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即将分层,您将会在第几层?您的孩子将会在第几层?

    1、读书真的越来越没用吗?  社会即将分层,阶层会越来越固化,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论调的文章了,为什么还想写写,是源于春节的见闻。

  

  

  1、读书真的越来越没用吗?

  社会即将分层,阶层会越来越固化,这不是俺第一次看到这种论调的文章了,为什么还想写写,是源于春节的见闻。

  春节回去,听到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说,现在高二,但他爸爸已经直接了当的跟他说:毕业了就去读职业技术学校,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没钱供他读大学,早点出来赚钱,说他不是读书的料。

  社会即将分层,您将会在第几层?您的孩子将会在第几层?

  俺问他:您成绩不好吗?他说:还不错。俺说,那您为什么不考大学。他回答说:反正俺也不是很喜欢读书。

  就俺所知,他家并不是农村贫困家庭,家境在小城市也属于小康。

  俺奶奶当年大字不识一个,却都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跳出寒门,只要孩子想读,绝对节衣缩食的支持。可现在的底层人,却越来越支持“读书无用”,大学爱读不读,没钱就别读了。

  他们看到的世界无非是:

  1、现在的大学,考上了也不包分配工作,多的是读完大学找不到工作的,读了浪费钱。

  2、多的是乡村土豪、领导,没读大学,不照样有钱有势。

  3、眼下马上不用负担孩子的学费,还可以多一个赚钱补贴家里的劳动力。

  然而,读书真的越来越没用吗?

  诚然,这每一条,都是他们眼前每天都会看到的真实现状。

  但他们根本看不到:以前读书考上大学可能意味着阶层的立马提升,可以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

  的确,现在读大学已经不能立即摆脱寒门状况,但如果您不读书,您可能连进入新阶层的门票都没有。

  不要说您自己,您的后代只会离的更加遥远。

  2、读书,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社交圈层

  BBC曾经有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从7岁开始一直跟踪记录到56岁。

  从7岁开始,这些孩子的生活状态已然截然不同。出身上流社会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金融时报》,开始树立未来的目标,进入父辈读的私立高中和世界顶级大学。到了1几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有独立稳定的价值观,甚至已经在做未来进入政坛的准备。

  而贫民出生的孩子,7岁的目标是“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他们的生活远离书本、媒体,完全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理想是成为泥瓦工、司机、驯马师,除了出卖劳动力,完全不知道以后还可以靠何谋生。

  这是什么?这就是阶层。

  这就是已经发生的阶层固化。

  您可以从一个孩子读什么书,读什么学校,判断出他的父母来自于哪个阶层。

  俺身边原本决定让孩子读普通幼儿园的妈妈,最后决定读贵族幼儿园,俺问她为什么?

  她说,因为她在两个幼儿园,看到了两拨状态完全不同的妈妈。

  她说,俺选的不是幼儿园,俺选的是,俺儿子和什么人做同学。

  前几年,媒体痛批田朴珺,称国内某些MBA成为了假名媛们进入上流社会的门槛。那是因为,放到十年前、二十年前,一个农村出生的姑娘,只要容貌姣好,有一点眼光,跑到城市里打工,很容易就能嫁一个小老板,甚至是富豪,改变一个家族的经济状况。

  但现在呢?恐怕已经很难看到了。

  未来,只凭一点小聪明和美貌就能过上好生活?恐怕更难。

  亦舒说:学历是女人最好的嫁妆。

  一个读大学刚毕业的女孩子,未必比一个18岁就出来打工做美容的女孩子赚的更多。但她们来往交际的,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人。

  她们的孩子,未来所接受的教育,所在的圈层,也一定完全不同。

  3、读书,读的不是知识,而是避免被时代淘汰

  谈圈层,似乎太残酷。那么,俺们来谈谈工具将会如何改变世界。

  前几天一个做珠宝的朋友跟俺说,现在的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未来将会淘汰现在还拿着高工资的模具工人。

  《乘风破浪》里父亲阿正,给自己妻儿留下的财产,是一大堆的bb机,怎么会知道,不过三五年,手机的普及,将会让所有和BB机有关的行业全部倒闭。

  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2年淘汰很多行业。不要说未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让原本利润率极高的实体商业在这一两年来的利润率急剧下降,甚至难以维系。

  所以,读不读书,已经不只是现在您能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未来您还能不能保住饭碗的问题。

  因为机器稳定,没有情绪问题,不需要管理,还很智能,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一个人想要自己更值钱,必须要依靠更多的跨界知识,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事情。比如现在很多金融、设计、教育行业的朋友都来做自媒体了,人人都在研究如何写作。

  俺前几天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在十年内转型跨界媒体、投行、影视三个行业,但他大学是中文系,他说每个转型都伴随着艰难痛苦的学习过程,这在俺们父母那一代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有这样的人,未来才是最值钱的。

  他们的成长,是几何倍数型的,所以才能跑赢通胀、跑赢房价。

  俺身边许多已经不用再为钱工作的朋友,根本没有过上许多人以为的清闲生活,而是花更多时间来学习、阅读,甚至计划着读新的课程。

  俺问他为什么?他说,世界变得太快,前年去年还在赚钱的行业,今年就不行了。不学习,出去和朋友吃顿饭,都听不懂他们聊的内容了。

  读书,读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新的思维,了解新的世界规则。

  如果您以为,读不读书,是内在充实丰富的区别,是文艺和非文艺的区别,那就toosimple了。

  很多已经当了妈妈的女性,都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令她们失望的是,此时她们才深刻发现,自己嫁了一个目光短浅、不思进取的先生,而这个男人背后的家族,比他们更为懒惰、狭窄,不仅不能帮助她们提升,反而成为了前进的最大阻碍。

  俺相信,这其实是很多现代女性,在独立意识觉醒之后,最终选择离婚的真正原因,她们不想让自己和孩子继续过着烂泥一样的生活,对未来毫无计划、得过且过。

  不读书,未来面对的现状,一定是——被时代淘汰。

  4、越学习,越了解世界,安全感越强

  作为一个女作家,或者是许多人认为的情感女作家,俺想,俺是为数不多坚持鼓励读者坚持学习、保持对世界好奇的作者,俺不愿意让公众号每天都是“什么样的女人婚姻更幸福”“怎么让男人对您死心塌地”“怎么面对男人出轨”类似这种的文章。

  因为俺自己十多年来,维持生活不断向上的最大动力,源自于——俺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升,更来自于俺丰富的知识结构。

  从这其中获得的安全感和幸福观,远超越其它东西。

  这不是爱上一个对的人就能给予您的。

  学习能给予一个人强大的自信,您会发现,自己能掌控住的越来越多。不管是您的外在,还是内在。不管是您的情商,还是智商。

  原来这些都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可以后天改造的。

  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这都是一个压力巨大的时代。

  这个压力,从表面上看,来自于房价、来自于人们欲望的不断升级。

  但从根本上,其实来自于时代实在变得太快。

  谁也不知道未来到底怎么样,未来俺们到底能抓住多少。

  您只有靠好奇心和学习,拼出世界更完整更真实的样子。

  对于未来的焦虑感、不确定感,让许多人最终选择了逃离,离开大城市,来到步调缓慢的小城市,但二十年后,他们的孩子,恐怕会一如当年的他们那样,奋不顾身的逃离小城市,来到更繁华、更多机会、更有可能实现理想的大城市。

  那个时候,当他们面对更巨大的压力、体会到更多格格不入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埋怨父母,为什么您们当初要回来?就像《东京女子图鉴》里的女主角,内心抱怨东京出身的妈妈为什么要嫁到小城市。

  阶层固化固然残忍可怕,这意味着一个人冲破阶层,实现理想的几率越来越小。

  但俺相信,这世界总有一些人,可以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成长,挣脱所有束缚,掌握到世界运行的新规则,变成别人眼中的成功者。

  而努力学习、好好读书、终身学习的意义,是即便不那么成功,但您的幸福感、您对未来的确定感也将高于大部分普通人。

  而这些,一定会遗传给您的后代。

  终身学习,这是俺对自己的人生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

  最后,俺想给每一个还在努力往前奔跑的人点赞。

  其实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无数次和现实的残酷搏击。但您不努力,您都不知道自己最后能跑到最高的位置在哪里。

  在城市完成最后的扩张,在新的行业逐渐稳定之前,这恐怕是俺们这代人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最后的机会。

  作者简介:十二,一个女作家(年龄颜值保密)。出过几本书,百万读者放在枕边阅读。她是最温暖的闺蜜,也是最犀利的导师,带您穿越最迷茫的那段人生。新书《贪心的女人更好命》正在热卖中。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社会即将分层,您将会在第几层?您的孩子将会在第几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047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5:35
下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上午5:40

相关推荐

  • 俺崇拜坚持

        教室里坐满了人,每个学生面前都摆着摊开的笔记本和他们的智能手机。放眼看过去,几乎全是iPhone4.这个景象,跟台湾没什么差别。

    2020年11月25日
  • 高三励志文章:十八岁,无关堕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转眼间,已到了十八岁,当然,也到了面临人生一大抉择的重要时刻。    高三的挑战,人生的第一搏,在向俺们招手。过去的时光,您不必惋惜;昨日的无获, …

    2020年9月25日
  • 高三励志文章:等待

      人生总是充满了等待。等待长大,等待成熟,等着沿着各种轨迹通向成功,等待当初预想的目标一点点实现。人生也需要等待。没有枯燥和漫长的等待,我们就以体会抵达终点的欣喜,朋友相聚的快乐,还有成功的来之不易。

    2020年9月25日
  • 励志文章:时间是最宝贵的财产

      
      有一位老僧下山云游时,见到迎面走来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精神萎靡、拎着个洒瓶的年轻人,蹒蹒跚跚地向他走来。
      
      老僧上前问道:这位小施主为何这般狼狈啊?
      
      年轻人无精打采地回答说:我现在已经是碰得头破血流、四面楚歌,刚刚用身上仅有的几块钱买了这瓶酒,准备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喝完酒,就结束我自己的生命。你说我狼狈不狼狈。
      
      老僧说:阿弥陀佛!老纳没有看到你头破血流,也没听到哪里四面楚歌啊,却看到你正一步步远离那,本该属于你的财富而去,实在干到为你可惜啊!
      
      年轻人双眼一瞪大声说:别人说,出家人讲话不打诳语,你明明知道我穷得叮铛响还来取笑我,你就不怕佛祖怪罪于你么?让开,我不想听你的劝戒。我还要早点到阎王爷那里去,求他让我来世做个富人呢!
      
      老僧闪身让在一边说:施主啊。你居然如此执迷不悟,老纳也不想多说了,只是可惜了你那么大一笔财富哟!阿弥陀佛!
      
      年轻人见老僧说得如此肯定,不禁停下脚步问:既然你知道我有一大笔财富,你为何不拿走,偏要来告诉我呢?
      
      老僧说:我也曾有过你这样一大笔财富,可惜我没珍惜它,让它从我身边悄悄溜走了。我是不忍心看着你,重蹈我的覆辙,所以才想告诉你。
      
      那个年轻人半信半疑地说:真有这样的好事?那你快告诉我,我的财富在哪里呢?
      
      老僧缓缓地,耐着心思地对他说说:你的财富是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和你形影不离的,你一不留神它就会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等到它在你身边溜完了,你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
      
      年轻人恳求着说:您说得有点玄,我听不明白。麻烦老师傅,您还是直接了当地告诉我吧!
      
      老僧说:呵呵,你慢慢悟吧。悟到了你会脱胎换骨,受用一世。悟不到只能怪你命该如此。阿弥陀佛!
      
      老僧说完转身走了。
      
      年轻人看着老僧的背影,慢慢地咀嚼着他说过的话。
      
      突然,这个年轻人,他把手里的酒瓶朝空中一扔大声喊道:时间!那位老师傅说的财富是时间!是呀,我还年轻,我还有的是时间从头再来,我为什么要走绝路呢?哈哈哈哈!
      
      于是这位年轻人,对于老僧的教导牢记在心,心领神会。其实我们今天,也和这位老师父一模一样,尽管身边没有什么钱财,也无缘于富庶的生活。只是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只要我们珍惜时间,不要让它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指不定就会在某一天,它就会为我们挣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我们自己很想实现的梦想,关键则在于我们如何来使用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利用它们的无私付出,为实现我们的梦想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说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就是时间。你说呢?

    2020年9月29日
  • 人生所有变好的过程都不会太舒服

        世界有本身的逻辑,人是无法将其改变的。有些逻辑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人类认识的规律。规律只能发现和利用,而不能创造和违背。若将规律运用于生活之中,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道理。规律多用于自然界,道理则多适合人类社会。道理是指引我们人生方向的指南针,是我们生活的方向舵,是人生和生活的最高原则和方法。人生循道理而立足,依规律而处事,靠习惯而生活,凭感觉而开心,遵理性而幸福。没有道理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会像盲人骑瞎马一样,轻则乱闯乱撞处处碰壁,重则会坠入悬崖粉身碎骨。

    2020年3月24日
  • 央视2013年元旦献词

      《静下来,想一想,再出发》    元旦三天假,可欢腾,亦可小憩。国家有继往开来,人生有起承转合,岁月静中最好,味道念里最醇。

    2020年11月9日
  • 经典励志文章:成功的欲望

            有一位年轻的弟子问苏格拉底什么是求知的欲望,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他带到一条小河边,年轻人觉得很奇怪。只见苏格拉底扑通一声跳到河里去了,并且在水中向年轻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下来。年轻人也就稀里糊涂地跳下了水。

    2020年9月27日
  • 老子:真正厉害的人,都能自俺洞见

        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我洞见,一个能洞见自己的人,一定是高能的人,并且活的明白的人。

    2020年3月27日
  • 您最大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一个月以前,微信上一个同校的师妹申请加我为好友,我通过之后,师妹迫不及待地切入正题:师姐,我好羡慕你的生活,我从小就喜欢写作,该如何才能过上以写作为生的生活呢?

    2020年9月25日
  • 其实您离成功只差3厘米

      每个人的人生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经历往往都要经历一段熬的过程,分别只是熬的长短,更有甚者是有的人熬过去了,有的人在半路倒下了。当你千辛万苦完成了一个项目、一个人生的小目标的时候,反过头来,你会发现,其实一切不过是一场厚积薄发的过程而已。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