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就是想再努力看看

    回北京第二个年头了。我不是北京人,之所以说回,是因为这是我第二次决定留在北京。第一次是来念大学。上高中那会,我莫名对北京着了迷,一二本共八个志愿都填了北京,学校无所谓,北京的就行。后来我琢磨明白了,我对北京着迷,是因为地铁。我之前没见过地铁,上初中那会来过北京,第一次见。我仍记得是二号线的朝阳门站,我站在黄线外,地铁开来,风就起来了,我就是因为那股地铁带过来的风对北京着迷的。

  

  

  回北京第二个年头了。俺不是北京人,之所以说回,是因为这是俺第二次决定留在北京。第一次是来念大学。上高中那会,俺莫名对北京着了迷,一二本共八个志愿都填了北京,学校无所谓,北京的就行。后来俺琢磨明白了,俺对北京着迷,是因为地铁。俺之前没见过地铁,上初中那会来过北京,第一次见。俺仍记得是二号线的朝阳门站,俺站在黄线外,地铁开来,风就起来了,俺就是因为那股地铁带过来的风对北京着迷的。

  那股风太快了,太现代了,太时尚了,简直像电影里的情节。

  再次回北京是前年的十二月,到现在整整两年了。这次回北京的原因没那么少年,反倒有些老性:俺在南方活得不顺利。除了工作没着落,朋友没几个,积蓄也用完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那边的气候让俺隔三差五就生病。俺本打算再撑一段时间,姐们喵喵却在俺某次发烧烧得死去活来时打来电话,说俺太惨了,非让俺回北京。一个恍惚,一个软弱,俺就坐上了回北京的飞机。这一回就是两年,快得像那股地铁带过来的风。

  其实走出学校后的这几年,俺自己是没意识到俺惨的。即便是在南方,俺发着高烧,哆哆嗦嗦去附近的711买一份加肠的车仔面,盘腿坐在行李箱前的时候。回北京后的这两年,在朋友的帮助下,俺自己的努力下,生活逐渐顺利起来,俺就更没觉得俺惨了。直到一位前辈说了一句话。

  这位前辈之前想跟俺合作来着,让俺帮他写个故事,让俺带着以前写的东西给他看。结果他不太满意。他说风格不太适合。俺说没关系,说以后有其他机会,要考虑俺呦。其实俺没觉得怎么样,当然有失落,但在合理范围内。过了大概有一个礼拜,俺都忘了这茬了,前辈突然在半夜四五点发来微信。俺一看,失眠了。

  他说真奇怪,这几天总睡不着觉,您不符合俺的需要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俺为什么就觉得对不起您了。俺说,俺没觉得受伤害啊,您想多啦,不过也不至于“理所当然”吧,做人不要太坦诚嘛。他又说,可能就因为是您吧,俺总觉得您不该过这种奔波操劳的日子,俺总觉得您该过得更好。俺说那您给俺打钱吧,俺把支付宝账号给您。

  也不知为什么,现在已经不能跟人好好说话了,总要扮出一副“俺没事啊俺很好啊哈哈哈”的样子,或许是不想让自己显得脆弱吧。细想一下,这种伪装又是有必要的,毕竟流露脆弱是件自取其辱的事,因为除了父母,没有人会真正在意您的苦难。可父母又是您最不能透露苦难的人,他们担心您的神情,比羞辱更让人难受,那是一种土崩瓦解般的心碎。

  但俺不得不承认,听前辈说他觉得俺应该过得更好的时候,心里确实委屈了一下,像是胸腔里有个鼓得满满的气球被人戳爆了。这个气球里装着俺不去想、也不愿去承认的所有事物。

  是的,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自己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很久以前听过一句话,大意是什么都没有的人,才会向往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相对公平。这句话在俺这是讲得通的。俺一开始误以为向往远方是胸有大志的体现,后来才明白,向往远方是因为家乡没您的地盘。小城市需要家世背景,大城市起码还有一片未知。于是,俺这种三无少年,便背上了一包没有家当的空瘪行囊,由此便踏上了通往未知的旅途。

  俺属于天生愚笨的那种人,有一个道理,俺在辗转了三个大城市后、花了三年多时间才想明白,才接受了——大城市,也是大城市人的家乡啊。

  俺在大城市认识几个家境很不错的朋友,不爱炫富,人很好的那种。其实相对于他们的家境,更令俺羡慕的是他们的眼神,友善、单纯、无所谓,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会为生计愁得失眠的眼神。真不是他们故作姿态,而是他们压根就理解不了,就好像您也理解不了他们也会有烦恼一样。

  于是,理所当然的,命不好这三个字就在俺脑海里出现了。

  这个想法刚出现的时候,连俺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俺一个曾大言不惭一生年少的少年,为什么会有这等消极懦弱的想法。可是,这个问题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而且这头大象在您的生活里定居了,意识不到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别的孩子天南地北去玩,俺在朋友圈里看着他们天南地北去玩的时候;别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换手机,俺对按键失灵的手机说您还没坏彻底噢的时候;别的孩子换车买房,俺还要继续还父母欠下的几十万债的时候。

  总会委屈一下的吧。委屈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尽管委屈,但道理俺还是懂的。那位前辈说俺不该奔波操劳,该过得更好,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啊,没有什么是该不该的。您所得到的,您所失去的,就是应该的,不论天意还是人为。

  俺尽力不去做怨天尤人的人。命不好虽然在俺脑海中一闪而过,但万万不许自己说出口,即使俺身边很多人都这样说过:和韩寒一个年龄层的写作者,说自己至今默默无闻是命不好;和马伯庸一个公司的工程师,说自己未能飞黄腾达是命不好;和李易峰一个节目的小艺人,说自己没能一炮而红是命不好。旁人听到这样的话也只能笑笑,掂不清安慰他们说,您不是命不好您就是不够努力,该算作安慰还是落井下石。

  俺知道这些朋友为什么怪命不好,他们把曾和那几个人擦肩而过的瞬间,误解成是曾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但俺又非常能理解他们,毕竟不去怨天尤人,红尘里没几个人能做到。小时候看别人家孩子口袋里有糖,自己口袋里没有会委屈,七十岁见人家怀里抱孙子,自己怀里没有也会委屈。这种委屈在天性里,是没办法避免的,之所以说委屈不对,是因为在委屈过千万次后,知道委屈也没用而已。

  道理俺都懂,知道不该怨天尤人,但命不好这三个字,俺还是没忍住说了一次。

  前段时间在北京见了另一位前辈。前辈在推广一位跟俺年纪差不多大的朋友,这位朋友俺也认识,前辈算是他的老板。前辈问俺,您一个月赚多少钱。俺照实告诉他了。前辈很惊讶,说怎么那么少,俺们那谁,俺一个月给他是您的十倍。俺说真的吗,俺说真好。前辈又问了一遍怎么那么少。俺笑着说,可能俺就值这么多吧。前辈说俺没觉得您比他差啊。俺又笑着说,那可能就是俺命不好吧。说的时候俺没发现,说完才愣了,前辈也愣了,但俺们很快就掩饰过去了。前辈转移话题,俺也笑着接梗。但俺笑的时候啊,咬着牙在心里发了一个誓,命不好这三个字,这辈子就说这一次了。

  前辈那天说了很多,说正在帮那位朋友策划一个新节目,目前来看很有前景,前辈说明年要为那位朋友准备一个新项目,业内还没有人这么做过。俺坐在一旁听着,笑着,说真好,说这样真的很好。俺是真觉得好。没有委屈,俺已经知道委屈没用了。不会羡慕,俺已经知道羡慕不来的。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嘛,不论资质或是运气。这就是问题,这也是答案。俺现在是这个样子的,是因为,俺现在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啊。

  但俺,说句不怕大家伙儿笑话的话,俺啊,还是想再努力看看,看看能不能改变些什么。不是不信邪,也知道不一定能成功,但就是想再努力看看。不是想证明给别人看,也知道不一定有别人看,但就是想再努力看看。

  俺这样想,俺身边也有很多朋友这样想。尽管俺们嘴上抱怨着,心里挣扎着,喝着酒骂天骂地骂自己,一觉睡起来,还是想再努力看看。俺一哥们,IT男,最近准备创业,想钱想疯了,买打火机只敢买红的,说招财。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净看些管理学、消费心理学之类的书。他说他知道这种书聪明人根本不用看,天生就会,他说但他不会,他说知道看了可能还不会,但看过才能甘心。俺另一哥们,基层白领,面临成家,女方要房,父母凑钱把首付交了。某天他发现他妈脖子上带了十几年的金项链不见了,他妈没说啥,他也没说啥,只是他躲屋里哭了三天,第四天拿起相机和朋友搞了个婚庆摄影,他说他要赔他妈十条金项链,让她换着带。

  俺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哥们。您说俺们这群人是不是命不好,真不是,能选择的东西才有资格说好坏。您说俺们这群人是不是笨,那还真是,笨到家了,笨得除了努力,别的什么都不会了。可俺们这群笨蛋,心里也都明白着呢,只能努力的人要是再不努力,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加油吧,总之。一起,如果您愿意的话。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就是想再努力看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75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2:48
下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上午4:15

相关推荐

  • 励志文章: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一种难以言语的力量,它让我们敢于挑战自卑,自信是一艘坚固耐用的小船,载着我们在茫茫学海上漂泊,自信是一盏轻轻摇曳的明灯,为我们在黑暗与迷茫中指引方向。自信是多年默默的坚持,等待辉煌的到来。大家一定都知道吉列刀片吧——安全剃须刀。可是我们却不一定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在刀片刚刚被使用的时候,很多男士都十分苦恼,因为他们在刮胡子的时候总是会将皮肤刮破,这让大家很是无奈,而发明吉列刀片的金·坎普·吉列恰恰也是其中的一员,在一线灵光的驱使下,他发明了吉列刀片。这种剃须刀有着极薄的刀片和刀架,用来刮胡子十分安全,可是这种刀片上市后却无人问津,大家认为只是刀片而已,没什么特殊的,而且价钱又不低,这项发明就这样被搁置了13年,整整十三年,吉列只卖出了不到一千的刀架和刀片,收入极低。

    2020年10月28日
  • 励志文章:挫折是上天给俺们的赏赐

    追求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路都是平坦的,人们既要穿越康庄大道,也要走过小巷旮旯,还要走过山谷、攀过高山。 自古之伟业,皆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结果。汗牛充栋…

    2020年10月2日
  • 用力多者收功远

    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根据自己的读者治学经历,总结了一条经验,叫:“用力多者收功远。” 司马光自幼勤奋好学,由于他自觉得记忆力不足,所以他读书时格外用功。平日,教他们的老先生每次…

    2020年11月8日
  • 陈丹青:文凭是平庸的保障

      我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2020年12月12日
  • 励志文章:以小始,以大成

          一、不要赶时髦,要“钻空子”:经常把目光瞄准人们都以为“不起眼”而又确实具有发展前景和良好销路的项目。    二、热信息…

    2020年9月29日
  • 您有没有发现,梦想变味了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为理想而努力的人们。  1  我的堂姐,大学毕业后,在她父亲的“努力”下,顺利进入镇上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当上了数学老师。她父亲是那所中学的语文老师。他们,从父女变为同事。

    2020年9月29日
  • 命运从未亏欠过您的努力

        2014年我考研失败,同学L告诉我“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他的话让我开始怀疑起过往的人生。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究竟是我的努力还是他的选择更正确?

    2020年3月25日
  • 人生有梦不觉寒

          【植梦】    多少个梦,多少次想,多少回在梦海里,种植一株叫“梦想”的树。多少个梦想,掺杂着多少汗水,揉合着多少泪水,终于邂逅今生最美丽的花开…

    2020年11月3日
  • 每一粒种子都值得期待

        妈妈喜欢花,特别喜欢。而且那些本来平平常常的花儿,在母亲的手下也会一下变得多姿多彩。看到一种特别的花儿,妈妈会孩子一样惊喜。并且要想方设法地弄到手。我常常笑妈妈的痴。

    2020年9月25日
  • 俺是北大穷学生

    我常常回忆起我初入北大的情景。1999年高考,我考了县里的文科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我成为了母校建校六十年来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1999年9月4日的早晨,日如薄纱,我和父亲在…

    202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