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老板重用,是因为您只做他安排的事

  职场上有一种抱怨:“老板安排的事情都做完了,我没事了。”乍听上去,你会觉得说这话的人安守本分,工作已告一段落,落得一身轻松,让人无比羡慕。但仔细想想,这句话隐藏着重重危机,它透露出说话人这段日子并不好过——一个职场人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少的时候,他在老板眼里就变得不重要了,已经被边缘化了。

  

  职场上有一种抱怨:“老板安排的事情都做完了,俺没事了。”乍听上去,您会觉得说这话的人安守本分,工作已告一段落,落得一身轻松,让人无比羡慕。但仔细想想,这句话隐藏着重重危机,它透露出说话人这段日子并不好过——一个职场人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少的时候,他在老板眼里就变得不重要了,已经被边缘化了。

  这样的员工往往觉得心里委屈:“明明已经做完老板交代的事情,自己尽到了本分,但却隐隐感到了冷遇。”于是逐渐怨妇感附体,最后将自己的境遇归结为“老板不善管理,不会安排工作”,在这样的逻辑中,让自己得到一丝安慰。

  人天生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往往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些有利的因素来解释。但是从职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想法会给您留下绊脚石,甚至会将您带进阴沟里。

  1、只做到尽本分还远远不够

  俺刚刚工作的时候,家人反复嘱咐:“眼里要有活。”言下之意,就是不能等人来为自己安排事情,那样的话会显得非常没有眼色,不受老板待见。

  天下恐怕没有老板喜欢懒惰的员工。人们通常以为,做完老板安排的事情,就算尽到自己的本分,算不上偷懒。然而,在如今竞争激烈、高速运转的职场,只做到尽本分还远远不够,因为:

  老板统领大局,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细致地安排好每一个人的具体工作。他往往只给出大方向,其他的事情要员工自己想办法落实。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便您手头的事情看似做完了,其实还有不少的事情可做,让结果更完美。老板想到的和没想到的您都做到了,这样会让老板对您刮目相看。

  在做一个大项目的时候,一两个人的完工还不能称之为项目的结束。在您完成手头的事时,问问项目团队其他同事是否还需要您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甩手走人。您把整个项目看成自己的事,无私支援同事,整个项目才会取得更快进展。尤其是在跨部门的合作中,您会接触很多自己工作领域之外的东西,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2、大家都原谅职场小白但没人容忍您原地踏步

  俺认识的一个熟人贝克(化名),工作勤勤恳恳,但他从不越出自己的工作领域半步,一切对老板惟命是从,哪怕老板的决定是错的。贝克的职场信条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到中年之后,本想在这家公司里长久呆下去,但后来有一天老板却将他劝退了,理由是觉得他不会再进步了。

  那些只看到眼前,只想着做自己份内事的人,时间久了就会习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没有创新和突破。而老板用人的要求是随着行业、公司、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他可以容忍一个人在初入职场时对业务一无所知,但却无法容忍一个人长久在原地踏步,因为这样的员工迟早会掉队,拖公司的后腿。

  深圳零度智能飞行器有限公司CEO杨建军曾在接受猎聘采访时提到:“俺很反感员工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别的事情就不去想、不去管。科技行业需要创新,只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今天做的事情,很可能明天对大局就失去了意义。”杨建军说,“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这样的员工很容易被淘汰;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都这样,这个公司就会被淘汰。”

  3、主动向老板要活干机遇才会青睐您

  不能否认,的确存在不善管理的老板,或者考虑不周的老板。有时候他可能因为忙碌忘了再给您安排更多的任务;有时候他不知道该指派什么样的任务给您;有时候他不知道您对于做“份外事”的意愿有多么强烈。

  老板一般不会有空找您,那么您应该主动去找老板要活干:

  清晰地汇报自己工作的进展和成绩,让老板从结果中看到您的潜力,请他把更多的相关业务交给您;

  陈述自己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出希望承担更大的责任;

  找出目前公司业务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目前没人涉足又正好在您的能力范围内,主动请缨去解决处理这样的事务。

  也许老板当时不会立刻答应您的请求,但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求贤若渴的老板在他的候选人名单里,会为您留下位置。

  不少人对老板有惧怕心理,认为自己人微言轻,对自己的老板能躲则躲,敬而远之。这样远离老板,他很难对您有什么印象,更难在机会降临的时候想到您。

  广告巨头希尔霍利迪公司(HillHolliday)CEO卡伦·卡普兰早年是从公司最底层的接待员做起的。她不顾别人对这个职位的藐视,努力投入工作,后来发现这个职位有很多跟高管、客户聊天的机会。当公司有个秘书职位空缺的时候,她迅速抓住这个机会,继续精进业务,一路得到提升,213年荣任该公司的CEO。

  卡普兰有句话,值得很多职场人反省——“俺会尽力争取每个机会。俺永远不会允许俺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止步不前。”

  4、打工者的心态阻碍您像老板一样思考

  有些人在成为老板之前,总有一种打工者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打工的,不用操那么多心,在老板手下做一天事,拿一天钱,什么时候不开心,就辞职走人。至于公司的前途,在他们看来那是老板的事,跟他们无关。很难想象,老板会对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因为他们随时处于准备出逃的状态。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人力资源副总裁邱琳在接受猎聘采访时谈起她的用人观,十分强调员工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责任心:“当一个人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时候,投入度会很高;而当一个人把工作当作做一份工的时候,到点就下班了。”

  跟打工心态的人相反,有这样类型的职场人:不管他们是否身在高位,都愿意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她加入格力的时候已经36岁,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做起,起初连营销都不懂,凭着自己一股子较真劲儿,4天为格力追回前任留下的42万债款,一下子让企业上下刮目相看。在格力最困难的1994年,一些经营骨干扎堆离开,董明珠无视诱惑,选择了坚守,被全票选决为公司经营部部长。

  正是因为董明珠的执着,她才能从基层到高位,才能在215年跻身《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5位榜单,排名第四位。

  从长远来看,工作最终并不是为老板做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得失教训,都会成为专属于您的、谁也拿不走的财富。永远比别人多走一步,在这个变幻无常的社会,您对自己的命运才会多一些自主和掌控的力度。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不受老板重用,是因为您只做他安排的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zhijuzi.cn/6537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9日 下午9:52
下一篇 2020年7月30日 上午12:30

相关推荐

  • 给职场青年的十句警言

          1、社会充满着不公平现象,您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去适应它。(因为您管不了它)    2、社会不会在意您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您的成就,在您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

    2020年7月28日
  • 到位不越位

        在职场里,一些员工总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见识是广博的,便爱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比谁的都好,遇事便自作主张,越级、越位、越权处理工作中的事情,结果惹人烦、遭人怨,落个胆大包天、自作聪明的坏名声,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2020年8月18日
  • 走出“舒适区”,您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不久前在路上遇到曾经的演讲课老师。  老师看到我十分兴奋,问我有无时间,可是给学妹学弟们传授一下演讲经验。

    2020年7月29日
  • 记住这十点职场心理学让您少奋斗30年

    甭管您是在职场混迹多年的老油条还是刚入职场的小咖,有一点您肯定知道的就是职场如战场,风险绝不亚于任何一场艰险的战役,但防弹衣也好还是各种重型装备也罢,您不得不承认玩好心理战,那些东…

    2020年8月10日
  • 必须暗自努力,才能称心如意

        这世界,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管你是否这么认为,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也许你会反驳说,世界上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等等,拥有别人没有的资源,所以他们特别容易成功。

    2020年8月11日
  • 让该知道的人,知道您做的有多好

        休产假刚好在上半年,公司人事变动非常大。当我再次回到公司的时候,面临的是新的部门新的团队新的项目。这没问题,再新的团队都可以变得熟悉起来,再陌生的人都可以变成熟人,只要你愿意跟他们混熟。

    2020年9月22日
  • 给毕业生的一些职场小贴士

      1、跟前辈搞好关系有很多好处,职场初期最紧要的地方在于当你犯错的时候他们肯给你指出来。

    2020年8月12日
  • 白领必须牢记18条办公室黄金法则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规律和规则,生活中有世代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工作中同样有着潜在的定律,只有知晓这些道理的人才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越走越顺,而不懂变通一味瞎干的人注定是职场的牺牲品,永远也不会达到事业的高峰,职场18黄金定律你不得不知!

    2020年9月7日
  • 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

        逃离北上广已成为流行词多年——有几年,人们先是嚷着要离开;然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郊区买房买地,接着是先驱者开始晒自己在丽江大理威海的定居照片;这段时间,又有先烈们受不了小城市的平淡,默默地回来。

    2020年9月20日
  • 致那些为房东打工的日子

        和一个朋友说,我北漂历程的第一个梦想,就是一个人住,这个梦想在来北京的第四年,终于实现了。

    2020年7月18日