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文凭是平庸的保障

  我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俺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俺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凡·高。

  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凡·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为了就业,得到社会的认可,您就得拿个文凭。

  受过小学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太多了;受了大学教育而一事无成的人,也太多了。“学历”与“成就”应是正比,不是这样的。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俺教育。俺根本就怀疑“培养”这句话。凡·高谁培养他?齐白石谁培养他?

  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您一要肯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画出动人的画,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俺画的那个朝圣的小姑娘,那么苦、那么好看,但她自己却不知道——艺术就是这样,凭这一点点就打动人了。

  偏爱、未知、骚动、半自觉、半生不熟,恐怕是绘画被带向突破的最佳状态。

  常识健全就是基础,素描不是基础,现在的素描教学是反常识的。什么都很重要,但您要说素描最重要,那就不对。一棵树,您能说哪根树枝,哪片树叶最重要吗?

  俺没有素描基础,不是照样画创作?中国传统绘画从来就不画素描,难道就是没基础了?想当年,俺们一起画画的同学中,那些把大卫石膏像画得好得无与伦比的人,现在不知道哪里去了。

  艺术家是天生的,学者也天生。“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谓“天才”,而是指他实在非要做这件事情,什么也拦他不住,于是一路做下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那三分之一就是指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国人。俺实在不忍享受“水浅”而“火不热”的生活,遂毅然出国,“受苦”去了——真不好意思,今年年初,俺又回来了。

  俺一回来,还在美国的不少中国同行就忧心忡忡诚心诚意追问俺:适应么?习惯么?后悔么?那意思,就是怕俺回来又“受苦”。

  中国人大抵是惯于取巧而敷衍的,俺自己也是如此。而俺所见美国艺术家,一个个憨不可及,做事情极度投入、认真、死心眼儿、有韧性,即所谓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是也。

  同人家比,中国人的大病、通病,是做事不踏实,做人不老实,要说踏实老实的憨人,中国不是没有,只是少,例外,吃亏,混不开。

  放松政治钳制、美学观略略放宽、创作格局稍许多元,是做文化起码的前提。八十年代用过一个词,叫做“松绑”——不少语言真形象,一不留神,实情给说出来。

  真率是很高的要求。真率也是品德。

  俺为什么喜欢鲁迅?他骂人、斗争,不买账,一辈子叫板,但是孝顺、善良、心软。西方一些知识分子、艺术家也是,很惊世骇俗,但私下很纯朴、真实。中国这样的人不多,要么惊世骇俗,人不可爱;要么人可爱,却没有骨头、锋芒。

  将当今教育体制种种表面文章与严格措施删繁就简,不过四句话: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俺一点不关心中国学生的英语如何。俺看见大家的中文一塌糊涂。俺们千千万万的“好萝卜”如今是英语也不好,中文也不好。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陈丹青:文凭是平庸的保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82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2日 上午1:29
下一篇 2020年12月12日 上午2:56

相关推荐

  • 为了金秋那沉甸甸的麦穗,俺决不辜负春天

        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我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

    2020年12月1日
  • 要和比您努力的人在一起

        都说要想要进步,一定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圈。  舒适圈之所以舒适,就是因为大家都一样,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个人的水平差不多,自然会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如果你稍微有所警觉,想要迈出一步,肯定同伴们就会看你是个另类,有时更会迫不急待地把你又拉回来。

    2020年3月29日
  • 不要因为害怕结束,就拒绝所有的开始

        “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瓣,一片片地凋落。是的,为了避免一切结束,你避免了所有的开始。”看到这句话时,她哭了。这些年,为了避免结束,她拒绝了太多的开始。

    2020年12月16日
  • 坚持方能卓越

          在QQ上签名说:坚持方能卓越。    但实际上,俺根本没有做到这一点。    前几天,听一位专家的讲座,专家讲到,有一个女同志,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在七年的时间里,坚…

    2020年11月9日
  • 经典励志文章:如果必败,您还会拼命吗?

      有人教给我,这世上有一种战斗,是必败的。  这件事让我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胡思乱想。“等死就行了”——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这样呢?对,是遇到石长老之后。他残酷地让我认识到,这世界上有些事,是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取得胜利的。所以我才会习惯了“等死”——这很消极,听起来也不那么好,我觉得。

    2020年9月27日
  • 您怎样打发时间,时间就怎样打发您

        1  记得第一次面试时,HR问我:“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天真无知的我不疑有他,便兴致勃勃地说开了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看电视剧呀,最近正在追《步步惊心》,好精彩的……”

    2020年9月28日
  • 时间和生命是最公平的

          人一生当中所遇到的事情也许是命中注定的,您想避免也难,就顺其自然吧!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懂得如何重新寻找自俺,有可能从中认识到更多,也不完全是负面影响,吃一堑长一智嘛。该…

    2020年10月9日
  • 梦想需要接近地气

          文/琴台    一个15岁的男孩,为了逼迫父母出钱赞助自己学习音乐当歌星,于是割腕自杀、离家出走,最后,流落到收容站,彻底中断了学业。    还有一个是45岁的中年男人…

    2020年10月30日
  • 在您的领域里成为旗帜

          俺有一个好朋友,来北京之前在家乡的一家文化学校做副校长。后来,她决定来北京发展,俺们就劝她换个待遇更好的工作。她有着名牌大学的响亮招牌,又过了英语六级,而且毕业实习的时…

    2020年10月4日
  • 觉得累了,看看这篇文章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许多朋友正在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和考验,我不懂得该如何鼓励和帮助这些朋友,忽然想起曾在友人的日志里看到过下面图文,特转载于此与友共勉。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