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您的长处是什么吗?

    我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长处的,这个过程我用了七年。  自从我开始写关于职场上的一些心得分享,就收到了很多人写来的邮件,和我倾诉工作里遇到的困难,其实我哪里有什么经验,比起同龄人来说,我是非常典型的晚熟派,甚至曾经有一个阶段我生活得很灰暗,拥有极其强大的负能量。

  

  

  俺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长处的,这个过程俺用了七年。

  自从俺开始写关于职场上的一些心得分享,就收到了很多人写来的邮件,和俺倾诉工作里遇到的困难,其实俺哪里有什么经验,比起同龄人来说,俺是非常典型的晚熟派,甚至曾经有一个阶段俺生活得很灰暗,拥有极其强大的负能量。

  俺在大学时代并不是一个特别能出风头的人,更多的时候俺喜欢钻进自己的小世界里去,大学期间最喜欢的是画画、听广播以及写字,这三点看似大相径庭,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需要直面和人打交道。

  俺在学校组织的社团就是关于画漫画的,那时候自己有点投稿经验,所以当时召集新人加入社团,办活动,画海报,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而且忙的不亦乐乎,但是举办社团活动您总要有主题才行吧?俺就硬着头皮去上台做老师,假模假式的给大家分享俺过去的一些经验。

  俺记得第一次活动那天来了三四十人,俺站在自习室的讲台上,貌似平静地说话,但是俺的小腿其实一直在不由自主的颤抖。虽然不是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发言,但是俺第一次意识到,俺其实很害怕面对别人,俺更害怕被围观,被注视……

  俺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但是梦想却是成为一名漫画家,因为俺喜欢的北条司、成天美名子都是服装设计专业出身,俺悲惨的漫画投稿历史从初中就开始,一直到大学也没能发表过一个故事,俺将这些归结为没有时间创作,完全忽视自己水平、技术、画工、创意等诸多平庸的根本。

  俺的投稿历史在大一就创下了一个开门红,发表了一个四页的小故事,让俺连续三个月跑书店去查杂志,也因此才知道杂志都是提前三个月做好的,买到有俺作品的那期杂志之后兴奋幸福得半个月都睡不好觉,之后参加一个小杂志的比赛意外的获奖更是让俺信心大增,但随之就又进入了屡投不进泥牛入海的状态。

  后来因为社团活动的壮大,院报的主编找到了俺,让俺开一个漫画专栏,俺也算是梦想小小实现一把,还在当地的报纸上冒充小朋友去投稿,获得了一点点发表后的虚荣。

  俺的文字功底还好,高中时代一直都是班上作文范文的代表,偶尔投稿发表个文字啥的也还可以,唯一的问题是,俺只能写自己的故事,不太会编。不过大学时候一心都扑在漫画上根本没去细心打理过这些。

  广播情结是从小就有的,只是大学的时候开始泛滥,头脑一热还去了学校广播站,后来阴差阳错的去了当地的电台做了几期嘉宾,一毛钱没有还要自搭车费,但是自己依旧玩的不亦乐乎,大三那年还回老家参加了一个电台主持人选拔,蝉联过四周的冠军。

  所有这些都还算是让自己开心、娱乐、丰富的爱好,都在毕业之后土崩瓦解,差一点就灰飞烟灭。

  俺其实并不爱俺自己的专业,俺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和俺当初一样,读的专业其实自己并不那么喜欢,也可能是因为俺觉得自己有很多的爱好,所以就没有好好钻研本专业。

  毕业的第一年,俺为了对得起自己四年所学,真的去找了服装设计工作去上班,但是在经历了枯燥的设计、重复的流程和抄袭严重的市场打击之后,决定彻底放弃自己所学,那个时候俺把转行这件事看的太简单了。

  俺总以为俺有这么多爱好,总能找到一个适合俺自己长处的工作。

  可谁知,这一寻找就是七年。

  七年里俺从原来的设计师变成了杂志编辑、图书策划、广告人、公关公司执行、期间为了生计还兼职做过电视栏目编导、小说连载作者、配音演员、话剧演员、电视剧编剧、插图师。

  那时候为了努力赚钱、为了缴房租、为了还外债,为了让自己可以过得更好一些,俺在不断接各种兼职的过程里拓宽了自己的爱好,俺就好像一枚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不停地奔跑,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每次都很害怕被行业、被工作所抛弃,俺不断对自己催眠说:技多不压身,只要有机会您为什么不去试试?只要有人肯给您机会,您为什么不去挑战自己看看?您不去做,您怎么就知道您不行呢?

  俺的自信坍塌来自于毕业四年后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那是毕业很久以来的唯一一次俺参加过的聚会,至今想起来俺都觉得深恶痛绝。

  那次聚会的理由是俺最好的朋友结婚,她好心的专门把早年同一届的朋友放到了一桌,于是那一晚上俺都如坐针毡,昔日同学见面不可避免的会问起,现在干的怎么样?一个月开多少钱?买房了么?巴拉巴拉。

  当时那一堆人里有毕业之后转行做了室内设计的,薪水过万;有结婚后在北京买房的,即便是家里借钱出的首付也算是有个可以安身的家,有职业发展不错步步升迁的,有未来明确打算自己开公司的,和他们比起来,俺似乎还是大学时代那个看什么都感兴趣,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世界的毛头小子,拿着每个月三千出头的工资,做傻小子闯世界的美梦。

  不论是从财力收入还是未来规划,抑或是人生目标,他们都给俺做了一个最好的表率,那一晚上俺觉得自己又羞愧又自卑。

  因为俺第一次意识到,这几年其实俺都一直在忙碌,却不知道为什么忙,俺也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就是有一份工作打工饿不死就可以,俺有大量的兼职机会,但是不论是合作时间还是最后的收入都极其的不稳定,俺一直以为俺要活得不像他们那么落入俗套,却最后才发现其实最可笑的是自己……

  人人都说您有才情,合作过的人都说您态度不错、合作愉快,但是您怎么知道那不是因为您是新人,因为您价格便宜呢?

  俺以为自己摊开了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却发现自己的耐心太少,每一项其实都是浅尝辄止,您看似名头繁多,却在哪个领域都不过是一个新手而已。

  俺第一次困于自己的爱好找不到方向。

  接下来的两年俺逐渐淡化了自己兼职的范围,放弃了电视领域、放弃了剧社、放弃了写小说,兼职逐渐集中在了人物专访上,在娱乐圈试水了一把之后就跨入了广告公司,之后辗转来到了现在的企业。

  31岁,还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不知道未来自己适合走那条路。

  全身上下所谓的长处,逐渐从杂乱无章,渐渐变得只剩下可以写点东西,有过几个行业的经验而已。

  之后俺开始思索,俺自己想突出的是什么?

  一个人可以爱好广泛,但是肯定不可能百花齐放,俺不是天才也不是神童,肯定做不到又会写字、又会画画,又能演戏,又能拍电视,俺就是一个特别笨的俗人,老天给了俺很好的机会让俺接触那么多的领域和行业,其实就是希望安抚俺这颗驿动的心,让俺自己告诉自己,其实那些不适合您。

  俺还是希望可以做一个能够有专注力,有一项专长的人,可能俺前面浪费的时间花费了太多,导致俺已经没有机会可以做一个专才,那么就努力在自己看似全面的这些爱好里面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长项,并且集中力量打造它!

  俺第一个下手的是文字。俺觉得它是俺目前可以把握以及可以提高的东西,俺把过去书架上的小说、散文、安妮宝贝、张爱玲统统丢掉了,开始买杂志、人物传记、关注心灵成长的图书、心理学、城市图书等等。

  俺打破了原有的阅读范畴,开始涉猎大部分以前俺看不上眼的东西。每个月读15本杂志、4本书,看到不错的题目、稿件、策划就标注出来。俺之前从来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但是开始学着去写总结、归纳一本书里您觉得最大的看点,一个好的杂志选题策划里自己觉得最成功的地方。

  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始提升自己的采访水平,从三流小报写到二线杂志,最后进了一线杂志,每次做人物专访,需要看1个小时的视频采访资料,七万字左右的文字资料,全面了解和解析这个人物之后,再逐渐列出主线与关键词,绕开之前提及最多的问题,有重心和侧重点的去圈出本次采访的几个重点。

  很多事情其实都不难,最怕的是您不用心。

  当您用心深入去做的时候,您会发现您可以悟出很多的门道,比如采访的时候应该如何切入,如何采用迂回战术,如何让对方放松警惕,如何平层对话,如何武装自己建立防御。

  这些都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得到了提升。

  除此之外俺做了一个自俺梳理,给自己列出了自己目前最应该面临解决的问题。

  坦白说,进入这家企业的前三年,俺面临的问题都不是所谓的“职业定位”,也不是玄乎其玄的“职场规划”,您规划有用么?您希望三年做到总经理,您的能力、水平、机会都是可预料的么?三年前如果您和俺提定位和规划这俩词,俺会把刚刚那句话甩在您脸上。

  那时候俺面临最多的是如何适应变化去生存。

  三年里俺换了三任领导,不同的领导都有各自的做事风格和定位。

  每一任领导的离开或者调任,都意味着您要立刻转换自己的频道,从新做梳理和观察。

  俺也曾经差点被当做炮灰开除,俺也曾经疲于奔命和应付。

  “活下来”是俺当时要面临的最大的考验,快速的适应能力,是这三年以来的变化给予俺的最好的教导。俺当时梳理完自己面临的困难和局面之后,“强调执行力”是俺当时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

  俺要做一个有冲劲、有热情、办事靠谱的人!这个信条是俺在第一次遭遇领导变革中就定下的!(www.lizhijuzi.cn)因为人人都需要这样的员工!

  好的心态,不推诿的态度,良好的办事效率,这些事情其实需要的是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更大的内心空间,为此俺参加了一系列关于自俺提升的培训。

  或许很多人觉得那是类似打鸡血喊口号的无用功,但是俺自己却在其中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因为那是那个时间段俺所急需的。

  所以后来遇到新的任务,俺总爱说,这事儿太好玩了,俺早就想接触看看!

  遇到新的变化,俺总爱说,这是好事儿,有变化才会催生动力!

  遇到困难俺喜欢对自己说,没事!别急,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心态的转变带来的是精神面貌的转变,俺使用了一些小技巧提醒自己保持工作状态,不但要保持而且要饱满。

  俺的小技巧就是领带。

  公司虽然要求上班时间穿正装,但是并不要求打领带。

  俺每次都会打上领带,在面对镜子打领带的过程里,俺会不断提示自己微笑,注意沟通细节,俺要提醒自己专业,克制情绪化的弱点。

  领带、皮鞋、腕表成了俺自俺约束的三个象征,这三个物件的存在不在于装饰而在与提醒俺自己,注意效率,注意态度,注意专业。

  三年,俺始终都以这种状态去面对,去不断经营自己的长处。

  俺一直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其实就是您留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这个标签综合您的一言一行,综合您了的外表、气质、穿着、谈吐、以及您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节。

  踏实、靠谱、执行力强,这是俺给自己树立的标签,敢于挑战、敢于应战,这是俺正在努力去达成的标签。

  因为您要做到这些,所以您才能有勇气和力量去学习、充电,补足短板。

  每次遇到新的任务,俺要逼迫自己说,好的!俺试试看!

  之后带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您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

  俺记得俺进公司才满一年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临时的新任务就是主持年会,很害怕面对舞台面对人群的俺,其实内心里非常忐忑,这份紧张最终因为临上台前的突发性过敏错过了主持而松了一口气。之前做话剧表演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那时候自己已经觉得当个跑龙套的,就已经无比紧张了,忽然变成舞台上的主角,这转变是无法调试的。

  为了克服自己登台前的紧张,俺托朋友关系找到了婚庆司仪的兼职,通过十几次的婚礼主持,来克服自己上台的紧张感。第二年的年会主持说不上得心应手,但是至少对于自己来说,那份害怕与畏惧已经减少了一半了。

  很多认识俺多年的老朋友,都会很诧异于俺这几年的改变,俺有时候也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变得太多了?俺放弃了画画、放弃了很多爱好,俺开始变得理性、有逻辑、懂克制,这些和早年那个天真烂漫、随心所欲的自己真的有点大相径庭,但是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改变么?

  世间没有舍,哪有得?您不放弃一些,又怎能得到一些?

  或许自然生长是最缓慢最舒服的方式,可是当您一旦懂得和领悟的时候,您必须要不断逼迫自己去改变、接纳和成长。

  俺用了七年的时间去寻找和放逐,用了四年的时间来提取、修正和改变,或许到现在俺也不敢说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至少俺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为之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俺人生里关于寻找标签的过程,或许俺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之前,但是俺并不后悔,虽然那七年寻找的过程里,俺也并没有快乐自由,但是至少它让俺最后安心得到,俺想如果没有当年的各种尝试,或许也不会有现在的俺。

  无论什么都是经历,您也会有属于您的经历,俺是一个喜欢总结的人,并且通过总结来反思自己,或许您也有自己总结和反思的方式,总之,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自己:向前、向上,永不止步!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知道您的长处是什么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3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下午9:26
下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下午11:01

相关推荐

  • 奔跑在路上

          在部队这些年,几乎每天都在奔跑,记不清跑了多少公里,也记不清在多少地方跑过,只有那年在云南为他跑的步还记得清清楚楚。    他叫潘永兴,是和俺交情极好的一个战友,俺去部…

    2020年10月17日
  • 优秀的人,凭什么要和您在一起?

        01  一直有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优秀的人总是不合群?”

    2020年9月26日
  •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明天就要离开家回北京了。没有参加朋友最后的聚餐,躺在卧室的床上看关于北漂的文章,听父母亲戚在客厅里的对话。

    2020年12月2日
  • 男人不可以不“成功”

          现在这个世界,处在一个推崇“成功”的时代。社会习惯地把人类分为两种:“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

    2020年9月27日
  • 励志文章:坚持与放弃

       人的一生,说到底,其实就是坚持与放弃的一生。能够在坚持与放弃里张弛有度,那是一种豁达潇洒的人生。

    2020年9月26日
  • 再努力一点,俺不想做一个自己都看不起的女人

        昨天一直在下雨,淅淅沥沥的,到处都是湿哒哒的。  下班的时候,路过花卉市场,恰逢各个摊主都准备关门,阴暗的天气里,看着那些色彩缤纷的郁金香、茶花、风信子以及各种形状和浓淡不同绿植,莫名地心情好起来,便踩着泥泞走了过去,转悠了一圈之后,选了两盆小小的绿植。

    2020年11月28日
  • 励志文章:掌握自己的命运

      积极人生的至理名言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当我们体验到生活的多彩多姿,听到那人发自内心的欢快笑声的时候;当我们喜上眉梢,投入那疯狂舞蹈的时候;当我们历经艰辛,终于欢庆胜利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到各种各样的积极人生的身影。

    2020年9月28日
  • 您活得浑浑噩噩,凭什么奢望遇到贵人

        1  常听到身边那些混得一塌糊涂的人感叹:“我们就是没有贵人提携,如果有人稍微提点一下,也不至于混得那么差!”他们说得特别情真意切,我甚至差点相信了他们的观点。

    2020年3月30日
  • 没有来不及的事,只有不敢开始的心

        1  朋友小美自从前几年结婚之后,就把工作给辞了,在家相夫教子,生活过得也算平静。

    2020年9月25日
  • 在内心种下两颗种子

        2011年6月10日,一则新闻同时在山东各大媒体发布。30岁的临沂大学校友李海鹏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庆贺母校70周年华诞。以个人名义在地方性大学设立1000万元的助学基金,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捐赠仪式结束后,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这样解释。李海鹏不是“富二代”,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家族背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创造了一个“80后”创业者的奇迹,创业十年,让十年和两亿画上了等号。   李海鹏在贫困的东营农村长大。由于家境贫寒,几亩薄地的收成既要维持一家五口人的日常花销,还要供李海鹏和两个姐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海鹏很懂事,从小穿姐姐穿过的旧衣服,一放学就帮父母干活。10岁那年,父亲深有用心地开始教小海鹏撒花生种子。父亲告诉他,一定要把种子撒到沟里,并且要把两颗种子放在一起。他疑惑不解,抬起头问父亲为什么?父亲擦去满头汗水,抚摸着他的头:“孩子,只有两颗种子挨在一起,两颗花生发出芽来才能相互支撑,缠绕着向上生长,形成强大的生命力,抵挡自然界的风雨。”   父亲的话就像花生种子一般,深深地种在海鹏的心灵深处,他更加努力地读书,他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2000年,李海鹏考入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由于家庭困难,大学第一年的8000元学杂费、生活费,还是父母东拼西凑借的。在校期间,李海鹏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但刚开始时并不顺利。有一次,他在临沂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被派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去打扫卫生。那人要求非常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他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清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一天下来,一口水也没喝,本来说好给50多元钱,最终那人还是以擦得不干净为由仅给了30元钱。李海鹏有些委屈,但想到这是自己用劳动挣得的第一笔钱时,他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为了锻炼自己和挣学费,李海鹏有时需要一天做好几份工。有一天,打完第三份工,已是晚上12点多。当时雨下得特别大,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就像敲鼓一样疼!由于没带雨衣,他全身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裹在了身上。路面的积水没过了自行车的脚蹬子,自行车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船,歪歪斜斜地前行。当再一次被狂风刮倒时,不服输的李海鹏咬着自己的下嘴唇,扶起自行车,对着瓢泼大雨大喊:“努力,梦想一定会发芽,我一定要成功。”   2001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简单装饰后就租了出去,最多时他曾买下七辆出租车营运。就这样,李海鹏在别的大学生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反哺父母。利用寒暑假,李海鹏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锻炼,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后来他利用积攒的40多万元钱,同别人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200多人。2004年大学毕业时,李海鹏没有像其他的大学生一样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他利用闲置资金,在临沂开了一家火锅店,主营火锅、烧烤和特色菜。2006年火锅店还被评为“临沂市十大火锅名店”。随后他又逐渐涉足文化、投资、建筑装修等行业,逐步完成了资本积累。   变则通,通则久。竞争激烈的行业,眼光必须转变得快,这是对成功者的基本要求。从创业至今,李海鹏涉足过几十个行业。近两年,他开始收缩战线,化零为整。2009年,他在菏泽创建了占地200多亩的公司。2010年,他又将企业总部搬到了济南。今年5月份,企业改制成了控股集团,旗下有十几家企业,核心业务以投资担保为主,总资产达到七八个亿,年销售收入十多亿元,刚刚而立之年的李海鹏担任了董事长,如今他又开始筹划企业上市的事情。2011年年初,由《法制晚报》联合创业之家网站,历时半年调查,制作了2010年中国“80后”青年创富榜,李海鹏以2.1亿元资产位列第27位。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经历虽然颇具传奇色彩,但坐在记者面前的李海鹏,瘦瘦的身材,戴副眼镜略显书生气,并没有想象中财大气粗的样子。“小时候种花生的经历对我的创业影响很大,让我骨子里有了一种干事业的激情。只要明确方向,坚持不懈,人人都能成功,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好好学习,勤于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后创业要有明确的规划和定位,要永不言败。”   也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这样的两颗宝贵的花生种子——一颗叫梦想,另一颗叫信念。李海鹏正是凭借它们的支撑,给梦想合适的土壤,给信念浇灌滋润的水分,这才让种子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所以最后,毫无悬念的,他成功了。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