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头:您一无所有,却让全世界羡慕

1、俺们都过着与想象不一样的生活

读书的时候,每天骑着脚踏车上学放学,等着中考结束成为高中生,等着高考结束成为大学生,等着考研结束把书一条龙念完,即便目标明确,其实您一直很迷茫;找工作的时候,满是热血,四处投递简历石沉大海后,在家里守在电话机旁等面试通知常常很无助,您心想着工作稳定了一切都好了;有了份工作,每天上班挤在拥挤地铁的人潮中感到很落寞,整日穿得人模人样说话圆滑得体,其实您的内心还是当初那个迷茫的少年,不知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活而忙而悲伤;终于鼓起勇气辞职去旅行,辗转在路上,拍好看照片分享有趣故事,发的帖子鼓舞了无数人,其实您自己到底有没有真的觉得自由和快乐,却是另外一桩事了。

俺们常感到自己在过着并不理想的生活,以至于嘴里总嚷着无数的“如果……俺就可以……”

如果高考结束了,俺就可以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用在没有意义的教科书里面浪费青春;如果毕业了书终于念完了,俺有文凭后就可以走出象牙塔,过上真正的生活;如果面试通过了,拿到这份工作,俺就可以有房有车娶妻生子,人生一帆风顺过幸福的小日子;如果这份工作没有那么累,俺就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许生活就不会那么枯燥没有意义;如果旅行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俺就可以从此海阔天空书写自己的人生……

二十岁刚出头的俺们,热切拥抱改变,容易被鼓舞,更容易被别人的故事触动心扉,勇往直前拼了命努力,也试图毁坏现状,不顾一切出走。然后呢?最终仍没有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寻找下一个“如果”。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预测是有偏差的。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们会错误地预测自己谈过一场浪漫的恋爱,收到礼物,错过选举赢得比赛,和被误解后的感觉。”一位苏格兰诗人写得恰到好处:“当一种感觉存在的时候,他们感到它好像永远不会离开;当它离开以后,他们感到他好像从未来过;当它再回来时,他们感到它好像从未离开。”

这样的感觉,就是此刻的俺们:一无所有,理想生活很飘渺。

2、俺们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

今年俺二十三岁,回国后,在外国领事馆做媒体和活动策划。

一个人来到广州,早起晚睡,上班很忙碌。

刚开始一个月,其实情绪波折过。去到南湖的一家英国学校送活动汗衫,扛着几袋子货半路上摔了一跤,膝盖上全是血,在回来的车上痛得哭起来;一整天打仗一样做完linemanager吩咐的任务,照例下班后走半小时回家当作散心,到家门口才记得钥匙忘在公司里,想到办公室应该早已关门,在铁门口无助地哭起来,骂自己没长大;做新加坡远程培训的时候,连系统都不会登入,其余地区的同事已经开始练习,俺对着电脑慌乱起来不知如何是好,硬着头皮在一片沉寂中用英文颤抖地问“这个对话框怎么不见了,啊,有了,那么要怎么点进去”的低端问题,中午休息时一个人花了一个多小时在街上乱走,才找回自己的节奏。

看到身边的同事,有人绕了地球一圈终于回到了广州的家,渐渐建立起安稳的生活;有人和男友订婚,事业也步步高升;有人刚生完孩子,两夫妇计划着买更大的房子……

似乎大家都有些什么,可是看看俺自己,下班后也不知该往哪里去,不做饭就在外面随便吃点,其实太忙碌忘记吃饭死不掉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男朋友,大把的时间在看自认为“浪漫”的政治经济谈话节目。偶尔在路上走着走着,不知道半年后接下去要到哪里。

尤其是最近收到大学时候印度尼西亚好友的信,终于成为了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把俺彻底压倒了。她在荷兰的工作一帆风顺,和比利时男友恩爱依旧,而俺们曾经疯在一起的俄罗斯女孩,就要结婚了。

“喂,真的要这样的生活?”从零开始,就算回国,俺又在四处漂。有时候,没有安全感。

把这些话倾吐出去,“嘉倩,如果连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那些给您写信的人怎么办?”朋友犀利地问道。

3、您敢义无反顾的做您想做的事情吗?

乔蒂是个在广州工作的西班牙人,三十出头,收入不菲,有个中国女朋友。他总充满怜爱地对俺说,“您就像是十年前的俺。其实,现在的俺依旧很羡慕您。”

“什么?羡慕什么?”俺几乎就要从沙发跳起来,您羡慕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您有房有车有好工作,女朋友温柔可爱。而俺,家里连宽带都没有,因为未必知道可以在这个城市久留,凡是与“一年的合同”相关的,对俺来说都是奢侈。家里的杯子都是一次性的,逛宜家只有摸的份,连衣服都不太买,只为了卷铺盖搬家时方便一些。

乔蒂打开他公寓的窗,灯火阑珊的广州尽收眼底,夏天的热气向人袭来,他笑着说,“这样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二十出头的您,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噢……对了,您不是说在上周的沙发客聚会里见到一个美国人吗?他三十多岁,卖了自己的公司,拿这笔钱来到中国四处周游。”

安全感,和年龄真的有关吗?如果三十岁的时候,还能做到这样义无反顾去做想做的事情,那么现在,二十岁出头的俺,为什么要在乎这“幻觉”呢?

话虽如此,纵使勇气满满,目标呢?理想呢?

4、“熬”是每个人都绕不过的历程。

在成长的路上,俺就像当代很多同龄人一样,不屑于很多东西,看不惯很多现象,不满于社会的诸多规则。俺们这一代人,都会为了那些某二代的特殊待遇拍案而起,为了筹集医疗费的穷困家庭同情落泪献出微薄之力,为了冷漠麻木的路人诟病如今世道不正。

不记得是第几十个同龄人告诉俺,“俺们的社会正在一点点烂掉,这是个没有理想的时代。没得救了,快回欧洲吧。”

俺看的却恰恰相反,并不是中国的新一代没有理想,而是俺们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以至于只能追求“止痛”而非“医治根源”。今天捡起了这个理想,群起而攻之;明天就又发现新的燃点,“关注就是力量”,一波波看似汹涌的集体思辨甚至是网络暴力,出发点是好的,其中的一些思想也是好的甚至会带来社会变革的,但问题就在于俺们都忘记了“改变过程”。

开启时间的“魔法”效应,被动而消极的“熬”于事无补。熬日子是会有惯性的。熬高考,熬大学,熬工作,习惯了熬一切,等待一个幻想中的白马王子出现拯救自己的时候,结果熬惯了,和白马王子一起过日子,也成了熬。

真正在过时间的人,是用心感知每一分每一秒,脚踏实地过着此刻的生活。纵使一切都不尽如人意,纵使由心地感觉痛苦,一个能在烂摊子面前把线索一点点一点点拾起,耐心做好该做的,把成败置之度外的人,其实更容易一不小心就走得很远。那么,他所完成的任务,所成为的自己,所得到的成就感,都是刻在骨子里平实而非耀眼的快乐。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兴许如今俺们在意的,过不久就被新的一切掩盖。过一百年,唇枪舌战的“方寒”或许就葬在了一起,二代们的“杀人跑车”成为了一堆堆废铜烂铁,省吃俭用供了一辈子的北京三房一厅二十年前自己的名字已经被抹掉。

人间是非富贵都太渺小了。想起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葬礼上有人问死者朋友:“他留下了多少遗产”,对方回答“他什么都没有带走。”

二十多岁一无所有的俺们,其实最有力量去拯救社会。比起更多人,俺们早已经在伤痕累累的路上懂得,其实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拥有什么,而是这一段段路俺们曾用心走过,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感动和故事。高考的时候,认真做过习题;工作时候,在岗位里付出自己的贡献;下班后,做无关紧要的小事却温暖了陌生人;恋爱中,关爱对方共同成长;在家里,懂得感恩,经常沟通与陪伴。也许,俺们并不能成为历史里“揭竿而起”的革命者,但至少,俺们还有能力去持续地做些事,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夜晚就一定睡得很安稳,早晨伴着闹钟也就有了万分动力。

那些温暖而可爱的小事,就是成功。

真正令俺们觉得活着的,是那些实质性的东西,而实质,注定需要过程。

5、俺们需要的是改变!

“只要您跨出第一步,就离成功不远了。”又是一瓶鸡血。可当您真的激动地辞职旅行也好,开店也好,并不意味着成功真如这句话所说的“不远了”。

其实,远着呢!

坐飞机久了,就会知道其实飞机起飞冲上云霄只是一瞬间的事。真正把您带向远方的,还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起飞的过程固然令人难忘与激动,透过机舱您可以看到陆地越来越小,云朵越来越近,突破云层之后,就一路只是无聊的白茫茫一片。

原来,“成功”一点都不难,甚至很快。看起来很美的事物,接近后,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了。最终俺们都能抵达目的地,但拥有的,其实是不同质感的“远方”。

俺们渴求改变,想要变革社会,更想要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事实是今早付出了一点努力,今晚就立刻想要检验回报。忽略了过程和“旅途”,失望是在所难免的,这年头,立竿见影的要么是丰胸硅胶,要么就是地沟油。

俺们诟病社会结构,感慨出国留学,愤恨官富二代,像极了如今各个国家的军备竞赛。没有哪个国家是对外不宣称“俺们的人民热爱和平”,但照样组织军队花大笔钱买军火,定期大规模演习,这些莫名的钱,为何不去花在饥饿孤儿和老人上?

二十岁出头,世界还不是俺们所能改变的。俺们能做的,或许目前阶段只是独善自身。每一个小理想的实现,都是对于未来改变社会的练习。所谓的change,固然是痛苦的。并不是换条路走,就心情爽朗一路绿灯,更多时候,带来的可能就是更深的迷茫和痛苦。唯有经历后,改变才能带来巨大的效应。

和坐飞机一样,时间,才是奇迹的钥匙。

6、梦想,请您晚一点实现。

俺想要当一个用文字改变世界的人。

一位前辈说“这样很好啊,至少不是以此为生”。写作并不会成为俺的工作,俺却喜欢这样的状态。写的东西没有压力,把自己心内的一切剖析给别人。同时,如今在一本杂志写专栏,常常写着写着不自觉议论关于生活的态度。二十三岁,还没有想透很多事,所以倾诉欲望强烈。

写字之外,近期大半生活在工作。一开始迷失了一段时间,如今终于寻回自己的节奏。即便未必知道半年后的自己身在何方,在做何事,眼前的路一步步走好,因为潜移默化中,此刻的生活已是在俺们在过去无数个十字路口选择下,最终最理想的一条路。

又况且俺们常在想此刻就要过上理想生活,却从来不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准备好。抵达目的地前的“旅程”是缺不了的,并且许多弯路是注定要走一遭的。人生还很长,磕磕绊绊一路掉眼泪,泥泞的路才有好故事可以说。不可能一开始就过上想要的生活,直接成为作家老板总裁……甚至立马就指挥整个国家。有些事有些机会,来得晚一点才好。来得早了,结果自己还不够资格拥有,比起从未出现更令人惋惜。

读到这一期《新周刊》,看着自己的名字在文章里被归结为“知心姐姐”,突然觉得很有趣,总在倾诉邮箱里被称作“嘉倩姐姐”,其实说到底,自己也不过是在梦想路上不断跌倒,满膝盖是血的行者。平实而温暖,俺没多大的出息,只想做这样一种不耀眼的人。

或许半年后的自己,又到了新的“远方”,做起了不一样的事情。但,俺相信每一分每一秒,俺都在过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即使不是,俺也在成为有资格的人的路上。

俺有您所没有的,因为俺一无所有。

梦想,请您晚一点实现。俺想要更有资格地拥有您。

 

励志语录-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二十出头:您一无所有,却让全世界羡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34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9日 上午7:53
下一篇 2020年11月29日 上午9:22

相关推荐

  • 您不必自卑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

    2020年11月24日
  •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我非常喜欢一部喜剧电影,叫《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也译作《土拨鼠之日》。由Bill Murray主演的菲尔(Phil)是个气象播报员,每天除了在摄像机前给观众做风趣幽默的天气预报外,每年的2月2日他还要到一个名为普苏塔尼的小镇报道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这是他第四次报道这场节日,实际上他对这一节日嗤之以鼻,并对自己的工作心生厌倦。当他例行公事完成今年的报道后,便急着回家,在回去的路上却遭遇一场暴风雪,使得他不得不继续留在这个小镇上。

    2020年12月3日
  • 时刻铭记您的梦想

      一九七八年,有个台湾青年准备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却遭到父亲强烈的反对,父亲的理由是,在美国百老汇,每年只有二百个角色。但却有五千人要一起争夺这少得可怜的角色。父亲的反对没有令青年止步,他一意孤行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青年从电影学院毕业后,终于明白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因为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想要混出名堂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2020年12月15日
  • 南方周末2007新年献词

      《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彼此珍惜》    这是2006年12月28日,时光的渡船穿越三百多个日子,穿越大江南北,又回到岁末终点,将开始新的轮回。

    2020年11月9日
  • 自信是种策略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别人的成功而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并不比别人少做,或许做得更多,但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想到以下总结,我认为已找到原因:成功的人寻找机遇,失败的人寻找保障。

    2020年9月28日
  • 学习改变命运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

    2020年11月3日
  • 给女儿信:把表拨快5分钟

     亲爱的女儿:      你知道吗,妈妈的手表一直比标准时间快5分钟。你可能会说:“自己的手表就应该和标准时间一样,干嘛要拨快5分钟呢?”

    2020年9月25日
  • 人生所有变好的过程都不会太舒服

        世界有本身的逻辑,人是无法将其改变的。有些逻辑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人类认识的规律。规律只能发现和利用,而不能创造和违背。若将规律运用于生活之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道理。规律多用于自然界,道理则多适合人类社会。道理是指引我们人生方向的指南针,是我们生活的方向舵,是人生和生活的最高原则和方法。人生循道理而立足,依规律而处事,靠习惯而生活,凭感觉而开心,遵理性而幸福。没有道理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会像盲人骑瞎马一样,轻则乱闯乱撞处处碰壁,重则会坠入悬崖粉身碎骨。

    2020年3月24日
  • 励志文章:为梦想而奋斗

          当一道亮光划过天际,最后一颗星星坠落之后,城市的边缘开始泛起微蓝色的寒光。俺们一天的生活就从这时开始。    朦胧间,刺耳的闹钟惊醒奇怪的梦魇。疲惫的身体带着梦想再次奔…

    2020年9月27日
  • 做一个精彩的自己

      生活只是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但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