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
同样25岁,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小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却还在一无所有的起点上?
我刚过24周岁的生日,虚岁的话也算是25了,说下自己吧。 我是农村孩子,我爸是木工,初中文化,我妈是农村妇女,小学没上完,算认得几个字。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比我大三岁,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哥大我两岁,成绩也很差,初中毕业后在家呆了一年,也出去打工了。那时候农村流行一个观念,学习好就是上学的料,将来要当大学生,要考博士,要出国,云云。当然学习不好的话,那就是出力的命。很明显我姐和我哥都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没别的路可走,只有打工挣钱,等到二十几岁出头,回家相亲、结婚、生子。就像许多人生来就要上学,读研,工作,买房一样,很多人的命运在你还只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像是好莱坞大片,架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稍稍变换了几个情节,几个场景而已。
-
不过是流着眼泪吃着肉
7月中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望京工作,离家不算远,坐一个小时的地铁,但下了地铁到单位还有将近五公里的步行距离,好在望京这一片有非常发达的三蹦子市场,北京俗称蹦子,就是那种烧油的三轮车,经常在路上和汽车彪,毫不示弱,还总是一蹦一蹦的,坐在里面总有种随时翻车的刺激感,从地铁口到公司十块钱,价钱合理,又能享受到飞起来的感觉,坐三蹦子就这样成为了我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件乐事。
-
别多想,只管开始做
要读书,怎生读?朱熹说:“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简单说,“只贵乎读,也不如读,读来读去,自然晓得”,而且不讲道理,“这个不知如何”。
-
上帝说了,他不能把世界给那些懒汉
一 她今年25岁。家在乡镇农村,高中住宿,三年里的每个冬天穿的都是同一件淡黄色棉衣。学习很刻苦,高考成绩不错,去了一所一本院校学习意大利语。毕业后成为同学圈子里最早结婚的人,在美国工作,定居,丈夫是剑桥博士,现已定居美国。偶尔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她发个“今天在英国某个小镇上吃到了Miss某某做的蓝莓小饼干真开心呀!”之类的状态。
-
巨额财富一夜之间全部失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悲壮
我自己的家庭环境就曾两次跌入谷底,我还看过很多有钱人突然失去了他们的财富。然后……然后就像是电影《1942》中张国立演的东家所说的:
-
白岩松: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的
7月4日,北京中考成绩公布,很快,白岩松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
-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我们称他为牛掰哥。 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在一个大学的实验室里猫着干了五年。
-
树敌为自己
竞争对手扮演的角色,就是迫使你变得更好。 没有敌人,就没有竞争和发展
-
20岁光阴不再来
20岁,没有错付的人 三毛与荷西初次相遇是在马德里的圣诞party上。那个圣诞过后,18岁的荷西爱上了24岁的三毛,但三毛拒绝了他。27岁,当她再次见到荷西时,惊呆了:荷西的屋子里满是她的巨幅照片。原来,荷西一直惦恋着她!
-
俺从来不信这世间会无路可走
昨天和H聊天,她开心地说,我们住进新房子啦。特意拍照给我看,书房的照片墙里有我们大学宿舍的合照,窗台上一排绿植在明媚阳光下仍然青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