这么久了,你还是没瘦下来?”

    2020年3月28日
  • 最怕您放弃努力,还觉得理所当然

        1  跟一个姑娘聊天,她抱怨起收入太少,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单身的时候尚好,一谈婚论嫁顿显窘迫,双方父母合力付了全款,小两口却得承担装修和添置家具的支出。

    2020年9月25日
  • 不要着急,有些人就是大器晚成

      在上篇文章中,想必大家都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从小丑到大的悲伤历程,其实,要只是这样也还好,只要两耳不闻窗前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学霸,也可以光芒万丈,吸引万千目光。

    2020年9月26日
  • 您所过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

        保安的故事听过很多,但这一个,还是让人很动容,因为,他不是新闻上的,而是居住在我身边。

    2020年12月13日
  • 南方周末2015新年献词

      《你对美好的向往关乎国家的方向》  光阴之箭已经穿越年轮,抵达2015。

    2020年12月8日
  • 二十多岁,到底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1  有读者发来大段留言,讲述他二十四岁的样子。  他说,他曾熟读马化腾、柳传志、俞敏洪、马云等企业家的创业史,幻想自己也可以从渺小的山谷攀爬到顶峰一览众山之小,从白手起家到身家万亿,从籍籍无名到人中之龙……为此,他有半年的时间都在准备创业。

    2020年9月27日
  • 其实没有以后

        曾有朋友和我说过,不谈以后。因为“以后”是由每一个“现在”组成的:如果现在都不能做好,又何来得以后,所以想做的事,都要趁早不要留到以后。

    2020年12月1日
  • 您的努力是为了让您的选择更正确

        人生就是一张试卷,上面有很多选择题,怎么选择全凭你自己。纵使人生的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选择的时候也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日后少一点后悔,也算不负此生。唯有这样,你才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因为你想用行动去证明: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2020年12月13日
  • 俺们差的不只是那一点运气

        读书的时候,一天颖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小宛,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觉得就差一点努力便能成功,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才有把握真正成功。”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