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站起的“灵魂行者”

    苦难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眼前的这个大男孩,瘦瘦小小的身躯似乎要被埋没在轮椅中,随时都可能跌倒似的。他的身高才1.4米,体重只有20公斤左右。但只要他一说话,无比坚定的语气和洪亮有力的声音便会感染每一个人。

  

  

  苦难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眼前的这个大男孩,瘦瘦小小的身躯似乎要被埋没在轮椅中,随时都可能跌倒似的。他的身高才1.4米,体重只有2公斤左右。但只要他一说话,无比坚定的语气和洪亮有力的声音便会感染每一个人。

  这个生下来就患有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症的大男孩,叫刘大铭,今年19岁。很早以前,就有医生预言他活不过两岁。

  母亲赵姣莲从来没想过放弃儿子大铭的生命。她至今记得,大铭只有6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洗澡,胳膊骨折了,送到医院初步诊断为成骨不全症,这种病的患者被称为“玻璃娃娃”.这个家庭的噩梦开始了。

  医生劝她:“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活不过两岁,目前世界上没有办法根治。”

  很小的时候,大铭便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待着,不能玩,不能摔倒。他的活动空间只有床和沙发。躺在沙发上看书、辨听别人的脚步声,成了大铭童年为数不多的乐趣。

  后来,他开始躺在床上学画画,可惜,学画不到两个月,他的左腿又断了。

  在疼痛陪伴的日子里,大铭喜欢上了看书,还背起了唐诗。他开始显露出自己在记忆方面惊人的天赋,简单的唐诗只要母亲教一遍,他便可以背诵。

  但刚开始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这个特殊的孩子,学校都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到大铭7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小学的课程。当他在小学校长面前完整写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后,他被兰州市正宁路小学录取了。

  2年,大铭6岁,在北京,他被“国内一流的骨科专家”判了“死刑”.但父母执着地坚持着,没有放弃他,他们陪着大铭一次次渡过人生的险滩。多年求医的艰难历程,让这个男孩从小便深知人生冷暖,心智远比同龄人成熟。

  212年,大铭的病情再度恶化,脊椎严重变形为巨大的S形,整个胃部被挤压成细条状,牛奶喝不了几口就吐,每顿饭只能吃三四勺。此时,原本完好的视力也偶尔变得模糊。不得已,大铭全家再次踏上了求医之路。

  在国内一家权威医院,老专家看完片子,对大铭父亲无奈地摇头说:“一年之内,别考虑做这个手术了……最好好好躺着。”

  梦又一次碎了,但大铭不甘心。他后来写道:“俺不甘心,不甘心,只要俺能动弹一下,俺就会向前走,打倒了爬着走,爬不了就挪、蹭,管它姿势多丑陋。”

  211年,在苏州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上,刘大铭以一首感人肺腑的诗作《灵魂行者》轰动了姑苏城。

  开场白中,这个轮椅上的少年诗人,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俺觉得苦难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成功的背后是看不见的辛酸,而勇敢的背后有着俺们无法想象的磨难。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出自己无限的生命价值。”

  将躯干留给病魔,把灵魂留给生活

  “您将躯干给了病魔,却把灵魂留给了生活,您将快乐分享于情感,却把悲痛留给了心窝,您将梦想给了青春,却把苦难留给了执着……”这首《灵魂行者》是刘大铭自己生命的写照。

  大铭的身体曾经需要套上一个沉重的外壳用于支撑矫正骨骼,金属条贴着肉皮,疼得他青筋暴出,时常昏厥。整个冬天,他的衣服总是湿透的。连晚上睡觉,都得戴着这个硬塑料壳,时间一长,全身好几处都被磨脱了皮。

  他热爱生命,尽管双腿无法站立,但他痴迷篮球运动。在他卧室的墙上,贴满了偶像NBA球星科比的海报。

  大铭喜欢科比不仅因为这个着名球星的球技。曾有记者问科比:“您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问记者:“您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记者摇摇头。科比说:“俺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这个故事极大地激励了这个轮椅上的男孩。

  “俺觉得,活着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儿,也不仅是为了声望、金钱而奋斗,目标应该更高、更大,俺该将心愿放到整个世界,该把轮椅赋予俺的财富分享给每个人。”大铭说。

  大铭时刻感到自己时间的紧迫,他不愿意“浪费生命”.212年,被医生判了“死刑”后,他预感到自己生命或许快走到了尽头。他白天上课,晚上写作,直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他希望写出一部能“流传的书”.

  因为坐着脊椎会疼,所以他写作时只能趴着,这样他常常感觉呼吸不顺畅,手臂酸疼。

  没有什么比上学更令他感到来之不易的了。为了上学,他差点因隐瞒病情丢掉性命。29年年初,他发现自己的腿上鼓起一个小包。他很快明白了,这是4岁那年放进他腿里的两根X针,现在针刺破了膝盖,针尖露了出来。

  此时,正是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他悄悄地隐瞒了病情,忍痛上课,血时常从裤脚流到脚后跟,他却浑然不觉。

  病魔再一次击倒了他,29年,刘大铭第九次被推上了手术台。他的腿长骨被截成5段重新排列,腿里换上了新的X针。因为术后综合征突发,大铭休克了,只剩微弱的呼吸。整个手术险象环生,靠打强心针才捡回一条命。

  让他们重新获取对生命的勇气

  和很多饱受病痛的人不同,刘大铭是那么阳光、真诚、爽朗,懂得感恩,富有活力。

  在大铭就读的西北师大附属中学,他被同学亲切地称为“俺们的霍金”.从211年开始的高中生涯里,刘大铭得到了师生“众星拱月”般的优待,师生共同悉心呵护他的成长,大家更是将大铭视作班级的“精神代言人”.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无法站立的大男孩却是班里的篮球教练。凭借着自己对篮球的独到理解,他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打败其他班级篮球队的那个晚上,大铭在QQ空间分享了一条心情:“能给您们做一天的教练俺都感觉幸福。看到您们和篮球在场上飞的时候,俺的梦也好像实现了多半。”

  就在和病魔不懈的斗争中,211年,幸福接踵而至。5天的时间里,刘大铭相继斩获3个全国性大奖。作品《让俺们在以后牵手》、小说《一夜苍白》先后获国家级奖项。此外,他还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佳文学少年”.

  212年,刘大铭再度荣获“中国少年作家杯”文学类一等奖,诗歌《灵魂行者》荣获全国冰心青少年文学大赛银奖。也是在这一年夏天,大铭远赴意大利手术,生死难料。临走时,他几乎是在和同学作最后的告别:“希望俺真的还能回来,也希望您们给予俺勇气,让俺带着勇气去面对人生中最漫长、最可怕的一次手术……”

  他从意大利归来,出人意料的是,他推翻了已经写了一半的自传体小说,然后一字字重新敲出。他以这样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新生。

  “您恨命运吗?”记者问。

  “俺并不恨它,相反,俺要感激命运。命运给了俺与众不同的身体,给了俺特殊的使命。”大铭说。

  “为什么把新书命名为‘命运之上’?”

  “只想书出版后,能够让生活在贫苦中、亟待力量的人,重新获取对生命的勇气。或许这世上,再有与俺同病相怜的人看到它时,能重新觉得,这世界是美好的,自己该好好地活下去。若这样的目的能够成真,俺即便不在这个世上了,也会觉得安心。”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轮椅上站起的“灵魂行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211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2:41
下一篇 2020年9月27日 下午2:42

相关推荐

  • 励志小故事:最优秀的就是您自己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

    2020年10月6日
  • 清华差生10年奋斗经历

          俺的故事里有三个人:俺自己、俺大学同宿舍的哥们、俺第一个公司的直接领导。俺们三个都是学建筑设计的,俺哥们和俺同年,都是8后,领导比俺们大5岁。讲讲这几年经历和感触。放在…

    2020年10月2日
  • 励志故事:梦想的力量

      2002年11月28日,感恩节前3天,芝加哥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子身当地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这样的诉求在美国社会,应该说十分普通。然而,该案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2020年10月13日
  • 励志故事:丈量河宽

         心语:方法总比问题多,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而是你没有找到而已。智慧本身就隐藏在我们的脑海中,消除惰性,敢于超越自己的人,会使自己的智慧充分显现,使自己获得最后的成功。

    2020年10月11日
  • 励志故事:努力寻找适合您去做的事

    一个男孩子出生在布拉格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里。他的性格十分内向、懦弱,没有一点男子气概,非常敏感多愁,老是觉得周围环境都在对他产生压迫和威胁。防范和躲灾的想法在他心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2020年10月5日
  • 经典励志小故事:不要忘了初始目的

    从前,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向他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往回走的时候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便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贪心的地主没有赶回来,因为他走得太远,累死在路上了。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人,他们虽然不贪,但是也走不回来。
      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挂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我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找木块,找来锯。还没有锯两三下,他说:“不行,这锯不快了,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于是,他丢下锯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拿起斧头去校园边的灌木丛寻找小树。在要砍树时,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必须得磨一下。
      磨刀石找来后,他又发现,要磨快那把老斧头,得把磨刀石固定好,必须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料,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挂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金交化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去做更前面的事。他们逆流而上,回归到零,直至把那原始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碌,从早到晚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走完一段,不妨回头看看身后,看看在太阳落山之前,是否还能走回去;或干脆停下来,深思片刻,问一问: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这样或许可以活得简洁些,不至于走得太远,失掉自我。

    2020年10月8日
  • 残疾少年辍学创业,七年炼成百万富翁

          从左腿残疾的辍学少年到坐拥数百万元资产的手机维修专家,要经历怎样的故事?    “面对生活中的考验,是坚持还是放弃,掌握在自己手中。”谈及曾经的…

    2020年10月8日
  • 打败昨天的自己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2020年10月2日
  • 励志小故事:给自己一片悬崖

      一位原籍北京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到一份能糊口的工作,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天,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一条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就选择了线路监控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的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若星辰,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你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2020年4月27日
  • 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您闪闪发光

        1978年,有个男孩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总分也惨不忍睹。他的目标院校叫做常熟师专,从当时的情况看,似乎相当的遥不可及。他回到农村老家,一边干农活,一边在光线微弱的煤油灯下继续复习,又参加了下一年的高考。这次的成绩有所提升,距离常熟师专的录取线,却仍有不小的差距。再次回到老家,村里人开始嘲笑他不自量力,当面喊他“大学生”。同龄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干农活,为父母分忧,而他,却像个废人一样,整天只知道读书。

    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