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朋友那里学习

    
  中国古人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西方大学也非常重视学术共同体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公开辩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俺认为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您深入交流、不断砥砺、互相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英文friendship一词也造得很妙:朋友是一条船上的。
  
  如果说,美国有一半的物质文明,要归功于发明家爱迪生,那么,美国有一半的精神文明,就要归功于思想家爱默生。这当然是夸张。不过思想史家认为,代表美国精神的思想家,确实是从爱默生开始的。美国人写“作文”,很少有不引用爱默生的。
  
  据说,爱默生跟朋友见面,总是问这么一个问题:“自从俺们上次见面,您又搞清楚了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包含了许多学习的大道理。
  
  第一,学习是困难的。
  
  搞清楚一个问题,需要时间。爱默生的时代,交通不便,跟朋友见面,假设两三个月一次。爱默生的问题的假设,就是一个人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最多搞清楚两三个问题,所以才值得问,而且才可以答。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搞清楚一个问题,那么两三个月就能搞清楚6到9个问题。这就既不值得问,也没法回答了。
  
  第二,学习是必需的。
  
  学习对人的思想,就像氧气对人的身体一样,是必需的。这是爱默生问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假设:就是一个人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应该搞清楚了一两个问题。不然,爱默生就问这样的问题了:“自从俺们上次见面,您又发现了哪家好吃的餐馆?好玩的KTV?”
  
  第三,学习是要说出来的。
  
  说出来,不仅仅是告诉别人您学到了什么。实际上,说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说,可以帮助俺们想得更清楚。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俺通过倾听学习——倾听俺自己。”当然,写出来也可以,小说家福克纳就说:“俺读到俺说了什么,才知道俺想的是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跟俺谈到他将做一个演讲,说:“俺自己对俺会讲些什么都充满好奇。”这就是一个例子:讲的过程,不是打印机的打印过程,思想已经固定,而更像是书法家的书写过程,是思想的创作的一部分。
  
  第四,学习是要讨论的。
  
  学习可以只是说,可以是单方面的,即使听众什么也没有说,您也同样学到了东西。但是,比起单方面的说,讨论往往是更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也是爱默生的问题包含的假设:俺要跟您讨论讨论。
  
  第五,学习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去搞清楚,从自己的经验、观察中学习。另一种就是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已经搞清楚或者正在搞清楚的东西。(励志文章  www.lizhijuzi.cn)这两种学习,都很重要。
  
  第六,朋友是用来学习的。
  
  这个道理,比爱默生早N多年,中国的孔子就已经搞懂了。在《论语》一开头,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是自己搞清楚,高兴。第二句就是朋友来了,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搞清楚,更高兴。
  
  俺们很不幸,没有爱默生当朋友,怎么办?有两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自己做自己的爱默生,不时问问自己:“俺又学到了什么?”一日三省吾身可能要求太高,三十日一省吾身,如何?
  
  方案二,从现在的朋友中,不管是点头之交、君子之交,还是酒肉之交、KTV之交,寻找爱默生。接头暗号是,您首先问她或者他一句:“最近,您又学到了什么?”
  
  如果您看到的是诧异的眼神,那么请您打个哈哈,接着做点头之交、君子之交、酒肉之交、KTV之交。也可能,她或者他的眼神在一瞬间的诧异后变得欣喜,然后紧紧握住您的手,激动地说:“爱默生,俺可找到您了!”
  
  那么,恭喜您,您也找到爱默生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学会从朋友那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19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7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0年11月7日 下午1:49

相关推荐

  • 怀揣梦想上路

          9后,是俺们这一群充满活力和叛逆的代名词。“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年轻,似乎是俺们9后的专利。或许如今俺们已经迈着轻狂的步伐走向了社会。年轻的…

    2020年11月11日
  • 励志文章:您并非只有一种出路

       前不久读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普洛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对美国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内容为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几年中,他共收到3756封回信,百分之七十多的学生回答说,知道了一支铅笔的用途。

    2020年9月25日
  • 坚持,有时就意味着成绩

    早上醒来,看到豆上一篇日志,说的是一个年轻人梦想管理对冲基金,然后一步步的努力,最终有所成绩。我想到一句很古老的谚语,有志者,事竟成。 身边也有两个例子,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个是X先…

    2020年10月30日
  • 俞敏洪:空虚的好处

          人为什么想做事情?因为无所事事会让人感到很空虚,而空虚是需要填补的,所以人们会去做填补自己空虚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空虚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以成为一个人做事情的动…

    2020年10月13日
  • 没有什么能一下打垮您,就像没有什么能一下拯救您

        一零年大概是我最苦逼的日子。  没有顺利找到房子,就在朋友家铺个睡袋,白天要上课晚上要赶稿,朋友一早就要上班怕吵醒他们就干脆在图书馆通宵,早上回家睡个上午再爬起来,趁着晚饭的间隙去找房子;去拜访从年前就商谈的出版社,接待我的小姑娘一脸笑容,没多久我就稀里糊涂地走出了写字楼。那天是冬天,阳光却特别暖和。我抬头看那些所谓的写字楼,突然觉得自己又渺小又傻逼。

    2020年11月23日
  • 实现梦想没那么伟大,80%的人只是输给了半途而废

      有个女孩儿问我:小木头,你的写作之路,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你以前有过投稿失败的经历吗?多吗?

    2020年12月14日
  • 要相信自己

        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成功心得和处世原则,我觉得,只有一点:老实做人,勤奋写书。

    2020年12月11日
  • 一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执行力之上

          她被视为幸运儿。    工作三年,已在一家大公司有了像样的职位,又因一个偶然的机缘,和朋友相约创业。起初是玩票,谁知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被业内喻为传奇,她干脆辞…

    2020年10月8日
  • 除了自己,没人可以把您赶上绝路

      在一次豆瓣线上活动中,有个姑娘,写下了她的焦虑:  “要毕业了,工作没着落;周围同学一个个都安定了,就剩我了,真是感觉被世界抛弃了;情感方面,各种意义各种层次乃至各种事情上,经常被人抛弃。团体、同学、当然也包括朋友什么的。父母那边觉得特别对不住,一把年纪了还在当蛀虫做蚀大米的事儿。连累整个家族都为我的事情烦心,姥姥姥爷还有好朋友看到工作无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都打电话给我推荐我去。老妈也各种求人杳无音讯。参加过招聘会,也网上应聘了几次,各种原因吧到最后都无疾而终。压力挺大…一直找不着觉得挺对不起家里人的。想过先找兼职干干又觉得这个节骨眼上好像不太合适。家里蹲半年了。每天都想死了吧……”

    2020年11月21日
  • 励志文章:专业,就是无人企及

          白岩松,是俺非常喜欢的一位主持人。他主持的节目的格局和思想与众不同,临场应变能力也是出类拔萃。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他,问道:“白岩松,您好,现在主持界年轻主…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