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俺还是想要做到200%

    01  曾经读到过杨澜的一则故事,我至今难忘。  1996年的时候,杨澜生平第一次采访到了基辛格博士。彼时的杨澜还在美国留学,因为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也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事先也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所以最终采访时,她问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听上去感觉非常缺乏逻辑和深度。面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高端采访,年轻的杨澜几乎是以失败告终。

  

  

  1

  曾经读到过杨澜的一则故事,俺至今难忘。

  1996年的时候,杨澜生平第一次采访到了基辛格博士。彼时的杨澜还在美国留学,因为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也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事先也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所以最终采访时,她问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听上去感觉非常缺乏逻辑和深度。面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高端采访,年轻的杨澜几乎是以失败告终。

  继那次采访之后,杨澜开始反思自己的采访技巧和水平。于是她向自己的导师请教该如何改进。导师问了她一个与采访毫不相干的问题,“把一条鱼全身擦湿要多少水?”杨澜答,“把棉花蘸上水就足够把一条鱼擦湿了。”

  导师又问,“您养一条鱼,是不是仅靠棉花里的那点水就可以呢?”她回答,“那样的话,鱼根本无法存活,它至少需要一个鱼缸的水才行。”

  “事实上,一条鱼所能接触到的只有棉花里的那点水。采访也一样,必须做足1%的准备,哪怕最终要浪费99%的努力。”导师解释到。

  后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俺年少的记忆中,指引着俺前行的道路。把一件事情完成很容易,但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为了那1%的成果甘愿付出1%的努力。这世间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松应付而来的,只有那些懂得积累和沉淀的人,才能让机遇的种子有土壤可扎根。

  如果能够得到那1%的果实,俺想俺甚至愿意付出2%的汗水。

  毕竟这世间最遗憾的事情,是您本来可以做到,却因为吊儿郎当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最终错过。

  2

  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俺去面试文工团的歌唱组,因为嗓音和音准都还不错,所以前两轮的面试都十分顺利地通过了。

  在即将到来的第三轮考核中,面试官给俺布置了一首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歌。凭着对自己音乐细胞的自信,在听了两遍之后俺就觉得差不多会唱了。再加上根据之前的经验,侥幸觉着考官怎么也不会要求把整首歌都唱完,所以在学会副歌那几句之后俺就专心忙别的事情去了。

  然而不凑巧的是,就在三轮面试当天,考官竟出奇地要求俺们把规定的曲目合着伴奏从头唱到尾。听到这个要求时,俺心里不禁发了一阵虚,因为除了对副歌记得比较清楚之外,俺对其他部分的歌词基本上是一片模糊。

  听到考官叫到俺的名字,尽管大脑一片空白,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果不其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并且因为心虚生发出许多的紧张,开头的那一段俺完全想不起来该怎么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俺只能站在台前低着头、手里死死攥紧麦克风,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一直等到副歌的部分才勉强唱出声来。

  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俺想俺会永远记得那一天在台上每分每秒的感受。

  唱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可是会不会唱就是态度问题。

  3

  人往往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栽跟头。

  就像老话说的一样,“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俺的面试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是自以为自己很擅长唱歌,所以就觉得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也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恰恰是这种自负心理让俺疏于准备,直接导致了后来面试中的尴尬与失败。

  这件事一直警醒着俺,让俺懂得越是自认为擅长的事情,就越不能掉以轻心,越是要做足了准备。

  练习一首歌千遍百遍,才能在登台时表演的那一遍中尽量避免突如其来的问题。倘使没有那千百遍的努力做铺垫,这唯一一次的表演,您也未必不会心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人的经验,并非是随便说说而已。您想要博得那一分钟的满堂彩,就要让汗水浸透了衣裳,事先预想完失败的无数种可能。

  这世上没有生来一击即中的枪王,只有用无数发子弹喂出来得百步穿杨。

  4

  其实不论是做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事情,但凡您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多留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肯定没错。

  俺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要准备考研。而在这之中,很多人都是想着先玩儿几年,等到了大三再努力;或者在考研和就业之间摇摆不定,准备到时候再看情况。那些从入学开始就坚定目标,认真对待自己专业课的同学真的是少之又少。

  可通过俺的观察发现,最终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的,大部分还是那些平时就愿意把时间和精力分给学习的人。毕竟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上来比拼天资。所以那些在岁月中步履不停的人,注定能在时光的沙滩上捡到更多的贝壳。毕竟学习的越多,您考试中遇到的空白就越小,您的底气也越足,心态也越好。

  付出2%的努力,就是在给自己铺垫一个良性循环的场。

  5

  俺很喜欢“稳妥”这个词。当然俺指的“稳妥”并不是那种一辈子活得小心翼翼、中规中矩,按照他人的指示过活,不敢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能靠一份枯燥无趣的工作谋生,被邻居大爷夸着“标准的人生”……俺所喜欢的“稳妥”是去做一件自己内心认定了、非常想要做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然后用足够的努力去准备、去打下基础,直到可以毫不费力地圆满完成它。即使在准备的过程中,俺需要做到2%的努力。

  俺的一位朋友K,在大一要结束时想申请转专业,但是辅导员通知需要拿出许多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才可以通过转专业的申请。K知道辅导员所提的要求几乎不可能完成,但还是不得不着手准备一份无可挑剔的证明。

  他花了很长时间写了几篇关于此专业的趣味书籍的读后感;做了好几遍才储分析测试及其他专业性性格职业测试,将结果打印整理;并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两千字的职业规划;还加上了他父母支持他转专业的亲笔书信。

  当他将这样厚实的一沓“证明”上交之后,连学院领导都夸他准备得非常充分。原本苛刻的调专业条件也因为这份诚心有了可以满足的希望。K说,’俺觉得俺准备地这么用心,不论结果如何,俺都问心无愧。”

  的确,如果真能努力地做到2%,就算不一定会赢,输了也问心无愧。外力不可阻挡,但是人总不能输给自己。

  6

  回到开头所讲的那个关于杨澜的故事。

  后来,在中美建交3周年之时,杨澜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但在这次的采访之前,杨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包括了基辛格博士在哈佛当教授时写的论文、演讲稿和他的传记,甚至连他七本厚重的学术书籍杨澜也都一并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在这次采访中,杨澜精心准备的问题让基辛格博士起身称赞。这次的采访虽时间短暂,但却凭着其精妙的问答和深刻的阐发得到了中外诸多外交家的认可。

  事后,杨澜说,“俺看了那么多资料,虽然最终只用在一两个问题上,但并不表示事先的准备是多余的。好比是一条鱼,需要的仅仅是吸在棉花里的那点水,可要养活一条鱼,必须要一鱼缸的水。正是这些看上去多余的水,让鱼可以游向任何一个方向!”

  做够1%,往往能够让您从平凡者中脱颖而出,踏入人生的另外一个层次。但倘若您愿意再多花一些功夫,付出2%的努力,时间一久,俺相信您会渐渐达到一种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度。

  所以如果俺生来没有天赋过人,俺还是希望能够用2%的准备,去博取那1%的可能。只有拼尽了全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而也只有这样,俺们最终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作者简介:青阳胤月,98年大学生,虽学理,但也热爱文。用心生活,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诩 “商人头脑,文人情怀”。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如果可以,俺还是想要做到200%,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403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30日 下午12:12
下一篇 2020年3月30日 下午12:35

相关推荐

  • 每天进步1%就是成功

        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都会在公众面前被表现出来,所以不要羡慕那些比你成功的人,他们只是私下比你滑水更加努力而已,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很多人老是觉得郁郁不得志,其实他没有意识到,在他开始抱怨的时候,别人已经远远的超过他很多了。

    2020年9月26日
  • 要是写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写第一页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语汇里最危险的一句话,是用“不值得”三个字开始的。

    2020年11月28日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导读: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这些最重要的小事,探测着我们人生的温度,试探着我们为梦想付诸行动的勇气。你有什么计划? 买了一本书,名为《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2020年11月12日
  • 经历怎样的辛苦,才配拥有怎样好的人生

      我做传播六年时间,大牛前辈见过很多,但毫不夸张的说,A先生是我在传播同行业里见过的最牛的人。年轻,英朗,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拥有战无不胜的骄人战绩,任何事情在他面前都会被瞬间分解再整合,让人一目了然、拍手称赞。像这种大牛前辈,任何人看上去总觉得他有天赋才做到今天的成绩,我也这么认为,一直到我断断续续的听他讲以前的故事,才慢慢发现拼凑出一副画面,而这幅画面,很少有人知道,但足以让我这个也挺傲娇的人叹为观止。

    2020年11月30日
  • 若不是拖延,您本该有更多可能

        今天凌晨三点半才睡下,还是因为害怕自己“啪啪啪”敲键盘的声音会吵到室友才不甘心地关上了电脑的。

    2020年9月26日
  • 俞敏洪:三种力量

      生命之河有不同的方向,但都有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生命能够远行,能够历经千山万水,奔流向前。每个人都有出生的那一天,也都有生命终止的那一天。所有生命的开始和结束都没有太多的不同。因此,生命最重要的是从生到死的那一段旅程怎样走,怎样才能活出精彩和成功。这段旅程证明你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生命,在同样的时空里拥有不同的精彩人生。

    2020年10月27日
  • 您围着一件事转到地老天荒,世界才会围着您转

        城市的一条偏僻街道上,每天下午都会出现一位耄耋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自家门前制陶。你看他凝神于转动的台架,两手灵巧地运动,就像搂着一个娇柔的婴孩。再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他左手少了根小拇指。

    2020年11月27日
  • 多坚持十分钟,就能更靠近成功

        1  之前,看着街上女孩们穿着旗袍,袅袅娜娜,我羡慕极了,也从网上买了一件。

    2020年3月29日
  • 您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2020年11月30日
  • 生活并不完全是您看到的样子

      在你的生命里,经历了一些很重大的事情,可是你并不知道。  5岁那年,爸爸下班回来,你跑去迎接他,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不过没有受伤。你并不知道,就在你摔倒的地方往左两厘米,立着一根小钉子,如果你稍微偏一偏,左眼大概就一辈子失明了。

    202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