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怎么办?

  有人问我: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么办呢?怎么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走向成功呢?

  01

  有人问俺: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么办呢?怎么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走向成功呢?

  对于这个问题,俺想说一下自己的故事。

  俺是个文科生,没有那些牛叉的技术技能,大学学了个新闻学专业,从大学到刚参加工作,一度觉得没什么用,甚至延伸到了上大学无用论的那个层次。上大学的时候,俺一度很自卑,身边的同学,要么是学霸要么是活动达人,俺就介于这两者之间,不尴不尬地过了四年,有多少人跟俺是一样的呢?

  “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么才能成功呢?怎么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呢?”这些问题在俺身上都出来了。

  当然,俺没有因为迷茫,就去否定大学需要努力学习、努力参加实践这件事情,俺只是讨厌自己那么早就参透了这些,甚至俺一度因为觉得自己纯粹是为了偷懒而什么都不想做,而感到自责,甚至极度痛苦。

  直到今天,俺开始释怀,如果找不到让您舒服的状态,或者找不到能引爆您动力的事情,那您做的那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有人说努力学习考上研究生有好工作挣大钱,这就是动力啊,参加社会实践找好工作挣钱,就是动力啊,上班了多多努力多发点工资,就是动力啊,如果您是指通过物质化的回报,当做自己的动力,那么俺不予置评。

  俺所强调的,是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状态,说大了就是延伸到一种使命感。

  回归到现实,俺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俺们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状态。

  02

  俺大学里就做了两件事:一是看书,二是写日记。每个夜晚熄灯后打着手电筒,一点点记录自己心里的烦恼,因为当时的自己完全没有那份耐力,去化解心里的忧伤。

  甚至有段时间一度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很厌世,什么都不想做,但是俺还是会泡图书馆,坚持写日记,或者说不需要坚持,俺是必须每夜写上几张纸,才能睡去。

  毕业后工作了,找到了跟专业有点沾边的传媒公司的一份工作,进去后发现干的事情,跟大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其实俺也是后来知道,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是俺当时依旧不知道罢了。

  就这样恍惚地过了两年,工作不咸不淡,没啥感觉,也没激情。

  俺开始觉得不对劲了,俺又开始问那些纠结的终极问题了:俺到底适合什么呢?俺不会就这样过一辈子吧,万一找不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怎么办?

  俺开始慌张了。

  俺只能自救了。

  03

  俺细细地罗列一下那些生活中很不起眼的俺。

  在工作上,俺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写写文案整理一下表格,但是俺写的专题推荐跟软文都不错,这些就得益于俺平时就爱看有意思的广告文案,还有那些有意思的时事热点,直到俺现在换了一份工作,专做策划。

  俺觉得那些脱口而出的创意点跟文案,在别人想来都是难想的东西,俺说您们多看路边广告牌,多刷新闻,多听听别人讲故事,同事会觉得做不来,俺突然觉得,各有所长看来真的就是这样的,俺这平时爱观察爱学以致用的性格,还是蛮有用的。

  在同事关系上,俺是个爱憎分明的人,遇上很奇葩的同事,就会躲得远远的,遇上不错的同事,就会多多分享,一起吃喝玩乐,跟大家都搞好关系那一套说辞,不适合俺。

  俺一开始也很纠结,但是后来俺发现,当您专心做自己的时候,反而是最轻松的。

  后来,部门搞团建聚餐活动,活动安排交给俺,俺也乐意接受这一切,因为俺擅长出点子并去执行,俺喜欢操持这个吃喝拉撒的小事情,并且喜欢井井有条地处理好。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都很感激俺,至于那些占了您便宜,最后一点反馈都没有,甚至还各种抱怨的同事,那这一次就当作教训,下次您再来参与,俺就拒绝筹备这次活动,他也就自知之明地离开了。

  在生活上,俺是个吃货更是个喜欢下厨的人,各种菜式包括拼盘还有烘培甜点,各种都会尝试,以前俺不觉得这有什么,直到现在俺才渐渐发现,会有人因为这个称赞俺很厉害。

  很厉害?以前俺只会笑笑,俺觉得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直到现在俺发现,正是这种叫“一种生活状态”的东西,就是让一个人获得内心平静的神丹妙药啊!

  好比说有人喜欢登山、潜水、跑步,有人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还有人喜欢呼朋唤友聚会,牛叉的那些做研究实验,程序猿们敲代码,还有一大堆90后小孩创业卖果汁卖肉夹馍卖手抓饼,以前看记者采访他们说,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他们回答是为了开心,俺总是不能理解,现在俺明白了,“忠于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多么简单而又奢侈的事情。

  多少人把自己囚禁在一个程序化的世界里,人来人往上班下班公车地铁,看到别人高喊这世界有很多种生活方式,然后想想就算了?

  04

  俺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俺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本高喊旅行冒险,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俺做了什么呢?

  因为第一份工作是国企,安逸舒服的生活,不能让俺内心平和,所以俺跳槽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每天写策划出方案,这一切工作要求,使得俺每天刷微博逛知乎刷新闻网站,甚至开淘宝京东天猫,都成为了一种找创意点的方式。俺一边干活,一边吸收在网上获得的知识,每天一点点,俺有的是耐心。

  俺自己经营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叫“她在**漂”。一开始目的很简单,因为俺找不到喜欢的质量高的微信阅读号,那些纯粹为了吸粉的标题党,一度**了俺睡前的时间,最后一无所获让俺气得胃疼,所以俺就自己弄了这个微信公众号,专注于跟俺一样迷茫而又寻找出路的女生们。

  一开始俺就挑自己喜欢的文章推荐,心情好了还写点自己的感悟,一大堆**裸的麻辣反鸡汤,看得俺舒服也高兴,直到后来决定自己写东西,结果发现有好多姑娘跟俺留言分享自己的难点,俺开始觉得,干吗要去改变这个世界啊,您看俺能够让这些女生每天后台给俺留言,“找到了同类中人”,这种爱分享的性格与能量,也成了俺快乐的一种源泉。

  俺一向爱折腾,各种手工尝试的蛋糕甜点,会带到办公室跟大家分享,同学同事隔三差五来家里蹭饭。俺认识公司里一个年长的姐姐,跟她出去吃饭会探讨这个菜式的做法,还有餐具的摆设、餐厅的装修风格,翻桌率、人力培训成本控制都慢慢地聊开了。俺就是这么无聊而较真,吃个饭,也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这些能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手段。

  直到今天,那个大姐每天都念叨着,您要哪天开餐厅了,俺一定会跟您投资,不光是您爱好擅长这件事,俺觉得您这个人就是有生活味道的。

  俺笑着,餐厅开不开得成另说,俺这个人渐渐变成了别人觉得有意思的人,其实这一切的前提,是俺自己过成这样的,而不是为了别人的期待或者愿望才要去做什么的。

  05

  啰唆了这么多,至今想来,自己所做的这些,貌似跟大学没啥关系,其实关系大了去了。

  俺现在遇上难题,就会翻大学的日记跟读书笔记,觉得那时的自己真是幼稚荒唐,想那么差的问题。但是想想要是没有那时的纠结,今天的俺也不会懂得利用身上这些特质,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比如写作,分享,成为各种闺蜜情感问题的垃圾桶,遇上餐厅的美食回家动手实验一番,同事跟朋友的衣服搭配顾问,跟年长的人聊人生哲学,跟外向的人聊美食电影跑步健身,跟内向的人聊能量法则,聊一个人独处的舒服感。

  也正是因为一个人把很多问题都纠结过了,所以当俺现在意识到“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哪方面能力都不强,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成功呢?怎么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呢?”这种状态时,俺已经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然后一点点自俺分析,进行自救,也可以一点点敲下这些文字。

  或许答不对题,俺不能技巧性地告诉您要多读书、多参加聚会、多找牛叉的人学习、多投资自己,因为一旦从这个角度回答,您就会有下一层问题,读什么书好?怎么才能找到聚会圈子?如何认识牛叉之人?怎样投资自己比较好?甚至还会问,同样的价钱,同样的条件,去学管理技能课程好还是报一个PPT培训课程好?

  俺们这一生伴随着问题而来,俺开始明白这一点,同时俺明白自己的境界太低,但是这不妨碍让俺在这条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路上,继续前进,俺也需要牛奶面包,俺更需要找到人生意义之所在。

  很多人问俺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俺从来都不会说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不是大片,却是最打动俺的一部电影。

  可笑的是,多年前在大学宿舍看这部歌舞印度片的时候,笑得前仰后翻,跟舍友各种吐槽,而现在,上个月再拿出来看,大半夜哭到不行,兰彻的那一句“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而来”让俺一夜无眠,多少人是把这句话反过来过这一生,还要抱怨人生的意义找不到的,殊不知,俺们要的卓越,其实是自己喜欢、擅长并且还能坚持的东西。

  或许您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但是您不愿意把它释放出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离开舒适区去做出改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即使现在还没有物化呈现的转折状态,但是已经开始慢慢去挖掘并默默积累的。

  马云离开舒适期之前,默默做了六年英语老师,可是这个默默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怎么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30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9月11日 上午11:55
下一篇 2024年9月12日 上午11:56

相关推荐

  • 迷茫,就做好当下

      在校大学生,无论大几,仿佛都迷茫,不迷茫就不正常。听了学生们的尽诉愁肠,大体就是说经历了大一从“忙”到“茫”,再到别人学习我就学习,别人做社会工作,我就做社会工作,别人做项目我就做项目,别人兼职我就兼职的“盲”,总结出来就是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现在做的事情有没有用,也不知道不这样做会不会后悔。比如:不喜欢学习、不喜欢专业、不知道以后的出路在哪里,想转专业不知道能不能转、不知道转什么,想以后工作不知道做什么,想考研不知道考不考的上……

    2025年1月26日
  • 您希望您18岁的时候就明白的事?

      因为一旦你从一开始就养成了一马当先领跑的习惯,那么你会发现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你将很难再变得懈怠和偷懒。这个技巧的心理根源在于人的竞争性,通常人在各方面都不大希望被别人超越,尤其是年轻人,尤其是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像我的朋友圈里就有几个周六周日有早起习惯。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也一头扎进北图的学霸职霸,他们之中没几个认为自己是非常勤奋的,反倒有好几个人都说自己非常努力的动机只是因为不想被同学同事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超越。 这就像上学时成绩好的尖子生里,没有人希望自己下一次考试被挤出前十名的道理是相似的。

    2024年8月19日
  • 人生漫长,您不必急于求成

      第一次听古典音乐红了眼眶,是听年过八旬的钢琴家巫漪丽老师弹奏《梁祝》。

    2024年4月10日
  • 只要您靠谱,您就脱颖而出了

      只要你靠谱,你就脱颖而出了。  何谓靠谱?  1、我们有个很靠谱的网络技术人员

    2025年2月20日
  • 十五岁少年:不许嘲笑,俺有俺梦与想

      我和他隔了七年的年龄差,我七岁那年,刚刚上小学,他出生,家里全是添了新生命的喜悦。外公绞尽脑汁要翻烂了我那本新华字典的节奏,给他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名字中有一个龙字,寓意他日后能够飞龙腾达,生龙活虎,寄予了很大的希冀。

    2024年9月15日
  • 00后青春励志的句子

    00后青春励志的句子(精选75句)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那什么样的句子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下面…

    2022年11月28日
  • 青春没有自以为是的坚强

      那个暖洋洋的午后,班主任带着几个高三学生来给我们讲学习方法。五六十双眼睛齐刷刷看着台上轮流上阵的优秀生,无不流露出钦佩羡慕之情。

    2025年7月6日
  • 24岁只要不懒,总能养活一家人

      二十四岁的时候我还在混日子,拿着2000多一个月的轻松工作优哉游哉,每天上晚班跟同事同学朋友们胡天黑地,虽然从18岁开始就没用过家里的钱,但父母也不用我照顾,那时的生活是惬意的。

    2025年2月5日
  • 二十几岁,俺们活得无坚不摧

      一位大三的小姑娘与我聊天,整个晚上都在跟我倒苦水,各种室友不和谐、学习压力大、毕业迷茫感,甚至还有食堂饭菜不合胃口,很多很多,我都没办法一一说清楚。

    2024年8月18日
  • 您可以追求梦想,但别牺牲父母来成全自己

      过年放假在家,我姨跟我说了件事儿。  有一天她跟我妈聊天时说:“别那么拼命挣钱了,这么大年纪了,差不多行了呗。”

    202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