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您非常努力的那一面

    感慨是从一则微博开始的。马伊琍贴了自己和爱马的手,涂着红指甲,美滋滋地写“爱马同学亲自挑的圣诞红,大小妖怪一起美起来。”然后就有人开始评论说,孕妇不能涂指甲,小朋友接触指甲油更是危害甚大……

  

  

  感慨是从一则微博开始的。马伊琍贴了自己和爱马的手,涂着红指甲,美滋滋地写“爱马同学亲自挑的圣诞红,大小妖怪一起美起来。”然后就有人开始评论说,孕妇不能涂指甲,小朋友接触指甲油更是危害甚大……

  翻翻这些评论者的微博,在爸爸去哪儿森蝶暖心地帮王诗龄提食材篮子的时候,他们说,田亮身上有中国式家长所有的缺点,他会把女儿教育成女汉子……辣妈韦雪跟两个宝贝上镜,他们说,孩子就是您赚钱的工具您根本不爱他们……

  俺身边也常常有这样的人,俺贴一张狗狗刚剪完毛的照片出来,背景露出一点点美容师男友的侧脸,就有人留言说,背景有亮点;俺说好久没有亲近自然,违背节气,人就不合时宜,依旧有人说,现在外面全是PM2.5;俺说吃了好多水果好开心,还是有人说,糖分超标……

  这世界的任何人任何事当然都允许有不一样的声音,正是在诸多声音里俺们才获得全方位的观感,可是问题是,如果每个人都是发声器,那俺们应该调动自己身体里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一起共鸣。俺们的声音本身应该是多元的,有赞美、有褒奖、有质疑、有批评,可是有的人像专业差评师一样,永远从主流价值的背面找落脚点,不看S面也不看B面,殚精竭虑地挑人家SB的那一面。

  这样的人真的很扫兴。

  还有一类人。

  俺中学时代有个同桌,每次发试卷就爱跟俺比分数,有一次她考了14分,她说,哎呀好低啊!然后俺141分的卷子发下来了,她说,哎呀好高呀!俺说您考的也好啊,她说差死了差死了……俺当时觉得她丫就是个白痴。后来她跟俺说,她小时候每次考了满分,都会把试卷藏起来不给家长签字,她觉得满分让她很有压力,家长的表扬和奖励更是很刺耳。

  上大学以后认识了几个学霸,天天泡在图书馆里不挪窝,刻苦程度比高考都不逊色,每次考试俺们学渣求罩的时候她都说,哎俺复习的可烂了一遍都没看完,求不挂……然后可以考年级第一。

  后来打了辩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碰到从来不准备比赛、从来没有时间训练、不查资料不写稿子,却老赢俺们的对手……真的是太奇怪了。

  这些人存在在各行各业,俺们身边总是有自称球技很差却拿MVP的得分手,总是有自称很穷却存款超过六位数的隐形土豪;总是有纯素颜却化了妆的人,总是有无辜眼绵绵声的伪白兔和绿茶婊。

  最初俺讨厌这些人是因为他们不实诚,好就是好,为什么要伪装成弱者,把成功掩盖地像一笔不义之财。不是有那么一句话,您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这样的人让俺害怕。

  后来俺觉得,俺说得上述两类人,有一种共性疾病,俺称它为,享受无力。

  前一类人是对面前呈现的美好享受无力。就像社会每次曝出行业丑闻,他们叫嚣着媒体调查真相,而当媒体把真相公之于众的时候,他们开始质疑真相的真实性……总之,对于现实的一切,从来不能抱有享乐的态度,永远在质疑、发问、诘难,打破砂锅,没朋友。

  俺总觉得这些人或多或少有过艰难的人生,一针一线对他们来说都得来不易,所以他们总是要绕弯,舍近求远,总不接受唾手可得。别人分享的美食,他要看到添加剂;别人分享的美景,他要找到污染物;别人晒的工资卡,他要核算隐性收入。

  可是,如果他们有一天走出门看看冬天的雪花,他就相信了偶尔不戴口罩也不会死;如果他肯掏腰包吃顿大餐,就要全部光盘忘了他之前批评别人照片里的地沟油。可是,他们没有的时候,他们总觉得别人也不应该那么轻松的拥有;别人若有,都是狗屁。

  别人的成果,不拿来欣赏和共情,只用来诋毁和怀疑。在自己辛苦做到之前,绝不受用别人的。享受无力。

  第二类人的享受无力是不能接受赞美,相应的,也不会由衷地赞美别人。夸赞让他们如芒在背,觉得一旦成为大家公认的三好生,考第一名不但理所当然,万一失手考砸更是万劫不复,所有总把自己打扮成平民百姓的样子,出其不意。每次成功就享受别人前呼后拥的贺喜。可是您总是出其不意,俺们就不和您玩儿了。

  他们往往表面上严苛的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对别人宽容大度;私底下放纵自己所有妒忌的想法,耿耿于怀每一个中伤过他的人。看上去很温和,其实很恼怒;看上去与世无争,其实每一次竞争,都精心准备想拔得头筹。还死不承认。

  享受无力的人大多对自己和对家人都不会很好。他没有勇气接受别人的赞美,就不知道怎样自然地赞美别人;不接受表面的美好,就纠结于深藏的昏暗;不相信世界的善良,就不会慷慨;不肯定别人的成功,就不懂慈爱。

  一直以来俺们都只关注不能吃苦的人,说他们是懒汉。吃草挤奶埋头苦干的生活方式被过多的表扬,造就了很多享受无力的人。

  费力地从对方的笑脸里找到能逼哭您的东西。

  兢兢业业地工作,不动声色地争强好胜着,却不知道钱用来干什么。

  笑话土豪挥金如土换了土豪金,低头按着自己掉漆的破手机心想,您们这群傻逼都不知道俺卡里的钱够买一百个土豪金……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可是如果不改变享受无力的心态,俺们永远会被一群仇富的人紊乱了心情。

  这个富,跟财富无关。

  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您非常努力的那一面。

  别因为您没有心情,而破坏了别人的心情。

  能享受、让别人享受、分享、共享,实在是善良。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别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而抹去您非常努力的那一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4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5日 上午2:24
下一篇 2020年11月25日 上午5:24

相关推荐

  • 您在做赚钱的事还是值钱的事?

        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往往是两件事。创业的痛苦很大在于此。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个故事。

    2020年12月6日
  • 俺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您一起喝咖啡

    3年前,麦子的一篇《俺花了18年才和您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多少共鸣,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一代人的真实写照。然而,3年过去,俺恍然发…

    2020年9月26日
  •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是什么?是理想、追求、抱负、胸襟、视野和境界。有一等胸襟者,才能成就一等大业;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丰功伟业。    很多时候,俺们去做一件事,常常缺少的不是知识和能力…

    2020年10月16日
  • 您敢拖延梦想么?

          拖延有两种,一种只是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此刻您本来要去写报告,但是朋友叫您出去玩,于是您理所当然的把它拖延到了明天。这种拖延是显性的,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只是不同…

    2020年11月6日
  •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我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的,当我还不懂得什么叫贫穷的时候,我首先懂得了耻辱。

    2020年12月11日
  • 关于梦想的故事

          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少年的18个梦想》    1939年冬天,美国西部洛杉矶市郊的一间屋子里,一个十五岁的腼腆少年——约翰?葛达德&mdash…

    2020年10月28日
  • 经典励志文章:信念是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奏效。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一天,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进教室,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2020年9月27日
  • 俞敏洪:风雨无阻

          加拿大西部以美丽的河流著称,其中最大也是最壮阔的河流叫Fraser River,中文译作“飞沙河”。加拿大西部的植被非常好,保护得十分到位,所以…

    2020年10月9日
  • 让痛苦离开的办法,就是自己强大

      绍薇从泰国普吉岛玩回来那天,我,Maggie,还有他,我们仨人在酒吧喝酒。那天去的比较早,人不多,我们坐下来便开始玩摇骰子。玩了一会儿,他给我们看在普吉岛拍的照片。期间,我们喜笑颜开的说了很多,计划着今年也要去旅行。后来,酒吧歌手唱了两首歌,一首《再见青春》,一首《北京北京》,当唱到“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时,我听得眼眶湿润,心中感慨万千。其实有时候,我很羡慕别人从一个极小的城市到大城市打拼的勇气。我也很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但我知道,有些残酷的现实是我必须所正视的。

    2020年11月27日
  • 成年人的世界:熬过去,出众;熬不过,出局

        最近在看关于曾国藩的书,挺有感触,这位晚清名臣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2020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