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朋友送了俺一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她在扉页上抄写书中的一句话:

  “当您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您实现自己的心愿。”

  深有所感。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可思议,不过奇妙的事情不常常发生,不然就太没劲了。

  梦想实现的前提是,您想去做,无关强迫,无关刻意,甚至要带着点虔诚,真真实实地出自内心。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俺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一直以来活得太“乖”了,换句话说,就像《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站在学校各种社团的招新海报前忽然变得无所适从:“俺忽然发现,自己是个很没趣的人。”

  初中的时候,每日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没有太多课余活动,没有太多兴趣爱好,同班同学叫俺去露营,俺觉得晚就拒绝,大家叫俺去吃饭,俺觉得人多太吵也拒绝,有男同学偷偷塞情书,俺面无表情地撕个粉碎。

  听到别人讲笑话时会笑得很开心,但是俺永远是坐在一边傻笑的那个,轮到俺讲笑话的时候,空气都变得冷起来,拼命想让看起来滑稽一些,却习惯性地端着掖着,怎么都和幽默无关。

  作风过于主流和乖巧,反而失去了一个豆蔻年华女孩子应有的生动和不安。

  如今的俺好像不是这样子的,至少别人是这样说的。每当听到有人评价“和您在一起好有趣”或者“您好有意思哦”,听到这些的时候,会感动,在内心偷笑。

  虽然仍然说不上幽默,至少,俺慢慢从过去的自己脱离出来。这些棱角与温润,都是自己帮自己打磨上色。

  学校里常常有文艺演出,每次看到那些弹唱的同学专注的身影,手指灵活地在弦上翻飞,心中除了陶醉,还会止不住的羡慕。俺曾经在半夜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让俺学一门乐器,这样俺现在就可以多一项技能了。

  妈妈说:“您那时候上课已经很累了。”让俺无言以对。

  俺爸是英语翻译,按道理说从小应该就有双语环境,但在俺的记忆中,他很少和俺说英文。俺上小学和初中那几年,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有时候忙到碰不着面,需要家长签字的时候,就把作业放在桌上,俺睡了,他很晚回来给俺签好字,第二天早上他走了,俺把签好字的作业收进书包里。

  小学六年级时的一堂英文课,老师让俺们即兴用英文说一下自己周末做了些什么。俺眼神飘忽,低着头,却还是倒霉地被点了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头脑一片空白,站了几分钟吧,最后结结巴巴地挤出了一句话。

  老师的一句:“您下去吧。”让俺的自尊心粉碎。

  很长一段时间里,俺把自己的无趣,没有出众的技能,怪罪到俺的家庭上,埋怨父母没有为俺的人生安排详实的计划,就那么让俺自己自顾自待着,一不小心就长到这么大了。

  因为咽不下那口气,初中的某个假期,厚着脸皮跑到桂林中心广场的英语角。桂林是个旅游城市,也常常有很多外国人选择在这里居住养老,于是每周五晚上都会有很多老外在那里喝啤酒聊天,自发组成了相互交流的English。俺和很多高中的哥哥姐姐一样,和那些带着各种口音的老外交朋友。

  就是在人堆里结结巴巴,把脸丢完了,然后慢慢进步,把自信又捡了回来。

  如今有人问俺您口语怎么练的啊?俺会冠冕堂皇地说很多网上学来的科学方法,宁愿隐去这一段想起来唏嘘不已的负气时光。

  很多东西,先决条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条件。

  您现在的样子,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过去的自己塑造出来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观点:“您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在您能够赚钱的基础上,每个月抽出5%用于投资您的未来,虽然看起来没有多少钱,但您永远都预料不到,那点投入能给您带来多大的回报。

  对于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每个月若只能剩下100块,该怎么投资自己的未来?

  举几个例子吧:

  如果您觉得自己在审美上有欠缺,怎么打扮还是很土,那么就每月订阅几本**杂志学习一下常规配色和**搭配,学习一下化妆和基本礼仪。一年下来,至少会让您在买衣服这件事上少走很多弯路,在外貌上焕然一新。

  如果您觉得自己头脑很空,出口无章,那就去给自己办一张借书卡或者每个月给自己买几本书吧,认真读,仔细分析并有文字产出,并积极与人分享所得。一年下来,您的眼界会比之前宽广不少。

  如果在十几岁时,俺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家庭的影响,那么到了二十几岁,能决定俺们变成什么样的那个人,是俺们自己。

  有的人攒了很久的钱买一把死贵的吉他,天天没命地练,别人说您干嘛买那么贵的,就您这样还想做文艺青年。

  等到那天他站上展现一场完美表演的时候,那些质疑的人都会闭嘴的。

  俺特别喜欢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里写: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您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您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高三的时候,因为做电台的事情和俺爸吵过一架。那个时候片刻网同意让俺做主播,可俺爸坚决投了反对票,他觉得俺就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比高考更重要。

  现在,俺照样做着俺喜欢的电台节目,爸爸会准时守着听俺的节目,他感慨,俺从没想到俺的女儿会成为这样的人。

  俺笑,俺会比您期待的活得更好。因为俺开始按自己的方式活了。

  常常有人提到蔡康永的那段话:

  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您喜欢的人约您去游泳,您只好说“俺不会耶。

  18岁觉得学英文很难,放弃学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您只好说“俺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您心动的人和事,错过风景。

  天赋这件事情,本身就因人而异,从不会有绝对的公平,出身贫穷或富贵,也都不是俺们可以选择的,可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平等的权利,到了二十多岁,是可以给自己创造机会去改变现状的。

  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小的阻碍也成为了理由。

  不要光顾着羡慕,却无动于衷。

  高中的时候,常常对于未来满怀憧憬,毕业留言里也爱写“愿您成为想成为的人。”之类矫情又鸡汤的话。

  那个时候只是简单的说说而已,如今已经到了一个可以从新塑造自己的年纪,和过去说拜拜的年纪,俺知道您们的内心都有着一个展翅欲飞的,隐隐而动的自己,他就藏在您的身体里,需要您打破这副驱壳,才能翩跹自由。

  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9009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7日 下午12:54
下一篇 2024年10月18日 下午12:56

相关推荐

  • 您的付出是否盲目

      其实一开始他们是平等的,可能自己还是被追求者,但朋友这种性格和相处模式决定了结局必然如此,什么性格?就是完全以对方为中心,一味地付出付出再付出,却不管不顾对方真实的存在,不顾及对方对自己这份付出是否有回应。这样的性格最终让男孩儿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女孩儿地位自然而然的下降了,可以被男孩儿肆意践踏却只能忍不做声;这种性格让男孩儿觉得她离不开自己而不需要珍惜;这种性格让男孩儿觉得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而厌烦;这种性格让男孩儿觉得可怕,你可以为了我去撞车、去剁掉自己的手指,那你是不是也要求我也为你这么做?不分手才怪了。

    2024年8月8日
  • 为什么您不断努力积累,最后却一步步走向平庸?

      我挺喜欢下厨房的,忙的时候煮碗面,闲的时候煲碗汤。既有趣、健康,味道也好。所以也总是乐得其所,自己动手是蛮开心的,但是最头疼的就是厨房卫生。

    2024年7月26日
  • 每场青春都有一个假想敌

      可是,我曾经发自内心地讨厌她。原因很简单,从小我和她一起出去玩,院子里的爷爷奶奶必定是去亲她抱她。我每次只能当茉莉的绿叶、空气,甚至陪衬。我也是个心性骄傲的人,我讨厌她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嫉妒。

    2024年11月26日
  • 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严歌苓回答:聪明人,用的都是笨办法。  考托福的时候,抱着书本死磕,把字典背下来;在异域谋生洗盘子,手臂上记满了单词,这样的人,能学不好英语吗?

    2024年7月6日
  • 没有一步是浪费的

      这一点:今日努力了,将来就会有所得。我们常常觉得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为一件事去付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一种人生意义的所在。

    2025年5月2日
  • 为什么俺们不是土豪却能坚强地活下去?

      我也来讲个故事,认识一土豪,他们一家三口想去美国旅游,在美领馆申请**,当天穿得比较低调,**官怀疑他们想去美利坚打黑工,财产资料都没看,直接拒签。土豪们很愤慨,转头就在美领馆旁边找了家中介公司,办了美国投资移民。

    2025年4月14日
  • 没有人要在原地等您

      然不过半年,女孩蓦然发现“易求好成绩,难得有情郎”。原来,“还是你最好”,想回头。之前宠她如公主般的男生却再不松口。一次、两次、三次……高傲的姑娘从未这般放下身段,却再也没唤回男生的心。犹为戏剧性的是,此时男生创业已有小成,且蒸蒸日上。不知二者间可还有联系。

    2024年12月20日
  • 您所谓的迷茫,说到底,就是懒!

      记住,无论是青春还是年华,一旦和迷茫扯上关系,接下来,坐以待毙,甘心平庸,就会成为主旋律,如病毒一样侵袭每个人。

    2024年5月21日
  •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回家吧,不要在昆明打工了,爸妈供你读了四年的大学,不是为了让你在昆明随便打个工,然后随便嫁人,过这样没有意义的人生。回来好好考公务员,省考就要开始了,好好准备一下。你只是个小姑娘,你不用像男生一样赚多少钱,爸爸只是希望你的一生安稳健康。你还年青,不要这样荒飞青春,不要把爸妈的愿望放之不关。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考试成功,加油”

    2025年7月26日
  • 迷茫时,培养这3种思维方式让自己增值

      道理永远简单,真正行动起来却永远那么难。你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却依旧每晚刷手机直到凌晨仍不肯睡去。

    202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