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伞的孩子,只能自己奔跑

  小李和他老婆早早就从同学聚会上出来了。  走在路上,他老婆感叹道:唉!为什么都是同龄的,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他们却都一个个比你有钱?

  

  小李和他老婆早早就从同学聚会上出来了。

  走在路上,他老婆感叹道:唉!为什么都是同龄的,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他们却都一个个比您有钱?

  小李叹了口气:唉,人家命好。

  他老婆看了他一眼,沉默了。

  这样的抱怨,时有耳闻。

  为什么别人比俺有钱?

  俺也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然后俺环顾身边的朋友,挑了几个俺认为“有钱”的出来看看。

  抛开家庭环境不说。利用关系,掌握稀缺资源发家的不说。北大清华毕业直接拿到高薪工作的不说。

  俺要说的是,他们都是从普通人开始,靠自己,慢慢过上了不为钱发愁的生活的。

  把他们放到一起来看,才发现真是各不相同呢!

  朋友A,一个广告公司的文案,后来成了总监。现在年薪在百万。那时候,俺们是广告公司的同事。他只是公司几个文案中的一个,俺们都是正常的工作时间,到点就下班,但他经常会加班到凌晨四点。有一年的春节,他没有休息一天。为什么俺们都很闲,而他很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他内心非常希望客户对他满意。有时候去提案,客户提了否定意见,甚至已经回绝了俺们。俺们最多叹息一声就下班了。但他不,他回到办公室,继续想,继续做。第二天打电话继续约客户谈,争取到第二次提案的机会。他的执行力超强。“从来不拖”是他职场晋升的最大秘密。

  很快,他就升职了。

  然后很快,他就被挖走了。

  朋友B,没啥文化,从家乡来到北京后,就在中关村做销售。手机、台式机、相机、笔记本电脑,什么都卖。嘴快,腿勤,整天跑上跑下,每天抽三包烟,天天酒局。手机每天都要充两次电才够打。

  现在的中关村已经衰落了,但他已经在北京买了三套房子,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的是“集团客户”。他说他很怀念在海龙大厦跑上跑下的日子,“就像浑身打了鸡血一样,从来不知道累。俺心里充满了信心,俺知道现在跑的路越多,将来的生活就会越好”。

  他时常向俺回忆脑海中一幅永远忘记不了的画面,十年前的他无数次经过中关村贴满小广告的天桥,脚下车流如河,远方夕阳如血,那画面是他寂寞和艰辛的见证。

  朋友C,4 多岁了,还和2 出头的年轻人一样,想法多多。敢想敢做。能坚持。

  27 年,他说想开一个咖啡馆,俺们就合伙在北京开了一家。咖啡馆利润薄,还要花时间守着,两年后俺选择了退出,他继续在武汉开。

  他一直说,开咖啡馆是一种生活,想赚大钱就不要做。开咖啡馆要守得住那一份淡然寂寞的生活,要慢慢培养喜欢它的客人。急不得。

  就这样,一点不着急地,他在武汉的店慢慢开到了九家。曾经听他说过,想写一本关于咖啡馆的书,俺以为他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去年,他给俺传来了一份书稿。写得很认真。俺帮他介绍了俺的出版人。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竟然上了卓越网排行榜。

  他说过想开一家咖啡学校,现在学校也开起来了。

  将来他要再说想干点啥,俺们都相信他可以做到。

  朋友D,一个着名英语学校的英语老师,没完没了地培训,在课堂上演讲,唱歌,跳舞,逗学生开心。那是令他厌烦的烦琐工作,但是他努力让自己喜欢上。他不像别的老师,一个故事讲上个1 遍,他会不停地更换段子,取悦学生,也是为了取悦自己。

  他说过的最让俺难忘的话就是:什么工作做久了都很枯燥,但您要想办法让自己从中找到新鲜感和乐子。这样才能坚持下去。

  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最终找到了一条路,基本上都有一个人指点和帮助过他。哪怕他得到的只是一句话。

  朋友E,是这样结交到贵人的。

  他刚来北京的时候,在一家湖南餐厅当服务员。有一天,来了一桌客人,坐主位上的那个人说着他的家乡话,他就问了一句,那个人一下来了精神。原来他们来自同一个县。

  这个人,是北京最大的家居建材城的老板,经常来这家餐厅请客吃饭,每一次来,都会主动问到他。他就过去交谈几句。

  有一年过年,他从家里带来了一点妈妈做的猪血丸子,他给老总打电话,亲自给他送过去。

  就在那天,老总接下了猪血丸子,同时问他:小张啊,有没有兴趣到俺公司来上班?

  小张去了老总的公司,整天跑前跑后,什么都做,有时候甚至帮老总接送孩子。

  然后有一天,老总又问他,愿不愿意去盯建材城画册设计印刷的活儿。

  他说愿意。然后开始学习印刷知识,在公司和印刷厂之间跑了无数个来回。

  那些年,印刷是暴利,每年建材城都要付给印刷厂很多的钱。印刷厂的老板曾经将大笔的现金回扣递到他的面前,都被他拒绝了。有一天,老总说,与其每年砸那么多钱给印刷厂,还不如俺们自己开一个呢。

  于是,他当上了一个小印刷厂的老板。后来印刷厂越做越大。他的面包车换成了大奔。一次次的机会,老总为什么不给别人,只给他?可能连小张自己都不太明白,是怎么打通这个人脉的。

  朋友F,一个出版人。一个月要出很多次差去见作者。公司为了省钱,给她订的都是很早的航班。她的微博状态永远是在机场用早餐,配以各个机场日出景色的照片。她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在谈作者的时候,不但把销售前景、稿费条件讲得很清楚,有时候甚至会把将来这本书用到的纸张的品种和克数告诉对方。

  她的成功靠的是积累。

  刚开始,她只是一个励志句子辑,大学毕业,进了出版公司,除了能认错别字,其他什么都不懂,连算印张都不会,后来她眼勤手快,跟着前辈学,不懂就问,慢慢积累了很多行业知识。她努力让自己更加扎实,别人看一部稿子两三天就看完了,她一般要多出一两天。出去见作者,她有时候会带上封面设计师,让他们见见面,好让设计师更能理解作品。她总比别人要付出多那么一点。很快,她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开始受到老板重视,工资也慢慢涨了起来。现在,每年,她策划的作品都有好几本在排行榜上,绩效提成自然少不了。

  俺最佩服她的,就是只要是她想联系上的作者,她就一定敢打电话四处打听,拿到联系方式。再大牌的作者,她都能不卑不亢地和对方交谈。因为所有的作者,都渴望能遇到一个好编辑,而她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好的。

  每个人,都在奋斗。

  奋斗的过程,是很难熬的,但是,前景是光明的。

  累在前面,会活得越来越轻松。

  俺很高兴生命中能认识这些有眼光、有胆识、勇往直前的朋友。他们的性格都很踏实沉稳,做人大方,知恩图报,有眼力见儿。他们从不急于求成。

  他们坚信奋斗能够改变人生,成功一定有方法。

  他们都是聪明人,很容易一接触到新鲜事物,就清楚那个行业圈子的门门道道。(www.lizhijuzi.cn)遇到贵人或者老板的时候,从不点头哈腰,把自己当成一个马仔,而是直起腰杆做人,让人看到自己内在的,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值得提携的。贵人也是人,他也有他的奋斗往事和现实苦恼,可能也曾受人提携。多数贵人,是愿意帮助年轻人的。

  如果父母不是有钱人,那么就只能靠自己。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那些埋怨别人命更好的人其实不明白,不是别人比您更幸运,而是别人比您更努力。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没有伞的孩子,只能自己奔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67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7日 下午3:36
下一篇 2020年12月7日 下午6:35

相关推荐

  • 真正的高手都是悄无声息的摆渡人

        1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一个和蔼可亲、清心寡欲的教授。也许是因为他的导师是国际经济法方向的权威,治学严谨,他身上便传袭了西南联大大师的风范。

    2020年9月25日
  •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小时候,村里来了一位先生。他跟我妈说:“你的女儿,脚野,必将与你千里之外。”我记得,先生刚说完,我妈就哭了,那是以后要隔得远远的,见不着女儿啊。

    2020年9月27日
  • 现在问自己,您该坚持些什么?

          有一天上网,收到这样一份短消息,标题是:“现实中,俺们该怎样权衡放弃与坚持?”    正文是这样的:“老师,在俺看得许多有关励志方面…

    2020年11月7日
  • 孤单是对您最好的惩罚

          您迟早会发现您在抛弃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抛弃您,终有一天,您拿起手机翻遍电话薄也不知道打给谁诉说真心。    您苦,您比卡扎菲还苦,您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似乎全世界都…

    2020年10月12日
  • 让我再打一次分励志文章

    让我再打一次分励志文章   独自一人,仰望星空,繁星满天,不禁想起这样一件事……   “这是谁的钱包?"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举着一只米黄色的钱包大声问道。我看…

    2022年7月14日
  • 别追不累的羊,心无旁骜,抓到属于您自己的羊

        看动物电视片,有一幕别有意味。  在遥远的非洲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肥嫩,草丛中一群群羚羊在觅食。一只非洲猎豹隐藏在远出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处转悠。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慢慢接近羊群。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处逃跑。非洲豹像百米运动员那样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

    2020年12月2日
  • 玩耍的力量

    沃兹卖掉了计算器,乔布斯卖掉了大众车,凑了点钱,搞出了个人电脑,世界从此而改变。 苹果是如今风头最劲的科技公司。从iPhone到iPad,卖什么火什么。用电影台词里的话来说,该公司…

    2020年10月5日
  • 当一切只剩下生存二字,您有什么理由去颓废?

        多年前,我和一位孟小姐交往密切。  她出身于一个富裕的政治世家,曾经相当风光,之后遭遇一系列厄运,最终她离开祖居的北京,独身搬到上海,住进了长宁区的群租房成了我的下铺。想象一下我们群租房的景象:水泥地板、泛黄的白墙时常攀爬着各类节肢动物、生锈摇晃的上下铺。

    2020年11月21日
  • 每个人都是宇宙间一粒小小的草芥,但都渴望一片柔软的花瓣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是根据外在拥有的财富或地位决定的,这种价值观认为,成功的人是受人崇敬的,失败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基于恐惧,于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什么结果不言自明。人们追求成功的背后是想要获得快乐,人们以为拥有更多就会快乐,也许这是真确的,但有没有其他更轻松的方法同样获得快乐呢?

    2020年12月12日
  • 努力和不努力,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01  新学期专业课换成了一位“迷一样”的男老师。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迷一样”的男人呢?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