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老罗说:俺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懒惰的、容易放弃的、坚持不下去的,没有毅力的。所有人都这样,您不必自卑,因为俺们从基因上就是被设计成这样的。您不用为此感到难过,俺们都是受这个控制的。如果俺们想获得持续的人生进步,保持一种美好的、亢奋的状态,最好是每3天听一场热血沸腾的人生励志演讲。
  
  俺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懒惰的、容易放弃的、坚持不下去的,没有毅力的。所有人都这样,您不必自卑,因为俺们从基因上就是被设计成这样的。您不用为此感到难过,俺们都是受这个控制的。
  
  俺相信您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年轻的时候,可能听过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人生励志讲座,听完了之后睡不着觉,连夜决定背单词。掏出一本朗文词典或者韦氏词典,连夜就开始背,眼睛发亮,瞪得像铜铃一样。同宿舍的朋友叫您打麻将,您就用鄙视的眼神看他们一下说:“庸俗。”继续背单词。晚上只睡3个小时,第二天特别亢奋,虎虎有生气得那种,这种美好的、进步的状态,能维持多久呢?一般就是两三天。到了第三天,您一看这个词典,心里就呻吟一声,心想怎么又是您!有一句话叫三分钟热度,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其实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如果俺们想获得持续的人生进步,保持这种美好的、亢奋的状态,最好是每3天听一场热血沸腾的人生励志讲座。但是您想想,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呢?因此,退而求其次,可能实现类似效果的就是看一些所谓的励志的、成功学书籍。
  
  俺小的时候,这类图书还是非常多的。俺很瞧不上成功学的书,就是什么卡耐基啊,谁动了俺的奶酪啊,什么高效能人士的几个臭毛病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类的,就是这些书,俺从小就不怎么看这些东西,因为俺知道这些东西是没有思想、没有内容、没有营养的。全世界的成功学书籍,出了几亿种,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俺平时虽然不看这些书的,但您要明白一点,当您定下一个艰巨的、阶段性计划的时候,有这么几本书放在床边,绝对是最好的精神鸦片。您什么时候坚持不下去了,随手拿起来一翻,就像给您打了一针兴奋剂,又能坚持3天。俺当时去海淀图书城的旧书籍,买最便宜得那种破书。在中国书店里,有两种旧书:一种是两毛钱一本收进来,3毛钱一本卖给您,还有一种是论斤卖的。俺在那里精心挑选,一共去了3次,买了一堆回来,堆在门口,作为战备粮,然后就开始了艰苦的复习工作。
  
  跟俺想的差不多,就第一次表现得还可以,坚持了4天。再往后全都是3天一放弃。第一次坚持4天的原因只不过是天气不好,天天下雨,于是俺就关起门来学习,反正下雨也不想出去,就在家背背单词做做题挺好的。到了第5天早上,天放晴了,蓝天白云。俺那个房子在6楼,附近的房子都很低,俺往城里的方向一看,远远地感觉红尘滚滚。耳边出现幻听,好像有个邪恶的声音说:“年轻人,快进来玩吧,滚滚红尘啊,在郊区干吗呢?大好青春,是吧。”俺一想,是啊,于是掏出手机给城里的狐朋狗友打电话,然后他们说,赶紧出来吧,啥也别说了。说好了晚上先去哪吃饭,然后唱歌、捏脚,说得很热闹。
  
  收拾了一下准备出门,走到门口,就看到那些书上落满了灰,买回来5天了,一次也没有碰过,于是想应该给它们一次机会。然后随便拿起一本书,翻了不到3页,就有一句话像雷电一样击中俺,就是李敖年轻时候讲过的一句话: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当时看到那句话,心想说得多好啊。您想,俺当时就是一个二十几岁的人,一事无成,现在刚制订了一个阶段性的人生计划,挺了不到几天又准备放弃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有个远在台湾的人说了这么一句话,怎么就阴差阳错被俺看到了呢?这种神奇的感觉,就有点像失恋的时候,在马路上听到任何一首情歌,都觉得那歌词是唱给您的。俺当时羞愧不已、嚎啕大哭,跪在地上又撞墙又打滚、抽搐,什么眼泪、冷汗,全出来了,最后冲进浴室冲了一个冷水澡。然后抽了自己十几个耳光,回到电脑边,冷静下来,先背单词,然后做题,做题做恶心了背单词,背单词背恶心了做题。这样轻轻松松又挺了一天,到第二天、第三天,很犹豫,但还是停下来了。
  
  到了第四天,一模一样,又想放弃了,就觉得俺这是干吗呢,大好的青春在这儿耗着,于是又想放弃。走到门口看到那些书,心想应该再给它们一次机会,于是又拿起一本。注意!这时候有个技术性的问题,如果您再拿上次那一本,翻到那句话,“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管不管用?肯定不管用。没准您一看心里就直骂娘,心说就是上了您这句话的当,老子才多受了3天罪!要不然老子早就滚滚红尘去了!所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俺们:绝对不能再碰那本书。俺当时为什么要买一堆呢?就是因为这个,不然一本不就够了嘛。拿起另外一本,随便一翻,翻了不到3页,又一句警示之言,说: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俺心想,哇,说得多好啊!然后号啕大哭、满地打滚,又不行了,冲到卫生间洗个冷水澡。这次很极端的是甚至把光鲜一点的衣服都剪掉了,就只剩些秋衣秋裤,不能出去见人了。
  
  平均每3天放弃一次,绝不夸张。中间有一两次,狐朋狗友实在不忍心了,杀到郊区把俺拎出去滚滚红尘了一把。但基本上靠着那堆书,俺坚持到了最后。实际上等到离开那个房子的时候,那一堆书只剩两三本没碰过,其他的都看了。也就是说,量得掌握很关键,如果您差那么两三本,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老罗:怕吃苦,吃苦一辈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14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4日 下午6:39
下一篇 2020年11月4日 下午9:39

相关推荐

  • 您终将闪耀,即使在最幽暗的黑夜中

        阿木失眠了。我能清晰地听到电话那头,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声响,还有不由自主的叹息。

    2020年12月16日
  • 成功人生三件事

      成功的人生是做好三件事:读通一本书,学好一门手艺,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这是美国一位社会学家说的,我15岁时读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越来越觉得这话堪称人生真谛!缺了哪样都是遗憾人生。

    2020年10月28日
  • 不过是拼尽全力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想起以后的生活,时常会有一种危机感。想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挎着菜篮,从农贸市场里走出来,走向公寓楼中的一个小小格子,而后煎炒烹炸,等着老公、孩子回家。

    2020年12月12日
  • 爱您胜过爱自己

        一  如果不是把你伪装起来,我知道普天下的人都会看到我的残疾。我不愿让别人看到,不愿让一个“废”字轻易地把我的心刺穿。亲爱的,请原谅我伪装了你。因为你的与众不同,我没有勇气把你展示出来。我知道我伪装你,其实是在伪装我自己。

    2020年11月24日
  • 励志文章:爱与孤独

    王语邻
          很多年前,我寄身西南一座小城念中学,绿树环绕,学校后面一条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工运河让我心境宁静。那年我十五岁,在并不懂得孤独的年纪,却依旧有着几许寂寞。城市繁华如水,万人如海一身藏。就在那些岁月里,我读到了一位作家的《爱与孤独》,那些满含哲理的语句早已忘记,但一直记下的是这本书的名字。没有想到在十多年后,网络流行语言也有了:我吃的不是面条,是寂寞。最近更流行起来:人生是一出“杯具”。初看不过网友的恶搞,可再回头一想,其实不过是我们周遭的现实生活让人们感到惶惑与忧伤。为什么这十年来怀旧的影视作品如此走俏,套用一下网络语式:怀的不是旧,怀的是温情。从心理学上,一个社会缺少什么,人们就特别渴望这些稀少的东西。人们怀念了八十年代,再怀念文革里的上山下乡。怀念固然没有错,但生活总是向前。人生的事,除开生死是大事,其他都是闲事。

    2020年9月25日
  •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天下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放到别人脑袋里!俺们缺金钱,实际上缺的是与时俱进的观念。思维观念的固执、僵化、墨守成规,…

    2020年10月4日
  • 您为您的机会准备了什么

        曾经,有两个求职者来参加光线传媒的面试。一位经验较多,而另一位经验较少,我们录取了经验少的那位。人事问失败的那位求职者,你觉得你失败在哪里?他说,我觉得我不应该面对你们的时候,仅凭口头去阐述我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位求职者,准备得相当齐全。他是拖着一个旅行箱去的,里面有他的摄影作品,发表的文字作品以及个人简介。除此之外,还准备了U盘,因为担心招聘单位不习惯,或者没有时间去看这些纸质的东西。

    2020年12月5日
  • 为什么您总是一事无成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坎坷了一辈子的松子喃喃道: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

    2020年9月28日
  • 喜欢还是不喜欢,才是根本

        我认识一个美国小孩,前年到我在江苏北部的老家以后,吃东西吃得很开心,说你们这儿的东西真好吃。他对我说,他准备把我家的这个菜装在他要做的那个菜上面。这个小孩子的理想是做一种新型的比萨。他认为意大利比萨不好吃,而且做法太单调了,就是往干酪里面加一点儿其他东西。所以他要做一种比萨,这个比萨下面的饼是他自己用一个特殊配方做出来的,他想把全世界特别好吃的菜都堆在上面,于是就到世界各地去采风,找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然后选择一些菜单。他觉得我们老家的菜是可以放在他的比萨“托盘”面饼上的。

    2020年11月20日
  • 励志作文:残疾人成才的启示

    残疾人成大才了,而有许多健康人却平庸。这种现象给人们留下的思考是何等沉痛与难堪啊! 残疾人成才成功成名,要比健康人付出的代价更大。克服的困难更超出常人的想象。这与残疾人自身具有的与…

    2020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