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终于变成了年轻时最讨厌的人

  阿毛是我的高中同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土,杨二毛这个名字,足以看出她父母取的时候很随意。

  01

  阿毛是俺的高中同学,给俺的第一印象是土,杨二毛这个名字,足以看出她父母取的时候很随意。

  高中第一堂语文课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她用一口沾满泥巴味的普通话朗读,全班一片哗然,连一脸严肃的语文老师都笑了。那天她身着一套竖条纹的灰色西装,已经洗得有些泛白。

  后来的印象更糟糕,上课她总是喜欢提比较神经质的问题,对于一些只可意会的科学原理,又死钻牛角尖总要深究到底,下课后常常缠着老师不放,直到下一个老师到来。

  最霸气的是,她喜欢在英语课上秀口语,而她说的英语,也带着一种吃野毛桃烤地瓜,渗入每一个音节的土味。

  轻微*中毒,她的牙齿并不好看,但她喜欢笑,笑起来毫不掩饰,总让人想撒腿就跑。

  是怎么和她成为好朋友的,俺也不记得了,就好像经过一个冷冬之后长起来的草,您并不清楚它是什么时候发的芽。

  只是依稀记得她还喜欢用直尺比着书勾画,不管是不是重点内容,她有一件总穿不烂的手织毛衣,六月三伏天也不肯脱下。

  02

  阿毛的目标大学是上海复旦,理想职业是进入PwC做一名会计。高中三年,她仿佛打了鸡血,无论什么时候都紧绷着神经在学习。

  她租住房屋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很大的时钟,秒针走动起来特别吵,她说在那样的氛围下更能感受时间的紧迫。时钟固执地往前走,时间流逝的脚步充斥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残酷地提醒着自己决不能懈怠。

  枯燥无味的生活,异于常人的反应迟钝,早已把她考上复旦的信心消磨得所剩无几。而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常常陷入失眠状态,想着母亲一字不识,父亲一个人独自艰难地支撑整个家,内心又如刀割一样内疚不已。

  2007年,她的父亲承包工地,因为没有文化上当受骗,最后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大笔钱。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更拼,她说:“俺一定要去学会计,就算不能进入大企业上班,最起码也能帮父亲做好帐。”

  突然之间注入的动力支撑了她很久,凭着骨子里不服输的个性,不甘心被社会淘汰的信念,她迎难而上,整个花季都在学习。

  好不容易熬到高考,命运再次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她突然感染严重的肺炎,每天晚上只能趴着睡觉,连拿书的力气都没有,大脑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俺拒绝了医生住院的建议,买了几百元的特效药吃,在家为考试做最后的准备。”她指向角落里的位置,示意那就是她最后坚持学习的地方。

  就这样,她带着重病踏进考场,让身边每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只有她自己,内心充满力量,毫不胆怯。考试过程中,强忍着不要咳出来,最终还是以惊人的毅力撑完一场又一场。

  最后她如愿去了魔都,分数刚过600,并没有考进复旦。

  初进大学那段时间,俺时常会用201电话打给她,电话卡也累了几百张,俺们分享着各自的所遇和经历。

  后来,俺们彼此的生命中又闯进一些人,发生了一串又一串的故事,俺和她的联系没再那么频繁。大二,她通过努力拿到奖学金买了电脑,但俺们反而聊得比以前少。

  03

  大学毕业,阿毛瞒着家里说已经在魔都找到了工作,另一边却着手准备二度考研。

  拿着本科**,她也尝试着去找工作,投出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满怀信心地跨进“人才市场”,结果她在“劳动力市场”都没有市场,每一个排斥的目光,每一次面试遭到拒绝,都无情地删减着她对生活的信心。

  考研对于她来说,无非是重新再过一遍高三生活。不同的是每个工作日,她白天要努力工作,要小心翼翼陪着笑脸,要应对各种形形**的人和事。

  等回到属于自己的时间,除了必要的体育锻炼和少许娱乐,基本上都奉献给了枯燥的复习过程,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她喜欢的旅行和户外,甚至不敢给自己买一件好看点的衣服。

  别人说的时尚话题与自己无关,最新的电影看到的时候早已下档,更要命的是没有人督促,全部凭自觉和自俺解压。

  会计硕士很火,也意味着竞争很大,由于大学是调剂的专业,她的考研二战之路走得也并不顺畅。相比第一次,她复习的时间更少,居住的环境更差。

  每隔一个阶段一次迷茫,她不断地给自己打气,“自己脑子进的水,就算变成汗淌完,也不去劳累眼睛。”

  数学靠题海战术,**靠死记硬背,由于口语缺陷,她的英语学习方式只能是英译汉、汉译英来回倒腾,阅读理解于她而言也是默剧。

  专业课的复习最让她头疼,因为是跨专业,宏观经济学和会计学需要慢慢啃课本,知识点很细,很多时候都记不住,很多东西看了好几遍仍然晕晕乎乎。

  她唯一的优点是有耐心,“不懂就一遍遍再看,总有看懂的一天,人笨一点真没事,但您要愿意去学。一旦下定决心,就得义无反顾,绝不瞻前顾后。它既然是您很想要的,那就有为它奋斗的价值,不好好努力难免有一天会懊恼死。”

  俗话总说天道酬勤,好事多磨,于是上天给了她第三次考研的机会。

  04

  阿毛说:“俺不优秀,甚至是个丢到人群中连淹没都称不上的人,俺准备的时候一刻都没有松懈,并没有奢求自己像励志故事一样水到渠成,俺仅仅就想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方位。”

  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学生徘徊在魔都灯红酒绿的街头,那种被**却无力满足的撕裂感,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

  她拿着助学贷款和微薄的工资,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物质的贫乏仅仅是痛苦的一个方面,她的脑袋也相当贫乏,人家学“双外语”,她连英语四级考试都惧怕,考了五六次才过关;人家一进校门就知道雅思、托福、外企,她遭到的只是现实不断泼来的冷水。

  心中就算真有铜墙铁壁,总有那么一些脆弱的时刻,会让她仇富和自卑。

  时间还没到来,新词也未填好,只有愿望在心中不肯败落;花蕊尚未凋毕,秋叶还未化泥,只有寒风从身旁叹息而过。

  直到有一天,俺看到了俺该看到的一幕幕:小学最不羁的男生安静地经营着一家小店,初中最文静的女生风尘地吸着烟,高中最野心的男生满头大汗地给孩子换着尿布。

  俺看到那些最叛逆的人用最保守的方式教育孩子,和父辈并无二样;那些早恋并和父母水火不容的人,绕着操场追打他们孩子的异性朋友;那些咒骂主席台发言领导****的人,西装革履大腹便便地为某活动进行开幕式致辞。

  那些发誓会改变历史改革制度的人,慵懒地坐在公务员办公室草草一生;那些高呼分数是屁成长要紧的人,因孩子考试不及格爆着粗口暴打自己的孩子;那些初中就在一起的情侣,终于在越洋电话中提出了分手;那些闪婚裸婚一度让人艳羡的几对,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有一天,俺们终于都成了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人,俺们终于成了年轻时俺们讨厌的那种成年人。

  05

  阿毛的故事继续,俺似乎就要变成了祥林嫂。但在千千万万妥协的人中,阿毛总归得有一个属于她的结局。

  在一个同学的婚礼上,俺见到了阿毛,她的牙齿已烤瓷得炫白,皮肤也精心保养过,她身着一身名牌,举止优雅,却是那样的陌生。

  她见到俺便伸手,想以俺们之间的方式拥抱一个,俺也伸出了手,突然看着她身边男朋友木然的表情,俺才意识到俺们的见面已经是2014年了。

  阿毛的男友操着一口俺也听不懂的普通话,据说是个“富二代”,命运把阿毛关进小黑屋,就是为了让她反省,就算终其一生奋斗,也抵不上遇到一个坐拥一切的男人。

  当然您也可以选择相信,阿毛是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切,她仍然初心不改,笑对工作和生活的难。

  她和千千万万仍在坚持的您一样,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浑身发抖得想冲上去和别人撕打,您多想辩解想大声地哭出来,说不是这样。铺天盖地而来的委屈冲垮了您所有的理智,您多想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用顾忌,却在心里疯狂而表面冷静地想着所有的情节之后,还是整理了一下自己仪容仪表。

  您潇洒、优雅地微笑着面对生活,祈祷着公道自在人心,其实不是脾气有多么的好,只是不愿粗鲁地去计较,只是想着过完这一段糟糕,明天会更好。

  生活犹如一出狗血的闹剧,但仍不妨碍您为之向往。

  惟愿俺们都能在这稠密的生之庸常中,萃炼出赤诚与清澈,当苍老渐至,仍对那万分之一的相遇,怀有爱慕之心,仍对那难得可贵的坚持,并无愧疚之意。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们终于变成了年轻时最讨厌的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242.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10日 上午10:19
下一篇 2024年7月10日 上午10:31

相关推荐

  • 别人越希望您过得不好,您越要幸福

      这简直说出了一个群体的痛苦。  我对娱乐圈一直不敏感,但总觉得演员这职业并非每个凡人都可以做得来,再美貌的范冰冰,再努力的杨幂,再低调的霍建华……不管是谁,只要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就担上了风险,以后的每一秒钟都会有人拿着放大镜去观望你的瑕疵,随之而来的是肆无忌惮的抨击,诋毁,嘲笑……

    2024年10月27日
  • 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我思忖良久,找不到精准的答案。  他告诉我,三十而立,不是表面的成家或者立业,你立的,是成熟的思维模式,是**而纵深的思考能力。

    2024年10月24日
  • “俺985毕业,月薪2500”:低配,正在让人越来越平庸

      前几天,朋友林菲在微信上找我聊天。  她发了一张工资条的照片过来,特别激动地说:

    2024年4月8日
  • 您的自律里,藏着您的福气

      几年前,看过作家柏邦妮的一篇文章。她说,在她二十几岁的那几年,胃口好得出奇,从来不知道节制为何物。每天深夜和朋友在烤串摊相聚,喝酒吃肉、肆意欢笑;在家里研究各种食谱,吃得满嘴油光;热衷于自助,四两一盘的羊肉轻松干掉八盘。

    2024年7月7日
  • 让理想远离**

      他写,儿时家在乡村,学校破落,那时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像课本中那些人一样。努力学习,为了理想。

    2025年5月25日
  • 孤独,一堂青春必修课

      孤独是一种勇气,活出最好的自己  还记得上大学的头一月,我好几晚都做了同样的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高考考场,填答题卡发现忘了带铅笔,心急如焚中惊醒,才发现现世安好,别来无恙。走过这段青春岁月,我明白完全没必要这样。高考之所以让我们焦头烂额甚至是精神恍惚,是因为我们没有处理好自己,对自己和高考没有正确的认识。

    2025年7月7日
  • 所有拼命的姑娘,都需要的一份清单

      别人说姑娘喝多了不好,出门左转就是宾馆,保不准床上的另一个是谁。醒来后揉着惺忪的睡眼,踏上八厘米的高跟,拔掉门卡就退房。那时候活的糊涂。

    2024年8月1日
  • 绽放自己的时刻无处不在

    夏日伴随着雷雨的洗礼和骄阳的烤灼。她默默的承受为获得完美的绽放而不得不经受的挑战。挑战不会很长,却足以让她回忆过去的一切,现在,她终于可以吐露心声。娇艳的花瓣从花骨朵中一点一点的舒展,从外向内的进行着释放力量绽放生命的过程。朵朵鲜艳的玫瑰花在风雨中挺立抬头,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成功的快乐,而是绽放生命后的宁静与怡悦。昔日骄傲的野花儿野草儿也在夏日的考验后逐渐接近枯黄,她们已经无法见证属于生命奇迹的精彩。

    2024年4月9日
  • 别到处说您的苦,没人愿意听到负能量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男同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能抱怨。无论大家去哪里玩,吃什么东西,在什么时间,也无论我们各自后来跳槽到哪个公司,都不休止的抱怨工作、同事和老板,仿佛他去了哪儿,哪儿都是一群**。起初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安慰他,后来我们只能默默的听着,该吃吃该喝喝,不做任何发言,因为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已经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来,我们再聚会的时候,都要考虑下,要不要叫上他啊,不叫他都是同事,可叫上他真的不想听负能量了。职场有点不满很正常,但抱怨太多,其他同事和老板也都觉得这人是真的能力不行,沟通和工作能力太差,一来二去,也没说他什么好话,不久他就真的转行做别的去了。

    2025年5月8日
  • 冰雪之后是春天

      同样的,不管你多么讨厌人生的低谷期或寒冰期,这样的日子或时期,总是如冰雪一样呼啸而来,将你卷入其中,你无法逃离。无论是明星大腕,还是普通大众,每个人的人生,都无法躲避“寒冰期”。那些明星大腕,被雪藏或冷藏过的,不在少数。

    202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