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矫情了,谁的成长不是磕磕绊绊

  如果说那些书对我影响深远,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所写的《少有人走的路》便是其中一本。这本书让我真正明白了痛苦对于人生的意义,使我在面对痛苦时多了一分坦然,多了一分勇气。

  1

  如果说那些书对俺影响深远,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所写的《少有人走的路》便是其中一本。这本书让俺真正明白了痛苦对于人生的意义,使俺在面对痛苦时多了一分坦然,多了一分勇气。

  作者说,人生苦难重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俺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当俺们真正理解人生本就艰难之后,俺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苦难而耿耿于怀。

  年轻人,别矫情了,谁的成长不是磕磕绊绊

  经常会收到读者留言说自己不喜欢当前的专业,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岗位。了解俺的朋友知道俺是学统计学的,专业课是高数。大一大二的时候俺对自己的专业也提不起兴趣,感觉很痛苦,但是现在,竟有了一丝丝热爱。

  前几天跟杨老师谈话,俺也问到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让俺很汗颜,他说:“您说您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您告诉俺您喜欢什么专业?”

  俺一时哑然,不知道怎样回复,想了想挤出一句:“和文字相关的吧,感觉自己蛮喜欢。”

  杨老师追问:“可以啊,既然您说您喜欢这个专业,那您跟俺说说您取得了什么成绩?您为此付出了多少?”

  彻底没话可说了。口口声声说喜欢某样东西,但当别人问您为此付出多少,取得什么成绩的时候瞬间没了底气。这样的喜欢,太劣质。

  当然,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情操,和本文所说的主题无关,不过对于大学生而言,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朋友而言,您心中的兴趣专业、理想工作是俺们用来谋生的,企业的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您能为其创造多少价值。只要您能力突出,是金子一定会发光,这话很老套,但绝对不过时。

  2

  慧敏姐是俺在成长社群遇到的第一位大咖,翻看慧敏姐的成长历**可谓如古典老师所言:简直就是奇葩!当然,这里的奇葩指的出众,不同寻常。

  为了家庭,慧敏姐从怀孕到生子一个人,自己做剖腹产,自己带孩子打**,看医生。晚上睡觉又会被孩子无数次的哭闹声(要给孩子喂奶)惊醒。

  您以为这就很苦了?酷暑里,慧敏姐带着孩子搬进工地,没水没插座,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电灯泡,甚至累到连矿泉水瓶都打不开,21天暴瘦10斤。

  可仅仅是2年的时间,慧敏姐经营的社群已经成为全国性的优秀社群,运营人员也超过百人。慧敏姐谦虚说自己的改变是因为遇到了贵人秋叶大叔,可如果不是自己的拼命努力,哪来贵人一说。

  所有人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那些矫情的吐槽,不过是在给自己留后路的逃避罢了。真正努力的人,根本没时间抱怨!

  3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曲折向上的过程,人本能的喜欢享乐,可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的事情。

  大多数人报专业根本就不了解,只是凭借自己的幻想而已,事后突然发现事实与幻想大相径庭,顿生悔意,打出不感兴趣的旗帜来掩盖自己的失败。

  人生路上很多事情不是等俺们充分了解后才去做选择,俺们所谓的兴趣也不过只是看到了它的表面,俺们需要培养的是自学的能力!

  兴趣可以是俺们的引路人,但很难成为时刻的动力,别高估兴趣对人的影响,也别低估即将面临的挑战。

  “核心竞争力”是俺近期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一直在想明年暑假,当俺大学毕业,除了一张毕业证,俺真正带走了什么?真正学到了什么?

  昨天秋叶大叔在群里“骂”一位刚毕业的学生。暂且叫他小K吧。小K问大叔如何快速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大叔毫不客气地给小K泼了一盆冷水。

  大叔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急了,动不动就说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自己现在的成就都是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刚毕业,还没几个真本领就急着营销自己,成功岂能如此简单?

  确实,成功很难一蹴而就,需要俺们稳扎稳打,成功的路上也远比俺们想的艰辛。急功近利可能短期有所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实属逐本追末。

  4

  再讲一个发生在两天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位高三的学生。为了考的理想的大学,放学回家后再自学一阵可谓是家常便饭。

  但这位高三的朋友很苦恼,说自己一学习就想睡觉,便留言问俺该怎么办。正好自己最近学了“愿景法”便建议他不妨尝试用目标倒逼的方法。

  想想自己要考的大学,如果是现在这样的状态能否实现,再想想如果失败,自己能否承担所造成的后果。通常俺们可以用幻想失败的方式使俺们充满斗志,可惜,它不是适合所有人。

  这位同学就是,很不满意的回复到:“俺就是一学习就想睡觉啊!”得,那俺只能劝他好好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

  如同解忧杂货店的老爷爷所言,很多来询问的朋友都是带着期待的答案而来,只是想得到另一个人的肯定。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您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您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

  5

  回到上面的问题,当俺毕业后,俺能带走什么?除了毕业证书,俺觉得更应该带走自学的能力,以及对能力的迁徙技能。任何技能都不会孤立无援,隔行如隔山,隔得是行业信息,但技能是可以在不同行业迁徙的。

  就比如俺这几天在成长营学到了秋叶大叔所讲的读书方法,汤小小老师所授的写作之道,戚泽明老师的演讲之道,以及坤龙老师的营销方法。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至于如何运用,需要俺们勤加练习,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经历,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最后用MadamOwl的一句话送给焦虑迷茫的您:迷茫是什么,迷茫大概类似于大雾中行走,隐约看得见远处的光亮,却不知在走过去的途中是否会一脚踏空,落进缺了盖子的下水道。于是亦步亦趋,反复衡量;或者索性大路朝天,走了再说。

  朋友,别矫情了,大家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成长的路上注定磕磕绊绊。俺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接受它,挑战它!愿您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祝好。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年轻人,别矫情了,谁的成长不是磕磕绊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11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8日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4年11月8日 下午1:27

相关推荐

  • 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2024年12月19日
  • 识破“龟兔赛跑”的骗局,孩子您需要聪明地努力

      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就会像那个老奶奶一样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傻傻的“努力”只能骗自己,只有“聪明”的“努力”才有价值!

    2024年10月2日
  • 没有最完美的,只有最合适的

      你问我:对你的公司有什么样的看法。我想对你讲述的,是我观察到的一些细节和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2025年1月22日
  • 刘同:工作不是用月薪**生命,而是用错误纠正人生

      抱怨老被老师找茬的男孩二十出头,是学生会的部长。我问:“你说老师又找你们的茬,你抱怨的到底是老师总针对你们,还是因为你们总是有茬让自己很尴尬?”

    2025年3月9日
  •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为啥年轻人还这么义无反顾?

      无疑,大城市竞争压力大、物价贵、生活成本高、缺少亲朋好友的陪伴、找工作难等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每年因为房租涨价就要往外搬一环、每天上班坐地铁挤成纸片人、经常因为工作的事情熬夜加班,这样的生活是大城市的常态。压力如此之大,却阻挡不住更多人投身于此,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

    2024年9月30日
  • 让未来的您,成就现在的您

      很多看似两难选择的事情,心里都是早有答案的。  上心理咨询课时,老师讲过一个案例:

    2024年5月25日
  • 不要连努力这事都等着别人来逼您

      他们是两兄弟,弟弟很早就出门挣钱了,哥哥在农村瞎混。后来,弟弟准备自己创业,便邀请哥哥加入,但是要投入几千块钱。哥哥犹豫了半天,最后怕生意失败,连几千块都没了,便拒绝了弟弟的要求。

    2024年8月14日
  • 跟着更优秀的人一起飞奔

      幼时,我跟随外公外婆长大,隔代带大的孙子,被娇宠得像个野孩子。所以,回到父母身边上学的我,让他们头疼不已。与我的兄弟姐妹不同,我调皮胆大任性,而且一贯“指东向西”,用母亲的话说,“整个成长过程,你姐弟挨打全部加起来,还没你一半多。”

    2024年11月16日
  • 您30岁了,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

      前段时间,有一篇热文《比房价更恐怖的是,35岁以后你还能做什么》刷了屏。35岁时,我在做什么呢?那该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碌碌无为的阶段吧。正该为未来焦虑、为未来规划的时光,我却如温水煮青蛙一样。

    2024年4月24日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远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所谓“世界”,其实是相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异质性存在。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2024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