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上了战场就是英雄

铁肩担道义,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上了战场就是英雄!

——题记

我很少写观后感读后感之类的文章,但是这次不一样,一部《长津湖》电影真实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样一个异国他乡的战场上,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没有战略物资的保障,我中国志愿军将士们奋勇杀敌,依然勇往直前,血洒疆场,只为换来盛世和平。所以我看完《长津湖》心中感慨万千,遂写下此文,以表对先辈烈士们的崇高敬意。

电影刚开始,我颇为感动,伍千里对弟弟说:“大哥说,我们俩该打的仗都打完了,不让你打。”是啊,这句话不正是无数家庭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吗?为了家人的平安,为了祖国不再饱受战乱的侵扰,无数好男儿背井离乡,奔赴战场,可很多人一去便未曾归来。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家中有很多孩子,哥哥去参军保家卫国,留下弟弟为父母养老送终,然而待到弟弟长大时,和平却未能如约而至,也不得不背上行囊整装出发,去继续完成哥哥们未完成的使命。

毛主席在志愿军出征之前与彭德怀元帅的谈话中这样讲到“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只为今天,这一仗真不想打,但为了将来国家几十年、一百年的和平发展,又不得不打。”是呀,刚刚建国,我军将士刚刚从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还没有得到休息,甚至很多将士都没有得到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就要奔赴下一个战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疼的情况,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中华儿女向来爱好和平。但战争真的来临之时,我们又不得不站出来,以今日之战换来今后百年的和平,换来每天都能与家人团聚,换来衣食无忧。“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志愿军出征之前就肩负起了维护中华百年和平的使命。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也正是这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防线。

也许是对枪的好奇,也许是对打仗的好奇,新兵伍万里偷偷的跟着哥哥来到部队,在举行伍万里同志的入伍仪式上,哥哥伍千里放下亲情,作为连长的身份,对弟弟说:“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是只鹰。”我想这句话,是让伍万里快速的在部队中成长起来,独立起来,伍万里来到部队,哥哥可谓又喜又怕,喜的是兄弟相聚,并肩作战,怕的是弟弟战死疆场,血染红旗。然而在我看来喜比怕要多,因为在战斗中,哥哥边与美军英勇搏杀,边关注着弟弟的行踪,照顾着弟弟的安危,这样的亲情,这样的大义,除了可贵,没有任何词能够形容了。

冰天雪地,没有棉衣,缺少电台“上不能达中央,下不能通前线”。美军侦察机整日在天空中盘旋,炸毁了我军的铁路和列车,我军不得不徒步前往战斗地区,途中遇到美军战斗机,为了不暴露行踪,志愿军战士同死尸一起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希望以此骗过敌机,然而丧心病狂的敌军竟然对尸体扫射,刹那间鲜血染红了土地,但是,志愿军即使身负重伤依然没有发出一声,这一幕我看到了坚韧,我看到了顽强。他们牺牲小我换来战友的平安这是怎样的担当?铁肩担道义,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向志愿军战士一样,勇敢担当,将国家民族繁荣富强视为吾辈之责任。

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伍千里、梅生、余从戎、雷公等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们,熟练掌握各种枪械,通过熟练的配合英勇杀敌。同样我们也能看到伍万里这样的新兵在战场中的快速成长。没有人天生就是会打仗,这些过硬的军事技能背后是无数次战争的累积,是无数次血雨腥风后所积累的经验。

第一场战争取得胜利后,梅生在战场中寻找着女儿的照片,这或许是他在世上最大的牵挂;机枪手平河坐在坦克上,手中的子弹刻着“平安”嘴中念到:“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先辈们的愿望,在今朝得以实现,我们不能忘记,正是他们在战场中的不畏牺牲,舍生忘死的英勇杀敌,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和平。

由于缺少制空权,志愿军的后勤难以得到保障,零下31摄氏度的天气,志愿军战士仍然穿着单薄的衣服奔赴战场。吃的东西更不须说,有人说,“一把炒面一把雪,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更多的是只有雪根本没有炒面”。美军早上起来品尝着着热乎乎的咖啡,吃着热乎乎的烤鸡,秀色可餐的鸡腿,肥瘦相间的腌肉,软绵绵的面包。而志愿军却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啃着冻的僵硬的土豆,黑乎乎的土豆其坚硬程度竟可以铬掉牙齿。而就是这样的食物,志愿军战士每人每天连吃一个都不能够得到保障。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我军将士依然坚持完成任务。这又是何等顽强的意志力?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潸然泪下。伴随着红色信号弹划破黑暗的长空,志愿军战士向着敌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纵然前方炮火猛烈,战士们依然无人退缩,这又是何等的勇气?这又是何等的大无畏精神?

电影中敌军战斗机上都放有标识弹,战士们死伤惨重,雷公用自己的身体盖住标识弹,可是无济于事,他为顾全大局,拼命抱起标识弹放在车上,冲出战斗区,吸引美军轰炸机,可怜的雷公被所有的敌机轮番轰炸,雷公牺牲前说道“我好疼,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我顿时泪如雨下。长津湖战役,志愿军舍生忘死,哪有什么神明在保佑,保护我们的就是这些彻夜在冰天雪地里冻着的平凡的可爱的战士!

是啊!正是无数先辈们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从想“回家给爸妈盖新房”的连长伍千里,到想“回家给女儿补数学”的指导员梅生,再到“想将战友张小山的遗物带回沂蒙山”的伍万里,再到“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的”排长雷睢生,是他们一次次的视死如归,是他们用“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的奉献,换来了如今的祖国繁荣昌盛!

长津湖一战,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约整个朝鲜半岛的东部地区,彻底将美军遏制在了三八线以西,粉碎了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妄计划,扭转了朝鲜战局。在电影结束时,当美军撤离的时候,却发现了我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但战士们依然是手握钢枪,整装待发的战斗姿势,这让美军叹为观止,这又是何等的斗争精神?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一种精神,这也是一种信仰,在这样的精神中,我们看到了抱起最后一个炸药包冲向敌人和美军同归于尽的英雄杨根思;我们看到了身负重伤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黄继光;我们看到了双腿被炸断仍旧爬行指挥且打退敌军两次冲锋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孙占元;我们看到了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放弃自救大火焚身的英雄邱少云……

如今,岁月静好,是先辈们的负重前行;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生活,是烈士的热血照亮的,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伍万里问余从戎:“杀几个敌人算是英雄?”“二十个”,毛岸英同志道:“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他们是英雄,但英雄身份的背后只不过是想要后代免受战乱侵扰的普通人罢了。

2022年2月28日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长津湖观后感,上了战场就是英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805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上午2:14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上午5:29

相关推荐

  • 无问西东观后感,坚持本心,回归本真

    影片取自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无问西东观后感3篇3影评范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第一篇   《无问西东》是21世纪…

    2024年5月8日
  •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500字(要用知识来改变中国)

    “信念,不是铁锤下撩乱纷飞的火花,而是铁炉中熊熊燃起的烈火;信念,不是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通亮的明灯,让我们奋发图强。”每次当我读到这一番话时,总会有一丝不解。直…

    2023年12月28日
  • 电影《英雄司机》观后感300字左右作文

      影片大致讲的是建国初期,东北安平车站面临货物积压。“999”号车司机郭大鹏提出“满载超轴法”来缓解车站的运输堵塞问题。保守的机务处长孟范举表示反对,但是上级采纳了郭大鹏的意见。…

    2024年2月16日
  • 辛亥革命的观后感(走好伟大复兴之路)

    看完这片长一小时五十二秒的革命性电影,我脑海中一直环绕着这样一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先代革命英雄个个秉怀这样的革命思想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战,他们面对死亡…

    2024年4月8日
  • 团课心得(大学生团课学习心得体会 )

    团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美丽而神圣的组织。从写入团申请书、拿到团员证、被评为优秀团员到上团课,看似一步步向团组织靠拢了,可事实上它还是离我那么远,于我而言,它就像是一个被放在书架顶端的…

    2024年8月30日
  • 党员学习心得体会(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有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紧跟形势,努力学习各类学科知识,不断进步。用先进的理论和创新的意识武装自己的头…

    2024年9月8日
  • 妈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歌颂伟大的母爱

    《妈妈再爱我一次》是1988年台湾出品的一部伦理悲情剧,电影中有个叫小强的小男孩从小就失去了父爱。而他最依恋的是他的妈妈。一天小强的奶奶把小强带走。到了晚上,小强一直唱着昔日妈妈对…

    2024年7月4日
  • 影长津湖观后感2000字大学生

    铁肩担道义,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上了战场就是英雄! ——题记 我很少写观后感读后感之类的文章,但是这次不一样,一部《长津湖》电影真实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样一个异国他乡…

    2024年1月16日
  • 三重门读后感(对生活的感悟,对世俗的透彻)

    知道《三重门》这篇小说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韩寒带着《三重门》横空出世,成就“韩寒现象”。因为和韩寒是同为80后,他在社会争议最强烈的时期,我们还都在课堂上为着高考而埋头…

    2024年5月26日
  • 海底两万里主要内容,作者简介和人物简介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有些科学幻想如今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

    2024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