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是“被坑的一代”,但俺活在最好的时代

  我知道,因为这篇,我要被很多人扣上“五毛”的帽子了。对此,我坚决不承认;因为,我其实是个“零毛”。

  “党的政策确实好”,这样的话,前两年俺也听过,说话的,也是有着漫长的“被**史”的老人。与对**有极强的免疫力、但牢*和抱怨也比较多的年轻人相比,这些“被彻底**”的老人,对生活现状有着更强的认同感,在客观方面,他们的生活处境并不好,但在主观方面,他们的“痛感”却很轻,这不得不归功于俺党多年以来的“**”。

  俺知道,因为这篇,俺要被很多人扣上“五毛”的帽子了。对此,俺坚决不承认;因为,俺其实是个“零毛”。

  话说,前一段时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刚一公布,就有人为80后捏把汗: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将要面对上有4老、下有2孩的局面。

  这样的“新痛”,同时也勾起了曾经的“旧怨”,那些老掉牙的段子又开始沉渣泛起,什么80后刚上大学,大学就开始收费了;什么80后刚参加工作,单位分房就结束了;什么80后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而到了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

  言语之下,80后似乎是改革过程中“被坑的一代”,这代人的命运除了苦还是苦。还有人补刀了一句:“俺只想说,咱能不能换一代人坑?”

  对段子手来说,写这样的话,也许是调侃、是卖弄才情,但对好多80后人而言,这却是心声。然而,作为一个从西部的农村出来、输在起跑线上的“苦孩子”,俺从未觉得自己属于“被坑的一代”。甚至,在读现当代的小说及**经济改革史的时候,俺常常觉得,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

  作为一个能力不行却又频繁跳槽的人,俺最感激的就是,俺“错过了”那个“毕业包分配”的年代。俺不用担心被分配去干一份自己不喜欢或“不明觉厉”的工作,然后,再守着那个无聊的“铁饭碗”从一而终——极可能是庸碌的一生。在这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俺可以依靠自己的个性生活,俺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强迫自己去适应一份无趣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毕业八年半了,俺身上的锋芒也没有被磨掉。

  前两天跟一个即将于明年6月份研究生毕业的朋友聊天, 最近,她冒着拿不到硕士学位证的风险,论文还没写完,就跑杭州学自己热爱的越剧了。她是师范类专业,去某些好一点的小学教书,可以拿到1万元的月薪,但她都放弃了。“当教师,太不自由了,俺就没有时间玩越剧了。” 想想看,在那个“工作包分配”的年代,能做到这一点吗?可能是,她对越剧再有兴趣,也只能度过压抑的一生了。

  很多人会羡慕以前“单位分配房子”的年代,但俺要说的是,大一时读一本小说,看见90年代的人,苦苦地“熬工龄”,仅仅为了等到单位给他分房子的机会,并因此而不敢放弃那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当时,俺感到无比恐惧:妈呀,俺以后是不是也得为了房子而把自己的一生都许配给一个单位啊?这个念头吓得俺出了一声冷汗。 稍后,合上书,俺方才清醒过来:现在,已经住房商品化了。或许俺永远也买不起房子,但俺至少不必再为了一套破房子而“终身为奴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俺之前的几代农村人,常常为了一个城市户口,干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为了一个城市户口,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为了一个城市户口,娶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人。而到了俺们80后一代,无论多惨,俺们至少不必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被户口给**了。甚至,现在,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还值钱了。

  三四十年前,年轻人谈个恋爱,都可能被定性为“耍流氓”、“***”,而俺们,赶上了一个可以婚前同居、可以自由地离婚的时代。在做某些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俺们再也用不着像俺们的父辈们那样担心世(sha)人(bi)们的说三道四。

  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学历史的缘故吧,俺对一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都感到新奇。俺曾为自己晚出生了十几二十年,未能见证“激荡三十年”的轰轰烈烈而感到遗憾,但俺们却有幸经历或见证了互联网颠覆人类生活方式的整个过程;直到小学和初中阶段,俺还常常把银行和邮局当做“**机关”,但此后,俺们有幸赶上了市场化改革,赶上了“国退民进”,然后,见证了这些“国家机关”的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市场化的一个副产品是:很不幸,俺们进入了一个“富人得势”的时代。很多人因此而痛恨这个时代。但是,俺们可以想象,在市场化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致富的时代”。无论如何,一个富人得势的时代,也要比一个只有得势的人才能致富的时代强得多。(哈耶克语)把赚钱做为理想,要比把当官当理想高尚得多;向钱看,要比向权看更纯净。

  所有这些变化,对俺来说都格外刺激,格外有趣,让俺感到无比兴奋。能成为历史的见证人,成为这个时代的观察者、思考者,俺感到无比荣幸。

  当然,在这个时代,最有幸的,也许是段子手遍地开花,并且,因为经历的特殊性,俺们也成为了最能“读懂”那些段子的人。

  上个月底,《**日报》发了篇文章《80后真是被坑的一代吗?》,这才表达了俺的心声。作者在文章中写道:

  在这样一个崇尚多样性的时代,抽象地评论一代人的命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那些动辄囊括一代人的抽象怨念,并不足以概括80后的真实处境。毕竟,抽象的概括遮蔽了年轻人的丰富性与可能性,也掩盖了那些具体而微但却激荡人心的奋斗故事。一代人或许具有共同的宏观特质,但是一个人的命运并不取决于此,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能做出独领**的产品,如果能创造令人艳羡的业绩,就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谁会关注您是70后还是80后?

  年轻人面临的问题确实不少,但是与问题相伴而生的,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努力与希望。如果只看问题、不看破题,只看反面、不看正面,那就是选择性忽视,只会激发徒然无用的伤感。

  虽然这段文字出自“喉舌”之手,但俺还是发自内心地赞同。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俺们这一代人的特殊性在于,俺们在自己正值青春期的时候,掌握了网络舆论的话语权。不过,俺们却没有珍惜这个话语权,而是拿它来抱怨、发牢*了。结果,就是,显得自己成了“最苦逼的一代”。

  刘瑜老师在《送您一颗**》中有句话: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的色彩的,不是他眼前的景色,而是他的眼睛。对此,俺相当同意。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时代背景,有些人感受到的是苦逼,而有些人感受到的是波澜壮阔、激荡人心了。

  当然,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这种“于丹式”的鸡汤。下面,再说个具体的例子:

  今年6月,去四川巴中市的一个贫困山村采访,一位72岁的老人在向俺讲述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的感触时说:“现在的生活质量,比以前好出十几倍、一百倍。”然后:又反反复复地说“党的政策就是好啊”,“感谢党”。

  换做以往,如果是在电视上或报纸上看到这句话,俺一定会觉得可笑,甚至是发出一点冷笑。“真是被**了”。然而,当俺亲耳听见眼前的这个人几次三番地重复这句话时,俺竟十分感动——他之所以反复说“党的政策好”,主要有两个原因:表达能力欠缺,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能说啥;他确实对当下的生活比较满意,对当地的**有发自内心的拥护。

  如果是一个国家的首富或其他既得利益者在公开场合说“党的政策好”,俺们会很容易理解;但一个刚脱贫不久的“前贫困户”竟然也感谢党,这难免让人意外。从聊天的其他内容和他说话的语气看,这位老人现在的幸福感确实是挺高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比较少,很容易满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党对他的“**”确实是成功的。

  其实,“党的政策确实好”,这样的话,前两年俺也听过,说话的,也是有着漫长的“被**史”的老人。与对**有极强的免疫力、但牢*和抱怨也比较多的年轻人相比,这些“被彻底**”的老人,对生活现状有着更强的认同感,在客观方面,他们的生活处境并不好,但在主观方面,他们的“痛感”却很轻,这不得不归功于俺党多年以来的&ld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您们是“被坑的一代”,但俺活在最好的时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28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8月17日 上午11:18
下一篇 2024年8月18日 上午11:19

相关推荐

  • 为何大龄剩女多优秀,大龄剩男多*丝?

      某天夜晚,我们围坐在漓江边,聊起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为什么大龄剩女中优秀的居多,而大龄剩男中*丝却居多呢?”

    2024年9月25日
  • 青春,背负着伊卡洛斯的翅膀励志文章

    青春,背负着伊卡洛斯的翅膀励志文章   看白先勇的《孽子》,看到阿青、小玉、吴敏、老鼠这一群潜沉在黑暗深处的少年,一次次想上升到白日之下,去感受人世的温暖和爱,却一次次被灼痛、伤害…

    2022年11月22日
  • 心灵一直维持青春励志文章

    心灵一直维持青春励志文章   偶然学生出错,我的批驳兴许只点到为此。由于想着青春是能够不靠谱的。或者,热忱激动,为所欲为,才叫青春,才暮气沉沉,叫人爱慕。等老了回想,必定会感到丰盛…

    2022年11月22日
  • 让未来的您,成就现在的您

      很多看似两难选择的事情,心里都是早有答案的。  上心理咨询课时,老师讲过一个案例:

    2024年5月25日
  • 那桌盛宴,只关青春,无关爱情

      我们带着已经习惯了两年的失望,在历经开学初的几天折磨后,慢慢地就平复了心情,继续投入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去,和我们背地里叫他“范老头”的班主任为了生活而生活。

    2025年7月9日
  • 您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专注点慢慢来

      前段时间,一个PS训练社群的朋友私聊我,聊了差不多半小时,都是同龄人,二十出头的年龄,慢慢就开始直抒胸臆、大吐苦水了。他说他很苦恼,每天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看见别人那么优秀,他就烦躁。

    2024年8月21日
  • 姑娘,能改变您人生的只有您自己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其本质无外乎向老板或客户出***的有形或无形产品。一言以蔽之:大家都是出来卖的。既然是出来卖的,一要卖相好,二要敬业,三不要嫌买货人。所以,第一要保持美丽,第二要多做事少抱怨,第三看在钱的份上要适当妥协。

    2025年6月16日
  • 俺最专注的那段时间收获最大

      每一篇,我都用心读了很多遍,读到自己快背下来了。后来放下Kindle,仔细想想我最近的经历与收获,给朋友发了一条微信:浮躁的世界,我们都欠自己一个专注。

    2025年1月9日
  • 为什么您如此聪明却混得一般?

      演员低着头。良久,他低叹着跟一同演出的儿子说了一句话:  我今天好想跟你一起牵着黄犬到上蔡的东门追一下兔子啊。

    2024年8月28日
  • 远嫁,您失去了什么,重要吗?

      作为娘家人,我和另外几个兄弟姐妹去送亲,跑了数百公里赶到新郎家,我们几个人已经疲惫至极,所幸是提前赶到,当晚在县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婚礼在教堂举行,婚礼之后我们又赶回来……

    202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