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拼命前行,有些人您才不需永远仰望

    1  前几天,在一个公共群里,遇到了位作者,先前读过他的一些文章,深感敬佩。同样是斜杠青年,他能坚持一日更新好几篇文,逻辑清晰、干货满满,同时还参加各类宣讲领读活动,短短时间写下了几十万字,并出了书。

  唯有拼命前行,有些人您才不需永远仰望

  

  1

  前几天,在一个公共群里,遇到了位作者,先前读过他的一些文章,深感敬佩。同样是斜杠青年,他能坚持一日更新好几篇文,逻辑清晰、干货满满,同时还参加各类宣讲领读活动,短短时间写下了几十万字,并出了书。

  俺激动地加了他的微信,顺利通过好友验证后,本想好好请教一番,但发了两个问题过去,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应。

  起初,以为他太忙,没有看到消息,可直到见他连发数条朋友圈后,俺蓦地明白,他只是不愿回复俺而已。

  也许对他而言,俺只是一个仰慕他的普通读者,层次不同,资源不对等,交谈便没有太大的必要。

  过去,有人问俺,为什么自己的圈子总是不如其他人高大上?

  俺想,大概就是俺们自己太过平凡,才会艳羡那类明明想要跻身进去,却又进不去的阶层。

  俺们希望向上攀登,与更高层次的人结交,殊不知,当俺们没有足够的实力时,即使给了俺们与强者相识的机会,也很难真正跨入那个圈子,要么是别人不肯接纳,要么是俺们无力驾驭。

  2

  两年前,朋友豆包,向一位姑娘告白,不幸被拒,他没放弃,又坚持了很久,可结果依旧如初。

  豆包很沮丧,为什么自己付出那么多,姑娘一点都不动心。

  俺说,“您有对比过您俩的情况吗?您学历一般,工作虽然稳定,但每个月也就四五千的收入,扣去房租能剩下多少?而女孩海外读了研,在一家上市企业,年薪至少十几万,又是本地人,您们悬殊这么大,人家凭什么看上您?”

  豆包有些不满,“谁说都要看条件,难道就不能有真爱吗?”

  俺说,“真爱,向来讲究的是势均力敌、您情俺愿,真正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努力活成配得上她的模样。”

  后来,豆包很少与俺联系,俺原以为他生气了,直至年初,再见到时,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五官更显分明,眼神也不再像往日那般颓丧。

  俺才知道,他利用业余时间,去筹资,去盘店,与朋友合伙开起了主题餐厅,生意如火如荼。

  他说,“小初,您当时的那些话,就像当头棒喝,俺清楚,自己配不上喜欢的姑娘,只是因为俺可怜的自尊心,不愿意承认罢了。”

  两年多来,豆包跑了许多城市,做市场分析,开发客户,原本的工作非但没有落下,还晋升了一级,空闲的时候,他会拉着女孩去试菜,自己也开始尝试不同的料理,为女孩准备便当。

  俺们玩笑说,豆包简直完成了屌丝到暖男的逆袭。

  也许,当您拼命想要把自己塑造得更好时,生活也会渐渐变得更好。

  豆包和女孩订婚了,他求婚时说,“俺只想变成配得上您的模样。”

  俺们想要舒适安逸,总会有无数理由说服自己平庸一生,想要变好,同样也会有无数办法应对艰难,不过是您愿不愿意去做而已。

  3

  以前,俺也喜欢过一个男孩,暗恋了很久,偷偷写了很多信,但总没有勇气寄出去。

  有次,俺假装无意间问起,“您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啊?”

  他告诉俺,“和自己差不多就行吧。”

  那时的他,长得高瘦,笑起来很阳光,成绩总是年段前几,而俺却截然相反,微胖短发,像个傻小妞,成绩也在中下游徘徊。

  听完他简单的回答,俺知道,他不可能喜欢俺,因为俺们差得不只是一点点。

  后来,俺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成为和他一样的人,成为配得上他的人,于是,很努力地读书,拼命做题、背单词,希望能在毕业时,和他考上一样的高中。

  但,就当俺如愿以偿地上了重点高中时,他却去了另一座城市。

  临别时,他问俺,“小初,您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厉害?”

  俺说,“俺只是想配得上俺喜欢的人。”

  他笑了笑,俺不知道这样的表白,他听懂了没有。

  多年以后,俺还时常打听他的境况,不想被他甩开太远,只是当俺变成配得上他的模样时,他已经不再是俺当初所喜欢的模样了。

  当俺们不停地向前奔跑,只要速度够快,终究是会赢过那些俺们想要超越的人,而那些曾经看起来闪闪发光的人,一旦放弃了奔跑,也终究会化作一颗微小的尘埃,湮没在时光的长河里。

  俺们想要拥有好的生活,想要配得上值得的人,往往是因为俺们还不够资格与其匹配,才会觉得它们遥不可及,当俺们渐渐强大起来,有足够能力拥有时,一切便不再高不可攀。

  4

  这些年,俺和身边的朋友,总会去找无数的事情把生活填满,参加培训、考证考研、学绘画摄影、写文做分享、健身练瑜伽,俺们不断地给自己施压,只是想看看,自己究竟能变得多好。

  俺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毕业于普通大学,是因为考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才有机会结交厉害的朋友;俺并不在一线城市发展,原本的工作圈子也很窄,是因为跳了一次槽,后来又加班加点做出成绩,才调到现在的部门,得以接触更多前辈大神;俺没有惊艳的才华,是熬夜写文,稿子被拒了一遍又一遍,又修改了无数遍,才渐渐遇到了些编辑,进入写作圈。

  俺们拼命折腾,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非是希望,遇见想要爱的人时,自己早已成为了配得上他的模样,有十足的底气去爱,也有勇气和信心,携手到地老天荒。

  更是希望,在偌大的世界,可以遇见更多更优秀的人,能有资格和他们坐在一起,喝杯咖啡吃顿饭;有同样开阔的见识和视野,与他们肆意畅谈,不再被轻易拒绝。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唯有拼命前行,有些人您才不需永远仰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17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8:35
下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8:39

相关推荐

  • 励志文章:人生·命运·奋斗

    人生向前须直面,挫折坎坷皆当然,踏平坎坷有幸福,人生处处艳阳天。 人生是什么?各有各的回答,然而只有一种回答会是大家都认可,那就是:人生就是奋斗、拼搏。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为自己的亲…

    2020年9月27日
  • 永远不要拿别人跟自己攀比

        我爸经常跟我说:你看看人家,哪个人像你这样的?哪有人拿着一万块钱的工资不干,辞职回来的?哪有人25岁闲在家里不上班?你上大学为的是什么,不就为了找个好工作,不就为了赚钱养家、结婚成家吗?

    2020年12月14日
  • 经典励志文章:成功并不象想象中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苦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学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情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相信许多朋友们都看过这篇摘自《读者》的文章。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想呢?
    有人说:“你想要成功吗?多和成功的人在一起。”这话的意思不是那些成功人士会给你多少经济上的帮助,而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他们待人处事的技巧,而我们将这些有效的思想模式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也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生更成功。
    NLP的起源是研究卓越人士特别成功的原因,把结果化成一套套的技巧程序,使到其他人也可以成为卓越。这些成功人士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他们也与你、我、他一样的平凡,但他们拥有令人生更有效果的思维处理机制。成功的人生需要成功的头脑,我们的思想、情绪、行为,人生之中几乎任何事情都与大脑有关,可控制我们人生的大脑,它是怎样动作的呢?以前的我们几乎很少去想过。NLP的这套学问使我们明白,我们思想运作的模式,配合和改变这些模式,那么我们在做人生的每一件事情中都能得到更佳的效果。成功根本是可以容易达到的。

    2020年9月26日
  • 期盼慢一点,给运气一点时间

        01  写作群里,大家谈到了退稿信。  有人在收到退稿后,越挫越勇;有人却渐渐放弃了写作。

    2020年9月27日
  • 俞敏洪:体会改变,顺应改变,支持改变

      人生的三次转变 从江苏来到北大,又从北大离开创建新东方,到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俺经历了人生三次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主要是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个是外在环境;第二个是个…

    2020年9月26日
  • 励志先励己

      现在我还要给大家将一位名人的故事。那么我讲的究竟是谁呢?请你们仔细往下看就知道了。

    2020年9月26日
  • 高三励志文章:十八岁,无关堕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转眼间,已到了十八岁,当然,也到了面临人生一大抉择的重要时刻。    高三的挑战,人生的第一搏,在向俺们招手。过去的时光,您不必惋惜;昨日的无获, …

    2020年9月25日
  • 经典励志文章:永远的坐票

            励志启示: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车票。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的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2020年9月28日
  • 年轻的时候,做什么才不会浪费

        最近去各个城市做读者见面会,见到很多年轻人,跟他们交流,无一例外地:焦虑,迷茫,没方向,一无所有,着急……

    2020年9月27日
  • 城市的每一个夜晚,都有人在哭

      作为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它的行政部员工一直流动很大。  昨天,又来了一位新的前台。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