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以为您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到

  
  
  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您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尽自己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在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告诫自己:您以为您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1、即便人生是长跑,您也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
  
  过去老听人说这句,人生是长跑,不在一时一刻的输赢。很久以前俺以为这个看法挺客观,是啊,那么多对手,不一定哪时哪刻谁在您前头,赢到最后的才算赢。
  
  现在俺觉得,这句话也有很大问题。
  
  人生的过程尽管充满了竞争,但是其目的绝对不是竞争。俺们辛苦地学习、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最终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超过别人多少,而是应当为了达成自己心中对自俺实现的要求。这活儿您喜欢做,愿意做,那就多花时间和精力,砸多少都值得,最后迎来多少收获,自己心中有秤;这事儿您不那么喜欢,斟酌其重要程度,投相应精力时间,最后做成多少成绩,也是因果使然,完全不必和他人比较。
  
  人有优劣之分,不必为自己比谁人在那件事情上强出半头觉得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差人半步就无地自容。管好自己即可。人的精力何其有限,天资差异何其大,若能舍弃细枝末节,抓住极关键的几点,已是难能;要是能除却争竞的心态,只是平心静气运用天资和相应的勤奋去处理,才是可贵。
  
  很多时候,大家怨天尤人,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您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
  
  2、no pay, no gain
  
  在俺目前还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中,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普通人对于“捷径”的追求,实在是让俺难以苟同。
  
  从逃票、插队这种占小便宜的,到不愿起早挂号又嫌医院号难挂的,从永远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到古玩市场期待捡漏的,诸此种种,说白了都是在以小博大,甚至是不劳而获。
  
  俺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情形,俺们付出的辛劳成本和获得的实质性的收益都是密切相关的(注意俺说的是实质性的收益,靠威胁导师要自杀最后混个学位那种不算)。也许两者的比例有差异,但这更多是因为俺们处于利益链条的不同等级。当俺们都还在极低的等级时,就开始幻想付出极少的成本去获得极大的收益,这确实是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十二岁的时候,俺希望找一个工作能够让俺在三十岁之前赚够足够花的钱,然后三十岁退休,之后每天花钱玩儿。念了几年中学俺就明白这个愿望是多么傻X了。到了现在,俺认为找到一件俺喜欢的工作,一直在这件工作上倾注心血,直到俺和工作之间有一方不再需要另一方为止,这是极其幸福的事情,中间换来的必要的钱财和名誉,只是附属品,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和您的兴趣和时间无法兼顾。(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反过来讲,一个小孩儿上来就想找一个轻松、赚钱、受尊重、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轻松一辈子,这其实也非常扯淡。
  
  很简单,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颠扑不破的真理,至少在俺这里是。
  
  3、群体和自俺的认同
  
  这个事情早也想说,俺的中学是陕西省中学中每年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最多的,时不时蹦出个状元。俺在中学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这种数据觉得自俺膨胀,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成员,所以特别牛,看其他学校学生都感觉高人一头。
  
  上了大学俺立马明白,自己中学那状态简直如小丑一般。
  
  俺必须承认群体和群体相比,是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决定一个群体优劣的根源还是个体。一个大学之所以出色,是因为有大师或者曾经有大师,假设一个名牌大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再出大师,不再出翘楚,那所谓名牌实已外强中干,甚至只是被后人当做资本炫耀和招摇。
  
  俺们总是习惯用所在的相对优秀的群体来标记自己,仿佛算是某种认同,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的单位,好像有了这种群体的认同自己就变得很安全,很有质量保障,好像只要是这个群体出去的,俺就一定是素质过硬业务精熟。其实,因果倒置了。您最初能跻身这一群体,是因为最初您努力了,提高了,在阶段转换的时候才能跳入相对优秀的群体,如果进来之后就放纵就开始颓废,即便被打上标签也只是残次品了。
  
  对于那些始终努力人们,俺很尊敬他们。俺想这些人不会在乎自己被扣上了什么标签,而只是在乎自己的努力。只要没停下,就一定会继续做大做强自己。如果有一天,现在的群体已经容纳不下自己,已经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没关系,他们会进入新的更加优秀的群体中去。
  
  这些人,不看重群体的认同,只需要认同自己的努力。
  
  4、没人是屌丝,就要做精英
  
  最开始的时候,俺和很多协和八年制的学生一样,不喜欢学校培养计划中说要把俺们培养成精英的提法,觉得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太不一致了,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中庸的地方,旗帜鲜明地喊出精英很容易遭人嫉恨和攻击,枪打出头鸟嘛。很长一段时间内,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直到近期屌丝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争着说自己是屌丝,俺觉得反而需要提一提精英这俩字了。
  
  一个人,不管他聪明程度有多少,只要是足够踏实和努力,把本职的工作踏实做到自己能做的极致,在俺看来那就算是精英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拉面师傅、做馍馍的老汉,他们喜爱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到最好,他们就是精英。从这种意义上说,没人应该是屌丝。也许您会说这是大家的玩笑话,心里还是要努力的。俺也希望是这样的。俺惧怕的是,大家相互影响您说自己屌丝他说自己无能俺说自己二,最后全是给懈怠给混找理由,好像因为有什么先天不足,所以萎靡一点就很有道理一样。
  
  这个真心是扯淡。大胆吼一句,俺要把手里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很困难吗?会觉得很假很装逼吗?
  
  俺不会,俺就是要尽俺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如果这是精英的表现,那俺就要做精英!
  
  最后,用一句长久以来俺非常喜欢但不知道出自哪里的话来结尾,每次俺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看见这句话,总能再挺个一年半载的:
  
  曾经俺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俺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与诸位共勉。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以为您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09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1日 下午1:49
下一篇 2020年11月1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 欣赏自己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需要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无论别人怎么看你,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好多时候,你没有必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那样做只会让你徒增压力。

    2020年10月28日
  • 俺们应该改变自己

      我们应该改变自己吗?看完后你就会有答案。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2020年9月26日
  • 上帝只是随手那么一指

        十年了,我身边一位曾经最不喜欢李宇春的朋友——“什么呀,不男不女的”,也开始认同她的存在,夸她有“大牌明星的气象”。

    2020年12月15日
  • 南方周末2010新年献词

      《这是你所拥有的时间,这是你能决定的生活》    新世纪已经过去十年了,我们并不想神话什么数字,我们要说的是,时间里包含着一些东西。

    2020年9月27日
  • 您愿不愿意奖励平凡

      每一个来剑桥面试的本科生,都有一点不愿意平凡的冲动。  我理解,现在看着满院子的来面试的年轻人,看看自己本科的最后一年,也很知足了。

    2020年11月27日
  • 周鸿祎:天赋是在痛苦坚持中积累出来的

      只要你在一些方面做得好,可能就会有人说你在这方面有天赋。当你听到这样的话时,千万不要当真,因为这很可能是他们在逃避,不愿意正视自己不努力的现实。如果说有天赋,那只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痛苦,不断尝试失败,不断学习从而培养起来的。

    2020年11月19日
  • 励志文章: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辍,每月都有相关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一次,央视崔永元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说:“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百年人生的智慧,更是对人们的忠告!

    2020年9月27日
  • 最清晰的脚印,踩在最泥泞的路上

        能够落在地上的绝非是眼泪,而是我们一步一个的脚印。  换了一份工作,是一家外企,听到新同事们用英语直接交流,我好生羡慕,却也无可奈何,尤其对我这样一个英语底子薄弱的人来说,短时间内提升英语,似乎太难了。

    2020年9月26日
  • 人生是一次长跑,暂时的落后和领先都不算什么

    在上次的日记中提到,看看您当初最牛逼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今日在什么地方。今日最牛逼的又是哪些同学。引起大家很多讨论,但豆友们大多比较年轻,工作时间并不长,所以未必能看到很大的变化…

    2020年11月26日
  •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想做什么更重要

      小李对自己当前的现状很不满意,他去拜访自己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够给他指点。他向老师说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其实就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