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柳先生的人生逆袭

    我手机通讯簿里有个特殊的称谓:私家车柳先生。  从老家到市区有一批专门载客拉活儿的私家车,俗称“黑的”。司机往往都是年轻人,我们称他们“师傅”。但这个柳先生坚持不让我们叫他师傅,而是自称“柳先生”。

  

  

  俺手机通讯簿里有个特殊的称谓:私家车柳先生。

  从老家到市区有一批专门载客拉活儿的私家车,俗称“黑的”。司机往往都是年轻人,俺们称他们“师傅”。但这个柳先生坚持不让俺们叫他师傅,而是自称“柳先生”。

  他的车也很特别。一辆1万块的广本,被他擦得锃亮,夏天还在车里挂了窗帘和防晒垫,车内放着平安符和香水挂饰,整得有点花哨。

  柳先生经常用手指关节轻叩着他的车反问俺们:“您看着哪里像‘黑的’?”

  柳先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乘客上车后他就跟人热络地聊天,当交警问起来时,一车的乘客都变成了他的朋友。“俺载朋友回去,也不行吗?”几次顺利通过后,柳先生有点得意。

  柳先生今年48岁,黑黑壮壮的,家有一儿一女,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两个书包,很沉啊!”每一个坐过柳先生车的人都对他的家底了如指掌,比如他刚开始拉活儿的时候曾被小年轻们驱逐排挤,到了孩子快交学费的时候他如何起早贪黑地跑生意,他的房子买在哪里首付多少房贷多少。

  同样,在柳先生的头脑里,也有一个记事本。他常拉的老顾客的电话号码他几乎会背。还有哪个人经常跑律师事务所正在闹离婚,哪个人一大早搭他车去医院得的是什么病,哪个人开了茶叶店发了财。各种狗血各种八卦都在柳先生的脑海里存着。所以坐柳先生的车,一路上津津有味地听八卦,乐趣颇多。

  除了能聊善侃,柳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到家。柳先生多远都会免费去接,并且在楼下一等就二三十分钟,一句怨言都没有,远远看到您他还下车开车门,帮忙提行李,做足了VIP的服务。“没办法,做这行的竞争也激烈,要服务好您们才会继续坐俺的车。”

  俺是柳先生的常客,有一次和他约好的时间他没空去,俺托他帮忙联系一个“同行”载俺们。不过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嫌俺们居住的地方比较远,在路上让俺们下车打的。俺憋了一肚子气,没想到当天晚上柳先生还特意打电话来询问情况,再三道歉,弄得俺反倒不好意思了。

  后来俺因为工作调动,很少再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没再乘坐柳先生的私家车。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柳先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他吞吞吐吐的,似乎犹豫了很久,绕了一圈才问,是不是他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坐他的车了。俺解释了一下缘由,柳先生马上如释重负。“有空再坐俺的车,您的小孩上幼儿园了吗?俺很久没看到她了!”

  后来有几次联系他,但他因为业务繁忙,只能介绍给别人来接活儿。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柳先生俨然成了片区老大。(www.lizhijuzi.cn)因为交警严打,“黑的”几乎没生意,而柳先生的活儿却多得接不完,坐在家里就电话响个不停。

  再坐上柳先生的车,已经隔了近一年。柳先生依旧是穿着整洁的衬衫和西裤,头发梳得光溜溜,车擦得锃亮。那天下着大雨,柳先生远远就打着伞在小区门口等俺们,一边接过行李,一边大声地喊着俺女儿的乳名,仿佛久未见面的老友。在车上,柳先生有点羞涩地告诉俺,他的女儿毕业了,正在找工作,儿子也刚考上大学。他买了辆“豪车”,不敢开出来,怕同行嫉妒。

  “现在俺一天只跑两趟,而且非常要好的老顾客俺才拉,年纪大了,晚上都在家里休息,早上也是很晚才出来。”柳先生说,走亲访友时他就开“豪车”,这辆拉活儿的车他不开。“坐在这辆车上,就想起是在赚钱谋生,心理压力很大,轻松不起来。”

  在那辆价值三十多万的“豪车”上,柳先生完成了他的人生逆袭。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私家车柳先生的人生逆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56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30日 下午3:21
下一篇 2020年8月30日 下午11:29

相关推荐

  • 职场新人生存法则,多做多看必有收获

      职场新人生存法则,多做多看必有收获。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慢慢学习的。在工作中一定要多做多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职场新人的生存法则。

    2020年8月6日
  • 北京鼠族:俺很急,俺真的很急

        有一位读者对我说:  “我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就职于一家大型国企。3个月了,很闲,很浪费时间,我确定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断地问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

    2020年5月4日
  • 人往高处走也需谨慎做决定

          对职场人来说,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是古时的老话,自然没有什么错处。但是,看似这么一句轻轻巧巧的话,意味却十分深远。   …

    2020年7月29日
  • 3年加薪七次,从专员到总监的8个心得

        一、清楚未来的目标  初心是什么?这是几乎所有初入职场的朋友都会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会在步入职场的1——3年之内最明显。如果不及早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就会荒废这3年的时间,而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这3年至关重要,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3年。一旦错过,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头再来,重新弥补。一旦超过3年,你将为每一次改变付出巨大的代价。

    2020年8月13日
  • 工作十年,俺们应该学会的三件事

        工作十年,如何与别人拉开差距?  这是几年前我很不屑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不需要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但是,随着年岁渐长,随着阅历的增多,尤其是过了三十岁以后,我突然发现这问题不得不重视起来,否则,可能工作多少年,都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也和刚刚毕业时候的自己没多大区别。

    2020年4月17日
  • 激励员工的关键——尊重

           谈到激励,利用物质和金钱作为奖励是企业常用的激励手段之一,这是毫无疑问地是必须的,但却不是长期有效的,原因是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大物质奖励成本;再者是人的需求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当旧的需求被满足或不完全被满足的时候,新的需求就会出现了。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论》所论述的那样,当人对生理、安全和归属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着人的生活。显然,如果企业能基本提供相当甚至高于社会平均报酬水平的同时,也能不断满足员工的对尊重的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激励甚至比物质上的激励更来得持久,有效。

    2020年8月12日
  • 请不要成为求职“奇葩”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某知名招聘网站举办的微访谈活动。到了在线提问环节,出现了诸如“自己长相不够好看,公司会在意容貌吗”或者“请老板解答,我已经拿到了很多技术证书,能不能来你们公司参加工作”,再就是“听说外企现在业绩普遍不佳,请问贵公司是不是一年才能涨一次工资”之类的问题。

    2020年8月25日
  • 裸辞不要慌不要乱,拼的就是心态

          首先说一下,LZ经历过被动失业和主动裸辞,分别有过4个月之久的空白期,现在依然处在空白当中,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心路历程,给大家打打气!    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提到裸…

    2020年7月22日
  • 一个应届生菜鸟三个月的辛酸求职路

          前天收到了新公司的offer,是一家外企,此前曾想着若有一天能找到工作,一定要把自己这几个月的求职路给大家分享一下。平时很少写文章,手有点生锈,就随心而写吧,就当还愿,…

    2020年7月19日
  • 您不必害怕明天,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刚毕业那两年,朋友阿凯一直处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中,情绪也是起伏不定。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在网上写点东西,理解的人给些只言片语的安慰,不理解的人笑笑飘过,看不懂的人说他是在“发神经”,活得虚无缥缈。

    202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