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坐满了人,每个学生面前都摆着摊开的笔记本和他们的智能手机。放眼看过去,几乎全是iPhone4.这个景象,跟台湾没什么差别。
前几天接受杂志社的邀请,去清华大学参加了一场座谈会,题目是“跨界创作”.一起在台上接受访问的,还有被誉为“东方的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家黄蒙拉、获奖无数的平面设计师聂永真。聆听他们身经百战的经历,也促使俺变得异常坦率。
俺们对台下的学生们说:“是的,创作是充满坑洞的过程。”“是的,音乐是一条难走的路。”“是的,未来您将会遇到许多难搞的客户。”……
讲着讲着,俺开始担心:学生会不会觉得俺们在刻意泼他们冷水?他们的眼睛里还有许多梦想,夹着一点青春的叛逆和不屑,干吗要听俺们这些职业人说自己的工作多艰难?该说些鼓励的话,不是吗?
“您崇拜谁?”有一位学生这么问俺。顿时,俺变得词穷!“哦……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俺不特别崇拜谁,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俺吞吞吐吐地回答。看学生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给了个烂答案。
回饭店的路上,俺一直在检讨,为何讲不出个所以然?其实当时,俺的脑袋里可是充满了“画面”的……
俺想象苹果总裁乔布斯,带着他的设计师在森林里散步,因为乔布斯生前每次要讨论重要的事情时,都会找伙伴一起散步,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俺必须说,俺不崇拜乔布斯——他有太多的性格问题——但俺崇拜那种在行动中思考的魄力。
俺看到微软前技术主管NathanMyhrvold正对着一个锯成一半的锅在生火。这位公认的天才提前从微软退休之后,拿他的亿万财产做各种稀奇古怪的研究,包括以力学和化学的方式来钻研烹饪。去年他出版了一套长248页、重17公斤的烹饪参考书。俺不崇拜天才和怪胎,因为他们实在与俺距离太远,但俺崇拜他们那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
俺也看到,父亲坐在九寨沟的旅馆窗子前,拿着毛笔写生。无论到哪里,无论多晚多累,他永远找得出时间创作,绝不妥协。从小,俺父亲就叫俺不要崇拜他,但俺崇拜他那种严格的自律精神。
就像看到聂永真的设计,就能想象他在电脑前彻夜修稿的样子;听到黄蒙拉演奏,也能想象他练小提琴练到脖子出淤血的过程。以上的画面都没亲眼目睹过,但每个作品后面总是有个呕心沥血的过程。只要自己做过,就会被它感动。
这位同学,请让俺事后给您一句不是很像鼓励的鼓励:创作是一条难走的路,但“坚持”就是一种感染力。问俺崇拜什么?就是这个!
励志语录-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俺崇拜坚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7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