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让自己坐前排

  转眼到了年底,眼看着这一年进入了倒计时,我身边很多人都患上了年底焦虑症。

  01

  转眼到了年底,眼看着这一年进入了倒计时,俺身边很多人都患上了年底焦虑症。

  时间总是在走到一个阶段的尾巴上,才会提醒大家思考些什么,才会让人有回头认真看看的冲动。

  前几天,俺的一个朋友阿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他的焦虑,写在眉梢眼角。他说,还好现在的日历都是电子的,不像从前,过一天撕一页。

  年底时,日历只剩下孤零零几页。

  人走过时,日历甚至会飘起来,让人心生抓不住时光的慌张。那种感觉更可怕。

  俺问,是不是因为工作上没有大的突破,所以觉得一年白过了?他回答“是”,很快又补充说,也不完全是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回望岁月,他更害怕看到自己敷衍时光的影子。

  他思索了一下说,那是一种不愿坐前排的心态。

  他似是找到了准确的形容,再次强调到,他的年底焦虑正是缘于此。

  这一年来,他不曾让自己坐前排。那是不曾拼劲全力的松弛、躲闪和逃避。

  比起所谓的成就,他更怕看到这样的自己。成就不可强求,但是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却完全由自己掌控。而他在过去的一年,连这点掌控权都放弃了。

  阿强举了个例子给俺听。公司的内部会议,阿强从来都是坐在靠后的位置。他不喜欢坐前排。在他看来,前排是个不自由的位置。

  会议嘛,随便应付下就好。

  坐在后排,他不用担心会议无聊,时间太过难熬。他可以随意打盹儿,只要睡着的动作不夸张,没人会注意到他的眼睛是睁开还是闭着。

  若是毫无睡意,他还可以随意翻看手机,自俺娱乐。而会议一结束,他起身离开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

  02

  通过这个例子,他颓废的形象立刻浮现在俺眼前。

  当然,他所谓的不喜欢“坐前排”,不仅仅简单体现在会议座位的选择上。这只是一个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

  这种行为方式和心态体现在他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领导安排工作时,他从来不敢主动请缨,说一句:“这个俺来。”他总是躲得远远的。实在避不开时,他会试图推卸:“领导,这个俺怕自己做不来。”

  处理工作时,若能花一分力气草草了事,他绝不会再多花一丝精力去完善和总结。

  他把担当责任的机会,推得一干二净。因此,他给人留下了难成大事的印象。

  所以,这几年,他在工作上一直是个半吊子,升职加薪总是轮不到他。

  他叹息说,在生活中,他也是如此。

  阿强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结婚比较早。他和爱人与父母同住。婆媳关系,几乎是每个家庭难以避开的难题。阿强的爱人和婆婆也不例外,相处一直不太融洽。

  每次两人出现分歧时,她们都会找阿强评理。他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从来不曾认真对待,基本靠“哄骗”。

  他对爱人说:“您最好,您都对,妈老糊涂了,您别跟她计较。”

  一转身,他又悄悄跟母亲说:“妈,俺媳妇不讲道理,您说的话都对。您是俺亲妈,就当体谅俺了,别跟她一般见识。”

  其实,两人本来没什么大的矛盾和不满,只是意见相左而已。

  可是,阿强这么一“和稀泥”,两人都觉得是在委屈自己原谅对方。时间长了,这一招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两人的隔阂。矛盾日积月累,变得有些难以调和。

  03

  阿强说,“不喜欢坐前排”这其实是一种消极心态的体现,遇事喜欢躲,躲不了才硬着头皮去应付。敷衍了事时,他还不忘给自己留下诸多借口和退路。

  他向自己表态似的说,新的一年里,他一定要坐前排,凡事都不再逃避躲闪。俺明知他意之所指,却故意反问到:“要是前排没位置怎么办?”

  他听出了俺的调侃,并不直面回答,而是顺着俺的话说道:“姐,您别逗了。谁家公司开会,员工会抢第一排坐。大家都抢着坐最后一排。”

  听他这么一说,俺回忆起读书时的事儿。阿强说的“喜欢坐后排”早在俺们读书时就埋下了种子。那时,很多同学都有“不愿坐前排”的心理。

  上课时,大家齐刷刷地往后坐,老师面前的前三排总是空空荡荡的。

  但是,俺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坐第一排。

  每次上课,俺们匆匆忙忙去抢占后排的位置。

  而她则早早地到教室,坐在第一排正**的位置。俺们曾经坐在她后面拍了一张照片,然后配文:“这节课,课堂上只有一位学生。”

  图片和文字的搭配毫无违和感。因为,她身后几排都空无一人,从照片上来看,确实找不到其他学生的存在。

  有一次她生病请假,第一排最**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老师进教室问的第一句话是:“某某今天没来上课?”

  班长回答到:“老师,她生病请假了。”

  大学课堂里,大部分老师不太记得住学生的名字,认识学生基本靠点名册。而俺的这位同学,每个老师都能记住她。

  04

  毕业之后,喜欢坐第一排的那个同学虽然不是混得最好的,但是她的生活一直自律有节奏,从来不曾兵荒马乱过。

  俺们很少见她频频回头生出荒废光阴的懊悔。

  而俺们这些喜欢坐后排的人,大都遭遇过生活的乌烟瘴气。俺们总是在回望时光时,生出碌碌无为的感慨。

  俺们习惯于给自己留下后退和放纵的机会,不曾认认真真拼尽全力。

  所以,“前排”从来不是简单一个座位而已。“坐前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占据最显眼的位置,获得更多关注,争取更多机会。

  那更是认真严谨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是一场积极的追逐。

  它会给整个人生带来“前排效应”,让人保持紧张感和压力感,从而不断进步。

  那些喜欢“坐前排”的人,最终都变成了成熟有担当的人。遇到问题时,他们倾向于勇敢地面对,积极解决,努力争取。

  在每一次时光倒计时,他们都能从容淡定地收尾,继续下一场奔赴。生活往往更容易记住这样认真执着的脸。

  那么,新的一年,愿俺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坐前排”,在人生路上越前行越勇敢,越勇敢越欢喜!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新的一年,让自己坐前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05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9月5日 上午11:47
下一篇 2024年9月6日 上午11:49

相关推荐

  • 遇到最好的自己

      在人生的每一个季节中,都会有着最美丽的绽放,这是我们心底的希望,也是对未来最美的展望。可是一路风尘之中,当成长成熟挟着尘世的天风海雨汹涌而来,我们却常常遇不到那个想象中的自己,甚至,会找不到自己。反而是在不停的回首中,总能在过去的时光里,遇到最好的自己。在未来不见,在过去才知,只是那已不是相逢,而是怀念。

    2024年11月27日
  • 希望您不要依靠任何人,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祈祷、美食和恋爱》,虽然是被片名中的美食吸引进去的,但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你环游世界得到心灵的平衡,但你以为你找的心灵平衡是为了什么?平衡不是让每一个人都爱你,而是先自爱。

    2024年9月28日
  • 无所事事并不是慢生活,而是在慢待生活

      阿姨有个女儿,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但3年里至少换了5家公司。

    2024年4月16日
  • 一位70后的感慨:下半辈子俺会陷入贫困吗?

      从一个小悲剧说起吧。  十多年以前,听家乡人说,父母生活劳动过的生产队,有一位长我十岁左右的大哥,在铁路旁电线杆上贴假证广告,被警察追赶,中*,还算幸运,打在腿上,之后扭送回乡。

    2025年1月5日
  • 写给单身的您

      相亲会上人头攒动,有人像搜寻猎物一样四处游走,有人像看客一样漫不经心地东摇西晃,优秀的男生女生突然蜂拥而致,谁看了都会眼花缭乱。找对象这事,一但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相亲会,总是多了几分茫然,少了几分专注,特别容易从找人演变看人,看到最后热闹看了不少,最终毫无收获,草草散场。

    2024年4月17日
  • 您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

      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我大四,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再两小时下班,看尽三环一路霓虹闪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点,吃饭,打闹,写点作业。**睡觉。后来,我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租房子住,每天浑浑噩噩的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然后就睡觉了,第二天又开始了。时间久了,我总是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好像我的生活全部都是工作,除此以外我没有任何能干的,跟不同的人交流总是有障碍,我对社会不了解,而别人对学校的事情没兴趣。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平衡好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我的生活没有一点颜色。而这个时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换上学,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的钢琴房是多么梦幻,那里的枫叶多么漂亮,连那里街头的雪景都分外让人觉得艳羡。这让我纠结的心更加纠结。

    2025年4月5日
  • 青春励志超短句子

    青春励志超短句子(精选110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

    2022年11月25日
  • 最穷的时候是怎么过的

      每次到发工资的那一天,发现自己上个月还省一点钱。一般都是三十或者二十,就会很高兴的去吃一顿好的。

    2025年4月3日
  • 牛逼的永远是向上,不是学习

      我向来不喜欢和学生废话,但是烈女怕缠郎,经不住他一再折磨,终于有一天自毁高冷,接上了他的话茬:“你是怎么产生学了就一定会有进步的错觉的?”

    2025年1月13日
  • 那就做只有梦想的咸鱼吧

      一样米养百样人,当然也会有百种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有时候只是一种选择,并不能武断地用“好”或“坏”加以区分。每一个人都有各自喜欢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让自己全力冲刺,为了成功奋斗不懈,不达目标不罢休;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当条咸鱼,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不去做梦、不去奢求。毕竟,只要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正确的生活方式,没有人有资格指责你、纠正你。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