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游轮出门的第三天早晨,有一位女朋友微微皱着眉头说:“俺昨晚上没睡好,总是在想事情……虽然知道于事无补,但总是不由自主,怕有些事情没有被处理好。”
俺说:“您知道自己的焦虑于事无补对吗?”
她点点头,但依然眉头紧锁。
旁边的几个人开始讨论如何放松身心,深呼吸,做瑜伽等等,说这样可以纾解焦虑……可见,俺们多多少少都有焦虑的经历,或者,正在焦虑着。
缓解焦虑的方法俺听说过很多个,效果如何,因人而已。
俺想说的是,最根本的是,俺们应该破除对焦虑的误解,让自己从心底从容起来。
焦虑,是一种情绪,在俺们中已经非常常见了。
后来俺接触过一些年轻的孩子,他们跟俺情况相似,从大学时代甚至高中时代就开始因为想法多、个性强而产生焦虑情绪,无法排解,各种纠结痛苦。这其中当然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但也有真实的因素,找不到排解方法的许多人,可能就会跟朋友各种玩,或者谈一场原本没有多么渴望的恋爱,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甩掉焦虑,但有一些,结果并不好。
要么是虚度时光,要么是为情所伤,所以比俺年纪小的人来问类似问题的时候,俺一般都说:找到您的兴趣爱好,然后从最基础做起来,当您真正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您就不会被焦虑裹挟了。
最微小的事情,只要开始了,就是进步;而仅存于想法中时,那仅仅是情绪。
前者可以成为努力,而后者,不过是焦虑。
俺自己有过非常焦虑的状态。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俺工作压力大,总是觉得责任重大,太多事情需要俺处理,或者说,非俺处理不可。
一开始干劲满满,动力十足,仿佛可以变成一个陀螺,不停地旋转也没问题;
渐渐地,动力减弱,但身心很被动地持续紧张,所以尽管效率已经开始降低,整个人的状态还在保持“满负荷”的标准;
到后来,俺觉得俺只是在用焦虑假装自己很努力,以此满足内心对自己的苛求——俺一定要做到最完美,俺一定要做到最好……那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
您明明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动力已经达不到百分百的状态,您的脑子还在不停地转着,一二三四五,不管是否能力所能及,全都要不停地想来想去,结果呢?
结果全都是痛苦。
当时俺在做周报,每周四签版。
本来呢,签版日结束后,俺们有一两天时间工作是不太紧张的,至少周末可以放松一下吧?
但焦虑状态的俺,不是这样的。
俺在最后一个版面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开始,就会非常焦虑:下期的选题在哪里?俺还能找到这么好的专访对象吗?采访对象会配合俺做出好的访问吗……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请自来,不得安宁。
您知道于事无补,可是您却停不下来。为什么?
因为您想对您自己和全世界表明:俺真的很努力啊!
俺们有很多人,是在把焦虑当做是努力。
以为自己越焦虑,越忙碌,就是越努力,越成功。
而实际上,这真的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您仔细看一看,俺们周围的人总是擅长焦虑,或者擅长着急,却并不是擅长真正认真、努力地做事情。
哪怕是规划时间这件小事,很多人都做得并不好,到最后急匆匆忙叨叨应付了事,结果能好到哪里去?
那天打顺风车,遇到一位有留学背景的白领,同俺聊起曾经被刷屏的那个生了四五个孩子还在不停读书进修的日本女性,他由衷地感慨了一句:“除了其他客观条件,她应该有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得好——时间规划。”
时间规划得好,利用得好,俺们可以多做、做好好多事情,这真的不容小觑。
俺们总是看起来急慌慌的,上车要抢座位,吃饭要不停地催促,不管做什么都恨不得自己是第一个,有人说是以前穷怕了,可是丰衣足食了这么多年还改不了,只能说是焦虑情绪深埋心底,总是被忽视。
俺们中国人向来讲究“老黄牛精神”,但您一定也听说过“老牛拉破车”,当一个人疲惫不堪、精神不济、超负荷运转的时候,能做的事情其实微乎其微,更多的只是在以焦虑情绪来假装在努力而已,而最后的结果若是不尽如人意,焦虑情绪就会更加重,简直是个恶性循环。
当您觉得一件事情离开自己就无法运转的时候,就意味着,您出问题了。
这是俺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观点,也是给俺触动很深的一句话。
因为当时俺已经走火入魔,觉得好多事情离开俺都无法推进,所以虽然很疲惫俺却仍然给自己揽了很多事情,当俺无法完成得很好的时候,俺就用紧锁眉头、长吁短叹来麻痹自己,让自己相信:俺已经很努力了,俺已经尽力了,结果这样俺也没办法啊……
这真的是一种自俺麻痹。
甚至是在演戏给别人看。
俺们明明可以做到更好的,前提是,俺们要放下焦虑。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焦虑并不代表您努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