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还能出贵子否?

    前几天,我一位有钱朋友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优异,已已被国内排名前二的大学录取。在录取通知到达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决定摆酒上百席,既为儿子道贺也借机抒发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前几天,俺一位有钱朋友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优异,已已被国内排名前二的大学录取。在录取通知到达后,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决定摆酒上百席,既为儿子道贺也借机抒发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席间,俺向好友讨教育孩子的良策。他坦言并无甚良策,只不过是对儿子威逼利诱而已,比如哪一门的功课不理想,就花大钱聘请好的家教老师为他辅导,并许诺在什么分数线上可以获得什么样级别的奖励等,以此来刺激和鼓励儿子不断的努力。

  好友的话音刚落,他儿子的班主任(名校的特级教师)就接口感慨道:“俺从教二十多年,如今却被一个现象弄得越来越糊涂。在俺刚做老师的那些年,成绩排在学校前十名的基本都是家境清贫的学生,而最近几年排在前十名的虽说不全是富豪,但大多也是家庭条件优越以及有房有车超白领一族的后裔。这跟二十年前,哪怕是十年甚至几年前都有莫大的区别。”

  有报道称,内地农村学生难入名校。这一结论来自“俺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研究显示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年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1级农村生源仅占17%。“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事实上,从学生的理解力来讲,不论是富学生还是穷学生,智商并无太大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尖子”向富裕家庭倾斜的原因,其实就是背后金钱(教育投入)的较量,有钱的父母可以请最好的老师辅导孩子,并花钱培养孩子的各种特长以利加分。而那些勉强甚至举债供孩子读书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就只能被那些有名师辅导的孩子慢慢地超越了。

  更何况,学校已经被分成三六九等,好一些的学校,穷学生想要入读就已经很难,而数一数二的名校要想进入就更是难上加难。以学校的师资力量作对比就能看出有形的优劣,如果豪门、贵门子弟进入名校后,又和穷学生差不多的肯学,还重金聘得各科目名师一对一的辅导,那么穷、富学生的差距就不止是拉开一个档次那么简单。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的成才与否,不能单看家庭的富裕程度和学校的名气,最重要的是看个人的勤奋,有些条件好的学生整天吃喝玩乐不思学业,就算送到天堂去深造也难成才。相反大部分寒门子弟都明白自身的处境,要么好好读,要么不读,虽然没那么多名师辅助,但只要他们肯努力学业未必会比富家子弟差。

  但其实并非如此,看似寒门子弟总有人能凭努力打拼出个美好明天,只是因为寒门基数大于豪门贵门而已,若以总体比例与以往数据比较,寒门出贵子的比例已大大下降了。

  还有人认为,活活让孩子受十几年罪,考上名牌又怎么样?

  此言差矣,别的不说,名校生跟普通学校学生比,光是人脉就不一样,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办事其实就是讲人际关系。

  而且,阶层的分化还在于就业,有调查发现,二本、三本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如同失业,好的部门想进去很难,比如各类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更是如此,报考的资格都不给,招聘条件里明白注明需要211工程或者953工程大学,甚至就只指名要哪几所学校的毕业生。

  对于企业来说,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工作,也许不仅看毕业学校的名气,考了多少证书,最关键的要看“诚信”、“责任感”、“勤奋程度”,而这些,寒门子弟更有可能具备。但是,当进入各行当和社会阶层的大方向已经被初次设定,寒门要再跨越,恐怕更难了。

  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人的社会阶层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三方面,即收入、职业和声望。当个体性的人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三方面都有可能关联性地处于下风。

  社会阶层的流动,分横向和纵向,纵向即上下间的流动,当上升通道被堵塞,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社会矛盾和压力就会逐渐增大。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寒门还能出贵子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2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上午9:29
下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下午12:29

相关推荐

  • 每天进步1%就是成功

        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都会在公众面前被表现出来,所以不要羡慕那些比你成功的人,他们只是私下比你滑水更加努力而已,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很多人老是觉得郁郁不得志,其实他没有意识到,在他开始抱怨的时候,别人已经远远的超过他很多了。

    2020年9月26日
  • 如果可以,俺还是想要做到200%

        01  曾经读到过杨澜的一则故事,我至今难忘。  1996年的时候,杨澜生平第一次采访到了基辛格博士。彼时的杨澜还在美国留学,因为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也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事先也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所以最终采访时,她问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听上去感觉非常缺乏逻辑和深度。面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高端采访,年轻的杨澜几乎是以失败告终。

    2020年3月30日
  • 最初的梦想,将来的您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现在凌晨零点三十八分,我刚挂了电话,与我的好姐妹。  她拨通电话就兴奋的问:“你猜我在哪里?”我睡得迷迷糊糊的说:“香港!”她呵呵的笑,说:“No!我在美国!”

    2020年11月23日
  • 南方周末2015新年献词

      《你对美好的向往关乎国家的方向》  光阴之箭已经穿越年轮,抵达2015。

    2020年12月8日
  • 女生励志文章:做一个让人欣赏的女孩

      每个女生都应该学会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  1、说话时可以很直接,人很直爽,那总比虚伪好。

    2020年10月19日
  • 成长选择的智慧

    成长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面对人生无数个岔路口,每个人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坚强,就放弃了懦弱;选择了奋斗,就放弃了安逸;选择了独行,就放弃了跟随。事实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020年11月5日
  • 相比经济上的贫穷,失去雄心壮志和勤奋坚持才是最可怕的

      我出生在一个中低层家庭,家里共育有两个女儿,我是姐姐。父亲和父辈的家庭一直反对女孩接受教育并出去工作。

    2020年12月12日
  • 痛苦才是人成长的最大动力

      人生中,每个人都会经历非常难熬的时期,在豆瓣上,很多网友分享自己最难熬的瞬间,细细读来,让我产生非常多的感动。

    2020年11月23日
  • 励志文章:不要怕犯错误

      1876年的美国,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只身来到芝加哥,他一无文化,二无特长,为了生存,只好帮商店卖起了肥皂。随后,他发现发酵粉利润高,立刻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老本购进了一批发酵粉。结果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当地做发酵粉生意的远比卖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2020年9月26日
  • 最可怕的是牛人还那么努力

          最可怕的是牛人还那么努力!life is tough。当俺们坐井观天的时候,殊不知其实俺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有很远。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满的印象,…

    202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