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我所在的班级每周六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最初的一个月,我每次都匆匆忙忙踩着点进教室,心中带着焦急和不安,可是每次进了教室后我都很得意,因为准时的学生不超过20个,我总是属于那群准时的少数者,大多数人都是9点后才来。后来我渐渐适应了,能够提前6、7分钟到课堂,可是我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却更少了,只有10个人左右。有个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可是他说他仅仅提前15分而已。上了三个月课后,我更得意了,因为我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周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0人,而我却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三个月来,全班50多个人,有40多个人做不到每周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这个发现令我大吃一惊。假设这是个课堂纪律的比赛,你只要做到每周按时上下课,就能打败其他40位竞争者了。

  

  最近俺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俺所在的班级每周六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最初的一个月,俺每次都匆匆忙忙踩着点进教室,心中带着焦急和不安,可是每次进了教室后俺都很得意,因为准时的学生不超过2个,俺总是属于那群准时的少数者,大多数人都是9点后才来。后来俺渐渐适应了,能够提前6、7分钟到课堂,可是俺发现全班5多个学生,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却更少了,只有1个人左右。有个男同学让俺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可是他说他仅仅提前15分而已。上了三个月课后,俺更得意了,因为俺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周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人,而俺却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三个月来,全班5多个人,有4多个人做不到每周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这个发现令俺大吃一惊。假设这是个课堂纪律的比赛,您只要做到每周按时上下课,就能打败其他4位竞争者了。

  认识一个92年的小童鞋,他毕业于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之际他跟另外6个人一起在某单位实习,两个月后只有他被留下来了。俺问原因,说您有什么比别人更强的地方?他说,俺也不清楚。俺继续追问:您再想想。他说,因为只有俺准时上班。俺不信。他又说:那就是邮件格式写得更对更少错字,读起来让人更明白。这一回俺信了。因为俺对此深有体会。自从上豆瓣以来,俺至少也阅读了上千封咨询豆邮,能够看到书写格式正确,分段清楚,没有错别字,叙事有条理的邮件只有寥寥几封,大多都是一段到底,标点混乱,表达不清,主题不明,短短三行就有两个错字……常常让俺看了头晕脑胀。因为混乱的邮件看多了,偶尔看到一封格式正确,表达清楚的邮件俺都激动地想流泪,赶紧想着怎么回复对方。如果您是俺,您会更愿意回复怎样的邮件呢?当然是那些看起来更舒服的邮件。

  相信很多人的高中语文老师都教过他们怎么在高考时多拿5分。俺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保持卷面整洁,不要过多的涂涂改改,错了划两条线就行。写作文的时候字迹工整,分段清楚,整张考卷看起来清清爽爽,印象分就可以多了五分。他还补充道:想象您们自己是阅卷的老师,六七月的酷暑天气,看到脏兮兮的卷面,潦草的字迹,心情会怎样?

  俺自己有组织过几次活动,要给活动成员发短信,一下子能让俺记住的人是那些短信品格好的人。什叫短信品格好的人?就是每次收到短信都能够及时回复您的人,他会很快给您回应“收到”“好的,谢谢”。相比那些收到短信后半天不吭声,也不知道他看没看到的人,俺更喜欢那类短信品格好的人。与之接触,俺会注意自己的短信品格如何,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俺之前不懂的东西。

  出了两本书,尤其是出了《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后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让俺烦到不行。很多人看到俺就像看到奥特曼一样觉得俺神奇,“您怎么做到一边上班一边写书的?”一开始俺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没什么啊,就是有时下班没什么事情,坐着写一两个小时的文章,慢慢写就写成了。”说完,很多人还不信,觉得俺一定是头悬梁,锥刺股,苦苦干了九九八十一个月才写成了一本书。后来,再有人问俺,俺只好说:俺写书的时候非常非常非常辛苦!

  讲了这么多,一句话总结: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说有一个调查实验,问:如果数学不好,能不能学好计算机程序处理等东西。结果百分之七十多的人选了不能。然后一个教授总结的这一句话。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与他人拼得是吃苦,是天赋,什么刻苦奋斗,什么拼命学霸,其实拼的只是一点点认真,一点点细节,一点点本分,连勤奋都谈不上。在您的周围,懒汉实在太多,您只要做到基本的勤劳,就可以致富了;在您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是盲人,您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了。

  俺收到非常多的抱怨的邮件,他们有的抱怨工作待遇太低,有的抱怨工作内容琐碎,有的抱怨社会不公,有的抱怨家庭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自己学历不够高,有的抱怨自己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的人写这些抱怨邮件来时,三行两个错别字,一段话两千字,还会加注“特急”字样。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的呢?俺想没多少吧。一个人可以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但要安分于现状。(www.lizhijuzi.cn)简单来说,您做什么事情,都要敬业一点,守好自己的本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连最基本的努力都没有做到,却用那些虚化的平等,华丽的梦想,社会的不公,自己没有天赋等为自己不能成功找借口。

  一个人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实非常简单,他要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人是通过细节和小事展现自己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多在一些细节和简单的小事情上。所有干大事的能力也都是从小事情上生发而来。有时成功并没有那么复杂,做好别人没做到或者忽视的小事,您就赢了。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不变的真理。做学生时,做到准时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毕业面试时,穿不起名牌衣服,就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清爽,做到准时赴会。参加工作,写邮件时,注意书写格式,分段清楚,意思表达明白。老板安排事情时,多问几句,问清楚再行动;老板要求您汇报工作时,及时给予回应。上班的时候少打游戏,少逛淘宝,多琢磨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下班的时候少看几集连续剧,少睡一点觉,多看看几本书。周末大家都在吃吃喝喝和睡懒觉时,您到公园里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做到这些,您的机会自然就会多起来,命运也会慢慢地改变。

  不要看不起小事情,生活本就是一件件小事的集合,坚持做好每件小事您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更进一步,您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能将每一件小事情做到极致,像庖丁解牛,会怎样呢?《士兵突击》中有句台词: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您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52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上午7:59
下一篇 2020年11月28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企业励志文章

          企业文化墙:企业文化建设的利器    企业文化墙表达着企业的形象,传达着企业文化内涵,也展示着企业的实力,所以要重视企业文化墙的宣传作用,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人心。企业文…

    2020年10月17日
  • 唯有努力,不负光阴

        01  凌晨四点,同学群里,大灰发了一张灰头土脸的自拍,背景是黑蒙蒙的天和他的大卡车。

    2020年9月26日
  • 没有压力,不复美丽

      有个书生很喜欢下棋,但是棋艺不佳。不过,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找三五好友轮流切磋,渐渐地,下棋的技巧愈来愈好,没人比得上,“棋王”的名气闻名乡里。

    2020年11月5日
  • 俞敏洪:三种力量

      生命之河有不同的方向,但都有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生命能够远行,能够历经千山万水,奔流向前。每个人都有出生的那一天,也都有生命终止的那一天。所有生命的开始和结束都没有太多的不同。因此,生命最重要的是从生到死的那一段旅程怎样走,怎样才能活出精彩和成功。这段旅程证明你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生命,在同样的时空里拥有不同的精彩人生。

    2020年10月27日
  • 天上是不会掉馅儿饼的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招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

    2020年10月6日
  • 吃苦总会造就成功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以为受苦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他们再也不知道受苦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和生命的再造。    说一句俺自己的亲身体会,一个人生活得太顺利,免不了会自高自…

    2020年10月11日
  • 谢谢您们曾经嘲笑俺

        1  小雪是我初中同学,她爱唱歌,打水哼着歌,洗衣服哼着歌,上厕所的路上也哼着歌。

    2020年3月23日
  • 真正想做的人,其实什么都不会说

        周六晚上回南京,在候车大厅看到一队自行车爱好者,穿着专业的衣裤鞋子,拎着自行车前轮,有说有笑,浩浩荡荡。

    2020年12月1日
  • 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

    保持内心宁静的五种方法励志文章   没有内心的宁静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而这种宁静是很难达到的,即使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或是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密不透风的史前森林、没有常住民的太平洋小…

    2022年7月14日
  • 贫穷的真正悲哀是什么

        1、我小的时候,我的奶奶明知道奶粉馊了,还喂给我吃。后来我在人民医院吊针了一个月,差点儿死掉。

    202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